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7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3 1 2 2 3 9 1176
本店铺共有 4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1
25%
发货问题
2
50%
其他
1
25%
已解决
4
100%
店主称呼:小小书坊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9862975    地址:北京 北京市 海淀区 学院路
促销广告:咨询加微信13791935392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常见问题回答如下:1.是否正版?答:正版 2.是新书还是旧书?答:标明十成新的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图书是特殊商品,不接受无理由退货等无理要求,看好再买,不同意的别付款!二手书默认无光盘无答案等附件,有少许笔记划线不影响阅读,对二手书品相介意的慎拍,我们发货按付款顺序先发品相最佳的。3.买多可否包邮?答:正版图书微利经营,不议价不包邮。4.邮费多少?答:提交订单,系统会提示邮费,根据书的数量,距离等决定,实在无法笼统回答。5.可否自提?答:无法自提哦。6.是否可以发顺丰?发到付?答:一律不发顺丰,不发到付。7.快递用哪家快递?答:快递随机不指定,以实际收到为准。无法指定快递。8.付款后多久能发货?答:按网站规定,付款后3日内发货,本店一般付款第二天即可安排发出【注:非发货时限承诺】9.发货后多久能收到?答: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发货后一般3,4天左右到达,偏远地区无法承诺。 10.图书内容方面的问题,例如是否彩色印刷?内页什么样的?要求提供实物图片等。答:书籍内容,配套习题集及其他衍生书籍请提供ISBN以便查询,本店书籍太多,无法逐一提供有关书籍内容方面的咨询。由于盗图猖獗,本店不提供实物图片,信得过就买,不放心就别买。谢谢合作!
店铺介绍
主营绝版稀缺类图书。库存不断更新,敬请收藏本店。所有书籍默认正版,有特殊情况会提前联系说明,尽可放心选购。本店默认普通快递(快递不到的,平邮)提交订单系统提示邮费(精装,厚重,成套图书按实际收取)。标明十成新的都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因人手有限,还有大量的书暂未上传,如未找到所需图书,可联系本店订购。咨询加微信15969862975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谢谢您再次光临!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贾海薇 蒋立杰 程甫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公共管理心理学
出版日期:2012年06月
ISBN:9787030324894 [十位:7030324897]
页数:278      
定价:¥35.00
店铺售价:¥28.00 (为您节省:¥7.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986297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公共管理心理学》内容提要:
《公共管理心理学》主要由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实践两大部分构成,基本理论包括“公共管理心理学概论”、“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认知”、“公共管理中的社会态度”、“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认同”、“公共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行为”、“公共管理中的群体心理”、“公共管理中的文化与民族心理”、“社会变迁与公共管理心理”九章,实践部分包括“公共管理心理学:公共行政领域”、“公共管理心理学:司法实践领域”、“公共管理心理学:公共卫生与**领域”、“公共管理心理学:城市管理领域”、“公共管理心理学:应急管理领域”、“公共管理心理学:新闻传播领域”、“公共管理心理学:劳动**管理领域”、“公共管理心理学:社会工作领域”八章。这两大部分紧紧围绕公共管理领域现实中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实际,讨论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公共管理问题与相应的心理现象,深入分析政府、社会与公民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行为,彼此呼应,深入浅出。各章的学习导读、课前案例、课后案例和案例简析使《公共管理心理学》别具特色,实用性、实践性更强。
《公共管理心理学》对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心理学》图书目录:

前言
**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概论
**节 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界定
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与基本理论
第三节 公共管理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认知
**节 对自我的认知
第二节 对他人的认知
第三节 社会认知中的偏差
第三章 公共管理中的社会态度
**节 社会态度概述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第三节 社会态度的转变
第四节 社会态度的测量
第四章 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认同
**节 社会认同理论
第二节 性别认同
第三节 社会歧视
第五章 公共管理中的人际关系
**节 人际关系概述
第二节 人际影响
第三节 人际吸引
第四节 人际沟通
第六章 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行为
**节 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从众与服从
第二节 亲社会行为:助人与利他
第三节 反社会行为:攻击与侵犯
第七章 公共管理中的群体心理
**节 群体心理概述
第二节 群体凝聚力
第三节 群体决策
第四节 群体协调:合作与竞争
第八章 公共管理中的文化与民族心理
**节 民族心理概述
第二节 民族性格
第三节 中国本土民族心理
第九章 社会变迁与公共管理心理
**节 社会变迁与社会心理
第二节 文化融合与公共管理心理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与公共管理心理
第十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公共行政领域
**节 公共行政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公共管理心理学理论在公共行政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司法实践领域
**节 有关目击者证词的研究
第二节 有关警察讯问程序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陪审团的研究
第四节 关于审判人员心理的研究
第五节 关于传媒影响民众对法制环境判断的研究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公共卫生与**领域
**节 公共卫生与**
第二节 心理**与身心疾病
第三节 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心理**体系构建
第十三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城市管理领域
**节 公共管理心理学在城市管理与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 公共管理心理学在城市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第十四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应急管理领域
**节 应急管理概述
第二节 突发事件中常见的心理和行为
第三节 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重建
第十五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新闻传播领域
**节 新闻心理
第二节 传播者心理
