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7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3 1 2 2 3 9 1176
本店铺共有 4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1
25%
发货问题
2
50%
其他
1
25%
已解决
4
100%
店主称呼:小小书坊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9862975    地址:北京 北京市 海淀区 学院路
促销广告:咨询加微信13791935392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常见问题回答如下:1.是否正版?答:正版 2.是新书还是旧书?答:标明十成新的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图书是特殊商品,不接受无理由退货等无理要求,看好再买,不同意的别付款!二手书默认无光盘无答案等附件,有少许笔记划线不影响阅读,对二手书品相介意的慎拍,我们发货按付款顺序先发品相最佳的。3.买多可否包邮?答:正版图书微利经营,不议价不包邮。4.邮费多少?答:提交订单,系统会提示邮费,根据书的数量,距离等决定,实在无法笼统回答。5.可否自提?答:无法自提哦。6.是否可以发顺丰?发到付?答:一律不发顺丰,不发到付。7.快递用哪家快递?答:快递随机不指定,以实际收到为准。无法指定快递。8.付款后多久能发货?答:按网站规定,付款后3日内发货,本店一般付款第二天即可安排发出【注:非发货时限承诺】9.发货后多久能收到?答: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发货后一般3,4天左右到达,偏远地区无法承诺。 10.图书内容方面的问题,例如是否彩色印刷?内页什么样的?要求提供实物图片等。答:书籍内容,配套习题集及其他衍生书籍请提供ISBN以便查询,本店书籍太多,无法逐一提供有关书籍内容方面的咨询。由于盗图猖獗,本店不提供实物图片,信得过就买,不放心就别买。谢谢合作!
店铺介绍
主营绝版稀缺类图书。库存不断更新,敬请收藏本店。所有书籍默认正版,有特殊情况会提前联系说明,尽可放心选购。本店默认普通快递(快递不到的,平邮)提交订单系统提示邮费(精装,厚重,成套图书按实际收取)。标明十成新的都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因人手有限,还有大量的书暂未上传,如未找到所需图书,可联系本店订购。咨询加微信15969862975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谢谢您再次光临!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吴虹展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每天一堂哲学课
出版日期:2011年09月
ISBN:9787115262301 [十位:7115262306]
页数:219      
定价:¥29.80
店铺售价:¥11.90 (为您节省:¥17.90
店铺库存: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986297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每天一堂哲学课》内容提要:
吴虹展编著的《每天一堂哲学课》在阐述哲学思考方式的同时,巧妙地结合丰富精彩的故事与案例,对自我认识、自我提升、人际交往、应对困境、生活方式、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通俗的讲解,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内心世界和外界事物,能够为读者思考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一定的启发。
《每天一堂哲学课》适合对哲学思考方式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章 哲学与读己:要读懂世界先要读懂自己 1
寻找自我价值的天平 3
“我冶才是根源 5
人贵自知, 量力而为 7
无视纷扰, 活出自我 9
如果“人冶是正确的, 世界就没错 10
活着应当被他人需要 12
改变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13
第二章 哲学与修养:生活是一种修行 17
善于控制自己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19
既不妄自菲薄, 也不自命不凡 21
孤独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23
善于倾听是一种涵养 25
少些计较, 不吝宽容 27
第三章 哲学与人性:发现人性的秘密 31
以谦卑的心面对一切 33
把握性格的方向 35
没有永恒的敌友, 只有永恒的利益 37
管理我们的弱点 38
将嫉妒搬出心灵 39
《每天一堂哲学课》图书目录:
吴虹展编著的《每天一堂哲学课》在阐述哲学思考方式的同时,巧妙地结合丰富精彩的故事与案例,对自我认识、自我提升、人际交往、应对困境、生活方式、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通俗的讲解,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内心世界和外界事物,能够为读者思考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一定的启发。
《每天一堂哲学课》适合对哲学思考方式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章 哲学与读己:要读懂世界先要读懂自己 1
寻找自我价值的天平 3
“我冶才是根源 5
人贵自知, 量力而为 7
无视纷扰, 活出自我 9
如果“人冶是正确的, 世界就没错 10
活着应当被他人需要 12
改变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13
第二章 哲学与修养:生活是一种修行 17
善于控制自己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19
既不妄自菲薄, 也不自命不凡 21
孤独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23
善于倾听是一种涵养 25
少些计较, 不吝宽容 27
第三章 哲学与人性:发现人性的秘密 31
以谦卑的心面对一切 33
把握性格的方向 35
没有永恒的敌友, 只有永恒的利益 37
管理我们的弱点 38
将嫉妒搬出心灵 39
第四章 哲学与舍得的智慧:为自己做减法 43
人生常需做减法 45
快乐源于内心的充实 46
获得满足不在于多加燃料, 而在于减少火苗 48
时时节制虚荣 50
贪欲是饵, 愈靠近愈危险 53
第五章 哲学与当下经营:把握当下, 不要预支明天 57
命运的决定权在自己手中 59
人生目标需要设计 60
成功的积累从点滴开始 62
做翱翔的苍鹰, 不做埋头的鸵鸟 64
与其博, 不如精 66
和自己赛跑, 不要和别人比较 68
第六章 哲学与做事:真正的美丽源自善良 71
不要背负心债过日子 73
善是一种行为 74
听从良知的指引 76
心中只有锁, 无其他 78
善行贵在诚与真 80
对他人诚实, 就是善待自己 82
第七章 哲学与摆脱困境:痛苦是短暂的, 快乐是永恒的 85
放弃无谓的坚持 87
如果有个柠檬, 就做一杯柠檬水 89
困境也是一种馈赠 91
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93
坚定信念, 去掉桎梏 95
第八章 哲学与处世:出世入世间, 做个半路人 99
让别人感到自身的重要性 101
宽以待人, 给人留三分薄面 103
人生不必太较真 104
取信于人, 始于信任他人 106
借话说话, 以退为进 108
第九章 哲学与人际交往:人脉圈, 定输赢 111
选择朋友如同选择命运 113
近朱者赤, 与成功人士同路 114
善借贵人之力 116
换位思考, 满足对方的需求 118
以幽默化解难堪 120
第十章 哲学与谋略:人生如棋, 重在谋局 123
坏牌一样可以有胜局 125
选择优势, 放弃不现实的追求 126
拨开迷雾, 认清真相 128
谨小慎微应有度 130
迂回也是一种路径 131
该低头的时候不抬头 132
第十一章 哲学与生存之道:没有好到不吃草的马 135
变换一种方法, 变换一片天地 137
生活没有绝境 139
赌徒规则:退得妙恰如进得巧 141
理解自然的大道 142
盲目相信权威等于丧失自我 144
第十二章 哲学与爱:种爱于心 147
家中爱为先 149
爱情根植于平等 151
失恋时勿忘祝福 153
*浪漫的事就是一起变老 155
施恩有度 157
以爱对恨, 以德报怨 158
第十三章 哲学与活法: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一过 161
世间不乏快乐, 只缺一颗快乐心 163
安贫乐道, 享受宁静生活 165
顺其自然, 随遇而安 167
安定的是情绪, 洒脱的是自己 169
人淡如茶自飘香 171
珍惜你的所有, 享受你的拥有 173
第十四章 哲学与安心:心无所住, 活在当下 175
清扫心灵尘埃, 获得内心安宁 177
快乐不是跋山涉水, 而是追随内心 178
回归自己, 回归生活的本真 180
