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12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8 6 10 6 23 86 3584
本店铺共有 9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1
11%
服务态度问题
1
11%
商品问题
2
22%
发货问题
3
33%
退款问题
2
22%
已解决
9
100%
店主称呼:未付款订单不保留库存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165232901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市南区 买书加微信17660908355电话不接哦
促销广告:买书加微信17660908355电话不接哦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微信:17660908355 常见问题回答如下:1.是否正版?答:正版 2.图书品相?答:原则上标十成新的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由于只能上传一种品相加上库存随时处于动态变化中,介意品相的情提前说明,一律以本店最终确认为准!图书是特殊商品,不接受无理由退货等无理要求,看好再买,不同意的不要付款!二手书默认无盘,无答案附件等,有笔记划线不影响阅读,对二手书品相介意的慎拍,我们发货按付款顺序先发品相最佳的。3.可否包邮?答:正版图书微利经营,不议价不包邮。4.邮费多少?答:提交订单,系统会提示邮费,根据书的数量,距离等决定,无法笼统回答。5.可否自提?答:无法自提。6.可以发顺丰?发到付?答:不发顺丰,不发到付。7.运输方式?答:随机不指定,以实际收到为准。无法指定快递。8.付款后多久能发货?答:一般付款第二天即可安排发出【注:非发货时限承诺】9.发货后多久能收到?答: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发货后一般3,4天左右到达,偏远地区无法承诺。
店铺介绍
本店库存不断更新,敬请收藏本店。因人手有限,还有大量的书暂未上传,如未找到所需图书,可联系本店订购。微信:17660908355 QQ: 2368168282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谢谢您再次光临!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明)洪应明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菜根谭--典藏版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
ISBN:9787538550818 [十位:753855081X]
页数:340      
定价:¥29.80
店铺售价:¥20.80  十成新  (为您节省:¥9.00
店铺库存:1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165232901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菜根谭--典藏版》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全部正版,拍下付款即可,缺货会通知,不议价,不包邮,无法指定快递,谢谢亲的理解和支持,祝亲购书愉快!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菜根谭--典藏版》内容提要:
《菜根谭》是一部教诲世人“去妄存真”的宝典。人心渐渐“失真”,
便为“荣利所缠缚”,追逐着吞噬纯真心性的物欲,积淀起掩蔽纯真心性的
“尘埃”,真心也就变成了“妄心”。
这也是一部教诲世人“行止在我”的宝典。“行止在我”,即是让人“
进退有方”,“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
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菜根谭经典珍藏(珍藏版)》(作者洪应明)是“国学经典智慧丛书”之
一。
《菜根谭经典珍藏(珍藏版)》分为四卷内容。
《菜根谭--典藏版》文章节选:
《菜根谭》是一部教诲世人“去妄存真”的宝典。人心渐渐“失真”,
便为“荣利所缠缚”,追逐着吞噬纯真心性的物欲,积淀起掩蔽纯真心性的
“尘埃”,真心也就变成了“妄心”。
这也是一部教诲世人“行止在我”的宝典。“行止在我”,即是让人“
进退有方”,“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
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菜根谭经典珍藏(珍藏版)》(作者洪应明)是“国学经典智慧丛书”之
一。
《菜根谭经典珍藏(珍藏版)》分为四卷内容。
**卷
天道忌盈 卦终未济
人能诚心和气 胜于调息观心
动静合宜道之真体
弄权一时 凄凉万古
抱朴守拙 涉世之道
出污泥而不染 明机巧而不用
