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

  • 作者:孟宪实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364183
  • 出版日期:2007年05月01日
  • 页数:222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公元627年到64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较好发展,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为“贞观之治”。贞观时期的中国,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在中国历史上,贞观时代是**的。这段时间虽然不长,地位却极其重要。贞观时代不仅创造了君主时代*文明的政治环境和*和谐的君臣关系,还奠定了唐朝三百年的制度基业,为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树立了楷模。李世民凭借什么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业绩?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中国能够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天时?地利?人和?这成为唐朝以后历代政治家和史学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文章节选
    **讲 政治世家:
    一、皇亲国戚家族显赫
    是什么成就了一代帝王的伟业?古人常用天命来解释,现代常用时势来说明。我们认为,人格适应了时势的要求才会走向成功之路。了解一代**李世民,必须从他的早年生活开始,必须从他的家庭开始。这是现代心理学教给我们考虑人格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
    唐朝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血缘**,喜欢夸张地描述自己的家族血统,高远其来者。**也不例外。李唐**,就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李耳(老子),其实是无稽之谈。至于追溯到十六国时期的西���皇帝李暠,同样也经不起推敲。李唐的真正起家,要从北周李虎谈起。李虎追随宇文泰,在北魏末年建立西魏,官为左仆射,封陇西郡公。后来在建立北周的过程中功劳显赫,有佐命之功,所以李氏家族成为当时的一个核心家族。北周正式建立时,李虎已经去世,他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氏是北朝后期*有威望*具实力的集团成员,这个集团,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称之为“关陇集团”。建立北周、吞并北齐、统一中国的英雄人物,都源自这个集团。
    与李虎同时代的大人物,有独孤信、杨忠(隋国公)。我们可以从独孤信的亲家看到这些家族之间的关系。北周是宇文泰创立的,他的长子周明帝的皇后是独孤信的女儿。杨忠的儿子杨坚,也就是后来的隋文帝,娶的也是独孤信女儿。李虎的儿子李昞,也就是李渊的父亲,娶的也是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信三个女儿都嫁入**。
    政治家族的基本心理状况是向来看重自我。
    与李虎同时代,还有一位大人物叫李弼,他是李密的曾祖。李密是隋末的英雄人物,虽然后来失败,但是向来自命不凡。
    李渊称帝后的武德三年二月,李渊的工部尚书独孤怀恩谋反,事发被捕,连同党羽都被斩首。独孤怀恩是李渊的表兄弟。他的谋反说来奇怪,居然是因为李渊的一次玩笑。独孤怀恩统兵打仗总是失利,李渊切责,甚至讽刺他说:你姑姑的儿子隋炀帝和我都当了天子,下面是不是该轮到我舅舅的儿子你了?这个说法刺激了独孤怀恩,也挑起了独孤怀恩的野心。他私下扼腕说:我家难道只有女子富贵吗?于是暗中准备谋反。这件事被大臣唐俭所知,可唐俭当时正被尉迟敬德俘获,在千钧一发之际,唐俭的报告才送达,当时李渊已经登船,正准备到独孤怀恩的军营中去。独孤怀恩的阴谋于是败露。
    李世民家世,如果从独孤氏这里论,李昞与杨坚是连襟,李渊和隋炀帝是表兄弟,李世民应该称隋炀帝为表叔。这样的家世与这样的家庭,对于孩子会有什么影响?除了政治还是政治。他们很小就有机会接触核心政治问题,如同从小学习某种技术一样,对于政治有着很专业的考虑。种瓜得瓜,这样的家庭环境,*容易孕育政治人才。
    这些,从李世民的父亲母亲身上都可以得到印证。