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 182
宠亦泰然, 辱亦淡然 184
?下浓妆见质朴 186
第十五章 哲学与幸福:肉体无痛苦, 灵魂无纷扰 189
幸福与勤勉造福有关 191
只有付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193
幸福时时变化 195
慢点走, 让幸福跟上你的脚步 197
因分享而收获快乐和幸福 199
与幸福如影随形的是感恩 200
生活不是攀比, 幸福源自珍惜 203
第十六章 哲学与生命之旅:我从哪里来, 将往何处去 205
归去如同来时 207
善待自己的人生 208
换个视角,答案 210
为自己的人生确立意义 212
生命在希望中延伸 214
参考文献 217
柏拉图说,哲学始于惊奇。她洞察俗世,展现万物的本真;她传达了自然的旨意。在她的指引下,我们的精神回到了故乡,正如18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所说,哲学是“怀着乡愁,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将希腊文“philein(爱)”和“sophia(智慧)”组合在一起,创造了“philosophia”一词,即“哲学”。从哲学一词的词源不难看出,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无怪乎爱因斯坦会将哲学推向“全部科学之母”的王座。因此,如果说知识在科学中产生,那么思想则在哲学中产生。通过学习哲学,我们对外可了解世界,对内可提升自我修养,我们的心灵可以从一种荒谬的自信中解脱出来,思想也将因此得到解放。 当一个人瞳得了哲学冥想,世界在他的意识中会变得更加合理,他的心灵会找到**的慰藉。在这种哲学冥想中,他心中的宇宙将变得更加广阔,心灵也会变得更为博大。所以,哲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我定位工具。 我们总是为现实疲于奔命,在不停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生活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对自我的审视。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繁琐事物给予了过多的重视,以至于缺乏自在闲适的心情去认识更高层次的内心生活和纯净的精神世界。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好像一座神庙里没有神像一样。”他借此来喻指哲学为一个民族的灵魂。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个人。一个人即使懂得再多,但是如果没有哲学的思考,就不会懂得真正的自我。 人生是一场从生到死的旅行,你我作为过往的旅客,难免为肩上沉重的包袱苦恼,为路上暂时的风霜雨雪以及黑夜中的居无定所而愁眉不展。惆怅时、迷茫时或者徘徊不前时,何不静下心来读读哲学?也许《每天一堂哲学课》无法为你指明更远的人生之路,但它足以成为你生活中的挚友,伴你品味喜怒哀乐,教你放下欲望、拾起机会、把握幸福以及认识自我。脱离人生的哲学是空洞的,没有哲学的人生是盲目的,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是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维特根斯坦说:“一部严肃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因此哲学的思想常常以笑话、寓言、故事的形式为人们所熟知。在本书里,我们将一个个哲学的思考渗透到哲学故事、寓言与哲理美文之中,让你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去领悟严肃哲学的趣味,回味生活的甜美,体悟人生的真谛。人生是一场修行,哲学的作用便是让我们在修行的路上不至于迷失自己。 阅读是一种享受,编写这样一本关于哲学的小书更是一种享受。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其中承载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在策划和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者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也得到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他们是:邢群麟、张保文、上官紫微、史慧莉、王光波、杨茜彦、张云、江瑞芹、胡明媛、赵强、许长荣、黄桂月、李倩、成苗苗、王本刚、丁敏翔、张丽君、张平、钟双玲、刘亚飞。此外,我们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也借鉴了前人的许多智慧。相信你们的劳动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孤独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我非常清楚,我*终要走自己的路。每当我感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孤独”时,我就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自我羞愧――我感到我是在厌恶自己心目中*崇高的东西。 ――[德]尼采 “人生而孤独”,孤独是人生的难题。生活就是一次关于孤独的修行,只有能够忍耐寂寞的人才能体会孤独的美好。 孤独是一种自在的状态,但并非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它的真实意蕴。“古来圣贤皆寂寞”,孤独是对至高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若要成为真正的强者,就要能够忍耐孤独。只有那些能够坚强面对孤独的人,才有力量成就伟大的事业。 康德在46岁时获得教授职称,但在之后的11年里没有发表任何学术论著,当时有一些人认为他很无能。同时期的哲学泰斗摩西?门德尔松公开称,康德让所有的德国大学蒙羞。 其实在那十几年的时间里,康德正独自一个人默默地沉思,构思巨著。可是周围的人早已不再相信他的能力。一次,康德的一名学生在参加教授聚会时宣布康德正在创作一部伟大的著作,不料顿时引起教授们的一片哄笑和调侃。康德对他们的嘲讽无动于衷,也不辩白,只顾埋头思考自己的著作。 后来,57岁的康德开始动笔,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便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写作,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11年没有作品问世的康德是孤独的,他遭受了众人的鄙夷。但孤独中的他并没有迷失方向,而是在孤独中沉思,化孤独为力量。对于能够承受孤独的人,孤独是洗礼;对于不能承受孤独的人,孤独则是梦魇。 哲学家是孤独的,他们在孤独之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并以此为乐。尼采就是这样一位孤独的哲学家。 尼采一生与孤独相伴。他经常漫步,以排解孤独。虽然他长期和朋友保持联系,有不错的交往,但是大多数时候尼采仍愿选择一个人独处。在给朋友彼得?加斯特的信里他写道:“归来吧,回到孤独中来,我们俩都知道怎样在孤独中生活,也只有我们俩知道。” 在尼采35岁的时候,他到了一个几乎没有人造访的山谷里。太阳一升起,尼采“就来到一块靠近海边的幽静的岩石边,撑一把伞,躺在岩石上,像蜥蜴一样一动不动,眼前除了大海和纯净的天空之外似乎什么也没有”。他在那儿待了很长的时间,直到黄昏的*后时分。《朝霞》就诞生在这个时候。 乐于孤独的人将孤独看作是对人生的一种享受。他们不喜声张,不爱浮华,不求虚名,避开外界的干扰,快乐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孤独是一朵静静开放的莲花。静默独处时,人们会变得敏感,会发现和感知平日所忽略的事物。因此,当我们与孤独相遇时,与其一味哀叹,不如勇敢面对寂寞、体会淡泊,克服孤独带来的心灵困扰。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是极其高远的心境。耐不住孤独,就不会有这样的境界。乐于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他完全属于自己,摆脱了世俗的干扰,他将在与灵魂沟通的过程中沉淀自己、提升自己。 当然,与孤独为伴,埋头走自己的路并不是一种自我封闭、固步自封。走自己的路,是能够在充分吸收知识养分的同时认准一个明确的目标,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走自己的路,并不是固执己见,而是在面对他人的不解时表现出一种豁达执著的人生态度;走自己的路,可能是孤独的,却能审视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善于倾听是一种涵养 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大赞美。 ――[美]卡耐基 能够尊重别人意见的人拥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学会倾听,是一个人内在涵养的外在表现。