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8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 0 0 0 0 1 95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小乔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60097623    地址:江苏省 南京市 栖霞区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新村
促销广告:大学教材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所售图书全部有货,一般当天或隔天可发货,可自行下单,无需咨询,8成新左右,择优发货!感谢广大书友的光临!!!
店铺介绍
大学二手教材,只卖正版,拒绝盗版!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姜楠. 王健.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
ISBN:9787302233718 [十位:7302233713]
页数:167      
定价:¥20.00
店铺售价:¥8.00 (为您节省:¥12.00
店铺库存:20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60097623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2-03-24 10:01:48]
    刘**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11-12 19:14:15]
    无*
    福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8-19 13:59:56]
    孙*
    武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6-23 17:08:50]
    樊*
    新乡市
    外国文化史 ¥14.0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5-05 10:06:30]
    朱**
    长沙市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内容提要: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系统地讨论了香农信息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介绍了信源、信道、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全书分为8章,包括绪论、信息的统计度量、离散信源、离散信道、连续信源和连续信道、无失真信源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信道编码。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作为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以及从事信息理论、信息技术、通信系统、信息**研究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配有电子教案、出题系统和实验系统,便于教学和自学。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信息
1.1.1 信息的概念
1.1.2 信息的性质
1.2 通信系统模型
1.2.1 信源和信宿
1.2.2 编码器和译码器
1.2.3 信道和噪声
1.3 离散与连续
1.4 信息论和编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小结
习题

第2章 信息的统计度量
2.1 自信息和条件自信息
2.1.1 自信息的定义与含义
2.1.2 条件自信息的定义与含义
2.2 互信息
2.2.1 互信息的定义与含义
2.2.2 互信息的性质
2.3 平均自信息(熵)
2.3.1熵的定义与含义
2.3.2 熵函数的数学性质
2.3.3 条件熵
2.3.4 联合熵
2.3.5 各种熵之间的关系
2.4 平均互信息
2.4.1 平均互信息的定义与含义
2.4.2 平均互信息的性质
2.4.3 各种熵和平均互信息量之间的关系
2.5 连续随机变量的互信息和相对熵
2.5.1 连续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
2.5.2 连续随机变量的互信息
2.5.3 连续随机变量的相对熵
小结
习题

第3章 离散信源
3.1 离散信源的数学模型
3.2 信源的分类
3.2.1 无记忆信源
3.2.2 有记忆信源
3.3 离散无记忆信源
3.3.1 离散无记忆信源及其熵
3.3.2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扩展信源及其熵
3.4 马尔可夫信源
3.4.1 马尔可夫信源的定义
3.4.2 有限状态马尔可夫链
3.4.3 马尔可夫信源的马尔可夫链性质
3.4.4 马尔可夫信源的熵
3.5 离散平稳信源
3.5.1 平稳信源的概念
3.5.2 平稳信源的熵
3.6 信源的相关性和剩余度
小结
习题

第4章 离散信道
4.1 离散信道的数学模型
4.2 信道的分类
4.3 离散无记忆信道
4.3.1 离散无记忆信道的数学模型
4.3.2 信道疑义度和噪声熵
4.3.3 信道的平均互信息及其含义
4.4 信道的组合
4.5 信道容量
4.5.1 信息传输率
4.5.2 信道容量的定义及含义
4.5.3 三种特殊信道的容量
4.5.4 对称信道的容量
4.5.5 一般信道的容量
4.5.6 信源和信道的匹配
小结
习题

第5章 连续信源和连续信道
5.1 连续信源
5.1.1 连续信源的数学模型
5.1.2 连续信源的熵和互信息
5.2 连续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5.2.1 时间离散信道
5.2.2 连续信道
小结
习题

第6章 无失真信源编码
6.1 编码的基本概念
6.1.1 编码器和译码器
6.1.2 码的分类
6.1.3 N次扩展码
6.2 “无失真”的本质
6.3 定长码
6.4 变长码
6.4.1 变长码的衡量指标
6.4.2 变长码的特点
6.4.3 **可译码和即时码的判别
6.4.4 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香农**定理)
6.5 霍夫曼码
6.5.1 二元霍夫曼码
6.5.2 多元霍夫曼码
6.6 算术编码
6.6.1 算术编码的基本原理
6.6.2 算术编码方法
6.6.3 算术译码方法
6.7 LZW编码
6.7.1 LZW基本原理
6.7.2 LZW编码方法
小结
习题

第7章 限失真信源编码
7.1 失真的度量
7.1.1 失真函数和失真矩阵
7.1.2 序列失真
7.1.3 平均失真和保真度准则
7.2 信息率失真函数
7.2.1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定义和含义
7.2.2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定义域和性质
7.2.3 信息率失真函数和信道容量的关系
7.2.4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香农第三定理)
7.3 量化编码
7.3.1 量化编码的主要作用
7.3.2 均匀量化
7.3.3 *优量化
7.3.4 矢量量化编码
7.4 预测编码
7.4.1 预测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7.4.2 预测编码能够限失真压缩信源的原因
7.4.3 DPCM编译码原理
7.5 变换编码
7.5.1 变换编码的基本原理
7.5.2 变换编码能够限失真压缩信源的原因
7.5.3 离散余弦变换
7.5.4 变换编码的广泛应用
小结
习题

第8章 信道编码
8.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8.1.1 编译码规则、检纠错能力
8.1.2 平均错误译码概率
8.2 译码规则
8.3 有噪信道编码定理(香农第二定理)
8.4 线性分组码
8.4.1 基本概念
8.4.2 线性分组码的性质
8.4.3 线性分组码的两个重要参数——编码效率和*小汉明距离
8.4.4 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