第三节 受众心理
第十六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劳动**管理领域
**节 心理学在劳动**领域的研究与作用
第二节 劳动**管理的心理学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心理学在劳动**管理领域的应用
第十七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社会工作领域
**节 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第二节 公共管理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第三节 公共管理心理学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公共管理心理学》文章节选:
**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概论
【本章学习导读】
1.掌握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重要理论。
2.了解公共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课前案例】
2011年3月,日本东岸近海海底地震,引发海啸,导致次生灾难――核辐射与核污染,作为邻国,中国也受到了核辐射与核污染的威胁,就在我国政府与国内各界有关组织积极监控各地空气、水中的辐射粒子浓度,并及时发布信息的时候,一个谣言在国内部分省市迅速传播:食盐可以防辐射。于是多地发生抢盐风潮,一些不法商人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超市里盐被**光了,就有人开始**酱油,参与**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可以防辐射的是碘,只是看到别人在**,又听说可以防辐射,就唯恐落后地挤入**人群。各地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如通过应急管理系统发布了科学预防辐射的知识,通过正式媒体发布关于市场管理的信息,并积极组织食盐货源以保证供应等,民众的恐慌心理得到疏导,一场社会风波得以平息,留下的只是“日本人是大核民族,中国人是盐荒子孙”的坊间笑谈。(本章作者撰写)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总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公共管理的发展史,从氏族部落到现代**,寻求民族公共利益、丰富全民生活一直是人类社会管理的目标,即使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唇齿相依的客观现实,也促使社会管理者要尽可能考虑民众的利益,而不只是统治者的利益。全体的公共利益与个体的私人利益长期博弈,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利益的协调及文化心理的变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外部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它决定了人的行为。因而人所处的外部世界时刻影响着人的心理,而人的心理又时刻影响着自身及群体的行为,进而影响着整个外部世界。人类社会的公共管理水平就是在与民众心理的互动下,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的。
**节 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界定
公共管理是对**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因其特殊的重要地位,成为当代**间竞争的核心软实力之一。在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处于幼年阶段,对公共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更是刚刚起步,我们的研究工作将成为提高国内公共管理水平、提升公共管理质量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将*新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国内公共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一次积极尝试。
一、研究公共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公共管理作为现代人类社会管理的重要领域,是在其现有的生态环境中发展演进的,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生态要素主要有宪政结构、社会资源和文化因素。作为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全面反映,这三大因素分别从法律与制度体系、管理效率与效益,以及深层次的心理意识层面对公共管理产生着持续而深刻的影响。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文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处于*基础的地位,也是*活跃的要素,社会资源次之,宪政结构则是范围*狭窄、*正式化的部分。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一切物质与精神产物的积累,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产物的积累,“它包括一国居民中当时盛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技能”(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和小G.宾厄姆?鲍威尔,2007),也是民众的时代心理与行为的集合,“文化也是目前人们正在进行的变革**政府的努力当中之核心环节”(Brudneyetal.,2000)。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文化就是同公共管理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联系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行为模式、价值判断与态度倾向等。
在民主化程度日益提升的当代,民众心理可以显著地影响公共组织的政策抉择与行动绩效,从而对公共管理工作提供重要支持或提出重大挑战。在进行公共事务管理与改革时,管理者与改革者就不仅要考虑经济基础,还要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政治信仰、参政习俗,对政府的认识、对权威的看法,传统文化背景下已经形成的群体心理特征,新时代正在形成的心理变迁动向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产生极大影响,而且常常超过经济因素的影响(因为经济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公共文化与社会心理来传达与执行),决定着一个**公共管理的绩效高低与改革成败。
因此,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要从起步阶段就注意引入心理学的*新研究成果,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研究公共管理领域有别于其他管理领域的独特心理问题和各种现实矛盾,发现并总结其中的独特规律,丰富公共管理理论体系,科学指导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
二、当前我国公共管理中重大的心理问题
(一)公共管理实施主体的心理问题
1.组织层面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经济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将深入推进,社会变革大,民众的心理波动也大,社会管理难度显著增加,公共管理的主体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压力。以政府机构为例,整个行政管理组织的决策质量、执行能力、工作效率,以及组织活力、组织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表现为某些部门、某些地区、某些层面的行政组织“服务效能低下、行政决策失误、公共权力滥用、公共财政浪费、职务腐败严重”等;以非营利组织为例,民众对善款使用、人员廉洁、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问题的高度关注,显示出国民对福利慈善机构管理的不信任与质疑。