当你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试着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做一个好听众时,你就能够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倾听是美丽的,善于倾听的人是迷人的。 卡耐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纽约出版商格利伯的宴会上遇见一位**的植物学家。卡耐基静静倾听这位植物学家讲述各种植物、某某大植物学家和室内花园等故事。植物学家告诉卡耐基关于马铃薯开始被人类接受时的令人惊奇的故事;听说卡耐基有一个小型室内花园,他还非常热心地告诉卡耐基如何解决相关的园艺问题。 宴会上当时还有十几位客人在那里,但是卡耐基忽略了其他人,而与这位植物学家谈了数小时之久。到了午夜,卡耐基向众人道别,植物学家这时转向主人,说卡耐基是一位“*富激励性、*有趣味的谈话家”。实际上,卡耐基几乎没有说什么话,但是他耐心倾听,这对人们来说是一种*高的尊重。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都很希望别人能够听自己述说。但是,倘若自始至终都是我们自己在喋喋不休,别人又怎会有好心情。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对方一直说个不休,我们肯定也会产生极大的压迫感。所以,想与别人进行良好的交谈,我们就必须要先学会倾听,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对方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让我们的讲话更具感染力。 乌托从商店买了一套衣服,但他很快就感到失望,因为衣服会褪色。他拿着这件衣服来到商店,想说明事情的经过,可售货员总是打断他的讲话。 正当两个人僵持不下的时候,第二个售货员走了过来,说:“所有深色衣服开始洗时都会褪色,特别是这种低价的衣服。” 正在这时,部门负责人克拉出来了,他及时制止了这场无休止的争吵,并赢得了乌托的信任。首先,克拉一句话也没说,只是耐心地听乌托把话讲完;其次,当乌托把话讲完,那两个售货员又开始陈述他们的观点时,克拉开始反驳他们,站在乌托的立场说话,他不仅指出了乌托衣服的领子确实是因为褪色而弄脏的,而且强调说商店不应当出售这种使顾客不满意的商品。接着,他承认他不知道这套衣服为什么出毛病,并且直接对乌托说:“您希望怎么处理?我一定按照您说的办。” 在几分钟前,乌托还准备把这件可恶的衣服扔给他们,可现在乌托回答说:“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我想知道这套衣服以后会不会再染脏领子?你们能否想点什么办法?”克拉建议乌托再穿一个星期。“如果到时您还不满意,您把它拿来,我们想办法解决。请原谅,给您添了这些麻烦。”克拉说。于是乌托满意地离开了商店。7天后,衣服不再褪色了,而乌托也完全相信这家商店了。 克拉的耐心倾听赢得了乌托的信任,并因此顺利解决了商店面临的麻烦,可见善于倾听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良好方式。学会倾听他人的谈话也是善待他人的一种方式。许多人没能获得对方的认同是由于他们不善于倾听对方讲话。他们如此津津有味地讲着,完全不管别人对他讲了什么。适时地关闭“嘴巴”这扇门,竖起耳朵听一听,这将对你大有益处。 耐心倾听他人讲话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是一个人良好修养和谦逊美德的体现。上天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是一个成熟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P23-27
《每天一堂哲学课》文章节选:
吴虹展编著的《每天一堂哲学课》在阐述哲学思考方式的同时,巧妙地结合丰富精彩的故事与案例,对自我认识、自我提升、人际交往、应对困境、生活方式、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通俗的讲解,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内心世界和外界事物,能够为读者思考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一定的启发。
《每天一堂哲学课》适合对哲学思考方式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章 哲学与读己:要读懂世界先要读懂自己 1
寻找自我价值的天平 3
“我冶才是根源 5
人贵自知, 量力而为 7
无视纷扰, 活出自我 9
如果“人冶是正确的, 世界就没错 10
活着应当被他人需要 12
改变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13
第二章 哲学与修养:生活是一种修行 17
善于控制自己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19
既不妄自菲薄, 也不自命不凡 21
孤独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23
善于倾听是一种涵养 25
少些计较, 不吝宽容 27
第三章 哲学与人性:发现人性的秘密 31
以谦卑的心面对一切 33
把握性格的方向 35
没有永恒的敌友, 只有永恒的利益 37
管理我们的弱点 38
将嫉妒搬出心灵 39
第四章 哲学与舍得的智慧:为自己做减法 43
人生常需做减法 45
快乐源于内心的充实 46
获得满足不在于多加燃料, 而在于减少火苗 48
时时节制虚荣 50
贪欲是饵, 愈靠近愈危险 53
第五章 哲学与当下经营:把握当下, 不要预支明天 57
命运的决定权在自己手中 59
人生目标需要设计 60
成功的积累从点滴开始 62
做翱翔的苍鹰, 不做埋头的鸵鸟 64
与其博, 不如精 66
和自己赛跑, 不要和别人比较 68
第六章 哲学与做事:真正的美丽源自善良 71
不要背负心债过日子 73
善是一种行为 74
听从良知的指引 76
心中只有锁, 无其他 78
善行贵在诚与真 80
对他人诚实, 就是善待自己 82
第七章 哲学与摆脱困境:痛苦是短暂的, 快乐是永恒的 85
放弃无谓的坚持 87
如果有个柠檬, 就做一杯柠檬水 89
困境也是一种馈赠 91
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93
坚定信念, 去掉桎梏 95
第八章 哲学与处世:出世入世间, 做个半路人 99
让别人感到自身的重要性 101
宽以待人, 给人留三分薄面 103
人生不必太较真 104
取信于人, 始于信任他人 106
借话说话, 以退为进 108
第九章 哲学与人际交往:人脉圈, 定输赢 111
选择朋友如同选择命运 113
近朱者赤, 与成功人士同路 114
善借贵人之力 116
换位思考, 满足对方的需求 118
以幽默化解难堪 120
第十章 哲学与谋略:人生如棋, 重在谋局 123
坏牌一样可以有胜局 125
选择优势, 放弃不现实的追求 126
拨开迷雾, 认清真相 128
谨小慎微应有度 130
迂回也是一种路径 131
该低头的时候不抬头 132
第十一章 哲学与生存之道:没有好到不吃草的马 135
变换一种方法, 变换一片天地 137
生活没有绝境 139
赌徒规则:退得妙恰如进得巧 141
理解自然的大道 142
盲目相信权威等于丧失自我 144
第十二章 哲学与爱:种爱于心 147
家中爱为先 149
爱情根植于平等 151
失恋时勿忘祝福 153
*浪漫的事就是一起变老 155
施恩有度 157
以爱对恨, 以德报怨 158
第十三章 哲学与活法: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一过 161
世间不乏快乐, 只缺一颗快乐心 163
安贫乐道, 享受宁静生活 165
顺其自然, 随遇而安 167
安定的是情绪, 洒脱的是自己 169
人淡如茶自飘香 171
珍惜你的所有, 享受你的拥有 173
第十四章 哲学与安心:心无所住, 活在当下 175
清扫心灵尘埃, 获得内心安宁 177
快乐不是跋山涉水, 而是追随内心 178
回归自己, 回归生活的本真 180
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 182
宠亦泰然, 辱亦淡然 184
?下浓妆见质朴 186
第十五章 哲学与幸福:肉体无痛苦, 灵魂无纷扰 189
幸福与勤勉造福有关 191
只有付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193
幸福时时变化 195
慢点走, 让幸福跟上你的脚步 197
因分享而收获快乐和幸福 199
与幸福如影随形的是感恩 200
生活不是攀比, 幸福源自珍惜 203
第十六章 哲学与生命之旅:我从哪里来, 将往何处去 205
归去如同来时 207
善待自己的人生 208
换个视角,答案 210
为自己的人生确立意义 212
生命在希望中延伸 214
参考文献 217
