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东亚复兴
QQ��询:
有路璐璐:

东亚复兴

  • 作者:吉尔 卡拉斯 黄志强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ISBN:9787508610917
  •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 页数:334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转瞬之间,10年已过。金融危机在历史上给人类留下过惨痛的回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过后,世界大战随即爆发。80年代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过后,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然而,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大多数东亚**却成功从危机中走出,产业结构大幅调整,对外贸易大幅啬,公司治理获得改善,金融监管显著提升……如今,东亚已再度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本书从贸易、创新、金融、城市以及反腐败等角度揭开了这一奇迹背后的秘密。同时,本书更提出增长中必然面临的动力与阻力,特别是从落后**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将遭遇的发展陷阱:环境、拥堵和腐败,“可持续发展”是东亚各国*重要的课题。
    本书是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事务局**经济学家办公室的研究报告。世界银行每四年对东亚经济增长进行一项主题研究,本书是世界银行继《东亚奇迹》、《东亚的教训》和《东亚奇迹反思》之后的又一次权威之作。
    文章节选
    综述:日渐呈现的复兴
    大约10年前,即1997~1998年,金融危机使东亚的四个经济体陷入了泥沼之中。许多人预测,危机所揭示的结构性的弱点——腐败、任人唯亲和裙带关系——将使该地区陷人滞胀,正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拉丁美洲在债务危机之后发生的情况一样。人们预计,新兴的东亚地区数年内将不再增长,就像拉丁美洲的“失去的10年”。然而,1998年以来,这个地区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纪录非常惊人:国内生产总值(GDP)几乎翻番,年增长率超过9%,以美元现价计算,2005年达到了4万亿美元的水平。
    其他经济指标同样使人印象深刻。出口增加到了全世界出口总量的1/5,超过每年2万亿美元的规模,使得新兴的东亚地区成为世界上*为开放的贸易区域。该地区还是*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目的地,并且拥有价值1.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本市场也有长足发展,金融领域资产达到了9.6万亿美元。与1998年相比,贫困人口(按每天人均支出少于2美元计)的数量减少了近3亿人。一个中产**正在出现,经济事务中民主的声音也日益活跃。整个地区内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正在推进,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也非常乐观。
    在这个地区,经济复兴正逐渐展现出来。如同由于知识上的新发现催生了新思想和经济发展的欧洲文艺复兴一样,创新也在东亚地区得到了同样程度的重视(见专栏0-1)。贸易和金融、思想和技术、城市发展、家庭金融以及对公共领域的需求等方面的变化步伐,都颇为激动人心。如果目前的增长趋势持续下去,到2025年,东亚在世界经济巾所占的比重(25%)将和它在1820年所占的比重相当。人约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1820年前后),东亚在全球的重要性经历了很长时期的下降。
    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很容易夭折的世界上,东亚的十余个**或地区是如何做到如此成功的呢(朝鲜和缅甸是例外)?因为这些**或地区的差异非常巨大,常用的经济指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新兴的东亚地区,既包括13亿人口的中国,也包括250万人口的蒙古。人均收人既有低至400美元的老挝,也有高达24 000美元的新加坡。中国香港可能是世界上*自由的经济体,而越南还是仅有的几个保持礼会主义制度的经济体之一。到底发牛了什么?东亚是不是有什么特殊之处,能使差距如此之大的经济体都实现增长?
    已经有很多研究试回同答这个问题。其中,目前被引用的*多的一份研究是世界银行在1993年出版的《东亚奇迹》 (The East AsJan Mirac1e)。《东亚奇迹》试图解释八个表现出众的亚洲经济体的惊人经济成就。它得出的结论是:从大的方面看,这些经济体实现高增长是由于“基础条件的改善”。但它还认为基本政策仅仅是故事的一部分,此外,“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政府干预——系统地、手段多样地——推动了发展” (第5页)。《东亚奇迹》总结性地指出,进行试验的愿望和实施改变环境的政策是实现经济成功的关键。这个观点也是我们研究的基础。东亚的政府是如何采取对策,来应对1990年以来这个地区以及全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的呢?
