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三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三册)

  •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656131
  •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01日
  • 页数:356
  • 定价:¥68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三册)》是一部全面系统公布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2008年至2010年发掘成果的考古报告。下王岗遗址这一阶段发掘面积为3002平方米,发现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等不同时期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西周时期遗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早期楚文化考古学材料方面的空白;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是豫西南地区二里头文化*典型代表;龙山文化遗存对豫西南地区以及相邻区域龙山文化谱系或序列研究具有标尺作用;仰韶文化时期聚落成为研究史前聚落完整面貌的典型个案。
    文章节选
    **章 遗址概况
    **节 淅川概况(1)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接合部,地处秦岭山系东南余脉的延伸地段。境内北、西、南三面环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部丹江水库区为构造盆地地貌。东、北两面与本省的邓州、内乡、西峡相接,西与陕西省的商南县相接,南与湖北省的十堰市郧阳区、丹江口市、老河口市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8′~111o53′,北纬32°55′~33°2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境山脉绵亘、河川交错,河旁既有丘陵,也有垄岗平地。下王岗遗址所在地属于丹江岸边的洪积垄岗地形。
    淅川县���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气温15.7℃。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初步探明的矿藏共35种,金属矿8种、非金属矿20种。虎睛石为全国所独有,另有零星绿松石矿脉,下王岗遗址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绿松石器的来源可能与此有关。
    淅川古为商於之地,丹江舟楫上达陕西龙驹寨(今陕西省丹凤县城),下循汉水可通襄阳、武汉,为交通要道。荆紫关“西接秦川,南通鄂渚”,所谓“秦关百贰重,荆关居其首”。淅川地处要冲、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的秦楚“丹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秦末刘邦入咸阳亦取道于此,然后雄居关中而取天下。据文献记载,舜帝时,为尧子丹朱的封地。西周时,或为早期楚都丹阳所在。春秋时,分属楚国及其附庸国鄀国地。战国时,西北部为秦国商於地,余为楚国丹淅地。周赧王三年(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后,全部归秦。秦昭襄王三年(前304年),秦楚黄棘之盟后,归楚;九年(前298年),复属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丹水、中乡二县,属南阳郡。西汉,分属三县:北、中部属析县,西南部为丹水县,属弘农郡;东南部为顺阳县,属南阳郡。哀帝时(前6年),顺阳改为博山,封为侯国。东汉,博山复名顺阳,仍为侯国,与丹水县同属荆州南阳郡;并封南乡三户亭为侯地。建安十三年(208年),升南乡为郡,下辖丹水县、南乡县和顺阳侯国。三国(魏),设丹水、南乡、顺阳三县,属南乡郡。晋,南乡郡改为顺阳郡,下辖顺阳、丹水、南乡三县。唐,置淅州(治马蹬),并置淅川、丹水、顺阳三县,属山南东道邓州。五代,梁复置淅川县,属邓州。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增设顺阳县。金初,淅川县废,并入内乡;正大年间(1224~1231年)复置,属邓州。元,淅川、顺阳并入内乡,属河南省(简称)南阳府邓州。明,成化六年(1470年),淅川自内乡分出置县,属南阳府邓州,治马蹬;次年,建县城(即老城)。清初属南阳府,道光十二年(1832年)改县为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为直隶厅,直属于省;宣统三年(1911年),属南汝光淅道。
