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以沫相濡亦可哀:鲁迅与许广平的情爱世界
QQ咨询:
有路璐璐:

以沫相濡亦可哀:鲁迅与许广平的情爱世界

  • 作者:龙吕黄 刘世洋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30588
  •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 页数:220
  • 定价:¥36.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鲁迅以“实有深因”自评:“小刺猬,我们之相处,实有深因。他们以他们自己的心,来相窥探猜测,哪里会明白呢。我到这里一看,更确知我们之并不渺小。”(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
    鲁迅以“害群之马”谈许广平:“郑莫教授在学术上胜过我们,今天知道他还是一位伯乐,伯乐识千里马。广平读书认真、努力,悟性也好。可惜是一匹害群之马。”(郑祖樵《鲁迅与许广平游杭州》)
    文章节选
    **章 缘系京华两相知
    一、相逢何必曾相识
    历史定格在1923年10月13日,这**正值比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新学期开学的**天,女高师国文系的学生们都怀着激动而好奇的心等待着一位她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先生来给她们上《中国小说史》这门课。上课的钟声余音在耳,教室里依然一片喧嚣的嘈杂……还没等学生坐定下来,一位身材显得有些矮小的中年人信步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学生们纷纷把目光投身了他,只见一张冷峻的脸,似乎没有任何表情;一个短短的平头,头发粗直地撅着,隐约地体现着他桀骜不驯的性格;穿着十分简朴,身上的衣服已经有褪色,密密匝匝的补丁随处可见,但依然十分整洁。他用深邃、犀利的眼神扫视了一下讲台前方的姑娘们,点了点头,接着打开布包,取出讲义,用他那带着浓郁的浙江绍兴口音的“蓝青官话”讲起课来。教室里开始回荡着他抑扬顿挫的声音。先前还因为他显得有些委琐的外表而嬉谑的姑娘们渐渐地被他深广博奥的知识、���若悬河的讲授征服了,她们如沐春风,如饮清泉。讲到幽默处,不时地引起一阵阵会心的哄笑,而他仍若无其事地浑然无觉,仍然是一脸的冷峻和严肃……
    “许久许久,同学们醒过来了,那是初春的和风,新从冰冷的世间吹拂着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一丝丝暖气。不约而同的大家吐一口气回转过来了。”许多年后,鲁迅给女高师国文系的学生们上**堂课的情景仍然让许广平有一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的感觉。
    而这,也正是鲁迅与许广平初次相遇的情景。
    那时,许广平正在女高师读二年级。她是在天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于1922年夏考入女高师的。
    当时的北京依然震荡着五四运动的余波,依然澎湃着文化启蒙的新思潮,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都对北京这座既古老又同时充满着朝气和活力的城市满怀着憧憬。许广平自然也不例外。初到北京,她原本打算报考北京大学,可是经济条件的限制迫使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初衷。因此,几经权衡,她便投考了当时声望并不很高的女高师。
    不过,她和她的同学们却是幸运的。那时女高师的校长是许寿裳先生。许先生是绍兴人,和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既是同乡又是知交,所以当时的北大给予了女高师很大的帮助,这给女高师的学生们在学习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北大不仅允许她们去听学术演讲,而且就连女高师的文科教师也几乎全是北大的教授和讲师。“校舍虽不同,所受的教课,讲义却是一样的。尤其马裕藻、周树人、沈尹默、沈兼士、沈士远诸先生,都是为学生们所景仰不置的。”
    ……
    目录
    绪论
    **章 缘系京华两相知
    一、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学潮浪里
    三、鸿信初递
    四、探视“秘密窝”
    五、母亲馈赠的“礼物”
    六、同是天涯沦落人
    七、红杏情初透
    第二章 志同道合心相印
    一、避难鲁宅
    二、“风子是我的爱
    三、《腊叶》情深
    四、直面惨淡人生
    五、出走紫禁城
    第三章 情浓深处两地思
    一、青鸟频传云外信
    二、“逢蒙”与“后羿”
    三、我可以爱
    四、辞离厦大
    第四章 花城聚首共携牵
    一、重聚广州
    二、助理和“私人翻译”