    专栏0-1:过去和现在的复兴
    欧洲的复兴起源于15世纪兴旺的意大利城邦,并迅速扩展到中欧和西欧。其突出特点是大量吸收新的知识(尤其是向阿拉伯和印度学习数学),对珍惜现世美好生活的观念的重视,以及由于印刷术的出现带来的思想交流的加快。这次复兴标志着城市化、全球化和新生产模式等广泛的结构性变革力量的出现、
    回头来看,许多历史学家认为,那些和复兴之前的中世纪相联系的不良社会状况——特别是贫穷、争斗、腐败和对少数族群的迫害——在欧洲复兴时期实际上还有所恶化。当幸运的人们把这些变化看做是中世纪的转折点时,当时的其他很多人则将其视为社会弊病更为加剧的时期。
    目前正在不断呈现出来的东亚复兴,也具有一些同样的特征:它们不断加速吸收新知识(从美国和欧洲),它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由于计算机的广泛普及(轻易就将印刷术打败了)而带来的更加迅急的思想传播。从欧洲历史中可以汲取的一个教训是,如果东亚复兴想要进一步步入黄金期,这些变化就必须伴随着更为深刻的社会融合(socia1 cohesion)。
    显而易见,2006年的东亚经济,与它在1990年的表现比起来有很大不同。这个地区比当年要富裕得多,所以,该地区的市场规模也扩大了。居民也变得更加富裕,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经济**——包括生产、贸易和金融——也向中国和东北亚转移。东亚内部的区域协作主义正急剧上升,其表现形式则是正式的双边或多边经济贸易协定。在*近10年中,已经有24个新的条约被签订,还有34个以上的协议正在谈判中。区域协作兴起的部分原因在于1997~1998年的货币和金融危机,在那个决定性的时刻,许多政策制定者**次看到了与全球化,或者说是全面融人世界的利益相伴而来的风险。不过,也许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经济区域化的大趋势,这是一个市场推动的过程,在东亚,内部贸易、金融和创新加速发展,同时全球化也继续向前。
    曾经成功融人世界经济中的东亚**,现在正在进行区域一体化。引人注意的是,这种区域一体化的发生是对全球一体化的补充,而非损害。而且在许多方面,第二次一体化比起**次一体化来,进程要快得多。有所不同的是,东亚**似乎已经汲取了经济危机的教训,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可以抵御持续的全球一体化可能带来的损害。较为一致的是,这些**发现,区域一体化有助于保持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当其中很多**已经实现减贫,且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全球一体化驱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城市贫困、环境压力大、不平等加剧以及腐败等一系列国内问题。它意味着,当东亚**通过在国际一体化的基础上加上区域一体化来保持其国际竞争力时,它们还面临着一个挑战,即通过第三种一体化来保持其持续的增长。第三种一体化是要在国内层面上实现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社会凝聚力。
    1990年,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GDP为1,2万亿美元(见图1)。今天,其总量已超过4万亿美元。如果把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算进来,这个地区合计的GDP就会达到9.5万亿美元,接近全世界总产出的1/4。正是南于这样惊人的增长,这个地区才更接近中等收入水平。一旦越南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极有可能在2010年前实现——就会有超过95%的东亚居民生活在中等收入**里。这个地区的经济的未来取决于中等收入**的前景和表现。本书是关于整个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并特别关注了这个地区的中等收人**——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
    东亚正日渐成为中等收入地区,而且有更多**正努力寻求向更富裕**前进的战略,这一事实非常重要。因为,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增长模式也在变化。研究发现,在推动部门增长模式的变化中,有两种趋势在发挥作用。一方面,随着这些**越来越富,会产生出对更多种类产品的需求,其中很多产品有可能就是在围内生产的,因此,就会有一种推动产业多样化的力量。另一方面,如果这些**仅专注于做好它们*擅长的行业,那它们就仅仅是变得更富裕,并没有发展更多的产业部门。哪种趋势将主导发展是个实证问题。研究人员认为,答案取决于是更偏好生产的规模经济还是消费的多样性。
    *近的一份研究指出,各个**在初期都会采取多样化的战略,即增加值和就业在整个经济体中的分布会越来越分散。在中等收入水平上,各国总是会先后出现转折点,在超越这一点以后,各国都会再次开始在生产和就业上加强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似乎会取胜。这意味着,如果中等收入**想要继续富裕,就必须在某个时间实施有利于专业化的新战略。
