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俄罗斯精神
QQ咨询:
有路璐璐:

俄罗斯精神

  • 作者:张昊琦
  •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 ISBN:9787509003152
  •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1日
  • 页数:238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1917年的十月革命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两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不仅改变了俄罗斯**的发展轨迹,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两次“剧变”同时也显示出了俄罗斯**和民族的特殊气质,既令世人感到震惊,也令世人感到困惑。本书编者择取了俄罗斯的诸多学者、政治家、外交家、作家、记者等的分析以及一些饶有意味的故事,让大家可以从一些细节方面了解俄罗斯的民族特点,从而把握俄罗斯的民族精神。编排方式比较新颖,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以小见大,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文章节选
    **辑 俄罗斯人民很难把握如此广阔的空间
    **节 “烈性动物”
    飞鸟般的迁居
    俄罗斯早期**建立在辽阔的东欧平原上。但是*初这个平原并非都居住着俄罗斯民族。后来繁衍为俄罗斯民族的斯拉夫族东部分支,是从欧洲西南部的喀尔巴阡山脉进入俄罗斯平原的。数百年中,这支斯拉夫族居民人数很少,不能密实而匀称地占据整个平原。斯拉夫人在这个平原上并不是用繁殖的方法逐渐扩展的,而是迁居各地。像飞鸟般从一端迁居到另一端,抛弃了住腻的地方,在新的地方居住下来。每迁居一次,他们就处在新的环境的影响之下,每一次新的定居产生的这些地区特点和关系,都带给人民生活独特的趋向,独特的气质和性格。
    “斯拉夫”:奴隶还是光荣?
    俄罗斯人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人语族。公元前1000年,古斯拉夫族生活在中欧和东欧的广阔平原上,使用共同的斯拉夫语。古文献把他们称作维涅德人。斯拉夫人的邻居日耳曼人自一世纪起,开始接触南方的罗马文化,*初是日耳曼人自己充当罗马人的雇佣兵和仆役,后来他们又把大批俘获的斯拉夫人卖给罗马人作为奴隶。久而久之。“���拉夫”这个名称便成为对诸斯拉夫民族的称谓,它在拉丁语中是“奴隶、俘虏或流放者”的意思,英语是slave。但是对斯拉夫这个词汇,俄罗斯却赋予为“光荣、勇敢、英雄”(cJIaBa)的含义,把它当成一种荣耀。俄罗斯男人名字中很多人都叫“斯拉夫”。虽然“斯拉夫”一词本身并不反映什么具体的含义,也不意味着斯拉夫人种的高低贵贱,但这个历史现象本身和俄罗斯人对此所赋予的截然不同的标准反映了一个事实,对俄罗斯社会文化、哲学思想及其道德信条造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使得俄罗斯民族文化和习俗更像一个充满矛盾的联合体,成为俄罗斯民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特点:既有东方民族的奴性和服从,又十分放荡不羁:既害怕权威,乐于服从,又蔑视传统习俗,有时故意反其意而用之,公开敌视公认的道德信条。对任何事情。俄罗斯人都可能抱持不同的标准和游戏规则。
    俄罗斯森林一一家园?黑暗王国?
