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女王的帽子: 伊丽莎白二世的传奇人生
QQ咨询:
有路璐璐:

女王的帽子: 伊丽莎白二世的传奇人生

  • 作者:(法)托马·佩尔内特、(英)阿拉斯泰尔·布鲁斯 著 (韩)杰森·赖许 绘
  •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ISBN:9787500171171
  • 出版日期:2022年09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36.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将近70年的统治和95年的公共生活中,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走过了一个世纪,标志着历史发展到了一个传奇人物的地步。她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熟悉的人物之一,尤其是因为她的帽子。它的头饰已经成为君主的标志性配饰,除了美学品质外,它也是英国软实力的真正组成部分。 1933年,小伊丽莎白和她的祖父乔治五世坐在马车上,戴着一顶圆的粉红色花边帽子。2020年,经过长时间的禁闭,她的人民再次发现这位君主戴着一顶旧的粉红色的宽沿花帽。这两幅画作时隔了将近100年的时间。96岁高龄,在位70年,伊丽莎白二世见证了几乎一整个世纪,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长的君主。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女王那**典雅的服饰搭配总是令人感到惊艳。伊丽莎白二世戴过各式各样的帽子,这些帽子虽然颜色、款式、形状各不相同,令人眼花缭乱,但与女王的气质十分相符。本书手绘还原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从孩提时代至今所佩戴过的帽子,重现女王佩戴这些美丽帽子的珍贵历史瞬间,通过一顶顶帽子,串起伊丽莎白二世的一生,回顾这一个世纪以来政治、外交和时尚的演变。
    文章节选
    世界为戴安娜哭泣 王室仍停留在巴尔莫勒尔堡。戴安娜去世 4 天后,当整个英伦三岛都在为“人民的王妃”哀悼时,温莎家族的沉默显得不合时宜。更糟糕的是,他们似乎还不准备返回伦敦。“我们的女王在哪儿?”《太阳报》(The Sun)不解地问道。《镜报》(The Mirror)则更直接:“您的人民正处在痛苦之中,请对我们说话,陛下。”由于没有做出反应,王室受到了*恶毒的诘责。麻木不仁、冷血,甚至还有比这更严厉的责备……面对着层出不穷的指责,9 月 4 日,白金汉宫终于决定发布新闻稿:“有言论暗示王室对威尔士王妃悲剧性的离世对**带来的痛苦无动于衷,这深深 伤害了女王一家。王妃是一位深受国民爱戴的公众人物,同时也是一个令儿子们深切怀念的母亲。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希望能暂时待在巴尔莫勒尔堡这一避风港,与他们的父亲和祖父母在一起。”这篇公告很难让人信服。女王与她的臣民之间的裂痕似乎更大了。 9 月 5 日,在葬礼前夕,女王和她的家人们终于回来了。映入伊丽莎白二世和爱丁堡公爵眼帘的首先是白金汉宫大门前堆积如山的鲜花。女王在服丧,她身着正装,头戴福克斯制作的黑色天鹅绒质地的布列塔尼帽。菲利普亲王将递给他的花束献给戴安娜。女王则停下来,同这群可能对她心怀敌意的民众交流了几句。来自伦敦南部旺兹沃思区的一名男子回忆���:“女王从我身边走过,她看起来很伤心。我对她说:‘欢迎回家,陛下。’她看着我的眼睛,点了点头 52。”一位专程从格拉斯哥开车过来的女人对着女王耳语道:“您今天能来看我们,一定鼓足了勇气 53。”这个场景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9 年后,受此启发的导演斯蒂芬·弗雷斯(Stephen Frears)将其转变为他拍摄的电影《女王》(The Queen)中的一个标志性场景。 当伊丽莎白和菲利普离开时,现场响起了**声掌声。15 分钟后,女王夫妇前往圣詹姆斯宫,瞻仰威尔士王妃的遗体。签署完吊唁书后,伊丽莎白二世试图去抚慰悲伤的英国人。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再次为她鼓掌,民心犹在。当晚 6 点,女王在白金汉宫的中式客厅通过电视直播,向全国发表讲话。她戴上眼镜,摘下帽子。在她身后是一扇敞开的窗户,从中可以瞥见成千上万的人手捧鲜花聚集在宫门外。“自从上周日噩耗传出,整个英国,甚至全世界都为戴安娜的不幸离世而感到无比悲伤。这一切,我们都是见证人。大家都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来应对悲伤的情绪。然而,表达悲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初的震惊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非常复杂的情绪——有怀疑, 有不解,有愤怒,甚至还有对活着的人的担忧。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都体验并感受到了这些情绪。” 风雨过后的灿烂阳光 现在是上午 11 点 37 分。1961 年 2 月 1 日,伊丽莎白二世**踏上了巴基斯坦的土地,这是她为期 6 周的印度次大陆之旅的一部分。