柏拉图说,哲学始于惊奇。她洞察俗世,展现万物的本真;她传达了自然的旨意。在她的指引下,我们的精神回到了故乡,正如18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所说,哲学是“怀着乡愁,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将希腊文“philein(爱)”和“sophia(智慧)”组合在一起,创造了“philosophia”一词,即“哲学”。从哲学一词的词源不难看出,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无怪乎爱因斯坦会将哲学推向“全部科学之母”的王座。因此,如果说知识在科学中产生,那么思想则在哲学中产生。通过学习哲学,我们对外可了解世界,对内可提升自我修养,我们的心灵可以从一种荒谬的自信中解脱出来,思想也将因此得到解放。 当一个人瞳得了哲学冥想,世界在他的意识中会变得更加合理,他的心灵会找到**的慰藉。在这种哲学冥想中,他心中的宇宙将变得更加广阔,心灵也会变得更为博大。所以,哲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我定位工具。 我们总是为现实疲于奔命,在不停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生活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对自我的审视。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繁琐事物给予了过多的重视,以至于缺乏自在闲适的心情去认识更高层次的内心生活和纯净的精神世界。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好像一座神庙里没有神像一样。”他借此来喻指哲学为一个民族的灵魂。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个人。一个人即使懂得再多,但是如果没有哲学的思考,就不会懂得真正的自我。 人生是一场从生到死的旅行,你我作为过往的旅客,难免为肩上沉重的包袱苦恼,为路上暂时的风霜雨雪以及黑夜中的居无定所而愁眉不展。惆怅时、迷茫时或者徘徊不前时,何不静下心来读读哲学?也许《每天一堂哲学课》无法为你指明更远的人生之路,但它足以成为你生活中的挚友,伴你品味喜怒哀乐,教你放下欲望、拾起机会、把握幸福以及认识自我。脱离人生的哲学是空洞的,没有哲学的人生是盲目的,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是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维特根斯坦说:“一部严肃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因此哲学的思想常常以笑话、寓言、故事的形式为人们所熟知。在本书里,我们将一个个哲学的思考渗透到哲学故事、寓言与哲理美文之中,让你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去领悟严肃哲学的趣味,回味生活的甜美,体悟人生的真谛。人生是一场修行,哲学的作用便是让我们在修行的路上不至于迷失自己。 阅读是一种享受,编写这样一本关于哲学的小书更是一种享受。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其中承载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在策划和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者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也得到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他们是:邢群麟、张保文、上官紫微、史慧莉、王光波、杨茜彦、张云、江瑞芹、胡明媛、赵强、许长荣、黄桂月、李倩、成苗苗、王本刚、丁敏翔、张丽君、张平、钟双玲、刘亚飞。此外,我们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也借鉴了前人的许多智慧。相信你们的劳动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孤独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我非常清楚,我*终要走自己的路。每当我感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孤独”时,我就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自我羞愧――我感到我是在厌恶自己心目中*崇高的东西。 ――[德]尼采 “人生而孤独”,孤独是人生的难题。生活就是一次关于孤独的修行,只有能够忍耐寂寞的人才能体会孤独的美好。 孤独是一种自在的状态,但并非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它的真实意蕴。“古来圣贤皆寂寞”,孤独是对至高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若要成为真正的强者,就要能够忍耐孤独。只有那些能够坚强面对孤独的人,才有力量成就伟大的事业。 康德在46岁时获得教授职称,但在之后的11年里没有发表任何学术论著,当时有一些人认为他很无能。同时期的哲学泰斗摩西?门德尔松公开称,康德让所有的德国大学蒙羞。 其实在那十几年的时间里,康德正独自一个人默默地沉思,构思巨著。可是周围的人早已不再相信他的能力。一次,康德的一名学生在参加教授聚会时宣布康德正在创作一部伟大的著作,不料顿时引起教授们的一片哄笑和调侃。康德对他们的嘲讽无动于衷,也不辩白,只顾埋头思考自己的著作。 后来,57岁的康德开始动笔,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便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写作,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11年没有作品问世的康德是孤独的,他遭受了众人的鄙夷。但孤独中的他并没有迷失方向,而是在孤独中沉思,化孤独为力量。对于能够承受孤独的人,孤独是洗礼;对于不能承受孤独的人,孤独则是梦魇。 哲学家是孤独的,他们在孤独之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并以此为乐。尼采就是这样一位孤独的哲学家。 尼采一生与孤独相伴。他经常漫步,以排解孤独。虽然他长期和朋友保持联系,有不错的交往,但是大多数时候尼采仍愿选择一个人独处。在给朋友彼得?加斯特的信里他写道:“归来吧,回到孤独中来,我们俩都知道怎样在孤独中生活,也只有我们俩知道。” 在尼采35岁的时候,他到了一个几乎没有人造访的山谷里。太阳一升起,尼采“就来到一块靠近海边的幽静的岩石边,撑一把伞,躺在岩石上,像蜥蜴一样一动不动,眼前除了大海和纯净的天空之外似乎什么也没有”。他在那儿待了很长的时间,直到黄昏的*后时分。《朝霞》就诞生在这个时候。 乐于孤独的人将孤独看作是对人生的一种享受。他们不喜声张,不爱浮华,不求虚名,避开外界的干扰,快乐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孤独是一朵静静开放的莲花。静默独处时,人们会变得敏感,会发现和感知平日所忽略的事物。因此,当我们与孤独相遇时,与其一味哀叹,不如勇敢面对寂寞、体会淡泊,克服孤独带来的心灵困扰。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是极其高远的心境。耐不住孤独,就不会有这样的境界。乐于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他完全属于自己,摆脱了世俗的干扰,他将在与灵魂沟通的过程中沉淀自己、提升自己。 当然,与孤独为伴,埋头走自己的路并不是一种自我封闭、固步自封。走自己的路,是能够在充分吸收知识养分的同时认准一个明确的目标,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走自己的路,并不是固执己见,而是在面对他人的不解时表现出一种豁达执著的人生态度;走自己的路,可能是孤独的,却能审视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善于倾听是一种涵养 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大赞美。 ――[美]卡耐基 能够尊重别人意见的人拥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学会倾听,是一个人内在涵养的外在表现。当你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试着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做一个好听众时,你就能够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倾听是美丽的,善于倾听的人是迷人的。 卡耐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纽约出版商格利伯的宴会上遇见一位**的植物学家。卡耐基静静倾听这位植物学家讲述各种植物、某某大植物学家和室内花园等故事。植物学家告诉卡耐基关于马铃薯开始被人类接受时的令人惊奇的故事;听说卡耐基有一个小型室内花园,他还非常热心地告诉卡耐基如何解决相关的园艺问题。 宴会上当时还有十几位客人在那里,但是卡耐基忽略了其他人,而与这位植物学家谈了数小时之久。到了午夜,卡耐基向众人道别,植物学家这时转向主人,说卡耐基是一位“*富激励性、*有趣味的谈话家”。实际上,卡耐基几乎没有说什么话,但是他耐心倾听,这对人们来说是一种*高的尊重。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都很希望别人能够听自己述说。但是,倘若自始至终都是我们自己在喋喋不休,别人又怎会有好心情。