    俄罗斯主要的自然景观是森林、草原和河流。历史学家们认为,它们对俄罗斯人的生活和性格的形成起着独特的作用。森林数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的生活环境,直到18世纪后半期绝大部分俄罗斯人还生活在平原的森林中。对西欧人来说,俄罗斯还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城市和乡村仅是森林中的空地。
    森林给予俄罗斯人一切。他们用松树和榭树建造房屋。用白桦和白杨作为燃料,用白桦木片照明,穿的是树皮编成的鞋子,用树皮制成家用器皿,靠森林维生。同时,对俄罗斯人来说,森林还是防御外敌的可靠掩蔽所,草原邻人侵犯时,俄罗斯人就隐没到森林中。另外,森林中的寺院成了躲避尘世的庇护所。从14世纪末叶起,寻求灵魂拯救的人们,都集中在伏尔加河边的密林中。开辟生活的新途径。
    但是森林总是使俄罗斯人感到艰苦。浓密的树林经常阻断道路,费力开辟的草地和田地经常被杂树侵占,人们经常受到猛兽的威胁。盗匪常在森林中出没。因此,俄罗斯人并不喜欢森林。当他们走进浓密的森林时,就会感到莫名其妙的懦怯,森林中“令人欲睡的”寂静使他们感到害怕,森林中的啸动似乎是不祥之兆。因此对俄罗斯人来说,森林是林中独眼恶魔的黑暗王国。
    没有边界的草原
    俄罗斯地处东欧大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垠。既没有天然的地理屏障。也没有人为划定的疆界。无边无际的草原,培育了俄罗斯南方居民一种宽大和深远的情怀、宽阔的视野,但它带来的更多是祸患。东西南北不断迁徙的民族经常经过这里。俄罗斯**在产生和建立时,无法依靠任何天然界限求得生存。频频遭到来自东方、南方和西北方向的外族入侵。这些入侵的外族从古至今有:佩齐涅格人、波洛伏齐人、哈扎尔人、蒙古鞑靼人、土耳其人、波兰人、立陶宛人、日耳曼人、瑞典人等。与游牧民族波洛伏齐人和鞑靼人的斗争从8世纪一直延续到17世纪,其中鞑靼人统治俄罗斯时间*长,达两个多世纪。鞑靼人还掳掠大量的俄罗斯人,贩卖到土耳其。19世纪俄国史学家索洛维约夫统计,从1055年到1462年共有245起外族入侵事件。与他同时代的军事史家苏霍金统计,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525年间,俄罗斯有329年是在战争当中度过的。“没有边界”的地缘环境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的民族心理。对外界的恐惧和不**心理造成俄罗斯民族没有止境的扩张,而不断的扩张同时又加强了这种不**的心理。所以**不得不维持大量的军队。
    “烈性动物”
    俄罗斯的土地上生存着许多“烈性动物”,像北极熊、西伯利亚熊、西伯利亚虎、西伯利亚猛禽、阿拉斯加棕熊,而迄今仍威胁俄罗斯人的野兽是西伯利亚狼。繁衍能力异常旺盛的西伯利亚狼分布广泛,常常拥有数千只狼的狼群,其攻击性和毁灭性相当可怕,威力不亚于一支军队。俄国社会里。有许许多多关于人与狼的惊险传说。17世纪,一支俄国远征队在征服堪察加半岛时尽管战胜了当地居民,但却在一夜抗击狼群的战斗中全部葬身狼腹。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清洗”时,一支数百人的政治犯队伍在被押往西伯利亚的途中遭遇狼群袭击,*后只有一个生还者。他靠着一具具破碎的同胞躯体,征服了狼群的头狼,并奇迹般地在冰天雪地中,驾驭着由八匹狼拖拉的雪橇,来到中亚的一座边缘城市。
    俄国人性结构
    美国学者乔治,伦森在《俄国向东方扩张》中说:“俄国人善于对付亚洲人,这点是大家都承认的。有的人把它归结于共同的民族起源,‘十个俄国人九个鞑靼人习气’。但从人种上说,斯拉夫人金发碧眼,肤色白皙。他们同盎格鲁-撒克逊人一样,都不是亚洲人。他们身上的亚洲人‘气质’不仅来自于他们文化遗产中有着同样多的拜占庭人和蒙古人的东方特性。而且来源于他们同亚洲各民族有好几个世纪的密切接触,有过多次痛苦的经验。”
    拿破仑曾说:“只要搔一搔俄国人,他就会现出鞑靼人的原形。”
    第二节 领土扩张是**的一件主要事情
    大帝国
    克柳切夫斯基在评价俄罗斯帝国的时候说:“俄罗斯以数百年的努力和牺牲建成了一个**,自罗马帝国衰亡以来,在成分、范围和世界地位方面像这样的**我们从未见到过。但是建立这个**的民族,在其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方面还不能站在其他欧洲民族的前列。”
    草原上的哥萨克
