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作者:陈立夫
  •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ISBN:9787505723375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500
  • 定价:¥4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集结十几亿人民为一家,持续五千余年光荣历史而不坠者,以我们拥有久远的文化传统为首要原因。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即是承载此文化传统的典籍。陈立夫先生国学基础雄厚,在耄耋之年,仍以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民族精神为己任。《四书道贯》名为《四书道贯》,是取孔孟之道“一以贯之”之意,作者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篇归纳讲解,使之成为有系统的整体。
    文章节选
    人类生活,虽千端万绪,但概括言之,不外知与行。《中庸》所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此五段功夫,给予后人以深切著明之启示。兹特逐段详细解释之。(二)博学
    何谓博学?博学者,关于知识材料之搜集,力求其周遍也。孙中山先生有云:“知之范围甚广。宇宙之范围,皆为知之范围。”又云:“吾人之在世界,其知识要随事物之增加而同时进步。”此即谓宇宙间所有事物,皆为知识之材料。此等材料,逐日增加,不仅须多加搜集,且须广为搜集。多与,一之意义,合即为博。孔子即系博学之**人。
    达巷党人日:“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日:“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
    鲁国达巷地方的人说:“伟人呀孔子!学问广博,却可惜不得成为一技一艺的名家。”孔子听到了这话,对他的门弟子说:“我该专心干些什么技艺?专心驾车呢?专心射箭呢?我看,还是专心干那驾车的事吧。”
    [注]这一章是孔子听到别人称誉,自已谦虚的话。
    达巷党人,乃里巷之人,只知执一艺以成名。然博学之人,则非徒拘于一技一艺。
    太(音泰)宰问于子贡日:“夫子圣者与(音余)?何其多能也!”子贡日:“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日:“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日:“子云:‘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
    有一个做太宰的人问子贡说:“夫子是个圣人吧?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才能!”子贡说:“原来是上天放任他要使他成为圣人,而且多才多能。”孔子听到了说:“太宰知道我呀!我少年时微贱,所以学会了很多鄙细的事。至于在位的君子,要不要这么多的才能呢?不要这么多的啊!”弟子琴牢,字子开,一字子张。他说:“夫子曾经说过:‘我因为不能为世所用,所以学会了这些技术。’”
    [注]这一章是决太宰不知圣,子贡知圣,孔子不居圣,只居多能,却又不以多能为可贵。
    孔子多能,为其博学之证。但以天资优异,不欲自囿,故对已成之技艺,亦常习之。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论语·学而》
    孔子说:“要学习,而且要时时温习。这岂不亦是一件高兴的事吗?”
    知识之范围既如此之广,学问无止境,亦可以想见��惟有对于宇宙现象勤于观察,对于书籍尽量阅读,对于日常所接触之人物事理,不任其轻易放过,而予以认识领会。至于已得者毋使遗忘,时加温习,从旧知识中领略新心得,如此则愈求愈博,愈博愈精。
    子日:
    …… 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集结十二亿余人民为一家,持续五千余年光荣历史而不坠者,以吾祖先及早发明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的原理,垂裕后人,遵守弗渝,此一原理,称之日“道”,于理而言,称之日“公”;于己而言,称之日“诚”;于人而言,称之日“仁”;于事而言,称之日“中”;于功而言,称之日“行”;综合此五者的应用而言,称之日“德”;其见诸日常生活的适当言行,称之日“礼”。孔子承吾祖先自尧、舜起一千七百余年所遗下的伟大事功而予以全部整理,使之成为一有系统的人文科学体系,其原理见诸《易经》及《中庸》,其应用见诸《大学》,其详释见诸《论语》,及孟子复从而阐扬之。至于《诗》,所以道志:《书》,所以道事;《礼》,所以道行;《乐》,所以道和;《易》,所以道阴阳;《春秋》,所以道名分;《孝经》,所以道人类生命延续的大本;皆所以弘道与明德者也。
    兹将中华文化之特点,述之如下:
    我中华民族之祖先,凭其丰富的经验与高深的智慧,其对文化的着眼点,为人类的幸福与世界的和平,故在《礼记·礼运》篇中,已有“天下为公”与“世界大同”的理念,而其实现的方法,须从大道之行入手,其言如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目录
    中华文化将广受世人之崇敬(再版代序)
    序言
    凡例
    一 总论
    二 格物篇
    三 致知篇
    四 诚意篇
    五 正心篇
    六 修身篇
    七 齐家篇
    八 治国篇
    九 平天下篇
    十 结论
    ……
    编辑推荐语
    孔子承吾祖先自尧、舜起一千七百余年所遗下的伟大事功而予以全部整理,使之成为一有系统的人文科学体系,其原理见诸《易经》及《中庸》,其应用见诸《大学》,其详释见诸《论语》,及孟子复从而阐扬之。至于《诗》,所以道志;《书》所以道事;《礼》,所以道行;《乐》,所以道和;《易》,所以道阴阳;《春秋》,所以道名分;《孝经》,所以道人类生命延续的大本;皆所以弘道与明德者也。
    ——陈立夫
    《四书道贯》取孔孟之道“一以贯之”之意,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篇归纳讲解,使之成为有系统的整体。立夫先生国学基础雄厚,讲解详尽,考证有据;又谙熟西方文化,对比中西以观异同,因而对现代读者尤其青年读者了解孔孟学说,增进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甚为有益。
    ——程思远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