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对方一直说个不休,我们肯定也会产生极大的压迫感。所以,想与别人进行良好的交谈,我们就必须要先学会倾听,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对方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让我们的讲话更具感染力。 乌托从商店买了一套衣服,但他很快就感到失望,因为衣服会褪色。他拿着这件衣服来到商店,想说明事情的经过,可售货员总是打断他的讲话。 正当两个人僵持不下的时候,第二个售货员走了过来,说:“所有深色衣服开始洗时都会褪色,特别是这种低价的衣服。” 正在这时,部门负责人克拉出来了,他及时制止了这场无休止的争吵,并赢得了乌托的信任。首先,克拉一句话也没说,只是耐心地听乌托把话讲完;其次,当乌托把话讲完,那两个售货员又开始陈述他们的观点时,克拉开始反驳他们,站在乌托的立场说话,他不仅指出了乌托衣服的领子确实是因为褪色而弄脏的,而且强调说商店不应当出售这种使顾客不满意的商品。接着,他承认他不知道这套衣服为什么出毛病,并且直接对乌托说:“您希望怎么处理?我一定按照您说的办。” 在几分钟前,乌托还准备把这件可恶的衣服扔给他们,可现在乌托回答说:“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我想知道这套衣服以后会不会再染脏领子?你们能否想点什么办法?”克拉建议乌托再穿一个星期。“如果到时您还不满意,您把它拿来,我们想办法解决。请原谅,给您添了这些麻烦。”克拉说。于是乌托满意地离开了商店。7天后,衣服不再褪色了,而乌托也完全相信这家商店了。 克拉的耐心倾听赢得了乌托的信任,并因此顺利解决了商店面临的麻烦,可见善于倾听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良好方式。学会倾听他人的谈话也是善待他人的一种方式。许多人没能获得对方的认同是由于他们不善于倾听对方讲话。他们如此津津有味地讲着,完全不管别人对他讲了什么。适时地关闭“嘴巴”这扇门,竖起耳朵听一听,这将对你大有益处。 耐心倾听他人讲话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是一个人良好修养和谦逊美德的体现。上天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是一个成熟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P23-27
《每天一堂哲学课》编辑推荐与评论:
吴虹展编著的《每天一堂哲学课》在阐述哲学思考方式的同时,巧妙地结合丰富精彩的故事与案例,对自我认识、自我提升、人际交往、应对困境、生活方式、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通俗的讲解,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内心世界和外界事物,能够为读者思考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一定的启发。
《每天一堂哲学课》适合对哲学思考方式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章 哲学与读己:要读懂世界先要读懂自己 1
寻找自我价值的天平 3
“我冶才是根源 5
人贵自知, 量力而为 7
无视纷扰, 活出自我 9
如果“人冶是正确的, 世界就没错 10
活着应当被他人需要 12
改变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13
第二章 哲学与修养:生活是一种修行 17
善于控制自己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19
既不妄自菲薄, 也不自命不凡 21
孤独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23
善于倾听是一种涵养 25
少些计较, 不吝宽容 27
第三章 哲学与人性:发现人性的秘密 31
以谦卑的心面对一切 33
把握性格的方向 35
没有永恒的敌友, 只有永恒的利益 37
管理我们的弱点 38
将嫉妒搬出心灵 39
第四章 哲学与舍得的智慧:为自己做减法 43
人生常需做减法 45
快乐源于内心的充实 46
获得满足不在于多加燃料, 而在于减少火苗 48
时时节制虚荣 50
贪欲是饵, 愈靠近愈危险 53
第五章 哲学与当下经营:把握当下, 不要预支明天 57
命运的决定权在自己手中 59
人生目标需要设计 60
成功的积累从点滴开始 62
做翱翔的苍鹰, 不做埋头的鸵鸟 64
与其博, 不如精 66
和自己赛跑, 不要和别人比较 68
第六章 哲学与做事:真正的美丽源自善良 71
不要背负心债过日子 73
善是一种行为 74
听从良知的指引 76
心中只有锁, 无其他 78
善行贵在诚与真 80
对他人诚实, 就是善待自己 82
第七章 哲学与摆脱困境:痛苦是短暂的, 快乐是永恒的 85
放弃无谓的坚持 87
如果有个柠檬, 就做一杯柠檬水 89
困境也是一种馈赠 91
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93
坚定信念, 去掉桎梏 95
第八章 哲学与处世:出世入世间, 做个半路人 99
让别人感到自身的重要性 101
宽以待人, 给人留三分薄面 103
人生不必太较真 104
取信于人, 始于信任他人 106
借话说话, 以退为进 108
第九章 哲学与人际交往:人脉圈, 定输赢 111
选择朋友如同选择命运 113
近朱者赤, 与成功人士同路 114
善借贵人之力 116
换位思考, 满足对方的需求 118
以幽默化解难堪 120
第十章 哲学与谋略:人生如棋, 重在谋局 123
坏牌一样可以有胜局 125
选择优势, 放弃不现实的追求 126
拨开迷雾, 认清真相 128
谨小慎微应有度 130
迂回也是一种路径 131
该低头的时候不抬头 132
第十一章 哲学与生存之道:没有好到不吃草的马 135
变换一种方法, 变换一片天地 137
生活没有绝境 139
赌徒规则:退得妙恰如进得巧 141
理解自然的大道 142
盲目相信权威等于丧失自我 144
第十二章 哲学与爱:种爱于心 147
家中爱为先 149
爱情根植于平等 151
失恋时勿忘祝福 153
*浪漫的事就是一起变老 155
施恩有度 157
以爱对恨, 以德报怨 158
第十三章 哲学与活法: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一过 161
世间不乏快乐, 只缺一颗快乐心 163
安贫乐道, 享受宁静生活 165
顺其自然, 随遇而安 167
安定的是情绪, 洒脱的是自己 169
人淡如茶自飘香 171
珍惜你的所有, 享受你的拥有 173
第十四章 哲学与安心:心无所住, 活在当下 175
清扫心灵尘埃, 获得内心安宁 177
快乐不是跋山涉水, 而是追随内心 178
回归自己, 回归生活的本真 180
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 182
宠亦泰然, 辱亦淡然 184
?下浓妆见质朴 186
第十五章 哲学与幸福:肉体无痛苦, 灵魂无纷扰 189
幸福与勤勉造福有关 191
只有付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193
幸福时时变化 195
慢点走, 让幸福跟上你的脚步 197
因分享而收获快乐和幸福 199
与幸福如影随形的是感恩 200
生活不是攀比, 幸福源自珍惜 203
第十六章 哲学与生命之旅:我从哪里来, 将往何处去 205
归去如同来时 207
善待自己的人生 208
换个视角,答案 210
为自己的人生确立意义 212
生命在希望中延伸 214
参考文献 217
柏拉图说,哲学始于惊奇。她洞察俗世,展现万物的本真;她传达了自然的旨意。在她的指引下,我们的精神回到了故乡,正如18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所说,哲学是“怀着乡愁,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将希腊文“philein(爱)”和“sophia(智慧)”组合在一起,创造了“philosophia”一词,即“哲学”。从哲学一词的词源不难看出,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无怪乎爱因斯坦会将哲学推向“全部科学之母”的王座。因此,如果说知识在科学中产生,那么思想则在哲学中产生。通过学习哲学,我们对外可了解世界,对内可提升自我修养,我们的心灵可以从一种荒谬的自信中解脱出来,思想也将因此得到解放。 当一个人瞳得了哲学冥想,世界在他的意识中会变得更加合理,他的心灵会找到**的慰藉。在这种哲学冥想中,他心中的宇宙将变得更加广阔,心灵也会变得更为博大。所以,哲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我定位工具。 我们总是为现实疲于奔命,在不停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生活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对自我的审视。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繁琐事物给予了过多的重视,以至于缺乏自在闲适的心情去认识更高层次的内心生活和纯净的精神世界。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好像一座神庙里没有神像一样。”他借此来喻指哲学为一个民族的灵魂。