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12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8 6 10 6 23 86 3584
本店铺共有 9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1
11%
服务态度问题
1
11%
商品问题
2
22%
发货问题
3
33%
退款问题
2
22%
已解决
9
100%
店主称呼:未付款订单不保留库存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165232901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市南区 买书加微信17660908355电话不接哦
促销广告:买书加微信17660908355电话不接哦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微信:17660908355 常见问题回答如下:1.是否正版?答:正版 2.图书品相?答:原则上标十成新的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由于只能上传一种品相加上库存随时处于动态变化中,介意品相的情提前说明,一律以本店最终确认为准!图书是特殊商品,不接受无理由退货等无理要求,看好再买,不同意的不要付款!二手书默认无盘,无答案附件等,有笔记划线不影响阅读,对二手书品相介意的慎拍,我们发货按付款顺序先发品相最佳的。3.可否包邮?答:正版图书微利经营,不议价不包邮。4.邮费多少?答:提交订单,系统会提示邮费,根据书的数量,距离等决定,无法笼统回答。5.可否自提?答:无法自提。6.可以发顺丰?发到付?答:不发顺丰,不发到付。7.运输方式?答:随机不指定,以实际收到为准。无法指定快递。8.付款后多久能发货?答:一般付款第二天即可安排发出【注:非发货时限承诺】9.发货后多久能收到?答: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发货后一般3,4天左右到达,偏远地区无法承诺。
店铺介绍
本店库存不断更新,敬请收藏本店。因人手有限,还有大量的书暂未上传,如未找到所需图书,可联系本店订购。微信:17660908355 QQ: 2368168282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谢谢您再次光临!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徐小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9787030170934 [十位:7030170938]
页数:216      
定价:¥24.00
店铺售价:¥14.40  十成新  (为您节省:¥9.60
店铺库存:16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165232901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全部正版,拍下付款即可,缺货会通知,不议价,不包邮,无法指定快递,谢谢亲的理解和支持,祝亲购书愉快!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内容提要:
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哲学,更是一种方法论。通过科学技术哲学,可以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的关系;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然界的演进过程;可以获得认识自然和科学技术的*佳方法;进而懂得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本书正是围绕上述四个目的,结合我国工程硕士教学的实际,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有关科学技术哲学教材和著作,以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知识为主,同时兼顾工程硕士各个领域的差异而写成的。通过对科学技术,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和意义有更深刻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图书目录:
前言
绪论
**节 科学技术哲学的对象和性质
一、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
(一)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
(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线索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
二、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体系和内容
(一)广义的科学技术哲学学科体系
(二)狭义的科学技术哲学学科体系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科学内容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性质
(一)哲学学科性质
(二)交叉学科性质
(三)前沿或边缘学科性质
四、科学技术哲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哲学与旧自然哲学的关系
(二)科学技术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三)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及其意义
(一)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目的
(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出版过程
(三)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
(四)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意义
二、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
(二)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第三节 学习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意义
(一)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二)实现人与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三)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哲学素养
二、学习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方法
(一)学习研究科学技术哲学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二)学习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具体方法
**章 现代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节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一、神话或原始宗教的自然观
二、古希腊的自然观
三、中世纪的自然观
四、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一)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哥白尼革命
(二)机械论自然观的方法论基础
(三)机械论自然观的本体论基础
(四)机械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及其基本观念
五、现代科学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念
第二节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一)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
(二)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三)克服人的需要和认识能力的片面性,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环境问题
(五)人本主义是建设生态环境的*高价值取向
二、生态自然观建立的背景与基础
(一)有机整体论
(二)自然价值论
三、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一)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l世纪议程》
(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第二章 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
**节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一、科学的本质
(一)什么是科学
(二)科学的本质属性
(三)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
二、科学知识的形成
(一)科学事实
(二)科学概念和科学定律
(三)科学理论
第二节 科学方法论
一、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与科学方法的形成
二、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一)科学问题
(二)科研选题
三、科学研究中的经验认识方法
(一)科学观察方法
(二)科学实验方法
四、科学抽象与逻辑思维方法
(一)科学抽象
(二)逻辑思维方法
(三)形象与直觉思维方法
(四)数学方法
五、科学假说与理论形成
(一)科学假说
(二)假说的检验与理论的形成
第三章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节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一、关于技术本质的相关探讨
(一)关于技术的定义
(二)对技术本质的讨论
(三)对技术的反思
二、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分类
(一)技术体系及其特征
(二)技术的结构
(三)技术的构成和分类
第二节 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
一、技术认识
(一)技术认识
(二)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
(三)技术认识的基本程序
二、技术方法
(一)技术方法的特点
(二)技术方法的一般程序
三、技术规划
(一)技术规划的步骤
(二)技术预测方法
(三)技术评估方法
四、技术原理构思方法
(一)构成及其关系形式
(二)技术原理的构思模式
五、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
(一)工程技术设计作用
(二)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步骤
(三)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科学技术的体制化
(一)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历史演变
(二)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分类
(三)科学体制化和科学认识体制化
(四)中国的科学技术体制化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成
(二)近代科学技术社会组织的历史沿革
(三)科学技术社会组织的分类
三、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一、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
(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
(三)科技活动的社会建制化
二、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非均衡性
(一)区域(空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二)过程(时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中各学科发展的非均衡性
(四)科学家分布的非均衡性
三、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系统
(一)建立保障科学技术有效运行的社会环境系统
(二)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决策系统
(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二)政治和军事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三)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四)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一)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
(二)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
(三)科学技术的军事功能
(四)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及影响
四、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一)科学技术与人类**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伦理问题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
(一)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二)科学技术的内部控制
(三)科学技术的外部控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