    淅川县是丹淅流域的主体,流域内有淅川盆地和李官桥盆地两处重要坳陷盆地,是古代文化遗址的重要分布区。淅川盆地包括荆紫关至盛湾刘沟一带,地势向西南倾斜;李官桥盆地为南襄盆地的西缘,已被库水淹没,其基底向东倾斜。另外,厚坡、九重一带属南阳盆地边缘区。区域内的丹江,又称丹水、粉青江。源出陕西凤凰山,自商南县月亮湾入淅川境,流经荆紫关、寺湾、大石桥、滔河、老城、盛湾、黄庄、仓房、香花9个乡镇,从香花乡西南部出境,入湖北省,至丹江口市注入汉江。丹江口水库蓄水后,自滔河申明铺以下成为库区。荆紫关一带古代丹江主流在白浪山脚,明代以后逐渐东移,至今东移已达2000多米,使河东变河西;李官桥一带丹江主流逐渐西移5000米之多,使河西变河东。由于河床不断抬高,水运渐衰。鹤河,古称淅水,俗称老鹤河、司河。源出河南省栾川县小庙岭,流经西峡县,至槐树洼入淅川境,经上集至马蹬注入丹江。明清以来河床不断抬高,同样作为水运道路的功用逐渐丧失。淅川境内的古代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丹江与淅水两岸的台地或垄岗上,有些已淹没在古河道和库区中。
    第二节 遗址的位置、面积与保存状况
    下王岗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东北的丹江河旁垄岗上,东北距淅川县县城35千米(图1-1;图版一、二)。地理坐标东经111°25′26″,北纬32°57′36″,高程155~160米。该遗址现处于丹江水库库区内,东北高,西南低,东、北、西三面为丹江环绕,似一处伸入丹江的半岛,遗址东南角就是轮渡丹江的红山头码头。2008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对下王岗遗址重新调查勘探,遗址陶片分布面积近10000平方米,实际现存面积6000余平方米。
    图1-1 下王岗遗址位置示意图
    因遗址三面临丹江,河水侵蚀严重,三面岗地断崖之上可见明显的地层与陶片裸露。临江之处遭受一定的破坏。遗址西南部为过江进入盛湾镇及乡村的一条公路,修建取土时少部分破坏了遗址文化层。1971~1974年,河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文物考古队河南分队对下王岗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2309平方米(1)。遗址北部仍可见这一时期发掘的探方痕迹以及探方两侧堆高的垫土。
    遗址整体地形地貌变化不大,但内部因早年发掘和周边河水冲刷,原貌应非如此。
    第三节 遗址勘探与发掘情况
    2008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承担了河南省南水北调文物保护项目淅川下王岗遗址的钻探与发掘任务。同年9月22日,考古队开始对下王岗遗址及其周边地域进行勘探,至9月24日结束。勘探涉及面积约12万平方米,**钻探了遗址所在的约6000平方米范围(图版六,2)。从钻探情况可知:①下王岗遗址仅现存入村公路以北较高岗地部分,即以前发掘所在岗地。遗址陶片分布面积约10000平方米。②该岗地以其中部与北部文化堆积*厚,*深4米左右,南部文化层很薄,仅10多厘米,岗地以外周边基本未见到文化堆积。③遗址文化堆积包含物丰富,时代延续较长,且存在多个时期的遗存,可推测遗迹有灰坑、房址、墓葬等。④从钻探及地面踏查采集陶片看,遗址堆积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及西周不同时段的考古学文化。
    2008年10月7日正式开始了下王岗遗址的**次的发掘,发掘地点在20世纪70年代发掘区的南、北两侧,北侧布方区共布10米×10米正南北向探方6个,即T1~T6,南侧布方区布10米×10米正南北向探方5个,即T7~T11,揭露面积为1100平方米(图版三;图版五,1)。12月20日本次发掘结束,因文化层堆积太深,11个探方均未发掘至生土。本次发掘领队何努,参加发掘的人员有高江涛、张官狮、冯九生、徐峰、杨睿、刘宁飞、王法成、薛国政、杨树林与王九生。
    2009年4月17日至6月8日,对2008年发掘资料进行了初步室内整理,春季未发掘。2009年10月开始了第二季的发掘工作,其中T4、T6、T7、T8均为继续2008年秋季未发掘部分(图版四,2)。新开探方T12~T16,均正南北向布方,其中T16布方5米(东西)×10米(南北),其余均为10米×10米。本次发掘领队高江涛,参加发掘的人员有王法成、薛国政、赵六德、王九生等。
