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南京城市规划史稿--古代篇.近代篇
QQ咨询:
有路璐璐:

南京城市规划史稿--古代篇.近代篇

  • 作者:苏则民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02068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350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记述了南京古代和近代的城市发展历史。
    南京是**古都。本书《古代篇》记述了南京这个地方从远古时期一直到清末的漫长岁月里的成长、发展的演变过程,着重论述了以南京为都城的六朝(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三个时期的都城规划史。主要涉及:定都、迁都与战略态势,都城的总体布局,都城的形制,都城的规划手法,城市的功能分布,以及建筑、交通、园林等的规划设计。
    有别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都城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乐和礼序”的规划思想,南京是我国另一种重要规划思想——以《管子》为代表的“天材地利”观念的典型,别具一格。本书结合南京“龙盘虎踞”的山水形胜,着重分析了古代南京的都城规划特色。
    南京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作为鸦片战争失败的苦果,在南京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揭开了中国的近代史。而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则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近代早期的太平天国、后期的民国都以南京为首都。
    本书“近代篇”记述了南京在洋务运动和西方教会的影响下,城市走向近代化和引进西方规划设计方法的过程。特别是详细介绍了《首都计划》和《首都大计
    文章节选
    古代篇
    第1章 山川形胜
    1.1 地理位置
    南京地处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地跨长江两岸,东距长江人海口约300公里。南京现为江苏省省会,据江苏省西南隅。东与江苏省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相邻;北、西、南三面与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宣城市接壤。
    长江三角洲由于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自汉以后,逐渐成为全国*富庶的地区之一。南京在长江三角洲的西端,东望大海,西接荆楚,南连皖浙,北达江淮。
    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但冬夏长而春秋短。冬季干旱寒冷,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温度为15.7℃,*高气温43℃(1934年7月13日),*低气温-16.9℃(1955年1月6日),*热月平均温度28.1℃,*冷月平均温度-2.1℃。年平均降雨117天,降雨量1106.5毫米,*大平均相对湿度81%。*大风速19.8米/秒。土壤*大冻结深度-0.09米。夏季主导风向东南、东风,冬季主导风向东北、东风。地震基本烈度7度。无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梅雨季节。年度*佳气节为秋季9~11月。
    1.2 地质特征
    1.2.1 地质特征
    就地质特征而言,南京地区位于扬子板块的东北部,与华北板块毗邻,是地壳比较稳定的部分。大致可划分为三块。
    江北老山至冶山一带,大致为西南一东北走向,主要由元古代晚期的震旦纪及古生代早期的寒武纪地层构成。新生代特别是新第三纪地层较为发育,且相当典型,分布于浦口、六合一带,组成平丘缓岗地貌。境内地层平坦,说明此处地壳运动并不剧烈。但有从扬州到巢湖的一条断层穿过,因而分布着一系列温泉和泉水。
    宁镇山脉西段,包括幕府山、钟山、栖霞山及城外东南诸山。主要为元古代晚期的震旦纪地层,古生代与三叠纪的海相地层十分发育,分布颇广。三叠纪晚期的“印支运动”奠定了宁镇山脉的雏形,包括南京在内的江南、华南东部成为新生大陆。中生代后期发生的大断裂形成沿江山崖陡峭,长江也由此发育。
    宁芜(湖)山脉东北段,包括南郊及溧水、高淳诸山。中生代特别是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火山岩系特别发育,分布很广。火山爆发,岩浆入侵,形成许多矿产。濒江处也是一条中生代的大断层。
    ……
    目录

    绪论
    0.1 龙盘虎踞——山川形势
    0.2 南北交融——文化**
    0.3 都城兴衰——战略态势
    0.4 “天材地利”——规划特色
    0.5 两种体系——比较借鉴
    古代篇
    第1章 山川形胜
    1.1 地理位置
    1.2 地质特征
    1.3 地形地貌
    第2章 先秦勾吴
    2.1 原始聚落:北阴阳营遗址
    2.2 远古传说:姜雷方山封侯
    2.3 夏、商、西周时期
    2.4 春秋战国时期城邑
    2.5 “吴头楚尾”
    第3章 秦汉秣陵
    3.1 秦秣陵
    3.2 汉江乘、秣陵
    3.3 东汉末建业
    第4章 六朝建康
    4.1 建都
    4.2 建康及其周围城镇
    4.3 都城
    4.4 宫城
    4.5 园林、宅邸
    4.6 坛庙、陵寝
    4.7 小结:都城建设的继承与创新——南北交融的结果
    第5章 隋唐丹阳
    5.1 隋蒋州
    5.2 唐昇州
    第6章 南唐金陵
    6.1 杨吴与南唐
    6.2 金陵府城
    6.3 宫城
    6.4 寺庙陵寝
    6.5 小结:前承六朝后启明代
    第7章 南宋行都
    7.1 北宋江宁府
    7.2 南宋建康府
    7.3 渡口、驿路、递铺
    7.4 寺庙、陵墓
    7.5 厢坊、镇市
    第8章 元代集庆
    8.1 “南台”
    8.2 集庆
    8.3 市镇
    第9章 明朝南京
    9.1 “国初三都”
    9.2 应天府与京师
    9.3 都城
    9.4 **
    9.5 宫城
    9.6 外郭
    9.7 坛丘、寺庙、园林
    9.8 陵寝
    9.9 城镇
    9.10 小结:古代城市规划的杰出范例
    第10章 清朝江宁(上)
    10.1 江宁府——东南地区的**
    10.2 八旗驻防城
    ……
    近代篇
    第11章 清朝江宁(下)
    第12章 民国首都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本书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记述了南京古代和近代的城市发展历史。
    “古代篇”以六朝、南唐、明朝三个时期为**,论述了南京的城市规划史。主要涉及:定都、迁都与战略态势,都城的总体布局,都城的形制,都城的规划手法,城市的功能分布,以及建筑、交通、园林等的规划设计。本书结合南京“龙盘虎踞”的山水形胜,着重分析了古代南京的都城规划特色。
    南京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近代篇”记述了南京城市走向近代化和引进西方规划设计方法的过程。特别是详细介绍了《首都计划》和《首都大计划》等总体规划,中山陵园等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以吕彦直为代表的中国近代**代建筑师们在新式建筑中体现中国传统所作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