    关于中等收入**想要继续繁荣就必须采取些新措施的观点,还受到以下论点的支持:即比起较富或较穷的**来,中等收入**的增长会相对较慢,这也说明了为什么20世纪的世界经济没能缩小贫富差距。它指出,中等收入**被主导成熟产业的、低工资的穷国竞争者和主导技术迅速变化产业的、追求创新的富国挤压在了中间。
    这就是东亚**、尤其是东南亚**现在面临的挑战。不过也有乐观的理由。东亚有些不久前才实现了工业化的经济体已成功地从中等收入迈进富裕**的行列,这说明,在目前环境下,如果采取正确的政策,实现这样的转变也是可能的。而且经验表明,存亚洲内部,低收入**主导制造业、富裕**主导知识经济的区分也并不是那么**。新兴工业化**仍然是成功的制造商,即使在非常成熟的产业也是如此,同时,中国和印度也说明,知识经济领域的成功也不是专属于富裕**。对中等收入**来说,诀窍似乎就在于同时实施以上两种战略。
    中国对区域化和区域协作主义的推动
    中国的奇迹未被包括在《东亚奇迹》一书中,因为其转型经历被认为是独具一格的。但中国的发展奇迹是当今世界上*为引人瞩目的,也是这个地区主要的经济力量,代表着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一半的GDP和1/3的出口。尤其是自从2001年11月巾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作为亚洲出口迅速增长的目的地,给其他贸易伙伴提供了大量机会。同时它也是主要的竞争者。这个地区的政策制定者们在面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时,都在重新思考他们的**战略。
    由于其占**优势的经济规模、就大陆经济体而言不寻常的对外开放以及对地区的辐射,中国在东亚奇迹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围,并于2004年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大的贸易围。对东亚**而言,中国正在成为其主要的贸易伙伴。它是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大的供应国,同时也是韩国的*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供应国。近10年来,中国的进15以每年约18%的速度增长,其进口占GDP的比率达到了34%,相当于另外两个主要经济体日本(9%)和美国(12%)的3倍。中国有一半以上的进口来自东亚。南于巾国的缘故,东亚地区贸易的一半以上发生在区域内部,与欧盟地区的一体化程度相当。
    很多分析人员认为,东亚的区域内贸易是南市场推动的,因此,*好不要将其描述为区域协作主义的结果,而是自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结果,这也是东亚经济体身为世界上增长*迅速和*开放的经济体的天然的副产品。亚洲同家早就是多边和单边贸易自南化中*有力的组成部分,只是到*近,地区性贸易协定才开始增多。看起来,它主要是与变化着的贸易和投资形式紧密联系,也即和真实的经济力量相联系,并非政治考虑促进的区域协同,亚洲金融危机后与全球化的对抗也不是真正的原因。
    在区域性牛产网络中,从一个**把零部件运到另一个**,以进一步装配加工的贸易,在地区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日渐增大。这些生产链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广场协议之后,而当中国和其他东亚经济体开始采用更有利于外商投资的政策后,其发展更是加速了。到1990年,外资企业在全部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在中国和东亚其他中等收人**占到了30%~90%。如今,日本跨国公司在亚洲各分支机构生产的产品有80%以上是出口到其他亚洲**,而其进口的95%以上也来自亚洲生产者。
    贸易和FDI之间的联系成为区域化的有力推动力量。地区性协议保证了分布在生产网络中的各个**的市场准人,促使零部件的关税进一步削减——一*终实现自南贸易。同时,地区性贸易协定减少了外国投资、服务贸易、熟练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其中,劳动力流动对于建立地区性生产网络至关重要,但在多边贸易对话中作为要解决的议题又过于敏感。因此,地区性贸易协定为多边贸易协定提供了重要的补充。
    东亚的经济图景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地区经济规模巨大,而且所有**的收入水平都在上升。它比过去更加开放,地区内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同时,东亚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份额也上升了,虽然并不是那么明显。东亚先融入全球,现在正融入地区(见图2),中国处于这个发展的**位置。但地区合作的制度性框架相对还不成熟,一些特别安排也还存在较高的副作用。在处理这些复杂问题时,还有什么东西要学习的吗?