    在俄罗斯有不少反映哥萨克的文学作品,其中较**的有托尔斯泰的《哥萨克人》、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以及肖洛霍夫的鸿篇巨制《静静的顿河》。哥萨克一词在俄文中指的是一种无家可归的、不幸的“流浪者”,他们不属于任何团体,没有确定的职业和固定的住址的“自由人”。也是社会的逃离者,是献身于斗争的勇士,也是破坏一切而不建设任何东西的人。“哥萨克”具有地理与文化的涵义,而不是一个民族。地理是指顿河以西的南俄罗斯森林草原地区与北高加索坡面森林草原地区,文化上是“自由与对政权的厌恶”。哥萨克成员主要是斯拉夫人(如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波兰人,特别是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此外还有少数鞑靼人、高加索人、格鲁吉亚人、卡尔梅茨克人和土耳其人等。哥萨克是公元4—5世纪在草原民族大迁移中形成的。后来,俄罗斯和波兰一立陶宛的贫苦农民无法忍受农奴制的压迫开始大量南逃,汇人到哥萨克“自由民”中来。为了对抗封建**的压迫和抵御外族的入侵,这些分散的“自由民”在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一带组成了独立于**政府的“自由哥萨克”自治村社,相继建立了哥萨克军事州。对哥萨克鞭长莫及的俄国统治者为了利用哥萨克,就向他们提供战斗装备、给养以至军饷,帮助**保卫边疆、开疆拓土。哥萨克在沙皇俄国时代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为沙皇立下了汗马功劳。
    领土扩张是**的一件主要事情
    俄国历史学家基本上都认为,领土扩张是俄国历史的关键问题。克柳切夫斯基说:移民和国土的开拓是我国历史中的主要事情,其他的事情都与之有或近或远的关系。俄国史是一个正在从事开拓的**的历史。国内的开垦地区随着**的疆域的扩大而扩大着。数百年来的这种变动,时盛时衰,一直延续到现代。农奴制废除后,这种变动更加剧烈。
    东进运动
    19世纪下半期,俄国先后征服中亚的浩罕、布哈拉、希瓦三个独立汗国。想继续南下,从而引起了英国等西方**的不满。俄国外交大臣哥尔恰科夫于1864年11月发出通告,为俄国在中亚的侵略活动辩护。
    他将俄国在中亚的征服与美国的“西进运动”相比较,说:“俄国在中亚的情况,是文明**和半野蛮游牧民族接触的时候都会发生的现象。为了边界**和推进贸易,文明的一方必须对邻邦享有某种权威。文明**必须要进行抉择:或者是放弃这一长期使命,听任边界不宁,或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深入蛮荒之地。”
    尚未达到这种文明程度
    1833年,帕默斯顿写道,俄国在政治上不可信,因为它“尚未达到这样一种文明程度,即一个强国的政府意识到除了领土扩张和征服他国之外,对于一个君主来说,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目标,其他荣耀的源泉。”巴克尔说厌恶战争是“理智的人们所独有的文明教养”,俄国之所以好战,“这不是因为俄国人没有道德,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知识。他们的问题不是心灵充满邪恶,而是大脑愚钝未开。”
    攻不破的俄国
    恩格斯分析俄国的特点时说:俄罗斯本土只有西部边界面向欧洲,只有这一面可能受到攻击;即使将它攻下来也找不到迫使它媾和的**:**道途阻塞,幅员广阔,补给来源缺乏,因而它几乎是根本无法征服的一一对于善于利用它的俄国人来说,这里提供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坚强阵地,他可以从这里不受惩罚地在欧洲搞各种战争勾当,把别的**拖下水。
    第三节“我们是世界上孤独的人们”
    地理事实
    19世纪初俄罗斯思想家恰达耶夫在《哲学书简》中说:“有一个事实,它凌驾在我们的历史运动之上,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我们全部的历史……它是我们政治伟大的重要因素和我们精神软弱的真正原因,这一事实就是地理的事实。”他说:“如果那引起全世界之愤恨的鞑靼军队在扑向西方之前不曾经过我们生活的国度,我们未必会在全世界的历史中占据一页;如果我们没有从白令海峡一直绵延至奥得河,人们也许就不会注意到我们。”
