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中国文库)
QQ咨询:
有路璐璐: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中国文库)

  • 作者:李零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28204
  •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01日
  • 页数:498
  • 定价:¥4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8028204
    • 作者
    • 页数
      498
    • 出版时间
      2007年01月01日
    • 定价
      ¥4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简帛古书是二十世纪*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作者二十余年躬临整理简帛古书,本书是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准备的一份授课讲稿,对简帛古书的研究提供了鸟瞰式的全景描述,每讲分课上讲授、参考书目和课后阅读的辅助材料三部分,极便读者参考和做进一步研究。
    修订本增加了一篇讲话,《从简帛古书看古书的经典化》,其余个性详见“修订版前言”。
    文章节选
    *近几年,由于郭店楚简的发现,上博楚简的发现,很多文史学科都来参与讨论,本来没有多少人注意的简帛古书,突然间成了显学,成了时髦话题。很多人都在谈论,我们是不是能用简帛古书改写中国学术史,或重写中国学术史。我记得,几年前,李学勤先生到北大演讲,他曾说,现在这些发现,它们对学术史的研究,影响非常深远,恐怕一时半会儿还看不清,或至少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还看不清。我很赞同他的说法。但我想补充的是,简帛古书的发现,现在就在改变着我们的学术史,我们现在就处于一场非常深刻的转变之中。
    说到学术史,我个人认为,做各门具体研究的人,每个人都该心里有数,或至少有大致的感觉。它的作用,就像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随时随地让你知道,你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以免迷失方向,“找不到北”。但现在的学术史,本身就有许多误导,必须加以改写。我理解,研究学术史,也像研究其他历史,我们*容易犯的错误,不是别的,就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特别是以“现代化”的短见和偏见去曲解漫长的古代历史,而且这种错误,还根本无法避免。因为,我们总是从今天的材料,今天的立场,看待古人,看待过去。这是无���奈何的事。我记得80年代,很多人都喜欢讲,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史学,今人立足点高,有这种理论,那种方法,优越性大得不得了,而完全看不到其负面影响,老把“迫不得已”视为“理所当然”。这是很成问题的。因为,今人的看法,不管对不对,并不是“死无对证”,而是可以“开棺验尸”,检验和修正。而检验修正的手段,其中有一条,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条,是考古学。古人说“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相冢书》)。简帛古书的发现,在我看来,其重大意义就在,它不仅可以改变我们对古代知识体系的认识,而且可以调整现代研究的心理定势。眼睛和眼睛看到的东西是一起变化。
    为什么呢?我想讲三点理由:
    **,简帛古书的研究是一门非常新也非常重要的学问。这从现代学术史可以看得很清楚。近百年的学术史,*初是和“五大发现”及“罗王之学”有关。这“五大发现”,主要是世纪之交、庚子前后的发现,“地不爱宝”,是因为国运不昌。它们是:
    (1)殷墟甲骨文字(1899年发现);
    (2)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之简牍(1901年发现);
    (3)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书卷轴(1900年发现);
    (4)内阁大库之书籍档案(1909年始为世人所知);
    (5)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1901
    ……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 “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目录
    前言
    上篇 概说
    **讲 引言:寻找回来的世界——简帛古书的发现与中国学术史的改写
    附录:现存先秦两 汉古书一览表
    第二讲 三种不同含义的“书”
    附录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分类
    附录二:中国古人文书的分类
    第三讲 简帛的埋藏与发现
    附录:简帛分域编(1901-2003年)
    第四讲 简帛的形制与使用
    附录:王国维《简牍检署考》
    第五讲 简币古书的整理与研究
    附录:长台在楚简《申徒狄》研究
    第六讲 简帛古书的体例与分类
    附录:余嘉锡《故书通例》(摘录)
    下篇导读
    第七讲简帛古书导读一:六艺类
    附录一:“六艺”之书的顺序
    附录二:汉代小学发展的三阶段
    第八讲简帛古书导读二:史书类
    附录:与邓文宽先生讨论“历谱”概念书
    第九讲简帛古书导读三:诸子类
    附录:儒门传学考
    第十讲简帛古书导读四:诗赋类
    附录一:张鸣论和声概念书
    附录二:敦煌汉简《风雨诗》
    附录三:银雀山汉简《唐勒》
    附录四:尹湾汉简《神乌赋》
    第十一讲简帛古书导读五:兵书类
    附录一:兵书的起源
    附录二:兵书的分类
    附录三:兵书的整理和经典化
    附录四:兵书的三大类型和它们的国别
    附录五:银雀山汉简《地典》
    第十二讲简帛古书导读六:方术类
    附录一:方术的概念与分类
    附录二:方术发展的脉络
    附录三:研究中国早期宗教的三个视角
    结语:古代学术遗产的重新理解
    修订版附录:从简帛古书看古书的经典化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