2.个体层面
从个体层面考察,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工作者是具体心理问题的载荷体与责任体,如公务员队伍的工作倦怠问题已对**公共事务管理造成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症状有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低下、官僚作风与脱离群众情况严重、人际冲突增加、缺乏合作、身心素质较弱等。
可见,现实的公共管理实践发展已经提出了必须尽快加强公共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客观要求,通过本学科的研究,我们可以寻找公务员心理问题的预防、诊断与解决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工作生活质量改善计划、行政管理文化塑造、职业能力培训辅导、公共组织管理变革、领导艺术学习修炼等战略和方法,有效地预防公共管理者的职业心理问题,优化公务员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素质,*大限度地开发工作潜能;并通过建立有效的干预机制,对已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员给予专业性的咨询和**,使公共管理者能够以健康的身心状态完成**赋予的工作任务,促进公共管理良性运作,确保我国完成好深化改革的历史任务,建设和谐社会。
(二)公共管理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
1.群体层面
我国现处���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前期改革中积累的矛盾日渐凸显,而且由于社会**之间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有所不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对外来文化的理解也不同,加之维权意识与民主觉悟日益提高,任何可能引发关于“公平”、“正义”、“价值”讨论的事件都会备受关注。民众普遍缺乏**感(人作为生物体而具有的典型心理倾向)及转型期特有的不满足感,就会对社会事件的消极方面反应敏感,甚至过激,使得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
2.个体层面
高速发展的经济,导致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中国人成为全球公认的“*努力工作的人”,但超负荷的工作、生活压力导致的亚健康也成为困扰全社会的问题,城市白领的紧张焦虑、情绪压抑,与农民工的缺乏劳动**保障、恶性职业疾病侵害等问题纠集在一起,无论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面对人生理想蓝图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都产生了无助感与脆弱感,个体抑郁度与焦虑度较高。
阅读资料:
我国1亿人有心理问题,其中,严重精神病患者有1600万人,在疾病排名中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而跃居首位。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即每2分钟就有9人自杀,其中8人未遂。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我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1个人自杀,平均会使6个家人和朋友受到很深的伤害(徐景安,2010)。
“富士康跳楼事件”、“药家鑫事件”等引发人们对社会的深层次思考,也反映出当前**公共事务管理必须高度关注民众心理(群体层面与个体层面)的发展变化,公共管理心理学就是要服务于公共管理事务的实践,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导管理,并在社会管理中发展与提炼新的理论与方法,以丰富自身。
三、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范畴(一)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公共管理心理学是关于公共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行为的科学,以个体心理为基础,以群体心理为**,分析公共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行为反应,在具体的历史与社会环境的情境中进行解释,并探索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效益的心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与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既受**与社会的影响,又影响**与社会,公共管理是**与社会管理中保障全民公共福利、促使公共利益的重要管理活动,任何一个人都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只是在某项活动中分配的角色不同,但始终处于{管理者,被管理者}这个集合。个体通过自身的参与,影响着公共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也影响着公共管理的变革路径与发展趋势,而社会环境对其行为的反馈,也反作用于其心理。以网络反腐为例,网民强大的搜索与信息曝光能力,使得一些腐败分子无处遁形,因互联网的运用普及而新产生的网络监督渠道弥补了先前社会监督中的不足,提升了社会对公共利益执行者的监督质量,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且有部分低素质网民故意制造危言耸听的虚假信息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往往导致消极情感的负面信息过度传播。例如,对个别腐败分子的批评泛化为对整体公务组织的消极评价,不利于行政组织积极**地推进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公共管理心理学要**研究在公共管理活动中,人们是怎样相互影响的,要研究促进公共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良性的心理影响与行为应答的途径与方法,解答现实问题,剖析民众心理,减少群际摩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二)公共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1.现实社会中公共管理主客体的心理与行为的特征分析
要进行公共管理心理的研究,首先要加强对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的个性心理及行为模式的特征分析,可从个体层面入手,并逐层推进到群体、组织层面,但要以整个社会系统为分析单元。研究公共管理主客体的心理行为特征,是要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加以引导和利用,提升公共管理质量与效率效益。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相互作用结成组织,因此研究公共管理心理学,要先考察个体,这是着眼点;再分析个体所在的微观结构的社会,如“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单位”等,在这个范围内,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是直接的,涉及的公共管理问题往往是与其本人密切相关的;进而考察个体所在的宏观结构的社会,如“**、民族、**”等,在这个范围内,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是间接的,涉及的公共管理问题往往是一群人,这样,个体、小组织、大社会,逐层联结在一起。由于公共利益是个体私利的集合,往往要忽略一些个性化的利益因素,来确保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所以,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分析就要在能够看到个体的基础上(同一外界刺激,不同个体会有不同的反应),优先分析促进公共利益实现的群体与组织心理,同时也要关注公共管理主客体的心理状态。
2.公共管理领域特殊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规律探索
