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100.00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0 0 2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明天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51894494    地址:江苏省 南京市 江宁区 湖熟街道
促销广告:专做大学生教材的二手书店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专做大学生教材的二手书店!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郭英德 过常宝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9787220063671 [十位:7220063679]
页数:759      
定价:¥36.00
店铺售价:¥10.80 (为您节省:¥25.2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51894494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内容提要:
本书是教育部“中国古代文化观念与文体分类意识”课题的研究成果,其特点是:1.明确地以文学自身审美风貌的转移作为文学史分期的基本依据。全书共分四卷十三编。这种文学史的分期打破了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编撰按照历史朝代的更零替划分文学发展时期和阶段的传统,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该书**编的**章一方面纵向地描述该历史阶段文学风貌的演变过程,对该阶段的一些主要的文学现象做出相应的历史定位;另一方面横向地描述该历史阶段的社会风尚、精英意识、社会心理、文学活动等相互错综复杂的联系。2.在阐释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时,该书既阐释作品所包含的社会意义,更注重作品的折学意义,更注重作品所渗透的人生体验。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图书目录:
第八编 光风霁月(宋太宗太平兴国无年至宋宁宗嘉定二十四年,976-1224)
**章 宋型文化与宋型文学
第二章 诗歌的革新与重构
第三章 文章的承袭与新变
第四章 词的创辟与鼎盛
第九编 分久必合(宋理宗宝庆元年至元顺帝至元十九年,1225-1359)
**章 南北文化与雅俗文学
第二章 诗文词的承前启后
第三章 散曲的兴起与流变
第四章 杂剧的繁盛与衰变
第五章 戏文的话本的崛起
第十编 死水微澜(元顺帝至元二十年至明世宗嘉靖九年,1360-1530)
**章 正统文化与正统文学
第二章 诗文散曲的蜕变
第三章 戏曲的宫廷化与文人化
第四章 章回小说的创辟与典范
第十一编 风云变幻(明世宗嘉靖十年至清康熙十七年,1531-1678)
**章 文化下移与文学繁兴
第二章 诗歌的师古与师心
第三章 文章创新与词学中兴
第四章 戏曲文学的典雅与通俗
第五章 章回小说的繁荣与嬗变
第六章 话本小说的风行
第十二编 回光反照(清康熙十八年至清道光二十九年,1679-1849)
**章 集大成的文化与文学
第二章 诗歌流派的更迭
第三章 文章和词学的兴盛
第四章 戏曲的盛衰与说唱的流行
第五章 文言小说的奇葩
第六章 章回小说的高峰
第十三编 衰极而变(清道光三十年至清宣统三年,1850-1911)
**章 古代文化与古代文学的尾声
第二章 诗文词的守旧与革新
第三章 戏曲的蜕变与话剧的萌芽
第四章 章回小说的末流与新变
附录:宋至清部分文学家小传
后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文章节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是教育部“中国古代文化观念与文体分类意识”课题的研究成果,其特点是:1.明确地以文学自身审美风貌的转移作为文学史分期的基本依据。全书共分四卷十三编。这种文学史的分期打破了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编撰按照历史朝代的更零替划分文学发展时期和阶段的传统,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该书**编的**章一方面纵向地描述该历史阶段文学风貌的演变过程,对该阶段的一些主要的文学现象做出相应的历史定位;另一方面横向地描述该历史阶段的社会风尚、精英意识、社会心理、文学活动等相互错综复杂的联系。2.在阐释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时,该书既阐释作品所包含的社会意义,更注重作品的折学意义,更注重作品所渗透的人生体验。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作者介绍:
郭英德,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前副系主任**学者。2000年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 书摘 当然,所谓“荆公体”主要还是指王安石晚年的近体诗,如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在“以人而论”时特列“王荆公体”,并加注: “公绝句*高,其得意处高出苏、黄、陈之上。”熙宁十年(1077),王安石再度罢相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自觉吸收禅宗直觉体悟和宁静观照的方式,改变了以往诗作的思辨色彩和议论风范,更倾向于回归重兴象、讲意境的唐诗风神。在他的诗作中,古体减少而近体增多,关心社会现实的诗减少而观照自然山水的诗增多。梅、苏、欧等人主要注重古体诗的新变,对近体诗的新变少作探讨。而王安石则讲求技巧、法度,以人工匠心独运而臻唐人天然浑成的境地,将近体诗发展为:‘宋人习气”(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人们称他“暮年诗益工;用意益苦”(陈师道循山诗话》),“晚年诗律尤精严”(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正是这种重工巧的表现。他晚年诗歌对对偶、用事、造语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形成谨严精工的风格。如: 雪干云净见遥岑,南陌芳菲复可寻。换得千颦为一笑,东风吹柳万黄金。(《临川先生文集》卷27《干干》)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同上卷29《书湖阴先生媾》)这些诗描写细致,修辞巧妙,用典浑成,韵味深永。是典型的“荆公体”诗。王安石晚年的近体诗受到诗评家的普遍赞赏。如黄庭坚说:“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俗流,每讽味之,便觉沆瀣生牙颊间。”如果说王安石早期诗风显示了直截刻露的宋诗特征,那么其晚期诗歌则以丰神远韵的风格体现出向唐诗的复归。这一点影响了江西诗派。 同王安石相比较。苏轼(1037-1101)更高于天才诗人的气质,他的��作也更富于原创性。苏轼诗歌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大体说来,发轫于仁宗嘉占间,发展于神宗熙宁、元丰(1078~085)间,而变化于哲宗绍圣(1094~1097)之后的岭海远放。就其总体而言,苏诗气宇宏阔,豪健雄放,清旷简远,无所不包。比起梅、苏、欧那种朴质而带生硬的诗风来说,苏轼诗歌要更为纯熟,更为洒脱。清人赵翼评苏诗:“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瓯北诗话》卷5) 与梅、苏、欧、王相同,苏轼也擅长“以议论作诗”(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但是,苏诗的议论往往融会着更为深刻的历史思考和更为丰厚的人生体验。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常常抱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