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8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 0 0 0 0 1 95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小乔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60097623    地址:江苏省 南京市 栖霞区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新村
促销广告:大学教材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所售图书全部有货,一般当天或隔天可发货,可自行下单,无需咨询,8成新左右,择优发货!感谢广大书友的光临!!!
店铺介绍
大学二手教材,只卖正版,拒绝盗版!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犯罪社会学
作/译者:吴鹏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犯罪社会学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09704431 [十位:750970443X]
页数:406      
定价:¥55.00
店铺售价:¥22.00 (为您节省:¥33.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60097623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2-03-24 10:01:48]
    刘**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11-12 19:14:15]
    无*
    福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8-19 13:59:56]
    孙*
    武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6-23 17:08:50]
    樊*
    新乡市
    外国文化史 ¥14.0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5-05 10:06:30]
    朱**
    长沙市
《犯罪社会学》内容提要:
犯罪是人类文明的阴影,它既是人类面临的一道永恒的难题,又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正常现象,这是因为犯罪根源于人类文化自身,是人类文化的“天然缺陷”。人类既要不断地与犯罪作斗争,又要以平常心看待社会的犯罪问题。犯罪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犯罪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犯罪社会学》以犯罪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对象,从犯罪社会学的基本假设出发,围绕人类社会行为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展开犯罪问题的研究。
《犯罪社会学》共分10章,主要分析了犯罪的社会学内涵,犯罪的社会根源,犯罪的社会原因,犯罪与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和社区等人的直接生活环境的关系,探讨了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经济和人口等宏观社会环境对犯罪的影响,以及犯罪与人类文化的关系,社会变迁与犯罪的关系,如何对犯罪进行社会控制和社会治理等。
《犯罪社会学》图书目录:
**章 绪论
**节 什么是犯罪社会学
一 犯罪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二 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三 犯罪社会学的研究任务
四 犯罪社会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犯罪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 犯罪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二 研究类型、程序与资料要求
三 统计分析与社会调查
第三节 研究犯罪社会学的意义
一 研究犯罪社会学的理论意义
二 研究犯罪社会学的实践意义
阅读材料与案例
阅读思考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犯罪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节 犯罪社会学的思想渊源
一 古代思想家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二 近代思想家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第二节 犯罪社会学的产生和形成
一 统计犯罪学的出现
二 犯罪人类学的兴衰
三 犯罪社会学的形成
四 犯罪社会学的发展
第三节 犯罪社会学的理论
一 社会结构理论
二 社会过程理论
三 社会冲突理论
第四节 犯罪社会学在中国
一 1949年以前的犯罪学和犯罪社会学
二 1949年以后的犯罪社会学
阅读材料与案例
阅读思考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犯罪与犯罪问题
**节 什么是犯罪
一 界定犯罪的两种角度
二 马克思主义的犯罪概念
三 社会学犯罪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节 犯罪类型
一 犯罪类型的一般划分
二 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与犯罪分类
三 犯罪社会学特别关注的犯罪类型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犯罪问题
一 新中国的五次犯罪高峰
二 中国犯罪的主体特征
三 中国犯罪的类型特征
阅读材料与案例
阅读思考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犯罪原因的社会分析
**节 中外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
一 犯罪原因的概念
二 外国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
三 中国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研究
第二节 探索犯罪原因的基本途径
一 犯罪社会学关于犯罪原因的基本假设
二 罪因系统与罪因结构
三 怎样认识人类社会的犯罪根源
第三节 影响我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犯罪的社会根源依然存在
二 社会转型造成的结构失衡
三 市场经济的消极社会后果
四 犯罪的文化土壤仍然相当肥沃
阅读材料与案例
阅读思考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犯罪与个人生活环境
**节 个人生活环境概述
一 个人生活环境的性质与特点
二 个人生活环境与犯罪
第二节 家庭和犯罪
一 家庭的结构功能与犯罪
二 父母背景与子女犯罪
三 家庭教育和犯罪
四 恋爱 、婚姻与犯罪
第三节 学校与犯罪
一 学校性质及其与犯罪的关系
二 学校教育模式与犯罪
三 学校管理模式与犯罪
四 校园环境与犯罪
第四节 工作单位、社区环境与犯罪
一 工作单位与犯罪
二 社区环境与犯罪
三 邻里关系与犯罪
阅读材料与案例
阅读思考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犯罪与宏观社会环境
第七章 文化和犯罪
第八章 社会变迁与犯罪
第九章 社会控制与犯罪
第十章 犯罪的社会治理
参考书目
后记

……
《犯罪社会学》文章节选:
**章 绪论
**节 什么是犯罪社会学
二 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门学科独立和成熟的标志,就是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那么,犯罪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有过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犯罪社会学就是研究犯罪现象形成的原因与条件,以及预防、控制和消灭犯罪现象的社会途径的科学;有的认为犯罪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环境及其变迁与犯罪现象的性质、发生根源以及社会控制的相互关联和一般规律的社会科学。这些观点有的不易与一般犯罪学加以区别,有的过于复杂,不够简明。我们认为,犯罪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犯罪现象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犯罪现象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就是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产物,也是复杂多样的、色彩斑驳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犯罪现象一经产生,就具有一种独立性,成为人类文明的阴影,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影随形,相伴而生。这说明犯罪现象的存在和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无法回避的一种社会现实。犯罪不仅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文明的阴影,犯罪还始终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在和平年代更是如此。这样一种独特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之问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正是犯罪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犯罪社会学》作者介绍:
吴鹏森男,1957年生,安徽桐城人。现为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城市与犯罪研究**主任。曾为安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华东师范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研究员,东方讲坛讲师等。
1982年开始从事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合著16部,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代表性作品有:《秩序论》、《现代社会学》、《犯罪社会学》、《论邓小平的治国新思维》、《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建公平》、《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科学依据》、《社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域社会》、《“民工潮”形成原因的社会结构分析》。有几十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收录与转载。
先后承担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课题10多项。科研作品8次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奖,两次获得“五个一工程”**作品奖。1997年获得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暨全国第二届青年社会科学**成果论文一等奖。1999年获得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