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攻人毋太严 教人毋过高
无过便是功 无怨便是德
人能放得心下 即可人圣超凡
我见害于心 聪明障于道
富者应多施舍 智者宜不炫耀
居安思危 处乱思治
留正气给天地 遗清名于乾坤
伏魔先伏自心 驭横先平此气
忘功不忘过 忘怨不忘恩
对小人不恶 待君子有礼
欲路上勿染指 理路上勿退步
立身要高一步 处世须退一步
修德须忘功名 读书定要深心
不流于浓艳 不陷于枯寂
真伪之道 只在一念
道者应有木石心名相须具云水趣
多心招祸 少事为福
善人和气一团 恶人杀气腾腾
欲无祸于昭昭 勿得罪于冥冥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恶人读书 适以济恶
崇俭养廉 守拙全真
苦中有乐 乐中有苦
无胜于有德行之行为无劣于有权力之名誉
推己及人 方便法门
读书希圣讲学躬行居官爱民立业重德
读心中之名文 听本真之妙曲
人死留名 豹死留皮
第二卷
谦虚受益 满盈招损
谨言慎行 君子之道
虚心明义理 实心却物欲
宽严得宜勿偏一方
大智若愚 大巧似拙
厚德载物 雅量容人
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不著色相 不留声影
一念私贪万劫不复
心公不昧 六贼无踪
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
君子穷当益工 勿失风雅气度
舍己毋处疑 施恩勿望报
天福无欲之贞士 而祸避祸之?人
临崖勒马 起死回生
宁静淡泊 观心之道
只畏伪君子 不怕真小人
动中静是真静 苦中乐是真乐
多种功德 勿贪权位
当念积累之难 常思倾覆之易
顺境不足喜 逆境不足忧
富贵而恣势弄权 乃自取灭亡之道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能彻见心性 则天下平稳
操履不可少变 锋芒不可太露
文章极处无奇巧 人品极处只本然
明世相之本体 负天下之重任
凡事当留余地 五分便无殃悔
人生无常 不可虚度
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
勿犯公论 勿谄权门
直躬不畏人忌 无恶不惧人毁
忠恕待人 养德远害
持身不可轻 用心不可重
持盈履满君子兢兢
爱重反为仇 薄极反成喜
却私扶公修身种德
从容处家族之变 剀切规朋友之失
藏巧于拙 寓清于浊
盛极必衰 剥极必复
毋偏信自任 毋自满嫉人
毋以短攻短 毋以顽济顽
奇异无远识 独行无恒操
第三卷
不夸妍好洁 无丑污之辱
富贵多炎凉 骨肉多妒忌
对阴险者勿推心 遇高傲者勿多口
伦常本乎天性 不可任德怀恩
功过不可少混 恩仇不可过明
位盛危至 德高谤兴
应以德御才 勿恃才败德
穷寇勿追 投鼠忌器
趋炎附势人情之常
须冷眼观物 勿轻动刚肠
量弘识高 功德日进
阴恶祸深 阳善功小
过归己任 功让他人
功名一时 气节千载
自然造化之妙 智巧所不能及
人生惟危 道心惟微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诚为人 圆转涉世
不能养德 终归末节
急流勇退 与世无争
慎德于小事 施恩于无缘
一念能动鬼神 一行克动天地
心善而子孙盛 根固而枝叶荣
勿妄自菲薄 勿自夸自傲
情急招损 严厉生恨
文华不如简素 读今不如述古
修身种德 事业之基
春风育物 朔雪杀生
善根暗长 恶损潜消
道乃公正无私 学当随时警惕
信人示己之诚 疑人显己之诈
厚待故交礼遇衰朽
君子以勤俭立德 小人以勤俭图利
学贵有恒 道在悟真
心虚意净 明心见性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律己宜严 待人宜宽
明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虑
为奇不为异 求清不求激
恩宜自薄而厚 威须先严后宽
慈悲之心 生生之机
勿为欲情所系 便与本体相合
操持严明 守正不阿
和气致祥瑞 洁白留清名
心体莹然 不失本真
疾病易医 魔障难除
处富知贫 居安思危
清浊并包 善恶兼容
好利者害显而浅 好名者害隐而深
忘恩报怨 刻薄之尤
金须百炼 矢不轻发
宁为小人所毁 勿为君子所容
谗言如云蔽日 甘言如风侵肌
戒高绝之行 忌褊急之衷
冷静观人理智处世
量宽福厚 器小禄薄
喜忧安危 勿介于心
过满则溢 过刚则折
恶不可即就 善不可即亲
乐极生悲 苦尽甘来
虚圆立业 偾事失机
处世要道 不即不离
第四卷
静中见真境 淡中识本然
幼不学不成器
躁性偾事 和平徼福
守口须密 防意须严
不忧患难 不畏权豪
浓夭淡久 大器晚成
乐贵自然真趣 景物不在多远
心静而本体现 水清而月影明
世间之广狭 皆由于自造
天地万物 皆是实相
观形不如观心 神用胜过迹用
心无物欲乾坤静 坐有琴书便是仙
万象皆空幻 达人须达观
泡沫人生 何争名利
知机其神乎 会趣明道矣
**空寂 过犹不及
得好休时便好休 如不休时终无休
冷静观世事 忙中去偷闲
广狭长短 由于心念
栽花种竹 心境无我
知足则仙凡异路 善用则生杀自殊
不亲富贵 不溺酒食
恬淡适己 身心自在
守正安分 远祸之道
与闲云为友 以风月为家
隐者高明 省事平安
去思苦亦乐 随心热亦凉
修养定静工夫 临变方不动乱
居安思危 处进思退
理出于易 道不在远
动静合宜 出入无碍
执著是苦海 解脱是仙乡
躁极则昏 静极则明
出世在涉世 了心在尽心
身放闲处 心在静中
春之繁华 不若秋之清爽
梦幻空华 真如之月
欲心生邪念 虚心生正念
富者多忧 贵者多险