    二、政治家庭耳濡目染
    李渊的爷爷李虎在北周时代被封为唐国公。爵位父死子袭,经父亲李昞,李渊七岁的时候就袭爵唐国公。国公虽然爵位崇高,地位显赫,但这对于七岁的孩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那意味着父亲过早去世,孩子从小就丧失了靠山,是很可怜的。少年失怙,这对于李渊来说,是一个重要事件。李渊后来的个性与他的少年经历相关。李渊母亲留下的记录很少,估计也是去世较早。
    李渊从小受到他的姨妈——隋文帝皇后独孤氏的照顾。皇后再爱护,毕竟不如亲妈。李渊没有养成**青年常有的自以为是、偏激孤傲的性格,反而是性格豁达,所以能够广交朋友。这是作为政治**的重要品质。
    史书记载李渊:“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人缘好,性格好,既潇洒又大度,朋友众多。另一方面,他又积极活动,有意识地结交各色人等。各朝开国之君一般都有类似的特征,即亲和力特别强,不仅广结善缘,而且能够结交各路英雄。这些,都会成为他们未来征服天下的重要资源。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人才就是人心的一个重要方面。
    李渊从什么时候开始积极结交豪杰?他为什么要结交豪杰?这就要说到李渊性格的另一面:敏锐。虽然隋朝看起来依然强大,但危机此起彼伏,刚刚建立三十年,其末日即将到来。所以,李渊早就有所准备。他虽然有所准备,但并不贸然行动。就在杨玄感大业九年(613)造反的同时,李渊统兵陇右(镇弘化郡,兼知关右诸军事),他大舅哥窦抗鼓动他乘机行动,结果遭到他的呵斥,但李渊也没有告官。这说明李渊对隋朝状况的总体把握要比杨玄感高明许多,他政治的观察很敏锐,火候把握很有分寸。他并不是隋朝的真正忠臣,他没有检举窦抗就是证明。但是,他也不同意窦抗的观点,因为他认为还没有到起兵反隋的时候。
    杨玄感起事虽然以失败而告结束,但却真实地反映了隋朝高层内部的矛盾尖锐。窦抗的建议,李渊的态度,都很能说明问题。与此同时,隋炀帝也疑心颇重。有一次隋炀帝召见李渊,李渊因病不能来,隋炀帝就问李渊的外甥,外甥说他病了。隋炀帝说:病了,能不能死啊。一副盼望李渊死的口气。这个话传到李渊耳朵里,他也很烦闷,知道皇帝对自己有看法了。从此以后,李渊就采取一个办法来保卫自己,什么办法呢?就是每天喝酒,喝得醉醺醺的,还干了很多违法的事情,比如说纳贿。这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做法,一个人要想让君主放心,就得自诬,让皇帝觉得你这个人胸无大志,不会有什么政治威胁。这都是李渊政治敏感的一个标志。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特别是在隋炀帝这样喜怒无常、充满猜忌的皇帝身边,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所以小心谨慎总不会错。只有先保全自己,才能谋后事,这一点李渊做得很到位。
    李渊敏感谨慎,而且高瞻远瞩。从事政治,当然要敏锐,善于观察,这样就可以把握先机。同时,官场如战场,特别是高层,行动必须谨慎,否则你的把柄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被人利用。成就大事业,当然要站得高看得远,没有长远目光,当然就没有远大前途。
    李世民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父亲的潜移默化,对他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但对一个孩子来说,除了父亲的影响之外,母亲才是孩子的**个老师。那么,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从小时候的故事说起,窦氏比李渊似乎更富传奇色彩。
    窦氏父亲窦毅,为定州总管,封爵神武公,娶的是周武帝姐姐襄阳长公主。窦氏出生以后,因为周武帝很喜欢,就养在宫中。周武帝时的北周,已经有了统一北齐的实力,但是事奉突厥却十分谨慎。周武帝就迎娶了突厥公主为皇后。这种政治婚姻当然没有感情基础,所以周武帝并不喜欢这个突厥皇后,日常生活中的夫妻关系大约也很冷淡。这一点被小小年纪的窦氏看在眼里,她对舅舅周武帝说:现在中国还没有统一,突厥还很强大,舅舅应该**自己的情感,好好对待突厥皇后,只要突厥配合,江南和北齐就容易对付了,统一大业也容易实现。她的童言无忌,显示出超常的政治智慧。
    如果是大人,看到这一点并不困难,难的是无法跟皇帝说。而窦氏一个小女孩,竟然说出这番深明大义的话,证明她是一位很早熟的政治女性。周武帝一代枭雄,听了这话,如雷贯耳,乖乖地听从了小外甥女的指点。
