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8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 0 0 0 0 1 95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小乔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60097623    地址:江苏省 南京市 栖霞区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新村
促销广告:大学教材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所售图书全部有货,一般当天或隔天可发货,可自行下单,无需咨询,8成新左右,择优发货!感谢广大书友的光临!!!
店铺介绍
大学二手教材,只卖正版,拒绝盗版!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裴娣娜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论(內容一致,封面、印次、价格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9787504139849 [十位:750413984X]
页数:399      
定价:¥32.00
店铺售价:¥12.00 (为您节省:¥20.00
店铺库存:10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60097623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2-03-24 10:01:48]
    刘**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11-12 19:14:15]
    无*
    福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8-19 13:59:56]
    孙*
    武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6-23 17:08:50]
    樊*
    新乡市
    外国文化史 ¥14.0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5-05 10:06:30]
    朱**
    长沙市
《教学论(內容一致,封面、印次、价格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内容提要:
《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基础课教材”丛书之一,该书共分12章,具体内容包括教学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进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研究、现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及其反思等。每个章节均设置了“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正文”“主要结论与启示”等部分。目前,《教学论》已被确定为“十一五”****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它不仅可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教材使用。
《教学论(內容一致,封面、印次、价格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图书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节 什么是教学
第二节 什么是教学论

第二章 教学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进程
**节 古代教学思想的起源与创立
第二节 近代西方教学思想的发展及教学理论独立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传统教学理论的改造与现代教学观的形成
第四节 20世纪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审视

第三章 学习方法与学会学习
**节 学习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学习的过程及思想
第三节 学会学习
第四节 教会学生学习

第四章 教学目标
**节 教学目标概述
第二节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第三节 教学目标设计

第五章 教学过程
**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结构阐释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功能生成
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属性
第五节 教学过程的本质

第六章 教学内容
**节 教学内容概述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特性及载体
第三节 关于教学内容的几个问题

第七章 教学行为
**节 教学行为概述
第二节 教学行为的分类
第三节 有效教学行为
第四节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第八章 教学组织形式
**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第三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第九章 教学媒体
**节 教学媒体概述
第二节 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及作用
第三节 关于现代教学媒体对学习与教学影响的研究和讨论
第四节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第五节 整合教学媒体的课堂教学设计:ASSURE模式

第十章 教学评价
**节 教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
第四节 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第十一章 教学研究
**节 教学研究的特点与价值
第二节 教学研究的主体
第三节 教学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教学研究的反思

第十二章 现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及其反思
**节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现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问题及反思
……
《教学论(內容一致,封面、印次、价格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文章节选:
一、学习的过程
(一)知识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学习,是掌握前人总结与概括出来的经验的过程,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活动。从学生在教学系统中对一类事物的实际认识过程出发,可以将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分为选择、领会、保持、应用四个阶段。
1.选择阶段(thephase0fselection)
选择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地运用视、听、触、嗅知觉进行感知。这个阶段是知识学习的定向阶段,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这时获得的知识属于感性认识,对教材的意义尚未真正理解。
2.领会阶段(thephaseofapprehension)
领会阶段是在知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领会和理解。所谓领会,是指明白、知晓知识的意义及结构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新的知识,并且将新知识纳入旧的认知结构中。所谓理解,意指揭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个别事物和现象类化,概括为普遍的原理;或将一般原理具体化,用一般规律解释个别事物和现象。领会概念是理解知识的核心,因为学生学习知识,主要就是要准确掌握概念以及由概念组成的思想体系。
3.保持阶段(thephaseofretention)
在理解、领会之后,知识的学习就进入记忆储存的阶段。对所学知识须通过记忆才能在头脑中保持住,如果边学边忘,就无所谓知识的学习。保持和遗忘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为了保持知识,就要研究记忆的基本环节和遗忘规律,采取合理的记忆方法,防止遗忘的发生。
4.应用阶段(thephaseofapplication)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知识既是对学生领会或保持知识的经验和反馈的手段,也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深化的环节,同时还是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主要途径。应用知识的形式,可以通过语言回答提问,可以通过操作完成任务,可以通过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解答问题,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疑难问题,等等。各种形式的知识应用,其难度、条件和功用都有所不同,必须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实际可能加以采用。 教学论是高师院校教育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这门学科在教育科学理论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该学科所研究的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个学科理论的发展是根据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对原有理论进行理论批判、选择、创新的过程。基于这一认识,我国的教学论研究工作者们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对教学论学科的理论进行了改造和重新构建,从而促进了中国教育科学从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的转化。
目前,面对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教学论学科必须加快自身的发展建设,从而实现对原有学科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的突破。不仅要回顾和审视历史,同时要研究现实与未来,在历史、现实与理论的三维空间中把握和解决学科发展理论体系科学化问题。
现代教学论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研究中国教学实践重大问题中形成和完善有独特体系的学说,通过多种学说的孕育、建立和支撑,促进中国教学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有鉴于此,根据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高师课程改革的精神,全国十二所**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院)决定进行高师院校教学论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教学论》的编写提纲和编写体系,力图使教材体系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及国外同类教材的优点,科学性、研究性、应用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有助于提升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水平。
参与《教学论》教材的编写者为各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院)**的中青年学者。全书共12章,即**章“绪论”(由原华南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本陆研究员撰写)、第二章“教学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进程”(由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裴娣娜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佑清教授撰写)、第三章“学习方法与学会学习”(由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蔡宝来教授撰写)、第四章“教学目标”(由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旭远教授撰写)、第五章“教学过程”(由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广君教授撰写)、第六章“教学内容”(由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华教授撰写)、第七章“教学行为”(由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晓端教授撰写)、第八章“教学组织形式”(由首都师范大学张菁副教授撰写)、第九章“教学媒体”(由华东师范大学裴新宁副教授撰写)、第十章“教学评价”(由南京师范大学徐文彬副教授撰写)、第十一章“教学研究”(由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徐继存教授撰写)、第十二章“现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及其反思”(由原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沈小碚副教授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