身着军人制服的穆罕默德·阿尤布·汗(Muhammed Ayub Khan)在停机坪上等待着的不再是他的君主,而是他的“客人”。两者之间细微的差别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趣闻—独立仅 5 年的巴基斯坦热衷于表明它已经翻过了大英帝国这一历史篇章。但这并不妨碍卡拉奇人对女王的热烈欢迎。而伊丽莎白二世本人也不遗余力地向他们表示她的尊重,不管是在措辞上,还是在着装上。抵达巴基斯坦的**天,她穿着由哈特内尔设计的 新裙子,它由珍贵的山东丝绸制成,金光闪闪。圣西尔则给她设计了一顶由花瓣和羽毛构成的帽子,和裙子一样闪耀着金色光芒。女王身边环绕着浑身珠宝、身着纱丽克米兹(shalwar kameez)的妇女,这是当地的民族服装,而她也表示欣赏。 更让巴基斯坦妇女感到高兴的是,因为女王的到来,政府决定放宽两年前生效的一项禁令。这一法令禁止举行规模超过 35 个人的接待活动,要知道,在巴基斯坦,一场婚礼就可能有将近 2000 名客人参加! 随着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的到访,花园派对也短暂地恢复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英联邦**专员**举办的一场鸡尾酒会上,一场暴风雨突然来临了—卡拉奇一年只有 6 天会下雨。有一个帐篷的柱子塌了,里面 200 多位正等待着女王夫妇到来的客人被压在下面。工作人员迅速冲向帐篷,更确切地说是帐篷的废墟,然后用刀割开帆布,把不幸的客人们解救了出来。他们都被淋成了落汤鸡,人也吓坏了。其余的客人比较幸运,他们在**专员的官邸避雨,并目睹了这一幕。幸运的是,没有人因为这个小插曲而受伤。当女王和菲利普亲王露面时,人们开始安定心神。“我总感觉我会把雨召唤过来,但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糟糕。”伊丽莎白二世真诚地道歉。 虽然**专员的官邸面积很大,但也难以容纳在场的 2000 人。更何况其时风雨交加,雨水四处飞溅。女王夫妇试着在人群中开辟出一条道路,旁边的仆人则每隔几步就喊道:“借过!”那些不在女王必经之路上的女人们挤在狭小的接待室中,从她们的化妆盒中取出镜子,想借由反射观察女王的样子。良久,太阳终于重新出现,人们都容光焕发地回到湿漉漉的草地上。就像在白金汉宫的阳台上一样,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出现在其中一个露台上,向客人们致意。这时,暴风雨已经是遥远的记忆了。
    目录
    前 言 模范小公主 1933 年,伦敦 战场的呼唤 1945 年 2 月,温莎 时尚课 1947 年 4 月,开普敦 公主在巴黎 1948 年 5 月 15 日,巴黎 军旗敬礼分列式 1951 年 6 月 7 日,伦敦 唐纳德女士没有帽子戴了! 1954 年 2 月 17 日,堪培拉 纽约“马拉松” 1957 年 10 月 21 日,纽约 玛格丽特公主结婚了 1960 年 5 月 6 日,伦敦 风雨过后的灿烂阳光 1961 年 2 月 1 日,卡拉奇 花儿的魅力 1961 年 5 月 31 日,埃普索姆 意大利面帽 1965 年 5 月 27 日,柏林 迪基舅舅 1965 年 7 月 26 日,怀特岛 册封查尔斯 1969 年 7 月 1 日,卡那封 与民众更近一步 1970 年 5 月 1 日,悉尼 温莎公爵默默逝去 1972 年 5 月 18 日,巴黎 海克莱尔 1974 年 6 月 16 日,尚蒂伊 菊花宝座 1975 年 5 月 10 日,京都 两顶帽子只要一顶的价 1977 年 6 月 7 日,伦敦 巴哈马的女主人们 1977 年 10 月 19 日,拿骚 高风险任务 1979 年 7 月 27 日,卢萨卡 阳光下的噩梦 1980 年 10 月 27 日,马拉喀什 世纪婚礼 1981 年 7 月 29 日,伦敦 谁想刺杀女王? 1981 年 10 月 14 日,惠灵顿 世界尽头的女王 1982 年 10 月 27 日,图瓦卢 迷人的陪伴者 1984 年 3 月 27 日,安曼 为中国制造 1986 年 10 月 14 日,八达岭 会说话的帽子 1991 年 5 月 14 日,华盛顿 多事之秋 1992 年 11 月 24 日,伦敦 杰作 1994 年 5 月 6 日,英吉利海峡隧道 世界为戴安娜哭泣 1997 年 9 月 5 日,伦敦 一个时代的终结 1997 年 12 月 11 日,朴次茅斯 职业风险 1998 年 9 月 21 日,吉隆坡 来自挪威的亲吻 2001 年 5 月 30 日,奥斯陆 卫兵已完成交接 2006 年 6 月 12 日,伦敦 游园会 2006 年 7 月 11 日,伦敦 康沃尔公爵夫人 2006 年 9 月 2 日,布雷马 头戴低帽的卡拉 2008 年 3 月 26 日,温莎 重回酋长国 2010 年 11 月 24 日,阿布扎比 赌博开始了 2011 年 4 月 29 日,伦敦 失而复得的和平 2011 年 5 月 17 日,都柏林 亲爱的奥巴马夫妇 2011 年 5 月 24 日,伦敦 一支**舰队 2012 年 6 月 3 日,伦敦 淡紫色革命 2014 年 4 月 3 日,罗马 玫瑰人生 2014 年 6 月 7 日,巴黎 一顶反脱欧的帽子? 2017 年 6 月 17 日,伦敦 与梅根的**次独处 2018 年 6 月 14 日,切斯特 嘉德勋章 2019 年 6 月 17 日,温莎 民族英雄 2020 年 7 月 17 日,温莎 我们想念您 2020 年 10 月 15 日,索尔兹伯里 永别了,菲利普 2021 年 4 月 17 日,温莎 附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