    这件事证明李世民的母亲窦氏是一位善于政治思考的女性。无论什么时代,只有大人物才会运用这样的大思维。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这么高的见解,表明她的政治智慧很早熟。一定是后宫的特殊环境培养了窦氏的政治智慧。为什么说李世民的家族是一个政治世家呢?请看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他的曾祖父,现在还有他的母亲,全是政治人物。这是李世民成长的*重要的家庭背景。
    杨坚是篡夺北周政权而建立隋朝的,窦氏听说杨坚称帝的消息,眼泪喷涌而出,一头扑到床上,发狠说:“只恨我不是男儿,不能拯救舅舅家。”他父亲窦毅赶快来捂她的嘴,低声说:不要乱说,这是会被族灭的啊。这件事证明了窦氏的胆识。有见识,还要有胆识,才是政治人才的标志。
    窦氏见识、胆识如此卓尔不群,父亲窦毅很欣赏,与夫人商量:“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到了婚约季节,窦父在门屏上画两只孔雀,暗中约定,能射中孔雀眼睛者当选。应试者众,无人命中。李渊后到,两发两中,于是双方订立婚约,可见李渊箭法之高超。反观窦毅要为女儿挑选“贤夫”的标准,显然*重视的是武功。这也是这个核心政治集团内部的价值取向:重视武功可能带来的远大前途。
    窦氏与李渊结婚以后,帮助李渊渡过很多波云诡谲的政治难关。
    李昞与杨坚关系很好,隋炀帝杨广与李渊兄弟经常在一起。可能是隋炀帝更有才华,加之是皇上,有时会仗势欺人。有一次,隋炀帝当众说李渊是“阿婆面”,因为李渊长相是“高颜面皱”,所以说他长得像老太太。李渊十分气恼,回家见到夫人默默无言,心中感到屈辱,流泪不止。李渊因为受到隋炀帝的当众嘲笑,认定是皇上轻视自己,由此便感到前景暗淡,甚至担心儿孙日后都难以自保。这些核心政治家族,因为距离皇帝太近,比别人更了解政治运作的规则,更明白受到皇帝轻视的可怕后果,所以不免暗自神伤。我们在李渊的伤感中再次感到李渊的政治敏感力。
    李渊在夫人面前流泪,可以证明夫妻感情很好,也可以证明李渊对夫人有一种依赖。当然,这位夫人很不简单,确实也值得李渊依赖。知道情况后,窦氏用什么办法让情绪低落的丈夫高兴起来呢?
    试想,窦氏使李渊情绪继续低落的办法很多,她可以说:本来就是一副阿婆面嘛,说就说了吧,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或者说:你过去不注意跟皇上搞好关系,以后怎么办啊,等等。如果是这样的反应,那么窦氏也就不是窦氏了。窦氏的反应是:啊,这样啊,这事值得庆贺庆贺。李渊说:你就不要安慰我了。窦氏说:公封于唐。阿婆乃是堂主。“堂”者“唐”也。她的意思是说,阿婆就是堂主,堂是厅堂,即一家之主,“堂主”谐音“唐主”,就是说你是唐朝之主啊。李渊立刻高兴起来,全家搞了一次宴会以示庆贺。阿婆意为母亲,北朝民歌说:“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窦氏的解释,是典型的偷换概念。隋炀帝说李渊长得阿婆面,缺乏阳刚形象,**是相貌。而窦氏**强调的是读音,阿婆—堂主—唐主的逻辑推衍,这个解释其实是牵强附会,但却是一个政治预言。
    请注意,李渊夫妇的高兴,是因为他们可能拥有天命,暗示唐朝即将兴起。所以他们不敢公开庆贺,只能“私相贺焉”。他们内心*隐秘的心思是什么?是主宰政治。想一想这个神秘兮兮的家庭宴会,看看父母眉宇之间的尽量**的兴奋,这对李世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窦氏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她对政治的那种观察力,有的时候甚至超过李渊。我们知道,爱好武艺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舞枪弄棒,也喜欢骏马。李渊当太守的时候,就有好几匹骏马。他夫人就说,皇帝也喜欢骏马,你手中有如此好马,应该想法送给皇帝,否则很麻烦的。李渊舍不得啊,好不容易得了这么几匹马,送给皇帝?不愿意。果不其然,过不久,皇帝就找他麻烦了,他才后悔,不该不按夫人的说法去做。后来李渊学乖了,主动四处搜罗好马、猎鹰,献给皇帝,隋炀帝龙颜大悦,结果李渊很快被封为大将军。李渊便跟儿子们说,如果我早就按你们母亲的说法去做,这个将军的位置早就是我的了。说这话时,窦氏已经过世,而李渊眼含热泪。可见,在李渊的婚姻生活中,窦氏是典型的政治顾问。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隋朝时期一个显赫政治世家的面貌,家中的男女主人都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有着精明的政治头脑,都有着不安分的野心。李世民出生在这样一个政治世家,有这样城府很深、政治热情高昂的父亲和母亲,这对他的成长方向,怎么会没有影响呢?