来去自如 融通自在
以失意之思 制得意之念
世态变化无极 万事必须达观
心地能平稳安静 触处皆青山绿水
人生本无常 盛衰何可恃
苦海茫茫 回头是岸
见微知著 守正待时
心境恬淡 绝虑忘忧
自然人心融和一体
不弄技巧 以拙为进
以我转物 逍遥自在
任其自然 万事安乐
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
山居清丽 人都俗气
祸福苦乐 一念之差
雪夜读书神清 登山眺望心旷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何处无妙境 何处无净土
顺逆一视欣戚两忘
体任自然 不染世法
厉害乃世之常 不若无事为福
观物须有自得 勿徒流连光景
身居局中 心在局外
满腔和气 随地春风
陷于不义 生不若死
把握要点 卷舒自在
万贵妃是明宪宗的妃子,山东诸城人。她4岁即进宫做勤杂活,由于她 聪明伶俐,干活不怕脏累,又善于逢迎主子,因而很得孙太后的赏识,及至 成年,出落得花枝招展,更加惹人喜欢。宪宗少年时,常到太后住处游玩, 善于察言观色的万氏,感觉到自己日后要想富贵,就得在太子身上下功夫, 而她那动人的媚态,也确实打动了少年太子的心。于是他请求祖母让万氏去 服侍自己,皇太后答应了他的要求。万氏跟随主子后,二人如影随形,时刻 不离,名义上二人是主仆,实际上已是夫妻。宪宗当皇帝那年才16岁,万氏 已是35岁的人了,尽管她比皇帝年长18岁,但仍能狐媚惑主,把宪宗弄得如 醉如痴。原来万氏以为宪宗当皇帝后一定会立她为皇后,怎奈她出身寒微, 皇后梦当然成为泡影。宪宗的父皇英宗看儿子已经16岁了,就在全国范围内 挑选后妃,*后定下吴氏、王氏、柏氏三女为皇后人选。万氏知道自己没分 ,气得咬牙切齿,可是皇后尚未选定,英宗却突然病死。宪宗的生母周太后 即命太监牛玉为帝选皇后,她认为三女中吴氏貌美且贤,可母仪天下。经周 太后*后裁定,选择吴氏女为皇后,于是立即诏告天下,择吉日为宪宗完婚 。宪宗虽然与吴皇后结了婚,但实际上并不喜爱她,其心仍恋着万氏,并且 册封万氏为皇贵妃。 万贵妃没能当上皇后,把满腔怨恨都集中到吴皇后身上。她自恃宪宗宠 爱,每见皇后都不遵守宫中礼法,不是冷嘲热讽,就是怒目而视。起初吴皇 后尚能容忍,后来万贵妃更加肆无忌惮地顶撞她,根本不把她这个皇后放在 眼里。忍耐终有限度,何况皇后年轻气盛,心想我堂堂一国女主,竞遭妃子 奚落,这还了得。于是就大声斥责万贵妃,万贵妃一听,怒火中烧,立即反 驳,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皇后,惹得皇后性起,命令官人把万贵妃按倒在地 ,打了一顿,这一下可闯了大祸。万贵妃披头散发地跑到宪宗面前大哭大闹 ,说皇后加害她,请求圣上为她做主。宪宗本来一心都在万贵妃身上,对吴 皇后并不感兴趣,现在她竟敢欺负爱妃,真是岂有此理!宫廷斗争向来是不 择手段的,为了达到废掉吴皇后的目的.万贵妃与宪宗费尽了心机。宪宗在 万贵妃的怂(s6ng)恿下找到周太后,要求废掉吴皇后。周太后一听摇摇头说 ,皇后册封才一个月,没有大错,怎么能随便废掉!宪宗见母后不允,就说 ,如果母后不同意废掉吴氏,儿就不做皇帝了。这一下把周太后吓住了,无 奈只得同意了宪宗的意见,下诏废掉吴皇后。 万贵妃见自己的阴谋得逞,非常高兴,进一步要求宪宗立她为皇后。但 周太后认为她年龄太大,决不能立为皇后。后来改立王氏女为皇后。王皇后 深知万贵妃的厉害,又有吴皇后前车之鉴,她一切都听之任之,一切都随着 万贵妃,任凭她胡作非为,倒也相安无事。��宗对万贵妃言听计从,朝中一 些大臣也迫于她的淫威,不敢与之相抗。后来万贵妃生下一个男孩,宪宗大 喜,这是他的**个男孩。封建社会,母以子贵,既然自己生的是长子,那 皇后早晚也是自己的。谁知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孩子竞天亡了,这年她已39 岁。从此,万贵妃再也不能怀孕了。她生性嫉妒,自己不能生,也决不能让 别人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企图,她严格控制宪宗到其他妃嫔住室过夜,同时 指示亲信在宫中明察暗访,只要发现宪宗去哪位妃嫔宫中,就派人送去打胎 药,强逼服用,如果怀了孕,不堕胎就被秘密毒死。柏贤妃曾生一男孩,这 是宪宗的第二子,被她发现后即用药毒死,宫中虽有人知道此事,但迫于万 贵妃的权势,谁也不敢揭发此事,只瞒着宪宗一人就是了。 到了宪宗成化十一年,宪宗仍然无子,不免有些着急。**,太监张敏 为他梳头,他对着镜子叹息道:“朕已有白发了,老将至矣,可叹尚无儿子 ,将来朕百年后,这皇位谁来继承呢!”说罢潸(shan)然泪下,很是伤感。 张敏大为感动,冒着生命危险,跪在地上叩头说:“万岁不必忧虑,您早有 儿子了。”宪宗惊诧(cha)得瞪大了眼睛说:“爱卿不是哄骗朕吧!”张敏 再次叩头说,奴才怎敢哄骗陛下!这时在一旁站着的太监怀恩也跪在地上说 :“张敏所言是实,皇子是纪妃所生,今年已6岁,因恐遭不测,才不敢让 外人知晓。”原来纪妃怀孕时,万贵妃也有耳闻,曾派人前去处治。可那人 见纪妃为人忠厚,不忍加害,回来对万贵妃说,纪妃肚子内长的是一硬块, 并非怀孕,万贵妃听后半信半疑,将纪妃赶出皇宫。不久,纪妃果然生了一 子,这是宪宗的第三子,纪妃怕因此引来杀身大祸,便吩咐太监张敏将婴儿 溺死。张敏说,皇上至今无子,岂能将亲生骨肉抛弃!于是便把小孩密藏起 来抚养,纪妃乳汁不足,就用米汤补充,被废吴皇后住处离纪妃不远,也常 来照料,这才将小孩的命保住。 