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个人。一个人即使懂得再多,但是如果没有哲学的思考,就不会懂得真正的自我。 人生是一场从生到死的旅行,你我作为过往的旅客,难免为肩上沉重的包袱苦恼,为路上暂时的风霜雨雪以及黑夜中的居无定所而愁眉不展。惆怅时、迷茫时或者徘徊不前时,何不静下心来读读哲学?也许《每天一堂哲学课》无法为你指明更远的人生之路,但它足以成为你生活中的挚友,伴你品味喜怒哀乐,教你放下欲望、拾起机会、把握幸福以及认识自我。脱离人生的哲学是空洞的,没有哲学的人生是盲目的,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是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维特根斯坦说:“一部严肃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因此哲学的思想常常以笑话、寓言、故事的形式为人们所熟知。在本书里,我们将一个个哲学的思考渗透到哲学故事、寓言与哲理美文之中,让你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去领悟严肃哲学的趣味,回味生活的甜美,体悟人生的真谛。人生是一场修行,哲学的作用便是让我们在修行的路上不至于迷失自己。 阅读是一种享受,编写这样一本关于哲学的小书更是一种享受。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其中承载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在策划和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者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也得到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他们是:邢群麟、张保文、上官紫微、史慧莉、王光波、杨茜彦、张云、江瑞芹、胡明媛、赵强、许长荣、黄桂月、李倩、成苗苗、王本刚、丁敏翔、张丽君、张平、钟双玲、刘亚飞。此外,我们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也借鉴了前人的许多智慧。相信你们的劳动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孤独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我非常清楚,我*终要走自己的路。每当我感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孤独”时,我就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自我羞愧――我感到我是在厌恶自己心目中*崇高的东西。 ――[德]尼采 “人生而孤独”,孤独是人生的难题。生活就是一次关于孤独的修行,只有能够忍耐寂寞的人才能体会孤独的美好。 孤独是一种自在的状态,但并非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它的真实意蕴。“古来圣贤皆寂寞”,孤独是对至高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若要成为真正的强者,就要能够忍耐孤独。只有那些能够坚强面对孤独的人,才有力量成就伟大的事业。 康德在46岁时获得教授职称,但在之后的11年里没有发表任何学术论著,当时有一些人认为他很无能。同时期的哲学泰斗摩西?门德尔松公开称,康德让所有的德国大学蒙羞。 其实在那十几年的时间里,康德正独自一个人默默地沉思,构思巨著。可是周围的人早已不再相信他的能力。一次,康德的一名学生在参加教授聚会时宣布康德正在创作一部伟大的著作,不料顿时引起教授们的一片哄笑和调侃。康德对他们的嘲讽无动于衷,也不辩白,只顾埋头思考自己的著作。 后来,57岁的康德开始动笔,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便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写作,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11年没有作品问世的康德是孤独的,他遭受了众人的鄙夷。但孤独中的他并没有迷失方向,而是在孤独中沉思,化孤独为力量。对于能够承受孤独的人,孤独是洗礼;对于不能承受孤独的人,孤独则是梦魇。 哲学家是孤独的,他们在孤独之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并以此为乐。尼采就是这样一位孤独的哲学家。 尼采一生与孤独相伴。他经常漫步,以排解孤独。虽然他长期和朋友保持联系,有不错的交往,但是大多数时候尼采仍���选择一个人独处。在给朋友彼得?加斯特的信里他写道:“归来吧,回到孤独中来,我们俩都知道怎样在孤独中生活,也只有我们俩知道。” 在尼采35岁的时候,他到了一个几乎没有人造访的山谷里。太阳一升起,尼采“就来到一块靠近海边的幽静的岩石边,撑一把伞,躺在岩石上,像蜥蜴一样一动不动,眼前除了大海和纯净的天空之外似乎什么也没有”。他在那儿待了很长的时间,直到黄昏的*后时分。《朝霞》就诞生在这个时候。 乐于孤独的人将孤独看作是对人生的一种享受。他们不喜声张,不爱浮华,不求虚名,避开外界的干扰,快乐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孤独是一朵静静开放的莲花。静默独处时,人们会变得敏感,会发现和感知平日所忽略的事物。因此,当我们与孤独相遇时,与其一味哀叹,不如勇敢面对寂寞、体会淡泊,克服孤独带来的心灵困扰。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是极其高远的心境。耐不住孤独,就不会有这样的境界。乐于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他完全属于自己,摆脱了世俗的干扰,他将在与灵魂沟通的过程中沉淀自己、提升自己。 当然,与孤独为伴,埋头走自己的路并不是一种自我封闭、固步自封。走自己的路,是能够在充分吸收知识养分的同时认准一个明确的目标,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走自己的路,并不是固执己见,而是在面对他人的不解时表现出一种豁达执著的人生态度;走自己的路,可能是孤独的,却能审视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善于倾听是一种涵养 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大赞美。 ――[美]卡耐基 能够尊重别人意见的人拥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学会倾听,是一个人内在涵养的外在表现。当你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试着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做一个好听众时,你就能够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倾听是美丽的,善于倾听的人是迷人的。 卡耐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纽约出版商格利伯的宴会上遇见一位**的植物学家。卡耐基静静倾听这位植物学家讲述各种植物、某某大植物学家和室内花园等故事。植物学家告诉卡耐基关于马铃薯开始被人类接受时的令人惊奇的故事;听说卡耐基有一个小型室内花园,他还非常热心地告诉卡耐基如何解决相关的园艺问题。 宴会上当时还有十几位客人在那里,但是卡耐基忽略了其他人,而与这位植物学家谈了数小时之久。到了午夜,卡耐基向众人道别,植物学家这时转向主人,说卡耐基是一位“*富激励性、*有趣味的谈话家”。实际上,卡耐基几乎没有说什么话,但是他耐心倾听,这对人们来说是一种*高的尊重。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都很希望别人能够听自己述说。但是,倘若自始至终都是我们自己在喋喋不休,别人又怎会有好心情。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对方一直说个不休,我们肯定也会产生极大的压迫感。所以,想与别人进行良好的交谈,我们就必须要先学会倾听,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对方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让我们的讲话更具感染力。 乌托从商店买了一套衣服,但他很快就感到失望,因为衣服会褪色。他拿着这件衣服来到商店,想说明事情的经过,可售货员总是打断他的讲话。 正当两个人僵持不下的时候,第二个售货员走了过来,说:“所有深色衣服开始洗时都会褪色,特别是这种低价的衣服。” 正在这时,部门负责人克拉出来了,他及时制止了这场无休止的争吵,并赢得了乌托的信任。首先,克拉一句话也没说,只是耐心地听乌托把话讲完;其次,当乌托把话讲完,那两个售货员又开始陈述他们的观点时,克拉开始反驳他们,站在乌托的立场说话,他不仅指出了乌托衣服的领子确实是因为褪色而弄脏的,而且强调说商店不应当出售这种使顾客不满意的商品。接着,他承认他不知道这套衣服为什么出毛病,并且直接对乌托说:“您希望怎么处理?我一定按照您说的办。” 在几分钟前,乌托还准备把这件可恶的衣服扔给他们,可现在乌托回答说:“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我想知道这套衣服以后会不会再染脏领子?你们能否想点什么办法?”克拉建议乌托再穿一个星期。“如果到时您还不满意,您把它拿来,我们想办法解决。请原谅,给您添了这些麻烦。”克拉说。于是乌托满意地离开了商店。7天后,衣服不再褪色了,而乌托也完全相信这家商店了。 克拉的耐心倾听赢得了乌托的信任,并因此顺利解决了商店面临的麻烦,可见善于倾听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良好方式。学会倾听他人的谈话也是善待他人的一种方式。许多人没能获得对方的认同是由于他们不善于倾听对方讲话。他们如此津津有味地讲着,完全不管别人对他讲了什么。适时地关闭“嘴巴”这扇门,竖起耳朵听一听,这将对你大有益处。 耐心倾听他人讲话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是一个人良好修养和谦逊美德的体现。上天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是一个成熟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P23-27