    这样的家庭,不仅影响李世民的社会价值观,具体到他的婚姻,其影响也是决定性的。李世民的夫人长孙氏,她的父亲叫长孙晟,是隋朝的大官,长孙家族也是名声赫赫。长孙家族,其实就是北魏的拓跋氏,拓跋氏是北魏的**。长孙晟在隋朝,*大的功绩就是成功地运用远交近攻战略,分裂了北方的突厥。长孙晟的哥哥长孙炽,是隋朝的尚书,三品大官,对李世民的母亲印象特别深刻。窦氏幼年劝说周武帝的故事,长孙炽早有耳闻。他跟他弟弟长孙晟说,这样的女人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不简单,应该跟他们联姻。长孙晟就照他哥哥的指示办了,找人跟李家说亲,一桩影响深远的婚姻就这样谈成了。于是,长孙晟的女儿嫁给了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她就是贞观时代的长孙皇后。长孙家族看重了李家的什么呢?看中了李家的家庭教育。可见,他们知道人才与家教的密切关系。这样的眼光,即使在今天,也是不同凡响的。长孙炽的眼光真的没错,李世民后来果然成长为一位**的政治家。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父亲、母亲,有这样的家族背景,李世民才会在政治道路上飞快地成长起来。
    三、纨绔少年玄鉴深远
    李渊与窦氏育有四男一女: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一女,平阳昭公主,下嫁柴绍。李玄霸十六岁就死了,没留下什么事迹,但也有小说如《说唐》,把他塑造成大英雄,这是不符史实的。
    李世民出生于陕西的武功,传说他出生的时候,有两条龙来到他家的门前,游走嬉闹,连续三天才离开。这可是一个神奇事件,一定是李世民的降生感天动地,上天派了神龙前来祝贺。李世民四岁时,他家来了一位神秘的算命先生,他看见李渊说:“你可是贵人啊!贵人必有贵子。”他又看到李世民,立刻神情肃然,说:这个孩子不得了,他的姿态如龙凤一样,是太阳的化身,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这下泄漏了天机,这是说李世民有天子之命啊。李渊一听,喜忧交加,心想,你要是把这话跟别人说了,我们李家不是要倒大霉了?于是就想杀掉这个算命先生,可是神奇的事情再次发生,转眼一看,算命先生忽然不见了。李渊于是用“济世安民”这几个字为次子取了名字叫李世民。
    这样神秘的故事,几乎所有的帝王本纪都有记载。中国古代很早就告别君权神授的思想时期,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政治思想就以人本主义为主流,但还是残留了一点神授观念,这集中体现在帝王本纪中。不用这种神奇故事,不足以体现帝王的“神性”。使用了这样的故事,大家其实也不信。
    ……
    目录

    引子:贞观之治的前夜
    **讲 政治世家
    一、皇亲国戚家族显赫
    二、政治家庭耳濡目染
    三、纨绔少年玄鉴深远
    第二讲 晋阳起兵
    一、马邑兵败谋划举兵
    二、矫诏征兵巧妙布局
    三、炀帝亲信刀下冤魂
    四、联合突厥忍辱称臣
    五、晋阳起兵谁是首谋
    六、乱世英豪各怀异志
    第三讲 李渊称帝
    一、处心积虑暂缓称帝
    二、烽烟四起群雄逐鹿
    三、江都事变杨广毙命
    四、李渊登基大唐建立
    第四讲 刘文静案
    一、小妾失宠诬告夫君
    二、案情复杂愈演愈烈
    三、功臣屈死敲山震虎
    四、历史谜团众说纷纭
    五、君臣父子皇权至上
    第五讲 秦王破阵
    一、知子莫若父高祖激秦王
    二、平定刘武周逼降尉迟恭
    三、王世充称帝秦王攻洛阳
    四、一举灭双雄中原得统一
    五、立汗马功劳备帝王之资
    ���六讲 太子之争
    一、全面准备蓄积待发
    二、功高不赏扶持太子
    三、杨文斡事件李世民之谋?