宪宗听说有了儿子,恨不得马上见到,忙派人前往迎接。纪妃哭着说: “儿去之日,便是娘命尽之时,若见一穿黄袍留小黑胡的人,即是你父皇。 ”宪宗见到儿子,抱在怀中热烈亲吻,看着儿子不住地连连点头,太像我了 ,这是我的儿子!于是下命通告满朝文武及全国庆贺。万贵妃听到这一消息 ,如梦方醒,认为左右蒙骗了她,把千仇万恨一下子移到了纪妃身上。不久 纪妃有病,凶狠残忍的万贵妃买通太医,在药中下毒,毒死了纪妃。但无人 敢追究。 6岁的小儿被立为皇太子,宪宗的母亲周太后说,太子之母已亡故,无 人照料,让他搬到我的宫中来吧。宪宗遵母命,将太子送来。**万贵妃请 太子吃饭,周太后说:“你只管去,但千万记住不能吃东西。”万贵妃见太 子来到,非常高兴,马上摆上一桌丰盛的宴席。太子说:“我已吃过饭,什 么也不吃了。”万贵妃又端来一碗汤,太子看了很久说:“汤里可能有毒药 ,我不敢喝。”说着便起身离去。万贵妃望着太子的背说:“如此小小年纪 就这样待我,如果做了皇帝,岂不把我当成砧板上的鱼肉吗!”于是她召集 同党密谋,决定要除掉这个太子。唯万贵妃之命是从的宪宗也同意废掉太子 。只是由于泰山地震,占卜说与太子有关,宪宗害怕才算作罢。P2-3
《菜根谭--典藏版》编辑推荐与评论:
《菜根谭》是一部教诲世人“去妄存真”的宝典。人心渐渐“失真”,
便为“荣利所缠缚”,追逐着吞噬纯真心性的物欲,积淀起掩蔽纯真心性的
“尘埃”,真心也就变成了“妄心”。
这也是一部教诲世人“行止在我”的宝典。“行止在我”,即是让人“
进退有方”,“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
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菜根谭经典珍藏(珍藏版)》(作者洪应明)是“国学经典智慧丛书”之
一。
《菜根谭经典珍藏(珍藏版)》分为四卷内容。
**卷
天道忌盈 卦终未济
人能诚心和气 胜于调息观心
动静合宜道之真体
弄权一时 凄凉万古
抱朴守拙 涉世之道
出污泥而不染 明机巧而不用
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攻人毋太严 教人毋过高
无过便是功 无怨便是德
人能放得心下 即可人圣超凡
我见害于心 聪明障于道
富者应多施舍 智者宜不炫耀
居安思危 处乱思治
留正气给天地 遗清名于乾坤
伏魔先伏自心 驭横先平此气
忘功不忘过 忘怨不忘恩
对小人不恶 待君子有礼
欲路上勿染指 理路上勿退步
立身要高一步 处世须退一步
修德须忘功名 读书定要深心
不流于浓艳 不陷于枯寂
真伪之道 只在一念
道者应有木石心名相须具云水趣
多心招祸 少事为福
善人和气一团 恶人杀气腾腾
欲无祸于昭昭 勿得罪于冥冥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恶人读书 适以济恶
崇俭养廉 守拙全真
苦中有乐 乐中有苦
无胜于有德行之行为无劣于有权力之名誉
推己及人 方便法门
读书希圣讲学躬行居官爱民立业重德
读心中之名文 听本真之妙曲
人死留名 豹死留皮
第二卷
谦虚受益 满盈招损
谨言慎行 君子之道
虚心明义理 实心却物欲
宽严得宜勿偏一方
大智若愚 大巧似拙
厚德载物 雅量容人
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不著色相 不留声影
一念私贪万劫不复
心公不昧 六贼无踪
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
君子穷当益工 勿失风雅气度
舍己毋处疑 施恩勿望报
天福无欲之贞士 而祸避祸之?人
临崖勒马 起死回生
宁静淡泊 观心之道
只畏伪君子 不怕真小人
动中静是真静 苦中乐是真乐
多种功德 勿贪权位
当念积累之难 常思倾覆之易
顺境不足喜 逆境不足忧
富贵而恣势弄权 乃自取灭亡之道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能彻见心性 则天下平稳
操履不可少变 锋芒不可太露
文章极处无奇巧 人品极处只本然
明世相之本体 负天下之重任
凡事当留余地 五分便无殃悔
人生无常 不可虚度
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
勿犯公论 勿谄权门
直躬不畏人忌 无恶不惧人毁
忠恕待人 养德远害
持身不可轻 用心不可重
持盈履满君子兢兢
爱重反为仇 薄极反成喜
却私扶公修身种德
从容处家族之变 剀切规朋友之失
藏巧于拙 寓清于浊
盛极必衰 剥极必复
毋偏信自任 毋自满嫉人
毋以短攻短 毋以顽济顽
奇异无远识 独行无恒操
第三卷
不夸妍好洁 无丑污之辱
富贵多炎凉 骨肉多妒忌
对阴险者勿推心 遇高傲者勿多口
伦常本乎天性 不可任德怀恩
功过不可少混 恩仇不可过明
位盛危至 德高谤兴
应以德御才 勿恃才败德
穷寇勿追 投鼠忌器
趋炎附势人情之常
须冷眼观物 勿轻动刚肠
量弘识高 功德日进
阴恶祸深 阳善功小
过归己任 功让他人
功名一时 气节千载
自然造化之妙 智巧所不能及
人生惟危 道心惟微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诚为人 圆转涉世
不能养德 终归末节
急流勇退 与世无争
慎德于小事 施恩于无缘
一念能动鬼神 一行克动天地
心善而子孙盛 根固而枝叶荣
勿妄自菲薄 勿自夸自傲
情急招损 严厉生恨
文华不如简素 读今不如述古
修身种德 事业之基
春风育物 朔雪杀生