    三、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五章 比翼偕飞情依依
    一、没有仪式的婚礼
    二、畅游杭州
    三、永远的师生情
    四、小别情愈浓
    五、可悯的“蜗牛”
    第六章 以沫相濡亦可哀
    一、爱的奉献
    二、寻常夫妻情亦真
    三、风雨如晦共艰危
    四、永远的驿站
    五、当病魔悄然袭来
    六、悲痛的告别
    第七章 此“爱”绵绵无绝期
    一、“魂兮归来”
    二、欣慰的纪念
    三、活在鲁迅的事业里
    鲁迅 许广平大事记
    编辑推荐语
    一九二七年十月八日,上海横滨路景云里二十三号一栋坐北朝南的三层楼内,鲁迅与许广平正式开始『同居。』对此许广平解释说:『……周先生对家庭早已十多年徒具形式,而实同离异,为过度时代计,不肯放登广告等等手续,我亦飘零余生,向视生命如草芥,所以对兹事亦非要世俗名义,两心相怜爱,既是薄命之我屡遭挫折之后的私幸生活。』此后十年,许广平从二十八岁到三十八岁,陪鲁迅到生命终点。周作人则始终视此『同居』为『纳妾』。
    宋庆龄以“你和我不同”评鲁迅与许广平的结合:“由于孙先生的地位和国内外的影响,我不打算再婚,你和我不同,为什么不打破‘从一而终’的旧传统观念的束缚,再找一位情投意合的人昵?鲁迅先生临终前不是也要你忘记他,管自己生活吗?”(刘皓《我所了解的许广平及其心目中的鲁迅》)
    王映霞以“非常理解”评鲁迅与许广平的结合:“鲁迅定居上海之后,在和北新书局打官司之前,因为开销大,许广平想出外教书借以补贴家用,鲁迅知道后,说:如果你出去教书,我不是又将过我的独身生活了么? (大意如此)许广平昕后,非常理解鲁迅的心意,放弃了想出去教书的念头。鲁迅手指缝中夹着一支香烟,微微地向他的妻子一笑,这是一种会意的笑,满足的笑。”(《我记忆中的鲁迅与许广平》)
    唐致以“多么离奇”评鲁迅与许广平的结合:“我记得的只是她留给我的印象:热情,爽直,态度明快,穿着随便。从个性上看,她完全是一个外向的非常开朗的女性。我甚至于想:象她那样的性格,和鲁迅先生截然不同,怎么倒会互相契合呢?……在我认为是冷静、沉着、坚忍的鲁迅先生的性格里面,别有一种潜在的热情,一股看不见的踊腾奔突着的在地下运行的暖流。或者这就是他们两个性格的汇合点吧。哦,事实是多么离奇又完全合情合理呵!”(《怀景宋同志》)
    周海婴以“协同作战”评鲁迅与许广平的结合:“父亲在跟母亲共同生活的十年中,在写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竟超过了此前的二十年,这就是对我母亲自我牺牲所作出的巨大报偿。如果没有母亲的精心照顾和协同作战,父亲就不可能做这么多的工作,甚至可能会更早地被死神夺去生命。……父亲逝世前对社会的贡献,是母亲几经权衡,以放弃自己的工作去协助父亲而取得的。她的选择是值得的。”(吕晓英《十年携手毕生追随》)
    朱安以“蜗牛” 自评:“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将来总会好的。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再慢,总有**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看来我这一辈子只好服侍娘娘一个人了。……万一娘娘归了西天,从大先生一向为人看,我以后的生活他是会管的。”(谭晓婷《晚开的玫瑰》)
    朱安又以“遗物” 自评:“光说要保存鲁迅遗物,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我呀!”(张义奇《沉郁畅达的心灵之浴》)
    执子之手,与尔偕老。美丽的爱情故事常常令人心生遐想,但不幸的爱情悲剧也常常会让人留下深深的遗憾。鲁迅,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的巨人之一,便是这样一位既承受过“死亡婚姻”的苦楚,又盛享爱情的馈赠的“幸运儿”。 朱安、许广平,也许是鲁迅生命中注定的两个女人。因为前者,他的情感曾一度静若死水;因为后者,死水也终变为一汩汩欢快的清流,沁入他的灵魂深处……
    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也许没有才子佳人般的缠绵悱恻、柔肠千曲,却依然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回味。他们的爱乃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的革命事业和革命理想之上的爱情,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携手前行的爱情。
    他们的爱情是一朵在中国民主革命的浪潮里翻腾而起的浪花。这朵浪花伴着暖风,浴着阳光,时而飞扬激越,时而浅唱低吟,时而急若泉涌,时而逶迤婉转……它因为有心灵的交合、挚情的相融而凭添美丽,它因为有爱人的生死相依、情意缠绵而温婉动人。 就让我们敞开心灵,仔细倾听……
    本书为我们讲述的是鲁迅与许广平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