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9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 1 1 4 7 35 1796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北北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10403191    地址:河北省 保定市 涿州市 码头镇西刘庄
促销广告:诚信经营,低价销售!正版库存书,供您选购.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欢迎亲们的光临,春节放假时间2022年1月26日---2月18日,需要什么书可以在线留言,年后上班会第一时间发货.








本店售的不是用过的二手旧书,都是正版库存书,批发价.



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
店铺介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韩同群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2版)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
ISBN:9787301210123 [十位:7301210124]
页数:340      
定价:¥42.00
店铺售价:¥37.90 (为您节省:¥4.10
店铺库存:18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10403191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2版)》内容提要: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汽车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汽车发动机原理(第2版)》讲述汽车常用动力——点燃式和压燃式内燃机的基本理论,兼顾新型车用动力技术,包括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驱动技术等。全书分为4篇,共12章。绪论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的发展简史和发展前景。**篇讲述了与热力发动机密切相关的热工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第二篇在热力学基本定律基础上论述广泛应用的车用发动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能量转换以及循环充量的原理和规律,即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问题。第三篇讨论内燃机的燃烧与排放问题,包括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规律与有害排放物及噪声控制。第四篇讨论了内燃机应用于汽车动力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运行特性与性能调控问题。
作者根据多年来对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运用等非内燃机专业讲授汽车发动机原理的经验,编写了本书内容,坚持了实用性原则,并对汽车发动机前沿技术等内容做了较大补充修改。
本书一般作为汽车类专业本科生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汽车及发动机科技工作人员参考,同时也较适于初学发动机原理的读者自学之用。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2版)_韩同群_北京大学出版社_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2版)》图书目录:
绪论 汽车发动机发展简史
**篇 热力工程基础
第1章 热机与热功转换的基本规律
1.1 热能在热机中转换为机械功的过程
1.2 热功转换的工质及其参数
1.2.1 工质及状态参数
1.2.2 状态参数的坐标图
1.2.3 功和热量
1.2.4 热力学**定律
1.3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1.3.1 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
1.3.2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及参数计算
1.3.3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的p-v图及T-s图
1.4 热功转换的效率
1.4.1 热机循环
1.4.2 热力学第二定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
2.1 四行程发动机理论循环的计算
2.1.1 对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的简化
2.1.2 理论循环的热效率和平均指示压力的计算
2.2 理论循环热效率和平均指示压力的影响因素
2.3 理论循环热效率比较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发动机燃料与燃烧
3.1 发动机的传统燃料
3.1.1 烃的分类、构成和性质
3.1.2 汽油和柴油的使用特性
3.1.3 燃料特性引起的发动机工作模式上的差异
3.2 发动机代用燃料
3.2.1 气体燃料
3.2.2 液体燃料
3.3 燃烧热化学
3.3.1 1kg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3.3.2 过量空气系数φc>1时完全燃烧产物的数量
3.3.3 燃料热值与混合气热值
3.4 燃烧的基础知识
3.4.1 着火与燃烧
3.4.2 烃的氧化反应
3.4.3 自燃与点燃
3.4.4 发动机的燃烧模式
3.5 燃料电池
3.5.1 燃料电池结构
3.5.2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发动机的传热
4.1 热量传递过程概述
4.1.1 热传递的概念
4.1.2 热传递的3种基本方式
4.2 导热过程
4.2.1 导热现象分析
4.2.2 导热机理
4.2.3 导热问题分析过程
4.2.4 一维稳态导热问题
4.3 对流换热
4.3.1 对流换热的计算
4.3.2 对流换热系数a的各种关联式及应用举例
4.4 辐射换热
4.4.1 辐射换热的基本知识
4.4.2 两物体间的辐射换热量的计算
4.4.3 气体辐射
4.4.4 火焰辐射
4.5 发动机换热分析
4.5.1 发动机中导热问题的求解方法
4.5.2 燃气与壁面间的辐射换热
4.5.3 燃气与壁面间的瞬时综合换热系数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篇 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
第5章 发动机实际循环与评价指标
5.1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5.1.1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5.1.2 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5.2 发动机的指示指标
5.2.1 发动机的示功图
5.2.2 发动机的指示性能指标
5.3 发动机的有效指标
5.3.1 动力性指标
5.3.2 经济性指标
5.3.3 强化指标
5.4 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5.4.1 机械效率
5.4.2 机械损失的测定
5.4.3 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5.4.4 发动机的热平衡
5.5 提高发动机性能指标的途径
5.5.1 发动机能量的合理利用
5.5.2 决定动力输出的“量”与“质”的两大因素
5.5.3 影响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因素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换气过程与循环充量
6.1 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6.1.1 换气过程
6.1.2 换气损失
6.2 四冲程发动机的充量系数
6.2.1 充量系数解析式
6.2.2 影响充量系数φc的因素
6.2.3 提高发动机充量系数措施
6.3 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6.3.1 换气过程
6.3.2 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的特点
6.3.3 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方案
6.3.4 换气效果的评价
6.3.5 影响扫气效率的因素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
7.1 发动机增压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7.1.1 增压的概念
7.1.2 增压发动机的特点
7.1.3 增压的衡量指标
7.1.4 增压的结构形式及分类
7.2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7.2.1 径流式废气涡轮的工作原理
7.2.2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
第三篇 燃烧与排放
第四篇 运行特性与性能调控
附录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2版)》编辑推荐与评论:
丛书特点 注重以学生为本: 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来编写,考虑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通过不同的工程案例或者示例深入浅出进行讲解,紧紧抓住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点,锻炼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注重人文知识与科技知识的结合: 以人文知识讲解的手法来阐述科技知识,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设置阅读材料板块介绍相关的人文知识,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注重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 书中配备大量实景图和实物图,并辅以示意图进行介绍,通过模型化的教学案例介绍具体工程实践中的相关知识技能,强化实际操作训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设计有丰富的题型,在巩固知识技能的同时启发创新思维。 注重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学生就业所需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着眼点,紧跟*新的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着重讲解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技能,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