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廖平春秋学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廖平春秋学研究

  • 作者:赵沛
  • 出版社:巴蜀书社
  • ISBN:9787806599969
  •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01日
  • 页数:336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6599969
    • 作者
    • 页数
      336
    • 出版时间
      2007年08月01日
    • 定价
      ¥2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紧扣晚清学术发展的历史脉搏,将廖平的“《春秋》学”放在西学东渐以后中国传统思想学术与西方文化激烈对抗的背景下考察。从学术渊源和时代特征的双向角度,从晚清中国政治、学术的总的背景和廖平个人的学术与政治旨趣两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如此,不但给了廖平以“了解之同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晚清学术思想界的总体流脉。作者从中国学术演进的内在理路以及清代学术的时代特色两个方面分析了廖平经学的特征,指出,清代经学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其与西学对抗和对应现实政治的无奈窘境中,必然走向终结的命运;廖平经学实际上正见证并以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传统经学的终结。在这一认识框架之下,作者系统地从廖平对《春秋》经的认识、廖平的《毂梁》研究、《公羊》研究、《左传》研究以及廖平《春秋》学的特点和学术地位等五个方面对廖平的《春秋》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论证,是目前为止全面、系统研究廖平《春秋》学的**本专著。
    目录
    总序
    序(一)
    序(二)
    **章 廖平经学研究述评
    第二章 廖平对《春秋》经的认识
    **节 教育背景对廖平《春秋》学的影响
    一 早期教育
    二 张之洞的影响
    三 王闽运时期尊经书院学风的影响
    四 教育背景对廖平《春秋》学特点的影响
    第二节 廖平对《春秋》经的认识
    一 《春秋》与《春秋》学
    二 廖平对《春秋》经的认识
    第三章 廖平的《毂梁》研究
    **节 《觳梁传》的特色和清代的觳梁学
    一 《毂梁传》的特色与毂梁学
    二 清代的毂梁学
    第二节 廖平对《毂梁传》的基本认识
    一 廖平毂梁学的主要著作
    二 廖平对《毂梁传》的基本认识
    第三节 廖平的《觳梁》研究
    一 《毂梁古义疏证》对《春秋》礼制、义、例的发掘
    二 《释范》、《毂梁集解纠缪》对范宁的批评
    三 《起起废疾》对何休、郑玄的纠正
    第四章 廖平的《公羊》研究
    **节 《公羊传》的特色和清代的公羊学
    一 《公羊传》的特色与公羊学
    二 清代的公羊学
    第二节 廖平对《公羊传》的基本认识
    一 廖平公羊学的主要著作
    二 廖平对《公羊传》的基本认识
    第三节 廖平对《公羊》义、例的发掘
    一 素王之法与《春秋》王鲁
    二 拨乱反正,以俟后圣
    三 改制说
    四 三世说
    五 三统说
    六 “大一统”说
    七 夷夏之辨
    第四节 廖平公羊学的特点
    一 以阐发《春秋》微言大义为宗旨
    二 以笃守今文家法、复明两汉师说为旨归
    第五章 廖平的《左传》研究
    **节 晚清学术背景下的《左传》学
    一 清代后期学术演变的大致路径
    二 今古之争背景下的晚清《左传》学
    第二节 廖平对《左传》的基本认识
    一 关于《左传》的今古文归属的前后变化
    二 关于《左传》是否为解经之书
    三 《左传》与《国语》的关系

    第三节 《左传》的记事与义、例
    一 论《左传》解经
    二 论《左传》明义
    三 论《左传》设例
    第四节 廖平《左传》研究对杜预的批评
    一 廖平《左传》研究的重要著作
    二 廖平《左传》研究对杜预的批评
    第六章 廖平《春秋》学的特点和学术地位
    **节 廖平《春秋》学的特点
    一 以《王制》统《春秋》
    二 重《毂梁》,以礼制治《春秋》
    三 廖平的兼治三传与《三传折中》
    四 始由严谨终至臆造
    第二节 廖平《春秋》学的学术地位
    一 廖平经学研究开启了传统经学向经学史研究的现代转化
    二 廖平与近代经学的终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