    在东亚各国政策制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关于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合作一直存在着重大争论,这些争论涉及的问题包括贸易自由化、区域贸易协定中复杂的关于原产地的“面条碗”规则(其含义是,各种双边和多边协议中规定了不同的优惠待遇和原产地规则,像面条那样缠绕在一起)、对外国投资者的税收优惠以及新的区域性金融架构等。同时,政策制定者们也在考虑,如何处理那些与一体化和高速增长结伴而来的问题,如交通拥堵、腐败以及社会凝聚力消散等。在大多数问题的讨论中,经济学家们并未做出特别的贡献,他们从东亚的成功经验中收获的启迪反而更多。来自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关于经济成功的试错**(其要点是宏观经济稳定、储蓄、开放和教育),似乎并不足以为政策选择提供特别有用的建议。对于东亚多数地区而言(朝鲜和缅甸除外),理论提出的那些原则都是重要的,但也仅此而已。然而,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却取得了重大突破,不断增加的实证研究也说明,这些新的思潮并不仅仅在理论上**优美,还能推出有力的范例,帮助指导实际政策。
    因此,我们需要在此稍微偏离一下本书的主题,介绍一些现代经济理论的*近发展,其中包括:哪些产品参与国际贸易(新现代贸易理论),什么原因使富国经济迅速增长,甚至比穷国和中等收入**的增长还快(新增长理论),以及增长发生在哪些地方(新经济地理学)。
    ……
    目录
    综述:日渐呈现的复兴
    **章 增长的动力和阻力
    第二章 对外贸易
    第三章 创新
    第四章 金融
    第五章 城市
    第六章 社会和谐
    第七章 反腐败
    致谢
    地图
    1.1 东亚很快将成为中等收入地区
    2.1 贸易联系使东亚各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1 东亚地区的电信流量意味着积极的知识交流
    4.1 东亚各国内部的投资往来非常重要
    5.1 未来10年,东亚各种规模的城市都将快速扩张
    6.1 东亚各国内部的贫困现象仍然严重
    7.1 东亚各国的法治质量
    专栏
    0-1:过去和现在的复兴
    0-2:珠三角地区:的增长、动力与问题
    1-1:世界银行每四年一次对东亚进行的区域研究
    1-2:“东亚任务”: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1-3:中等收入地位: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
    3-1:思想和知识:非独占性和非对抗性消费
    3-2:从国外获取技术的途径
    3-3:规模经济、贴牌生产、设计生产和商标生产的顺序
    3-4:外国技术和国内创新都能支持发展的顺序
    3-5:地理位置和知识溢出
    5-1:聚合经济
    5-2:*优的城市化集中度?
    5-3:中国各城市管理水平的差异
    5-4:城市人力资本的外部性
    5-5:失败的代价
    7-1:新加坡、腐败和公务员
    7-2:联合垄断式的腐败政府
    7-3:柬埔寨的竞争性腐败
    7-4:美围的腐败历史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