    恰达耶夫(1794-856),俄国思想家,出身**家庭。他的朋友普希金1818年曾写了**的诗篇。恰达耶夫曾漫游英、法、德、瑞士诸国,痛切感受到俄罗斯的贫穷和落后,认为如不彻底变革,俄国必将陷于绝境。于是他写了8封《哲学书简》,论述俄罗斯**的历史及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当时许多读者群情激奋,指责和斥骂不绝子耳。国民教育大臣乌瓦洛夫专门写了一份报告给沙皇,沙皇尼古拉一世亲自批示:“读过此文,朕认定这是一个疯子大胆的胡言乱语。”并下令封闭《望远镜》杂志,对恰达耶夫进行审查和聆讯。恰达耶夫的家被官方搜查,然后被宣布为疯子,由官方派医生每天去给他看病。“我们是世界上孤独的人们”
    恰达耶夫发表《哲学书简》后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当局宣布他是“疯子”,他就写了《疯子的辩护》。他说:“我们置身于东方和西方这世界的两个主要部分之间。一侧倚着中国,另一侧倚着德国,我们本该在自身之中结合起精神世界的两大品质:想像和理智,让整个地球的历史融进我们的文明。但是,天意没有赐予我们这样的角色。天意对我们的命运似乎毫不关心,将我们排除在它对人类智慧所做的善举之外,它竭力让我们自己面对自己,尽量避免介入我们的事务,不愿教给我们任何东西……我们是世界上孤独的人们,我们没有给世界以任何东西,没有教给它任何东西;我们没有给人类思想的整体带去任何一个思想,对人类理性的进步没有起过任何作用,没有为人们的普遍利益做过任何事情;在我们祖国不会结果的土壤上。没有诞生过一个有益的思想;我们的环境中,没有出现过一个伟大的真理;我们不让自己花费力气去亲自想出什么东西,而在别人想出的东西中,我们又只接受那欺骗的外表和无益的**。”
    欧洲也是我的祖国
    无论是彼得一世的改革还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都是为了从他们所羡慕的西方中吸取营养,使俄国强大,从而成为西方的一员。后来一些俄罗斯的思想家尤其是西方派更是倾心仰慕西方,受东正教影响至深的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甚至也满怀热情歌颂欧洲:“对于俄罗斯来说,欧洲如同俄罗斯一样的珍贵;欧洲的任何一块石头都是可爱的和珍贵的。如同俄罗斯一样,欧洲也是我们的祖国,啊,更大的祖国!我对俄罗斯的热爱不能比对欧洲的热爱更多。比起俄罗斯来,我觉得维也纳、罗马、巴黎、欧洲的科学与艺术珍宝,欧洲的全部历史更可爱,无论何时,我都不会因此而指责自己。”
    当代俄罗斯作家索洛韦伊在《俄罗斯人与西方:在憎恨和诱惑之间》一文中写道:“俄罗斯人向往西方的消费标准,但也不要指望俄罗斯会采用它们的经验和政治经济模式。诱惑加憎恨——这就是俄罗斯反美主义的两个方面。”
    俄国如何都学不像西欧
    当代俄罗斯社会学家瓦良斯基和卡廖日内在《论俄罗斯人的智慧》一书中说:“俄罗斯人尽了*大努力,拼命想建立一个类似西欧人的社会,按照西欧的模式发展,但结果是无论如何都不像西欧。从某些方面讲,俄罗斯人与鞑靼人有更多的相像和共同之处,而不像其西方邻居波兰或芬兰人,尽管后者都属于斯拉夫人。”原俄罗斯*高苏维埃主席哈斯布拉托夫也说:“当彼得大帝在俄罗斯推行欧洲文化的时候,并没有触动俄罗斯人的精神和文化的基本神经。”
    来自贫民窟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后,对俄国的态度成为美国的一个重要问题。杜鲁门总统向前驻莫斯科大使约瑟夫。戴维斯描述他如何对准莫洛托夫的“下巴迅速地连续猛击两拳”,而后问道:“我做得对吗?”杜鲁门对亨利.华莱士说,俄国人“就像来自贫民窟的人,举止恶劣”。
    “我们总是低声下气”
    在谈到俄国人面对欧洲的自卑时,19世纪俄国思想家赫尔岑说:“时至**,我们对待欧洲人和欧洲,仍像外省人对待帝京的居民一样,百般奉承,自叹不如,把每一差异当作缺陷,为自己的特点脸红,尽力掩饰,以致总是低声下气,模仿别人。原因在于我们给唬住了,还没有从彼得大帝的嘲笑、比龙的侮辱、德籍官僚和法国教师的蔑视下解放出来。西方人议论我们心口不一,奸诈阴险.把我们的面子观念和自我吹嘘当作了存心欺骗。在我们这里。同一个人可以有两副面孔:既准备与自由派握手言欢,也乐意充当正统的保王党人; 这不是什么别有用心,只是出于恭敬,为了讨好别人。在我们的颅骨上,取悦于人的结节特别发达。”
    目录
    序一
    序二 理解俄罗斯
    **辑 俄罗斯人民很难把握如此广阔的空间
    **节 “烈性动物”
    第二节 领土扩张是**的一件主要事情
    第三节 “我们是世界上孤独的人们”
    第二辑 俄罗斯民族是特殊的民族
    **节 俄国人比土耳其人可怕
    第二节 “老弟,我手上也有老茧”
    第三节 “您上了锁链,还能干什么呢?”