善根暗长 恶损潜消
道乃公正无私 学当随时警惕
信人示己之诚 疑人显己之诈
厚待故交礼遇衰朽
君子以勤俭立德 小人以勤俭图利
学贵有恒 道在悟真
心虚意净 明心见性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律己宜严 待人宜宽
明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虑
为奇不为异 求清不求激
恩宜自薄而厚 威须先严后宽
慈悲之心 生生之机
勿为欲情所系 便与本体相合
操持严明 守正不阿
和气致祥瑞 洁白留清名
心体莹然 不失本真
疾病易医 魔障难除
处富知贫 居安思危
清浊并包 善恶兼容
好利者害显而浅 好名者害隐而深
忘恩报怨 刻薄之尤
金须百炼 矢不轻发
宁为小人所毁 勿为君子所容
谗言如云蔽日 甘言如风侵肌
戒高绝之行 忌褊急之衷
冷静观人理智处世
量宽福厚 器小禄薄
喜忧安危 勿介于心
过满则溢 过刚则折
恶不可即就 善不可即亲
乐极生悲 苦尽甘来
虚圆立业 偾事失机
处世要道 不即不离
第四卷
静中见真境 淡中识本然
幼不学不成器
躁性偾事 和平徼福
守口须密 防意须严
不忧患难 不畏权豪
浓夭淡久 大器晚成
乐贵自然真趣 景物不在多远
心静而本体现 水清而月影明
世间之广狭 皆由于自造
天地万物 皆是实相
观形不如观心 神用胜过迹用
心无物欲乾坤静 坐有琴书便是仙
万象皆空幻 达人须达观
泡沫人生 何争名利
知机其神乎 会趣明道矣
**空寂 过犹不及
得好休时便好休 如不休时终无休
冷静观世事 忙中去偷闲
广狭长短 由于心念
栽花种竹 心境无我
知足则仙凡异路 善用则生杀自殊
不亲富贵 不溺酒食
恬淡适己 身心自在
守正安分 远祸之道
与闲云为友 以风月为家
隐者高明 省事平安
去思苦亦乐 随心热亦凉
修养定静工夫 临变方不动乱
居安思危 处进思退
理出于易 道不在远
动静合宜 出入无碍
执著是苦海 解脱是仙乡
躁极则昏 静极则明
出世在涉世 了心在尽心
身放闲处 心在静中
春之繁华 不若秋之清爽
梦幻空华 真如之月
欲心生邪念 虚心生正念
富者多忧 贵者多险
来去自如 融通自在
以失意之思 制得意之念
世态变化无极 万事必须达观
心地能平稳安静 触处皆青山绿水
人生本无常 盛衰何可恃
苦海茫茫 回头是岸
见微知著 守正待时
心境恬淡 绝虑忘忧
自然人心融和一体
不弄技巧 以拙为进
以我转物 逍遥自在
任其自然 万事安乐
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
山居清丽 人都俗气
祸福苦乐 一念之差
雪夜读书神清 登山眺望心旷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何处无妙境 何处无净土
顺逆一视欣戚两忘
体任自然 不染世法
厉害乃世之常 不若无事为福
观物须有自得 勿徒流连光景
身居局中 心在局外
满腔和气 随地春风
陷于不义 生不若死
把握要点 卷舒自在
万贵妃是明宪宗的妃子,山东诸城人。她4岁即进宫做勤杂活,由于她 聪明伶俐,干活不怕脏累,又善于逢迎主子,因而很得孙太后的赏识,及至 成年,出落得花枝招展,更加惹人喜欢。宪宗少年时,常到太后住处游玩, 善于察言观色的万氏,感觉到自己日后要想富贵,就得在太子身上下功夫, 而她那动人的媚态,也确实打动了少年太子的心。于是他请求祖母让万氏去 服侍自己,皇太后答应了他的要求。万氏跟随主子后,二人如影随形,时刻 不离,名义上二人是主仆,实际上已是夫妻。宪宗当皇帝那年才16岁,万氏 已是35岁的人了,尽管她比皇帝年长18岁,但仍能狐媚惑主,把宪宗弄得如 醉如痴。原来万氏以为宪宗当皇帝后一定会立她为皇后,怎奈她出身寒微, 皇后梦当然成为泡影。宪宗的父皇英宗看儿子已经16岁了,就在全国范围内 挑选后妃,*后定下吴氏、王氏、柏氏三女为皇后人选。万氏知道自己没分 ,气得咬牙切齿,可是皇后尚未选定,英宗却突然病死。宪宗的生母周太后 即命太监牛玉为帝选皇后,她认为三女中吴氏貌美且贤,可母仪天下。经周 太后*后裁定,选择吴氏女为皇后,于是立即诏告天下,择吉日为宪宗完婚 。宪宗虽然与吴皇后结了婚,但实际上并不喜爱她,其心仍恋着万氏,并且 册封万氏为皇贵妃。 万贵妃没能当上皇后,把满腔怨恨都集中到吴皇后身上。她自恃宪宗宠 爱,每见皇后都不遵守宫中礼法,不是冷嘲热讽,就是怒目而视。起初吴皇 后尚能容忍,后来万贵妃更加肆无忌惮地顶撞她,根本不把她这个皇后放在 眼里。忍耐终有限度,何况皇后年轻气盛,心想我堂堂一国女主,竞遭妃子 奚落,这还了得。于是就大声斥责万贵妃,万贵妃一听,怒火中烧,立即反 驳,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皇后,惹得皇后性起,命令官人把万贵妃按倒在地 ,打了一顿,这一下可闯了大祸。万贵妃披头散发地跑到宪宗面前大哭大闹 ,说皇后加害她,请求圣上为她做主。宪宗本来一心都在万贵妃身上,对吴 皇后并不感兴趣,现在她竟敢欺负爱妃,真是岂有此理!宫廷斗争向来是不 择手段的,为了达到废掉吴皇后的目的.万贵妃与宪宗费尽了心机。宪宗在 万贵妃的怂(s6ng)恿下找到周太后,要求废掉吴皇后。周太后一听摇摇头说 ,皇后册封才一个月,没有大错,怎么能随便废掉!宪宗见母后不允,就说 ,如果母后不同意废掉吴氏,儿就不做皇帝了。这一下把周太后吓住了,无 奈只得同意了宪宗的意见,下诏废掉吴皇后。 万贵妃见自己的阴谋得逞,非常高兴,进一步要求宪宗立她为皇后。但 周太后认为她年龄太大,决不能立为皇后。后来改立王氏女为皇后。