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100.00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0 0 2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明天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51894494    地址:江苏省 南京市 江宁区 湖熟街道
促销广告:专做大学生教材的二手书店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专做大学生教材的二手书店!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抗体理论与技术(第二版)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030242242 [十位:7030242246]
页数:237      
定价:¥48.00
店铺售价:¥19.20 (为您节省:¥28.8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51894494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抗体理论与技术(第二版)》内容提要:
《抗体理论与技术》是(21世纪生物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本书于2005年出版,2009年进行再版。随着当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需求的日益扩大,现予以再版。第二版在**版基础上主要增加了实验技术,从而使本书更具可操作性。
全书分上、下两篇,共17章,是国内生物科学领域中一本较全、较新,全面阐述抗原、抗体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的学术著作。上篇共10章,介绍了抗体的研究历史、现状与发展、抗原与抗原提呈、抗体的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等基本理论;此外,还介绍了抗体制备的相关技术。下篇**围绕抗原抗体反应,用7章例证实验介绍了与抗原抗体相关的常用技术,包括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免疫荧光化学技术、免疫印迹技术、ELISA技术、抗体封闭技术等,从而使本书更全面和更具可操作性。
本书可供生物医学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以及从事与抗原抗体研究有关的科研人员阅读和实验时参考。
《抗体理论与技术(第二版)》图书目录:
上篇 抗原、抗体及其制备
**章 概论
**节 抗体研究的简史
第二节 抗体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抗原与抗原提呈
**节 概述
第二节 抗原提呈细胞
第三节 抗原提呈
第三章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节 抗体的分子结构
第二节 抗体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抗体分子的基因结构和重排
第四节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和特性
第四章 免疫应答与调节
**节 概述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第四节 免疫调节
第五章 抗原的制备技术
**节 抗原的制备
第二节 载体蛋白的选择与连接
第三节 佐剂的制备与应用
第六章 多克隆抗体
**节 动物选择
第二节 抗原的剂量与免疫途径
第三节 免疫程序
第四节 抗血清的效价测定与保存
第七章 单克隆抗体
**节 产生的历史与原理
第二节 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和检定
第三节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第四节 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第八章 基因工程抗体
**节 嵌合抗体
第二节 改型抗体
第三节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第四节 核糖体展示技术
第九章 转人Ig基因鼠
**节 概述
第二节 酵母人工染色体技术
第三节 基因敲除技术
第四节 含人Ig转基因小鼠的构建
第十章 抗体的表达
**节 概述
第二节 原核表达系统
第三节 真核表达系统
第四节 动植物表达系统
下篇 抗原.抗体反应相关的实验技术
第十一章 抗原-抗体反应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
第十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中的抗体特异性
**节 蛋白质的免疫特异性
第二节 抗体的特异性及对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的影响
第三节 鉴定抗体特异性的试验
第四节 订购抗体时的注意事项
第十三章 抗原一抗体反应中的免疫酶组化学技术——大鼠脊髓内NTF及其受体的定位
**节 实验原理
第二节 实验所需设备、试剂及其配制
第三节 实验步骤
第四节 实验结果
第五节 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
第十四章 抗原-抗体反应中的免疫荧光化学技术——大鼠脊髓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
**节 实验原理
第二节 实验所需设备、试剂及其配制
第三节 实验步骤
第四节 实验结果
第五节 实验体会
……
第十五章 免疫印迹技术在检测脊髓TGF-β1中的应用
第十六章 抗原-抗体反应中的ELISA技术
第十七章 抗体封闭技术在探讨脊髓内源性BDNF使用中的运用
《抗体理论与技术(第二版)》文章节选:
**章 概论
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效应分子,具有结合抗原、结合补体、中和毒素、介导细胞毒、促进吞噬和通过胎盘等功能,发挥抗感染、抗**、免疫调节与监视等作用。抗体的研究始于18世纪末,从其问世到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迅猛发展,90年代初期又一度处于低谷。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再度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抗体在同种异体免疫排斥、自身免疫反应**、抗血小板**、癌症**、感染性疾病**等方面应用*为广泛,展现了诱人的市场前景。据报道,目前处于临床前期、临床I期与临床Ⅱ期研究与开发的各类生物技术**中,单抗**的品种数量位居前列。本章以抗体的发展为主线,主要介绍抗体研究的简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节 抗体研究的简史
一、抗体的发现及结构研究
在免疫学发展的早期,人们应用细菌或其外毒素给动物注射,经一定时期后用体外实验证明,在其血清中存在一种能特异中和外毒素的组分,称之为抗毒素,或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组分,称之为凝集素。其后将血清中这种具有特异性反应的组分称为抗体(antibody,Ab),而将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antigen,Ag),由此建立了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