在对公共管理主客体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公共管理心理学要研究揭示公共管理活动的各种管理行为的心理机制,解决如何指导公共管理主客体科学、理性地采取行为反应与心理应答的问题,如权威与遵从权威的心理问题,成功动机与权力欲的问题,经济利益驱动政治参与的问题,公共权利与私人权利博弈的心理互动问题,行政管理系统的人员选拔、工作效率及廉政建设的心理机制构建等问题,探索公共管理领域特殊的行为心理规律。
对心理的考察必须把握其发生、发展的具体环境,即公共管理情境(publicadministrationsituation),确定一种基本的研究立场。公共管理情境是与个体直接相关联的公共管理环境,它包含着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与个体心理相关的全部环境状态。公共管理情境与公共管理环境的主要区别是:①公共管理环境是整个的社会存在,而公共管理情境则是环境中的某些特定部分;②公共管理环境对于个体而言是纯客观的,不同公共管理主客体可以处于同样的环境之中,而公共管理情境则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同的公共事务问题涉及不同的个体,同一公共事务也可能涉及不同的个体,且他们可能处于不同的情境之中;③公共管理情境是被公共管理活动参与者所意识到并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而公共管理情境以外的公共管理环境则是在未被个体所意识到的情况下,间接地对个体心理产生影响。
公共管理活动是在大的公共管理环境、小的公共管理情境中,主客体同时参与的活动,公共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就要重视情境的作用,因为相同的外界刺激,在不同的情境下人们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而总结情境与心理的联结关系,探索公共管理领域的特殊的心理行为规律。
3.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公共管理心理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建立
公共管理心理学关注现实中的公共管理事务的演变与发展,及时发现问题,找寻有效的解决途径,更好地促进公共管理主客体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公共组织系统的结构改善和功能优化,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新产出来丰富先前对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等领域的研究,以公共管理活动中独特的心理规律的总结与概括,建立能够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公共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促进管理心理学的结构完善。
四、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随着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发展,这两大学科相互交融组合,管理心理学、公共管理心理学应运而生。
心理学作为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不断探索而形成的科学体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努力总结人的思想、行为及其特点与发展趋势,试图找寻环境刺激与行为应答的联系,预测与控制人的思考方式、思想结果与行为模式。以闵斯特伯格为代表的学者逐步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与组织管理领域,与管理学结合,先后产生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分支,关注管理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从而调节人的心理,控制和预测人的行为,以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获得**率与**益的劳动产出。
管理学诞生于企业管理实践,迄今恰好百年,其核心是关注如何在生产与经济管理中合理地组织人、财、物等资源,从而实现投入产出的*大化。但是**管理的历史更久远,自人类社会进入“**”形态就存在,而以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组织为代表的案例,可以说明组织管理的悠久性。管理学不能仅仅将视野局限在经济管理领域内,它还必须回答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效率、效益问题,总结其中特殊的管理规律,从而产生了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等学科分支。
管理学、心理学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就是要以两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共同指导公共管理的实际活动,总结公共管理领域中人的特殊的心理活动特点(如公共福利保障对民众的心理影响)与行为方式(如选举中民主参与行为的模式与规则等),形成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加强公共管理心理研究与理论联系实践,既能丰富和发展现代管理理论体系,也能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体系,既是应用现代管理学理论来指导公共事务管理,也是应用心理学成果来指导公共事务管理,因此,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如图1?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公共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是并列学科,因为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研究的**是经济与生产管理领域的心理问题,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领域是一个空白,从而给公共管理心理学留下了发展的空间,也就决定了它们之间是并列的学科关系。而我们认为管理心理学(此为广义的管理心理学,是其“应有集”,而不是“现有集”,即只研究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中的心理问题)是管理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心理学理论与管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交集,学科目的是通过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探索管理效率与效益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公共管理心理学作为管理学与心理学交集的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更加具体的分支,是心理学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的是公共管理领域的心理学问题。
因此管理心理学与公共管理心理学是总分与包含的关系,即公共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涵盖一切管理领域(尽管现在的体系还不完善),公共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恰是管理心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一个有待补充研究的新领域。公共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必将丰富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促进管理心理学的体系发展。
五、国内公共管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与思考
当代的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地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陈振明,2001)。公共管理活动是政府、第三部门及个人均可参与的管理活动,涉及“公共物品、公共选择、集体行动的逻辑、委托代理、产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