王皇后 深知万贵妃的厉害,又有吴皇后前车之鉴,她一切都听之任之,一切都随着 万贵妃,任凭她胡作非为,倒也相安无事。宪宗对万贵妃言听计从,朝中一 些大臣也迫于她的淫威,不敢与之相抗。后来万贵妃生下一个男孩,宪宗大 喜,这是他的**个男孩。封建社会,母以子贵,既然自己生的是长子,那 皇后早晚也是自己的。谁知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孩子竞天亡了,这年她已39 岁。从此,万贵妃再也不能怀孕了。她生性嫉妒,自己不能生,也决不能让 别人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企图,她严格控制宪宗到其他妃嫔住室过夜,同时 指示亲信在宫中明察暗访,只要发现宪宗去哪位妃嫔宫中,就派人送去打胎 药,强逼服用,如果怀了孕,不堕胎就被秘密毒死。柏贤妃曾生一男孩,这 是宪宗的第二子,被她发现后即用药毒死,宫中虽有人知道此事,但迫于万 贵妃的权势,谁也不敢揭发此事,只瞒着宪宗一人就是了。 到了宪宗成化十一年,宪宗仍然无子,不免有些着急。**,太监张敏 为他梳头,他对着镜子叹息道:“朕已有白发了,老将至矣,可叹尚无儿子 ,将来朕百年后,这皇位谁来继承呢!”说罢潸(shan)然泪下,很是伤感。 张敏大为感动,冒着生命危险,跪在地上叩头说:“万岁不必忧虑,您早有 儿子了。”宪宗惊诧(cha)得瞪大了眼睛说:“爱卿不是哄骗朕吧!”张敏 再次叩头说,奴才怎敢哄骗陛下!这时在一旁站着的太监怀恩也跪在地上说 :“张敏所言是实,皇子是纪妃所生,今年已6岁,因恐遭不测,才不敢让 外人知晓。”原来纪妃怀孕时,万贵妃也有耳闻,曾派人前去处治。可那人 见纪妃为人忠厚,不忍加害,回来对万贵妃说,纪妃肚子内长的是一硬块, 并非怀孕,万贵妃听后半信半疑,将纪妃赶出皇宫。不久,纪妃果然生了一 子,这是宪宗的第三子,纪妃怕因此引来杀身大祸,便吩咐太监张敏将婴儿 溺死。张敏说,皇上至今无子,岂能将亲生骨肉抛弃!于是便把小孩密藏起 来抚养,纪妃乳汁不足,就用米汤补充,被废吴皇后住处离纪妃不远,也常 来照料,这才将小孩的命保住。 宪宗听说有了儿子,恨不得马上见到,忙派人前往迎接。纪妃哭着说: “儿去之日,便是娘命尽之时,若见一穿黄袍留小黑胡的人,即是你父皇。 ”宪宗见到儿子,抱在怀中热烈亲吻,看着儿子不住地连连点头,太像我了 ,这是我的儿子!于是下命通告满朝文武及全国庆贺。万贵妃听到这一消息 ,如梦方醒,认为左右蒙骗了她,把千仇万恨一下子移到了纪妃身上。不久 纪妃有病,凶狠残忍的万贵妃买通太医,在药中下毒,毒死了纪妃。但无人 敢追究。 6岁的小儿被立为皇太子,宪宗的母亲周太后说,太子之母已亡故,无 人照料,让他搬到我的宫中来吧。宪宗遵母命,将太子送来。**万贵妃请 太子吃饭,周太后说:“你只管去,但千万记住不能吃东西。”万贵妃见太 子来到,非常高兴,马上摆上一桌丰盛的宴席。太子说:“我已吃过饭,什 么也不吃了。”万贵妃又端来一碗汤,太子看了很久说:“汤里可能有毒药 ,我不敢喝。”说着便起身离去。万贵妃望着太子的背说:“如此小小年纪 就这样待我,如果做了皇帝,岂不把我当成砧板上的鱼肉吗!”于是她召集 同党密谋,决定要除掉这个太子。唯万贵妃之命是从的宪宗也同意废掉太子 。只是由于泰山地震,占卜说与太子有关,宪宗害怕才算作罢。P2-3
《菜根谭--典藏版》作者介绍:
《菜根谭》是一部教诲世人“去妄存真”的宝典。人心渐渐“失真”,
便为“荣利所缠缚”,追逐着吞噬纯真心性的物欲,积淀起掩蔽纯真心性的
“尘埃”,真心也就变成了“妄心”。
这也是一部教诲世人“行止在我”的宝典。“行止在我”,即是让人“
进退有方”,“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
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菜根谭经典珍藏(珍藏版)》(作者洪应明)是“国学经典智慧丛书”之
一。
《菜根谭经典珍藏(珍藏版)》分为四卷内容。
**卷
天道忌盈 卦终未济
人能诚心和气 胜于调息观心
动静合宜道之真体
弄权一时 凄凉万古
抱朴守拙 涉世之道
出污泥而不染 明机巧而不用
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攻人毋太严 教人毋过高
无过便是功 无怨便是德
人能放得心下 即可人圣超凡
我见害于心 聪明障于道
富者应多施舍 智者宜不炫耀
居安思危 处乱思治
留正气给天地 遗清名于乾坤
伏魔先伏自心 驭横先平此气
忘功不忘过 忘怨不忘恩
对小人不恶 待君子有礼
欲路上勿染指 理路上勿退步
立身要高一步 处世须退一步
修德须忘功名 读书定要深心
不流于浓艳 不陷于枯寂
真伪之道 只在一念
道者应有木石心名相须具云水趣
多心招祸 少事为福
善人和气一团 恶人杀气腾腾
欲无祸于昭昭 勿得罪于冥冥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恶人读书 适以济恶
崇俭养廉 守拙全真
苦中有乐 乐中有苦
无胜于有德行之行为无劣于有权力之名誉
推己及人 方便法门
读书希圣讲学躬行居官爱民立业重德
读心中之名文 听本真之妙曲
人死留名 豹死留皮
第二卷
谦虚受益 满盈招损
谨言慎行 君子之道
虚心明义理 实心却物欲
宽严得宜勿偏一方
大智若愚 大巧似拙
厚德载物 雅量容人
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不著色相 不留声影
一念私贪万劫不复