《每天一堂哲学课》作者介绍:
吴虹展编著的《每天一堂哲学课》在阐述哲学思考方式的同时,巧妙地结合丰富精彩的故事与案例,对自我认识、自我提升、人际交往、应对困境、生活方式、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通俗的讲解,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内心世界和外界事物,能够为读者思考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一定的启发。
《每天一堂哲学课》适合对哲学思考方式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章 哲学与读己:要读懂世界先要读懂自己 1
寻找自我价值的天平 3
“我冶才是根源 5
人贵自知, 量力而为 7
无视纷扰, 活出自我 9
如果“人冶是正确的, 世界就没错 10
活着应当被他人需要 12
改变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13
第二章 哲学与修养:生活是一种修行 17
善于控制自己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19
既不妄自菲薄, 也不自命不凡 21
孤独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23
善于倾听是一种涵养 25
少些计较, 不吝宽容 27
第三章 哲学与人性:发现人性的秘密 31
以谦卑的心面对一切 33
把握性格的方向 35
没有永恒的敌友, 只有永恒的利益 37
管理我们的弱点 38
将嫉妒搬出心灵 39
第四章 哲学与舍得的智慧:为自己做减法 43
人生常需做减法 45
快乐源于内心的充实 46
获得满足不在于多加燃料, 而在于减少火苗 48
时时节制虚荣 50
贪欲是饵, 愈靠近愈危险 53
第五章 哲学与当下经营:把握当下, 不要预支明天 57
命运的决定权在自己手中 59
人生目标需要设计 60
成功的积累从点滴开始 62
做翱翔的苍鹰, 不做埋头的鸵鸟 64
与其博, 不如精 66
和自己赛跑, 不要和别人比较 68
第六章 哲学与做事:真正的美丽源自善良 71
不要背负心债过日子 73
善是一种行为 74
听从良知的指引 76
心中只有锁, 无其他 78
善行贵在诚与真 80
对他人诚实, 就是善待自己 82
第七章 哲学与摆脱困境:痛苦是短暂的, 快乐是永恒的 85
放弃无谓的坚持 87
如果有个柠檬, 就做一杯柠檬水 89
困境也是一种馈赠 91
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93
坚定信念, 去掉桎梏 95
第八章 哲学与处世:出世入世间, 做个半路人 99
让别人感到自身的重要性 101
宽以待人, 给人留三分薄面 103
人生不必太较真 104
取信于人, 始于信任他人 106
借话说话, 以退为进 108
第九章 哲学与人际交往:人脉圈, 定输赢 111
选择朋友如同选择命运 113
近朱者赤, 与成功人士同路 114
善借贵人之力 116
换位思考, 满足对方的需求 118
以幽默化解难堪 120
第十章 哲学与谋略:人生如棋, 重在谋局 123
坏牌一样可以有胜局 125
选择优势, 放弃不现实的追求 126
拨开迷雾, 认清真相 128
谨小慎微应有度 130
迂回也是一种路径 131
该低头的时候不抬头 132
第十一章 哲学与生存之道:没有好到不吃草的马 135
变换一种方法, 变换一片天地 137
生活没有绝境 139
赌徒规则:退得妙恰如进得巧 141
理解自然的大道 142
盲目相信权威等于丧失自我 144
第十二章 哲学与爱:种爱于心 147
家中爱为先 149
爱情根植于平等 151
失恋时勿忘祝福 153
*浪漫的事就是一起变老 155
施恩有度 157
以爱对恨, 以德报怨 158
第十三章 哲学与活法: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一过 161
世间不乏快乐, 只缺一颗快乐心 163
安贫乐道, 享受宁静生活 165
顺其自然, 随遇而安 167
安定的是情绪, 洒脱的是自己 169
人淡如茶自飘香 171
珍惜你的所有, 享受你的拥有 173
第十四章 哲学与安心:心无所住, 活在当下 175
清扫心灵尘埃, 获得内心安宁 177
快乐不是跋山涉水, 而是追随内心 178
回归自己, 回归生活的本真 180
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 182
宠亦泰然, 辱亦淡然 184
?下浓妆见质朴 186
第十五章 哲学与幸福:肉体无痛苦, 灵魂无纷扰 189
幸福与勤勉造福有关 191
只有付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193
幸福时时变化 195
慢点走, 让幸福跟上你的脚步 197
因分享而收获快乐和幸福 199
与幸福如影随形的是感恩 200
生活不是攀比, 幸福源自珍惜 203
第十六章 哲学与生命之旅:我从哪里来, 将往何处去 205
归去如同来时 207
善待自己的人生 208
换个视角,答案 210
为自己的人生确立意义 212
生命在希望中延伸 214
参考文献 217
柏拉图说,哲学始于惊奇。她洞察俗世,展现万物的本真;她传达了自然的旨意。在她的指引下,我们的精神回到了故乡,正如18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所说,哲学是“怀着乡愁,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将希腊文“philein(爱)”和“sophia(智慧)”组合在一起,创造了“philosophia”一词,即“哲学”。从哲学一词的词源不难看出,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无怪乎爱因斯坦会将哲学推向“全部科学之母”的王座。因此,如果说知识在科学中产生,那么思想则在哲学中产生。通过学习哲学,我们对外可了解世界,对内可提升自我修养,我们的心灵可以从一种荒谬的自信中解脱出来,思想也将因此得到解放。 当一个人瞳得了哲学冥想,世界在他的意识中会变得更加合理,他的心灵会找到**的慰藉。在这种哲学冥想中,他心中的宇宙将变得更加广阔,心灵也会变得更为博大。所以,哲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我定位工具。 我们总是为现实疲于奔命,在不停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生活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对自我的审视。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繁琐事物给予了过多的重视,以至于缺乏自在闲适的心情去认识更高层次的内心生活和纯净的精神世界。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好像一座神庙里没有神像一样。”他借此来喻指哲学为一个民族的灵魂。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个人。一个人即使懂得再多,但是如果没有哲学的思考,就不会懂得真正的自我。 人生是一场从生到死的旅行,你我作为过往的旅客,难免为肩上沉重的包袱苦恼,为路上暂时的风霜雨雪以及黑夜中的居无定所而愁眉不展。惆怅时、迷茫时或者徘徊不前时,何不静下心来读读哲学?也许《每天一堂哲学课》无法为你指明更远的人生之路,但它足以成为你生活中的挚友,伴你品味喜怒哀乐,教你放下欲望、拾起机会、把握幸福以及认识自我。脱离人生的哲学是空洞的,没有哲学的人生是盲目的,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是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维特根斯坦说:“一部严肃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因此哲学的思想常常以笑话、寓言、故事的形式为人们所熟知。在本书里,我们将一个个哲学的思考渗透到哲学故事、寓言与哲理美文之中,让你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去领悟严肃哲学的趣味,回味生活的甜美,体悟人生的真谛。