    2010年春季,开始第三次发掘。除了继续以前未发掘完毕的探方外,新开设T17~T31和一个探沟TG1,其中T26与T29为10米(南北)×9米(东西);T17为10米(东西)×5米(南北);T22布方10米×10米;探沟TG1为2米(东西)×8米(南北)。其余探方均为布方10米×10米。本次发掘领队高江涛,参加发掘的人员有王法成、薛国政、赵六德、王九生、闫明、魏传刚、李召銮。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遗迹单位的编号是按年代加下王岗三字拼音**个字母大写再加遗迹单位所在探方及其顺序号,如2008年发掘的**个灰坑在探方T3中,故编号为2008XWGT3H1。在本书写作中为方便,基本省略探方之前的编号信息,相关信息在所附下王岗遗迹编号中体现。
    此外,我们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还从动物、植物、人骨、年代、环境等各方面需要进行了现场采样、浮选、筛选等初步研究工作(图版四,1;图版五,2;图版六,1),相关科技考古单独后附,一同出版。
    下王岗遗址以上三次发掘的总共布方面积3002平方米(图1-2)。加上20世纪70年代初的2309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下王岗遗址总计发掘面积已达5311平方米,而整个下王岗遗址面积约6000平方米。因此,遗址基本被全面揭露,目前全国能基本全面揭露的遗址十分罕见,加之出土的遗迹遗物十分丰富,且有重大收获,因此应成为全面系统动态地研究史前聚落完整面貌的典型个案。而且下王岗遗址从仰韶至二里头文化未有间断,十分有利于各类不同时期历时变化性的综合研究,如文化谱系变化、史前环境变迁、聚落形态演变等。
    第四节遗址的文化堆积概述
    下王岗遗址属于河旁垄岗遗址,文化堆积在不同地区厚薄不一,内涵不同。整体上,遗址北部地层堆积较厚,南部地层堆积较薄。从发掘情况来看,北部探方如T1~T12是遗址文化堆积较厚的区域,厚度一般在3~5米,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等不同时期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文化层和不同时期的各类遗迹之间,存在复杂的叠压打破关系。遗址南部以及岗地周边如T13~T14、T18~T20、T24~T25等文化堆积较薄,厚度一般在1~2米,仅包含有零星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及汉代文化层,各类遗迹单位之间的叠压打破关系相对简单。
    我们在南、北两个地区各择取一些探方的典型剖面做介绍,以T5与T19为例简介如下。T5经过连续三次的发掘得知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如图1-3所示。
    图1-3 T5南壁剖面图
    第1A层:现代耕土层。黑褐色夹烧土粒,土质疏松。厚0.1~0.25米。
    第1B层:黄褐色,质地略软,夹杂大量红烧土块及颗粒。深0.15~0.75、厚0.2~0.35米,南厚北薄。出土现代瓷片、汉代砖、西周鬲、二里头文化大口尊、龙山文化鼎、仰韶文化钵和敛口瓮等。该层为20世纪70年代发掘时翻上来的未回填的堆土。
    第2层:黄土,土质略硬。深0.55~0.75、厚0.15~0.25米。出土有瓷片、铁钉以及西周、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陶片等。为扰土层。该层下叠压的遗迹有H24、M2和M3。
    第3层:黑褐土,土质较硬,夹杂大量红烧土颗粒。深0.7~1.15、厚0.2~0.5米。分布于整个探方。出土有汉砖、西周鬲和二里头文化、仰韶文化时期陶片等,另见有石块、骨头、石器等。该层属汉魏时期地层。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77、H78、H210、H90和H94。
    第4A层:黑黏土,发灰,土质较硬,夹杂红烧土颗粒。深0.95~1.35、厚0.15~0.35米。
    目录
    目录 **章 遗址概况(1) **节 淅川概况(1) 第二节 遗址的位置、面积与保存状况(2) 第三节 遗址勘探与发掘情况(3) 第四节 遗址的文化堆积概述(5) 第二章 仰韶文化时期遗存(9) **节 概况(9) 第二节 遗迹(9) 一、壕沟(9) 二、墙基槽(12) 三、房址(16) 四、墓葬(32) 五、灰沟(53) 六、窖穴(57) 七、灰坑(58) 第三节 遗物(69) 一、陶器(69) 二、石器(102) 三、骨器(112) 四、玉器(118) 五、其他遗物(121) 第四节 文化分期、年代与性质(122) 一、层位关系(122) 二、文化分期(124) 三、年代与性质(130) 第三章 屈家岭文化时期遗存(134) **节 概况(134) 第二节 遗迹(134) 一、房址(134) 