心公不昧 六贼无踪
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
君子穷当益工 勿失风雅气度
舍己毋处疑 施恩勿望报
天福无欲之贞士 而祸避祸之?人
临崖勒马 起死回生
宁静淡泊 观心之道
只畏伪君子 不怕真小人
动中静是真静 苦中乐是真乐
多种功德 勿贪权位
当念积累之难 常思倾覆之易
顺境不足喜 逆境不足忧
富贵而恣势弄权 乃自取灭亡之道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能彻见心性 则天下平稳
操履不可少变 锋芒不可太露
文章极处无奇巧 人品极处只本然
明世相之本体 负天下之重任
凡事当留余地 五分便无殃悔
人生无常 不可虚度
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
勿犯公论 勿谄权门
直躬不畏人忌 无恶不惧人毁
忠恕待人 养德远害
持身不可轻 用心不可重
持盈履满君子兢兢
爱重反为仇 薄极反成喜
却私扶公修身种德
从容处家族之变 剀切规朋友之失
藏巧于拙 寓清于浊
盛极必衰 剥极必复
毋偏信自任 毋自满嫉人
毋以短攻短 毋以顽济顽
奇异无远识 独行无恒操
第三卷
不夸妍好洁 无丑污之辱
富贵多炎凉 骨肉多妒忌
对阴险者勿推心 遇高傲者勿多口
伦常本乎天性 不可任德怀恩
功过不可少混 恩仇不可过明
位盛危至 德高谤兴
应以德御才 勿恃才败德
穷寇勿追 投鼠忌器
趋炎附势人情之常
须冷眼观物 勿轻动刚肠
量弘识高 功德日进
阴恶祸深 阳善功小
过归己任 功让他人
功名一时 气节千载
自然造化之妙 智巧所不能及
人生惟危 道心惟微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诚为人 圆转涉世
不能养德 终归末节
急流勇退 与世无争
慎德于小事 施恩于无缘
一念能动鬼神 一行克动天地
心善而子孙盛 根固而枝叶荣
勿妄自菲薄 勿自夸自傲
情急招损 严厉生恨
文华不如简素 读今不如述古
修身种德 事业之基
春风育物 朔雪杀生
善根暗长 恶损潜消
道乃公正无私 学当随时警惕
信人示己之诚 疑人显己之诈
厚待故交礼遇衰朽
君子以勤俭立德 小人以勤俭图利
学贵有恒 道在悟真
心虚意净 明心见性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律己宜严 待人宜宽
明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虑
为奇不为异 求清不求激
恩宜自薄而厚 威须先严后宽
慈悲之心 生生之机
勿为欲情所系 便与本体相合
操持严明 守正不阿
和气致祥瑞 洁白留清名
心体莹然 不失本真
疾病易医 魔障难除
处富知贫 居安思危
清浊并包 善恶兼容
好利者害显而浅 好名者害隐而深
忘恩报怨 刻薄之尤
金须百炼 矢不轻发
宁为小人所毁 勿为君子所容
谗言如云蔽日 甘言如风侵肌
戒高绝之行 忌褊急之衷
冷静观人理智处世
量宽福厚 器小禄薄
喜忧安危 勿介于心
过满则溢 过刚则折
恶不可即就 善不可即亲
乐极生悲 苦尽甘来
虚圆立业 偾事失机
处世要道 不即不离
第四卷
静中见真境 淡中识本然
幼不学不成器
躁性偾事 和平徼福
守口须密 防意须严
不忧患难 不畏权豪
浓夭淡久 大器晚成
乐贵自然真趣 景物不在多远
心静而本体现 水清而月影明
世间之广狭 皆由于自造
天地万物 皆是实相
观形不如观心 神用胜过迹用
心无物欲乾坤静 坐有琴书便是仙
万象皆空幻 达人须达观
泡沫人生 何争名利
知机其神乎 会趣明道矣
**空寂 过犹不及
得好休时便好休 如不休时终无休
冷静观世事 忙中去偷闲
广狭长短 由于心念
栽花种竹 心境无我
知足则仙凡异路 善用则生杀自殊
不亲富贵 不溺酒食
恬淡适己 身心自在
守正安分 远祸之道
与闲云为友 以风月为家
隐者高明 省事平安
去思苦亦乐 随心热亦凉
修养定静工夫 临变方不动乱
居安思危 处进思退
理出于易 道不在远
动静合宜 出入无碍
执著是苦海 解脱是仙乡
躁极则昏 静极则明
出世在涉世 了心在尽心
身放闲处 心在静中
春之繁华 不若秋之清爽
梦幻空华 真如之月
欲心生邪念 虚心生正念
富者多忧 贵者多险
来去自如 融通自在
以失意之思 制得意之念
世态变化无极 万事必须达观
心地能平稳安静 触处皆青山绿水
人生本无常 盛衰何可恃
苦海茫茫 回头是岸
见微知著 守正待时
心境恬淡 绝虑忘忧
自然人心融和一体
不弄技巧 以拙为进
以我转物 逍遥自在
任其自然 万事安乐
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
山居清丽 人都俗气
祸福苦乐 一念之差
雪夜读书神清 登山眺望心旷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何处无妙境 何处无净土
顺逆一视欣戚两忘
体任自然 不染世法
厉害乃世之常 不若无事为福
观物须有自得 勿徒流连光景
身居局中 心在局外
满腔和气 随地春风
陷于不义 生不若死
把握要点 卷舒自在
