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书中*杰出的两部。 “三十六计”又称“三十六策”,*早出现于南北朝。《南齐书·王敬则传》有“三十六策,走为上计”的句子,意为败局已定,退却才是上策。此后,这个说法广为流传。到了北宋,“三十六策”固定为“三���六计”。及至明末清初,有人根据历史上的线索,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编撰成《三十六计》一书。遗憾的是,此书编撰者到底是谁,已经无法考证。 《三十六计》提出的计策,都是简单、具体、明确的,操作性非常强。原著中对于每个计策的解说,均借鉴《易经》和古代兵书的措辞方式,文字精简,内涵丰富,准确剖析了敌对双方力量对比的转化机制,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在中国古代兵书中,内涵*丰富的,并不是《三十六计》,而是《孙子兵法》。后者更博大精深,体系性更强,思维更严谨,对战争本质的挖掘更深刻。 《孙子兵法》是公认的世界三大兵书之首(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宫本武藏的《五轮书》),也是世界上现存的**部军事著作。其创作时间是春秋时期,作者是孙武。孙武,字长卿,本来是齐国乐安(今山东境内)人,后来到吴国,经伍子胥**,获吴王赏识,担任军事将领并屡建奇功。 《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看来,*初的《孙子兵法》并不是我们现在仅看到的十三篇,至少在汉朝时是八十二篇。根据史料,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有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卷。有研究者认为,将八十二篇删节成十三篇的,是魏武帝曹操;更多研究者相信,十三篇出自孙武本人,是孙武草创,由弟子整理成书。 《孙子兵法》的诞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春秋时期及以前的战争极为频繁、残酷、多样,提供了大量案例;其次,孙武之前,已经出现了大量兵学理论成果,这为更**的著作作好了铺垫;第三,则归功于孙武个人的天赋与努力。 在中国历史上,孙子被尊称为“兵圣”,《孙子兵法》被尊称为“兵学圣典”,两千多年来,历代军事家无一例外地从中吸取营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孙子兵法》仍然发挥着作用,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人际关系和经济管理等各个方面。 **篇 始计篇 不可轻易发动战争 【原文】 孙子曰:兵[1]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注释】 [1]兵:当名词用时,指士兵、军队、兵器;当动词用时,指用兵。此处指战争。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的首要大事,关系到**的生死存亡。是否要发动战争,以及如何作战,都必须经过缜密的分析、观察、研究,再作决策。 【历史再现】 吴越争霸 公元前497年,越国① 国君允常去世。吴国② 国君阖()闾()是允常的宿敌,他听说这个消息后,没有多加考虑,就想趁越国 办丧事的机会出兵攻打。第二年,阖闾亲自率兵攻打越国。 吴军入侵时,允常的儿子勾践已经即位。父亲的亡灵尚未安息,仇敌就来侵犯,这让勾践十分愤怒。他挑选了几十名勇猛的士兵,分成三批,称为“敢死队”。吴军来犯时,勾践分三次派出敢死队,让他们冲到吴军阵营前面。敢死队冲出去后却不作战,而是对着吴军怒吼,然后齐齐拔刀自刎,三次都是这样。吴军从未见过这样的战法,个个目瞪口呆。就在这时,勾践派出越军突袭吴军。吴军猝不及防,四处逃散,吴王阖闾也被射伤,不久就去世了。 阖闾临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不要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夫差谨记在心。夫差即位后,开始养精蓄锐,重整吴军,就这样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听说夫差日夜带领吴军操练兵法,一心想杀死自己为父报仇,他就想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大臣范蠡劝阻说:“兵器说到底是凶器,无论什么样的战争,首先都是违背道德的,主动攻击更是不得已的下策。所以*好不要这么做。”勾践不听范蠡的劝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率兵攻打吴国。吴王夫差出动全国的精兵强将,勇猛迎敌,*后大败越军,把越王围困在会稽山① 。 这个时候,勾践才明白过来,将战争当儿戏是大错特错的。他追悔万分,叹息道:“看来我要死在这里了!”他听取范蠡的建议,向吴王请罪,请求做奴仆。吴王答应不灭越国,并饶勾践一命,将他押送到吴国做奴隶。此后三年,勾践忍辱负重,让夫差消除了戒心,允许他重返越国。 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② ,修整**。几年过去,越国实力已经大致恢复。但是勾践没有轻易出击,而是听从大夫逄()同的建议,结交齐国,并与楚国、晋国交好,等待时机联合三国之力攻打吴国。 公元前484年,吴王受小人挑拨,杀了忠臣伍子胥③ ,勾践向范蠡询问说:“吴王杀光了忠臣,现在身边都是些阿谀奉承之人,现在我们可以出兵了吗?”范蠡回答:“还不行。” 公元前482年,吴王带领精英部队去会盟诸侯① ,吴国都城没有强兵防守。勾践问范蠡:“现在可以进攻吴国了吗?”范蠡说:“可以了。” 勾践派出两千名水军和四万精兵,又派六千名训练有素的近卫军和一千名将领,向吴国进发,一举击溃吴都守军,吴国太子也被杀死了。在外与诸侯会盟的吴王听说国都沦陷后,让人封锁消息,然后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评估了越国军队的实力,认为还不足以灭亡吴国,于是答应讲和。 此后四年,勾践多次发兵攻打吴国,但都没有急于求成。在此期间,吴王夫差却屡次对外用兵。公元前476年,吴国与齐国、晋国交战,吴军疲惫不堪。勾践趁机再次出兵,大败吴军,围困吴国都城两年多。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自刎,吴国灭亡。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争斗,是中国历史上*富戏剧性的故事之一。两国你来我往,各有胜负,每次胜负的关键,无不是看谁准备得更充分,准备充分者获胜,而草率用兵者失败。 勾践*初的战败,是因为他把战争当成儿戏,以为“先发”就能“制人”,没有意识到战争是整个**力量的比拼。军队的多寡、武器装备是否充足、自然环境是否有利、时机是否恰当,以及国民是否支持,等等,都关系到战争的胜负,甚至**的存亡。因此,必须谨慎、细致、全面地考察各方面情况,才能决定是否应该进入战争状态。 勾践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卧薪尝胆,即使国力恢复之后,也保持着克制,不贸然动兵。他认真听取大臣的意见,对敌我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采取*有利的作战策略。忍辱二十一年后,他终于等来*佳时机,灭了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