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QQ咨询:
有路璐璐:

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 作者:郭院林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9787101060218
  •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 页数:301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综述了刘氏家学的研究现状,考察了刘氏学人学行,分析刘氏四世之学术变化与发展。以专书和专人研究相结合,对刘氏《左传》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察:对《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一书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厘清以往研究笼统将此书归功于刘文淇的说法,指出刘氏四世学人对此书都有贡献;探讨了刘师培研究《左传》的动力与成就,认为刘师培为《左传》学建立了完整的理论构架。*后以刘氏家族为代表,从治学方法论角度分析了清儒治经方法,对清代学术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
    文章节选
    **章 仪征刘氏家学谱系
    扬州学派①接武吴、皖,为清代乾嘉学术重要之流派,其学术成果可说涉及传统学术的各个层面,经学是其核心和主干,遍及《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尔雅》诸方面。扬州学派曾经辉煌一时,阮元、焦循、凌廷堪三大学术巨擘②是乾嘉学派杰出代表。但时世多变,随着扬州城市经济从繁华走向衰落,以此为基础的学术也随之黯淡。
    仪征刘氏四世亲历扬州学派盛衰,与不同时段的扬州学人交接频繁,治学方法基本相通。故刘氏家学历程可为扬州学派发展史一典型个案。仪征刘氏四世治经,显扬海内,为学界推重百余年。他们据守《左传》之学,实为一大奇观。学林论及刘氏,多比拟为惠氏三传、钱家九人③。然多人共治《左氏》之学,穷数世精力,而其著述《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仍仅止于襄公五年,未成完帙,每念及此,学界叹息。
    刘氏家学以古文经学为根基,秉承了扬州学派实事求是、融会贯通的精神,信古文而不废今文,偏汉学而不废宋学。这种兼收并蓄的特点,使其视野更加宽阔,再加上继承皖派而来的扎实的考据功底,学术研究自然精进。刘氏学人以《左传》研究为根本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在天文、历法、典制、地理等各方面都有研究,特别是在小学、三礼、历法等方面都有丰富成果。
    ①扬州学派肇端于乾嘉之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对此派已有系统阐发,此后学界对此有不同意见,赞同者有梁启超等,反对者有章太炎等。今人王俊义与孙钦善、漆永祥各持一端。南京大学博士冯乾论证地域分派的可行性(见其博士论文《扬州学派研究》)。笔者认为以地域分派,便于研究,未尝不可;如果严格说来,吴、皖派系也未必成立。陈祖武从历史继承看待这些学派,见氏著:《扬州诸儒与乾嘉学派》,《扬州研究——江都陈轶群先生百龄冥诞纪念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6年版。笔者深以为然。
    ②扬州大学祁龙威曾撰文剖析三儒学说,以之作为扬州学派代表,见氏著:《清乾嘉后期扬州三儒学术发微》,《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3月第四卷第2期,第68~73页。
    ③钱大昕、钱大昭、钱塘、钱坫、钱东垣、钱绎、钱侗等一门九人,俱心向古学。参阅《清史稿》第43册。
    ……
    目录

    导论
    **节 清代仪征刘氏家学研究现状
    一、刘氏家学系统研究
    二、刘氏学人专人研究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设想
    一、研究缘起与目的
    二、研究方法与框架
    **章 仪征刘氏家学谱系
    **节 刘氏学人生平述论
    一、岿然儒门,防自训导——刘文淇生平
    二、红豆三传,儒林趾美——刘毓崧父子生平
    三、青藜四照,宝树联芳——刘师培兄弟生平
    第二节 刘氏治学环境与学术资源
    一、占籍仪征:地域环境
    二、学派传承:学术渊源
    三、入幕交游:生活阅历
    第三节 刘氏家族著作考述
    一、刘文淇
    二、刘毓崧
    三、刘寿曾兄弟
    四、刘师培
    第四节 刘氏家学特色与转变
    一、刘文淇:树立家法
    二、刘毓崧:博通众家
    三、刘师培:拓宽门庭
    第二章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研究
    **节 编纂考论
    一、《疏证》缘起
    二、长编问题
    三、版本与编撰
    第二节 体例考论
    一、“注例”分析
    二、编纂体例
    三、按语归属
    第三节 思想内容评析
    一、尊王思想
    二、内容分析
    三、疏证原则与得失
    第三章 刘师培的学术思想——以《左传》学为**
    **节 刘师培的思想历程
    一、民族民主革命
    二、无政府主义者的“乌托邦”
    三、学术专业化的艰难转变
    第二节 刘师培《左传》学建树
    一、《左传》学面临的挑战
    二、梳理《左传》学历史
    三、建构《左传》学理论
    第三节 纠合传统学术分歧——刘师培治学特点平议
    一、等视经史
    二、平分今古
    三、持平汉宋
    四、会通中西
    第四章 刘氏家学的学术史意义
    **节 刘氏《五经旧疏考正》的方法评析
    一、《考正》缘起与旧疏价值
    二、考证方法归纳
    三、《五经正义》评价与刘氏考证得失
    第二节 刘氏家学平议
    一、“实事”如何“求是”
    二、重疏经籍的理想
    三、刘氏家学评价
    第三节 清代学风与世风概说
    一、读经风气的养成
    二、治经方法
    三、朴学——追求淳朴的学风与世风
    四、学术、政治与学术专业化
    附录:
    一、刘氏家族谱系略表
    二、仪征刘氏家族学谱简编
    三、刘文淇、刘毓崧、刘寿曾交游合表
    四、刘文淇书札四通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