万贵妃是明宪宗的妃子,山东诸城人。她4岁即进宫做勤杂活,由于她 聪明伶俐,干活不怕脏累,又善于逢迎主子,因而很得孙太后的赏识,及至 成年,出落得花枝招展,更加惹人喜欢。宪宗少年时,常到太后住处游玩, 善于察言观色的万氏,感觉到自己日后要想富贵,就得在太子身上下功夫, 而她那动人的媚态,也确实打动了少年太子的心。于是他请求祖母让万氏去 服侍自己,皇太后答应了他的要求。万氏跟随主子后,二人如影随形,时刻 不离,名义上二人是主仆,实际上已是夫妻。宪宗当皇帝那年才16岁,万氏 已是35岁的人了,尽管她比皇帝年长18岁,但仍能狐媚惑主,把宪宗弄得如 醉如痴。原来万氏以为宪宗当皇帝后一定会立她为皇后,怎奈她出身寒微, 皇后梦当然成为泡影。宪宗的父皇英宗看儿子已经16岁了,就在全国范围内 挑选后妃,*后定下吴氏、王氏、柏氏三女为皇后人选。万氏知道自己没分 ,气得咬牙切齿,可是皇后尚未选定,英宗却突然病死。宪宗的生母周太后 即命太监牛玉为帝选皇后,她认为三女中吴氏貌美且贤,可母仪天下。经周 太后*后裁定,选择吴氏女为皇后,于是立即诏告天下,择吉日为宪宗完婚 。宪宗虽然与吴皇后结了婚,但实际上并不喜爱她,其心仍恋着万氏,并且 册封万氏为皇贵妃。 万贵妃没能当上皇后,把满腔怨恨都集中到吴皇后身上。她自恃宪宗宠 爱,每见皇后都不遵守宫中礼法,不是冷嘲热讽,就是怒目而视。起初吴皇 后尚能容忍,后来万贵妃更加肆无忌惮地顶撞她,根本不把她这个皇后放在 眼里。忍耐终有限度,何况皇后年轻气盛,心想我堂堂一国女主,竞遭妃子 奚落,这还了得。于是就大声斥责万贵妃,万贵妃一听,怒火中烧,立即反 驳,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皇后,惹得皇后性起,命令官人把万贵妃按倒在地 ,打了一顿,这一下可闯了大祸。万贵妃披头散发地跑到宪宗面前大哭大闹 ,说皇后加害她,请求圣上为她做主。宪宗本来一心都在万贵妃身上,对吴 皇后并不感兴趣,现在她竟敢欺负爱妃,真是岂有此理!宫廷斗争向来是不 择手段的,为了达到废掉吴皇后的目的.万贵妃与宪宗费尽了心机。宪宗在 万贵妃的怂(s6ng)恿下找到周太后,要求废掉吴皇后。周太后一听摇摇头说 ,皇后册封才一个月,没有大错,怎么能随便废掉!宪宗见母后不允,就说 ,如果母后不同意废掉吴氏,儿就不做皇帝了。这一下把周太后吓住了,无 奈只得同意了宪宗的意见,下诏废掉吴皇后。 万贵妃见自己的阴谋得逞,非常高兴,进一步要求宪宗立她为皇后。但 周太后认为她年龄太大,决不能立为皇后。后来改立王氏女为皇后。王皇后 深知万贵妃的厉害,又有吴皇后前车之鉴,她一切都听之任之,一切都随着 万贵妃,任凭她胡作非为,倒也相安无事。宪宗对万贵妃言听计从,朝中一 些大臣也迫于她的淫威,不敢与之相抗。后来万贵妃生下一个男孩,宪宗大 喜,这是他的**个男孩。封建社会,母以子贵,既然自己生的是长子,那 皇后早晚也是自己的。谁知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孩子竞天亡了,这年她已39 岁。从此,万贵妃再也不能怀孕了。她生性嫉妒,自己不能生,也决不能让 别人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企图,她严格控制宪宗到其他妃嫔住室过夜,同时 指示亲信在宫中明察暗访,只要发现宪宗去哪位妃嫔宫中,就派人送去打胎 药,强逼服用,如果怀了孕,不堕胎就被秘密毒死。柏贤妃曾生一男孩,这 是宪宗的第二子,被她发现后即用药毒死,宫中虽有人知道此事,但迫于万 贵妃的权势,谁也不敢揭发此事,只瞒着宪宗一人就是了。 到了宪宗成化十一年,宪宗仍然无子,不免有些着急。**,太监张敏 为他梳头,他对着镜子叹息道:“朕已有白发了,老将至矣,可叹尚无儿子 ,将来朕百年后,这皇位谁来继承呢!”说罢潸(shan)然泪下,很是伤感。 张敏大为感动,冒着生命危险,跪在地上叩头说:“万岁不必忧虑,您早有 儿子了。”宪宗惊诧(cha)得瞪大了眼睛说:“爱卿不是哄骗朕吧!”张敏 再次叩头说,奴才怎敢哄骗陛下!这时在一旁站着的太监怀恩也跪在地上说 :“张敏所言是实,皇子是纪妃所生,今年已6岁,因恐遭不测,才不敢让 外人知晓。”原来纪妃怀孕时,万贵妃也有耳闻,曾派人前去处治。可那人 见纪妃为人忠厚,不忍加害,回来对万贵妃说,纪妃肚子内长的是一硬块, 并非怀孕,万贵妃听后半信半疑,将纪妃赶出皇宫。不久,纪妃果然生了一 子,这是宪宗的第三子,纪妃怕因此引来杀身大祸,便吩咐太监张敏将婴儿 溺死。张敏说,皇上至今无子,岂能将亲生骨肉抛弃!于是便把小孩密藏起 来抚养,纪妃乳汁不足,就用米汤补充,被废吴皇后住处离纪妃不远,也常 来照料,这才将小孩的命保住。 宪宗听说有了儿子,恨不得马上见到,忙派人前往迎接。纪妃哭着说: “儿去之日,便是娘命尽之时,若见一穿黄袍留小黑胡的人,即是你父皇。 ”宪宗见到儿子,抱在怀中热烈亲吻,看着儿子不住地连连点头,太像我了 ,这是我的儿子!于是下命通告满朝文武及全国庆贺。万贵妃听到这一消息 ,如梦方醒,认为左右蒙骗了她,把千仇万恨一下子移到了纪妃身上。不久 纪妃有病,凶狠残忍的万贵妃买通太医,在药中下毒,毒死了纪妃。但无人 敢追究。 6岁的小儿被立为皇太子,宪宗的母亲周太后说,太子之母已亡故,无 人照料,让他搬到我的宫中来吧。宪宗遵母命,将太子送来。**万贵妃请 太子吃饭,周太后说:“你只管去,但千万记住不能吃东西。”万贵妃见太 子来到,非常高兴,马上摆上一桌丰盛的宴席。太子说:“我已吃过饭,什 么也不吃了。”万贵妃又端来一碗汤,太子看了很久说:“汤里可能有毒药 ,我不敢喝。”说着便起身离去。万贵妃望着太子的背说:“如此小小年纪 就这样待我,如果做了皇帝,岂不把我当成砧板上的鱼肉吗!”于是她召集 同党密谋,决定要除掉这个太子。唯万贵妃之命是从的宪宗也同意废掉太子 。只是由于泰山地震,占卜说与太子有关,宪宗害怕才算作罢。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