    第四节 “这事关系到我的荣誉”
    第五节 “请斯大林不要为此担忧”
    第六节 犯人又是个了
    第三辑 “俄国是大象的故乡”
    **节 我们的*好
    第二节 时代变了
    第三节 “这不是我说的,是美国人说的”
    第四节 伏特加,俄罗斯的上帝
    第五节 要唤醒酒鬼
    第四辑 没有帝国的俄罗斯不可想像
    **节 根本不存在什么俄罗斯
    第二节 “我们将宣传沙皇的思想”
    第三节 糟糕的**
    第四节 把奴隶造就成人
    第五节 “我们不断在过渡”
    第六节 我是俄罗斯的皇帝!
    第五辑 这班人的意志坚韧如钢
    **节 您总像一个胜利者在说话
    第二节 这里没有道德
    第三节 什么都不知道就更容易撒谎
    第四节 他像在打量一个未来的死者
    第六辑 天国律例与尘世权杖
    **节 “你到底没有当上神父”
    第二节 帝国主义的诱惑渗透于救世意识中
    第三节 寻找天堂
    第七辑 太阳只有一个
    **节 “花了三倍时间念完的学校”
    第二节 伊里奇的秘密
    第三节 “我是个不可救药的人”
    第四节 你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
    第五节 幸运的彩票
    第六节 “同志们,这不是我的错”
    第八辑 俄国知识**可谓举世**
    **节 如何治理“恶魔”
    第二节 “我曾经与这样的人一起生活”
    第三节 他们还没有得到十分的安抚
    第四节 “我成了事实的俘虏”
    编辑推荐语
    作为中国的近邻,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俄罗斯的影响挥之不去。一方面,俄罗斯是对中国伤害*大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另一方面,中国从俄罗斯输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十月革命为榜样,建立了社会主义**。在20世纪中,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又经历了曲折性的发展。如何看待我们这个近邻,如何从它的历史发展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理解俄罗斯、了解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将会对我们大有裨益。本书编者择取了俄罗斯的诸多学者、政治家、外交家、作家、记者等的分析以及一些饶有意味的故事,让大家可以从一些细节方面了解俄罗斯的民族特点,从而把握俄罗斯的民族精神。
    小故事,大精神,用故事解读俄罗斯。
    在俄罗斯人的传统思维里面,秩序重于一切,没有了秩序枉谈一切。
    ——《评网》
    俄罗斯民族和**的形成过程,就是不断反抗外宋侵略或者是加紧备战工作防备外来侵略的过程。这种经历对俄罗斯的**制度和民族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陈新明
    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两面性,有时非常懒惰,有时又非常勤奋;有时非常霸道,有时又非常恭顺;有时非常蛮横,有时又非常虔诚;有时非常暴躁,有时又耐性十足。
    ——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教授 刘文飞
    俄国人有这样一个特点:忧国忧民,甚至关心全人类,特别是知识分子尤其如此。
    ——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研究员 张百春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