    四、太子险被废皇帝又反悔
    第七讲 兄弟阋墙
    一、齐王元吉暗藏野心
    二、政治联盟各怀心事
    三、太子设局狠招迭出
    第八讲 玄武喋血
    一、乌城战报疑云重重
    二、秦王定计擒贼擒王
    三、禁门喋血兄弟殒命
    第九讲 太宗即位
    一、计中计谋中谋
    二、回天乏术秦王夺权
    三、敦煌文献透露真相
    第十讲 天下和解
    一、派系斗争恶性延续
    二、安定天下争取民心
    三、大度能容化敌为友
    四、魏徵出使天下归心
    第十一讲 贞观路线
    一、王道霸道治国之辩
    二、开源节流与民休息
    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第十二讲 皇帝纳谏
    一、大我小我取舍艰难
    二、君臣同心以史为鉴
    三、从谏如流理性行政
    四、下情上达广开言路
    第十三讲 良臣魏徵
    一、性情耿直经国之才
    二、触怒龙颜面不改色
    三、寓贬于褒有理有节
    四、明察秋毫防微杜渐
    五、耻君不如尧舜
    第十四讲 长孙皇后
    一、知性女人皇后楷模
    二、政治顾问皇帝高参
    三、临终遗嘱深谋远虑
    第十五讲 以人为本
    一、民为邦本社稷次之
    二、审慎行刑重视生命
    三、四百死囚按时归狱
    四、官员守法以身作则
    第十六讲 高昌风云
    一、故城高昌丝路要道
    二、玄奘西行国王资助
    三、兴兵远征平定高昌
    四、控制西域帝国**
    第十七讲 太子危机
    一、太子称职上下满意
    二、魏王得宠储位危机
    三、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第十八讲 太子废立
    一、政治博弈扑朔迷离
    二、齐王谋反引发阴谋
    三、太子谋反自毁前途
    四、鹬蚌相争晋王得利
    五、确立李治保全皇子
    第十九讲 未雨绸缪
    一、储君辅臣朝野中坚
    二、弥合矛盾用心良苦
    三、御驾亲征英雄末路
    第二十讲 贞观之魂
    一、太宗驾崩山河动容
    二、历史意识鉴古知今
    三、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四、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2007唐史年巨献——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大唐二十帝》主讲人
    ★2007唐史题材的影视、书籍*热,堪称“唐史年”
    ★君臣如亲人,社会关系和谐,国际地位崇高,贞观之治,永远让人感怀。
    ★《贞观之治》播出时间:5月7日—5月18日 CCTV-10 周一至周日 首播 中午12:45分 重播 晚上11:30 次日早上6:40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
    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有多远?不是岁月苍茫,是什么阻隔我们与历史接近?拨开文字记录的重重迷雾,作者**我们发现历史真相,领略贞观风采:情感的纯粹、人性的光芒、权力的理性、**的尊严……
    伟大的时代,自有伟大的精神和智慧,即便相隔千年,依旧照耀今天。
    本书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面民。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