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一问题的一个简单的马克思主义式的回答是,我们是依据规律性认识预见未来,而规律性认识则是源于我们对已知世界的反映。这也是理论界回答这一问题的普遍方式。这大体是对的,但过于笼统。因为我们仍不知道这些概念的具体含义和它们的具体关系,也就无法弄清所谓规律性认识与预测的关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概是,自培根以来的认识论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对外界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而这种探讨是集中围绕主体和所认识的客体的关系进行的。这一问题显然先于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因为从前者的回答中可以逻辑地给出后者的结论。而规律性认识与预测的关系问题则属于另一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已有认识的功效问题。因此,这只是一个边缘问题,所以也就较少有系统的研究。
而在以科学哲学命名的哲学流派或哲学分支中,由于遵循了不同的研究路线,所以使规律性认识与预测的关系问题很快就占据了核心位置,从而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以此作为讨论的出发点。
科学哲���主要从形式上探讨了理论的科学性,或者说,即使我们不涉及理论的具体内容,科学理论应具备的一般特征是什么。探讨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通过科学理论的一般特征,虽然我们不能以此就判断出什么理论一定就是科学理论,但至少使我们可以判断什么理论不是科学理论。
2003年,本课题获准立项,课题组的成员全部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此前,课题组的大部分成员从1990年起就开始了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的研究,并与国内外一些权威预测机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这为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克莱因教授率7位国际**学者来华讲授经济计量学,培训了中国百余位中青年数量经济学者。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成立,下设的经济模型研究室,专门从事经济模型和经济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当时的**计委预测**、复旦大学共同研制了中国宏观经济模型,此模型一方面用于联合国世界模型的连接项目( Project Link).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构建一个结构较为完整、功能较为强大、技术较为先进、操作性较强的能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模型,以便开展中国宏观经济的分析和预测。
经过几年的试运行和不断调试,自90年代初起,模型正式投入使用,开始了中国宏观经济的预测。也就是从那时起,课题组的一些成员即开始进行预测模型的设计和预测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