人生是一场修行,哲学的作用便是让我们在修行的路上不至于迷失自己。 阅读是一种享受,编写这样一本关于哲学的小书更是一种享受。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其中承载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在策划和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者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也得到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他们是:邢群麟、张保文、上官紫微、史慧莉、王光波、杨茜彦、张云、江瑞芹、胡明媛、赵强、许长荣、黄桂月、李倩、成苗苗、王本刚、丁敏翔、张丽君、张平、钟双玲、刘亚飞。此外,我们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也借鉴了前人的许多智慧。相信你们的劳动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孤独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我非常清楚,我*终要走自己的路。每当我感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孤独”时,我就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自我羞愧――我感到我是在厌恶自己心目中*崇高的东西。 ――[德]尼采 “人生而孤独”,孤独是人生的难题。生活就是一次关于孤独的修行,只有能够忍耐寂寞的人才能体会孤独的美好。 孤独是一种自在的状态,但并非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它的真实意蕴。“古来圣贤皆寂寞”,孤独是对至高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若要成为真正的强者,就要能够忍耐孤独。只有那些能够坚强面对孤独的人,才有力量成就伟大的事业。 康德在46岁时获得教授职称,但在之后的11年里没有发表任何学术论著,当时有一些人认为他很无能。同时期的哲学泰斗摩西?门德尔松公开称,康德让所有的德国大学蒙羞。 其实在那十几年的时间里,康德正独自一个人默默地沉思,构思巨著。可是周围的人早已不再相信他的能力。一次,康德的一名学生在参加教授聚会时宣布康德正在创作一部伟大的著作,不料顿时引起教授们的一片哄笑和调侃。康德对他们的嘲讽无动于衷,也不辩白,只顾埋头思考自己的著作。 后来,57岁的康德开始动笔,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便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写作,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11年没有作品问世的康德是孤独的,他遭受了众人的鄙夷。但孤独中的他并没有迷失方向,而是在孤独中沉思,化孤独为力量。对于能够承受孤独的人,孤独是洗礼;对于不能承受孤独的人,孤独则是梦魇。 哲学家是孤独的,他们在孤独之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并以此为乐。尼采就是这样一位孤独的哲学家。 尼采一生与���独相伴。他经常漫步,以排解孤独。虽然他长期和朋友保持联系,有不错的交往,但是大多数时候尼采仍愿选择一个人独处。在给朋友彼得?加斯特的信里他写道:“归来吧,回到孤独中来,我们俩都知道怎样在孤独中生活,也只有我们俩知道。” 在尼采35岁的时候,他到了一个几乎没有人造访的山谷里。太阳一升起,尼采“就来到一块靠近海边的幽静的岩石边,撑一把伞,躺在岩石上,像蜥蜴一样一动不动,眼前除了大海和纯净的天空之外似乎什么也没有”。他在那儿待了很长的时间,直到黄昏的*后时分。《朝霞》就诞生在这个时候。 乐于孤独的人将孤独看作是对人生的一种享受。他们不喜声张,不爱浮华,不求虚名,避开外界的干扰,快乐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孤独是一朵静静开放的莲花。静默独处时,人们会变得敏感,会发现和感知平日所忽略的事物。因此,当我们与孤独相遇时,与其一味哀叹,不如勇敢面对寂寞、体会淡泊,克服孤独带来的心灵困扰。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是极其高远的心境。耐不住孤独,就不会有这样的境界。乐于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他完全属于自己,摆脱了世俗的干扰,他将在与灵魂沟通的过程中沉淀自己、提升自己。 当然,与孤独为伴,埋头走自己的路并不是一种自我封闭、固步自封。走自己的路,是能够在充分吸收知识养分的同时认准一个明确的目标,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走自己的路,并不是固执己见,而是在面对他人的不解时表现出一种豁达执著的人生态度;走自己的路,可能是孤独的,却能审视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善于倾听是一种涵养 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大赞美。 ――[美]卡耐基 能够尊重别人意见的人拥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学会倾听,是一个人内在涵养的外在表现。当你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试着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做一个好听众时,你就能够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倾听是美丽的,善于倾听的人是迷人的。 卡耐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纽约出版商格利伯的宴会上遇见一位**的植物学家。卡耐基静静倾听这位植物学家讲述各种植物、某某大植物学家和室内花园等故事。植物学家告诉卡耐基关于马铃薯开始被人类接受时的令人惊奇的故事;听说卡耐基有一个小型室内花园,他还非常热心地告诉卡耐基如何解决相关的园艺问题。 宴会上当时还有十几位客人在那里,但是卡耐基忽略了其他人,而与这位植物学家谈了数小时之久。到了午夜,卡耐基向众人道别,植物学家这时转向主人,说卡耐基是一位“*富激励性、*有趣味的谈话家”。实际上,卡耐基几乎没有说什么话,但是他耐心倾听,这对人们来说是一种*高的尊重。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都很希望别人能够听自己述说。但是,倘若自始至终都是我们自己在喋喋不休,别人又怎会有好心情。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对方一直说个不休,我们肯定也会产生极大的压迫感。所以,想与别人进行良好的交谈,我们就必须要先学会倾听,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对方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让我们的讲话更具感染力。 乌托从商店买了一套衣服,但他很快就感到失望,因为衣服会褪色。他拿着这件衣服来到商店,想说明事情的经过,可售货员总是打断他的讲话。 正当两个人僵持不下的时候,第二个售货员走了过来,说:“所有深色衣服开始洗时都会褪色,特别是这种低价的衣服。” 正在这时,部门负责人克拉出来了,他及时制止了这场无休止的争吵,并赢得了乌托的信任。首先,克拉一句话也没说,只是耐心地听乌托把话讲完;其次,当乌托把话讲完,那两个售货员又开始陈述他们的观点时,克拉开始反驳他们,站在乌托的立场说话,他不仅指出了乌托衣服的领子确实是因为褪色而弄脏的,而且强调说商店不应当出售这种使顾客不满意的商品。接着,他承认他不知道这套衣服为什么出毛病,并且直接对乌托说:“您希望怎么处理?我一定按照您说的办。” 在几分钟前,乌托还准备把这件可恶的衣服扔给他们,可现在乌托回答说:“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我想知道这套衣服以后会不会再染脏领子?你们能否想点什么办法?”克拉建议乌托再穿一个星期。“如果到时您还不满意,您把它拿来,我们想办法解决。请原谅,给您添了这些麻烦。”克拉说。于是乌托满意地离开了商店。7天后,衣服不再褪色了,而乌托也完全相信这家商店了。 克拉的耐心倾听赢得了乌托的信任,并因此顺利解决了商店面临的麻烦,可见善于倾听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良好方式。学会倾听他人的谈话也是善待他人的一种方式。许多人没能获得对方的认同是由于他们不善于倾听对方讲话。他们如此津津有味地讲着,完全不管别人对他讲了什么。适时地关闭“嘴巴”这扇门,竖起耳朵听一听,这将对你大有益处。 耐心倾听他人讲话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是一个人良好修养和谦逊美德的体现。上天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是一个成熟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P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