二、瓮棺(135) 三、灰沟(136) 四、灰坑(137) 五、红烧土堆积层(138) 第三节 遗物(140) 一、陶器(140) 二、石器(153) 三、骨器(155) 第四节 文化分期、年代与性质(156) 一、层位关系(156) 二、文化分期及其特征(158) 三、年代与性质(160) 第四章 龙山文化时期遗存(163) **节 概况(163) 第二节 遗迹(163) 一、房址(房基)(164) 二、墓葬(166) 三、灰沟(179) 四、窑址(182) 五、灰坑(182) 六、灶(201) 第三节 遗物(204) 一、陶器(204) 二、石器(294) 三、骨器(313) 四、玉器(323) 五、铜器(324) 第四节 文化分期、年代与性质(328) 一、层位关系(329) 二、文化分期(333) 三、年代与性质(353) 第五章 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357) **节 概况(357) 第二节 遗迹(357) 一、窑址(357) 二、灰坑(358) 第三节 遗物(363) 一、陶器(363) 二、石器(377) 三、骨器(380) 四、铜器(382) 第四节 文化分期、年代与性质(382) 一、层位关系(382) 二、文化分期及其特征(383) 三、年代与性质(386) 第六章 西周时期遗存(391) **节 概况(391) 第二节 遗迹及其出土陶器(391) 第三节 出土其他遗物(405) 第四节 型式与分期(418) 一、典型遗迹层位关系(418) 二、典型遗物的型式分析(418) 三、分期分段(420) 第五节 年代与性质(421) 第七章 汉代及其他时代遗存(423) **节 概况(423) 第二节 遗迹与遗物(423) 第三节 简单认识(428) 第八章 结论(429) 附表(432) 附表一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遗迹登记表(432) 附表二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鹿角鉴定表(463) 附表三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木炭树种鉴定表(465) 附录(466) 附录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实验研究**碳十四实验室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466) 附录二 河南淅川下王岗人骨鉴定(472) 附录三 下王岗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分析(477) 附录四 几何形态测量和稳定同位素视角下河南下王岗遗址出土猪骨的相关研究(518) 附录五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532) 附录六 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的科学分析(589) 附录七 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人与动物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报告(603) 编后记(608) 插图目录 图1-1 下王岗遗址位置示意图(2) 图1-2 下王岗遗址探方分布图(4) 图1-3 T5 南壁剖面图(5) 图1-4 T5层位关系示意图(7) 图1-5 T19北壁剖面图(7) 图1-6 T19层位关系示意图(8) 图2-1 下王岗遗址墓葬与房址分布图(插页) 图2-2 壕沟G14平面示意图(10) 图2-3 T10G14东壁剖面图(11) 图2-4 T10G14平、剖面图(12) 图2-5 墙基槽Ⅰ平、剖面图(13) 图2-6 墙基槽Ⅱ平、剖面图(13) 图2-7 墙基槽Ⅲ的位置示意图(14) 图2-8 墙基槽Ⅲ平面图(15) 图2-9 T11墙基槽Ⅲ平、剖面及柱洞分布图(15) 图2-10 T10墙基槽Ⅲ平、剖面及加宽部分图(16) 图2-11 下王岗遗址房址分布图(插页) 图2-12 T6F17平、剖面图(18) 图2-13 T27F29平、剖面图(18) 图2-14 T27F31平、剖面图(18) 图2-15 T27F32平、剖面图(18) 图2-16 T28F34平、剖面图(19) 图2-17 T17F18平、剖面图(20) 图2-18 T29F30平、剖面图(20) 图2-19 T17F16平、剖面图(21) 图2-20 T26F22平、剖面图(22) 图2-21 T26F24平、剖面图(23) 图2-22 T29F27平、剖面图(23) 图2-23 T7F1平、剖面图(24) 图2-24 T8F4平、剖面图(24) 图2-25 T7F2平、剖面图(25) 图2-26 T7F3平、剖面图(25) 图2-27 T8F5平、剖面图(26) 图2-28 T8F6平、剖面图(26) 图2-29 T7F9平、剖面图(26) 图2-30 T7F11平、剖面图(26) 图2-31 T7F12平、剖面图(27) 图2-32 T8F10平���剖面图(27) 图2-33 T21F20平、剖面图(28) 图2-34 T28F28平、剖面图(28) 图2-35 T4第16层下“柱洞群”分布图(30) 图2-36 T12第11层下“柱洞群”分布图(30) 图2-37 下王岗遗址墓葬分布图(插页) 图2-38 T1第15层下遗迹平面图(33) 图2-39 T8M13平、剖面图(33) 图2-40 T8M14平、剖面图(34) 图2-41 T21M30平、剖面图(35) 图2-42 T21M31平、剖面图(35) 图2-43 T1M32平、剖面图(36) 图2-44 T1M35平、剖面图(36) 图2-45 T1M35出土器物(37) 图2-46 T1M39平、剖面图(38) 图2-47 T26M41平、剖面图(38) 图2-48 T29M64平、剖面图(39) 图2-49 T29M68平、剖面图(39) 图2-50 T29M69平、剖面图(40) 图2-51 T29M73平、剖面图(41) 图2-52 T29M76平、剖面图(41) 图2-53 T6M15平、剖面图(42) 图2-54 T4M17平、剖面图(42) 图2-55 T4M18平、剖面图(44) 图2-56 T4M18出土器物(45) 图2-57 T1M22平、剖面图(46) 图2-58 T1M34平、剖面图(46) 图2-59 T3M61平、剖面图(47) 图2-60 T2M56平、剖面图(47) 图2-61 T26W28平、剖面图(52) 图2-62 T26W29平、剖面图(52) 图2-63 T26W28、T26W29葬具(53) 图2-64 T29W30平、剖面图及其葬具(53) 图2-65 T7G4平、剖面图(54) 图2-66 T12G17平、剖面图(55) 图2-67 T27G26平、剖面图(55) 图2-68 T15G18平、剖面图(56) 图2-69 T17中G19、G20与G14关系图(56) 图2-70 J1平、剖面图(58) 图2-71 H282平、剖面图(58) 图2-72 T6H282出土陶器(59) 图2-73 T7H257平、剖面图(59) 图2-74 H274平、剖面图(60) 图2-75 H364平、剖面图(60) 图2-76 T11H353平、剖面图(61) 图2-77 T3H351平、剖面图(61) 图2-78 T3H351出土完整陶器(61) 图2-79 T6H326平、剖面图(61) 图2-80 T1H326出土陶罐(62) 图2-81 T6H261平、剖面图(62) 图2-82 T6H261出土陶器(62) 图2-83 T1H323平、剖面图(63) 图2-84 T1H323出土彩陶钵片(63) 图2-85 T3H341平、剖面图(64) 图2-86 T2H365平、剖面图(64) 图2-87 T2H365出土陶器(64) 图2-88 T4H263平、剖面图(65) 图2-89 T4H263出土器物(65) 图2-90 T4H266平、剖面图(66) 图2-91 T4H266出土部分器物(66) 图2-92 T1H332平、剖面图及其出土完整陶器(67) 图2-93 T8H217平、剖面图(67) 图2-94 T8H213平、剖面图(68) 图2-95 T21H299平、剖面图(68) 图2-96 陶器彩绘纹饰图案(73) 图2-97 陶深腹罐(74) 图2-98 陶折沿鼓腹罐(76) 图2-99 陶卷沿鼓腹罐(78) 图2-100 陶筒形罐(79) 图2-101 陶矮领罐(80) 图2-102 陶曲领罐与圜底罐(81) 图2-103 Aa型罐形鼎(82) 图2-104 Ab型罐形鼎(83) 图2-105 Ac型罐形鼎(83) 图2-106 Ad型鼎(84) 图2-107 陶盆形鼎(84) 图2-108 陶釜形鼎(85) 图2-109 陶双腹鼎(85) 图2-110 陶鼎足(86) 图2-111 陶敛口钵(87) 图2-112 陶敞口钵(88) 图2-113 陶折腹钵(89) 图2-114 陶圜底钵(89) 图2-115 陶折沿盆(90) 图2-116 陶卷沿盆(91) 图2-117 陶折腹盆(92) 图2-118 陶碗(92) 图2-119 陶直口瓶(93) 图2-120 陶杯形口瓶与双唇口瓶(94) 图2-121 陶杯(94) 图2-122 A型陶器盖(95) 图2-123 B型陶器盖(95) 图2-124 C型与D型陶器盖(96) 图2-125 陶瓮(97) 图2-126 陶豆(97) 图2-127 陶缸(98) 图2-128 陶盂(98) 图2-129 陶器座(99) 图2-130 陶拍、锉(100) 图2-131 陶纺轮、球(101) 图2-132 陶鸟形鋬与陶人头像(102) 图2-133 A型石斧(103) 图2-134 B型石斧(10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