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道德情操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道德情操论

  • 作者:(英)斯密 益群 宏峰
  •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 ISBN:9787801797261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1日
  • 页数:261
  • 定价:¥2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身处千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身处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而这些不道德和道德。以及衍生出以上种种人类情感的“同情感”正是200多年前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撰写《国富论》之前,甚至在写完《国富论》之后一直不厌其烦反复思考的焦点。
    他耗费毕生的心血把这些思考写成了这本十分罕见的,也可以说是至今惟一的一本全面、系统分析人类情感的作品,他想告诉读者——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地运行,甚至民族的强盛将是至关重要。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
    文章节选
    **卷 论行为的适当
    **篇 适当感
    **章 论同情
    人的天性中,总有一些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却是根深蒂固的东西。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无论人们认为某人如何自私刻薄,他却可能对别人的某些遭遇十分关心,对那些与他完全无关的事情非常热心,即使他自己从中捞不到什么好处,却也由衷地为别人的幸福感到高兴。这看上去实在不可思议,但是,当我们亲眼目睹或者仅仅是设身处地地想象了他��的不幸,我们的内心便常常会泛起怜悯之情。这种感隋,正如人性中所有与生俱来的感情一样,绝不专属于正人君子——虽然他们可能对此*为敏锐——因为即使是一个罪大恶极的无赖,无视一切社会规范,却也不会完全丧失同情心。同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之一。
    我们并非他人,因此要想对他人所处的境遇有所体会,只能通过想象这个途径。而当我们关闭想象的大门时,即使是我们的亲兄弟正在忍受酷刑折磨,我们也会因为感受不到他的痛苦而无动于衷。因为人们的感官不可能超越自身直接经验的限制去感受他人的痛苦与愉悦,只有通过想象,我们才能对他人的感受略有所知。但是想象也并非是**的,它除了告诉我们如果身临其境会怎么样,其实也没有别的作用。因为想象只是一个模拟的过程,我们由此得出的印象并不是他人真实的感受。在想象过程中,我们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境遇,自己仿佛进入他人体内,与他合二为一,经受着同样的痛苦。于是,当我们全然接收了他的痛苦并且在意识里,把它变为自己的痛苦时,我们开始为之所动,一想到他的感受(事实上,此时已经成为了我们自己感受)就不由得浑身颤抖。因为,任何的痛苦或者忧伤都有可能激起悲伤的情绪,当我们在头脑中为自己模拟出这样一种受苦的情境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行为。
    人类的同情心正是产生于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别人的痛苦,并由此产生与他们相似的感隋。当我们看到别人的手脚将要被鞭打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缩缩自己的手脚,仿佛这一下会打在我们自己身上。当一个舞蹈者在松弛的绳索上表演着翻腾、摇摆动作,努力保持身体平衡,紧盯着他的观众也会不自觉地做出类似的轻微举动,因为下意识里他们觉得自己仿佛也正在绳上做着上述动作。那些身体较弱的人还常常抱怨,当他们在街上看到乞丐暴露在外的脓疮溃疡时,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也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是由于他们联想到自己也有可能经受这种痛苦,而对这种痛苦的恐惧就会在身体的相应部位造成强烈的反应。这种意念的力量足以让他们本就虚弱的身体感到搔痒和不适。同样,再刚强的人看到别人疼痛的眼睛时,自己的眼睛也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感到不舒服,因为眼睛是人身上*脆弱的器官,无论强者的还是弱者的,都一样脆弱。
    其实,让我们产生同情的不仅仅是别人的痛苦和悲哀。对于一个敏感的旁观者来说,他所关注对象的任何一种激情都能让他产生相应的反应。因为一旦联想到自己正身临其境,他的心中就会涌起一种类似的情绪。当我们看到悲剧或浪漫故事中自己喜爱的人物成功地脱离险境,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感到高兴。我们对那些与他患难与共的朋友抱有与主人公同样的感激之情,对那些陷害他、背叛他的恶徒痛恨不已。我们为他的幸福感到欣慰,对他的不幸抱有深切的同情。而这一切感情的产生,都来自于人类的同情。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旁观者产生与当事人一致的情感,这些隋感,包括了震撼人类心灵的每一种激情。
    当我们对别人的忧伤表示同感的时候,常常使用“悲悯”“怜恤”这样的词。“同情”跟它们几乎是同义词,只不过现在“同情”也可以用来表达对各种情绪的同感了。
    有时候“同情”来得很突然,我们受到别人的情绪的感染就会产生与他们相似的情绪,即使还不知道当事人为什么如此激动。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激情往往在瞬间从一个人身上传染到另一个人身上。明显流露的大喜大悲的情绪很容易在旁观者心中激起共鸣。和蔼的笑脸使人如沐春风因而处处受到欢迎,而忧戚的面容则令人倍感沮丧、压抑。当然这并不是说同情就是盲目的,有时候一些情绪,如果我们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就不会接受它。因此也就不难理解,面对愤怒者的出格的行为,我们的**感情往往是反感,觉得这个人无理取闹,没有理智。此时对他们,我们非但不会报以同情,反而可能觉得这个人非常讨厌。而对于那些成为他撒气的对象的人,不管此前原因如何,他们现在正是受害者。出于对弱者的同情,我们往往就站到他们这一边,去反对那个不知何故而怒气冲冲的人。
    我们了解好运或厄运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什么,因此我们会格外关心身处其中的人。正是那些快乐或悲伤的表情,让我们判断出别人的情绪是好是坏,进而使我们产生快乐或悲伤的感隋。而这些情绪只会对有心去感觉它们的人产生影响。但是人们对待怨愤的态度则不同,出于平素对愤怒的不佳印象,我们常常不会去同情那些发怒的人。因为怨愤使我们联想起所有我们关心的人以及同他作对的人可能在别人的愤怒之下受到的伤害。这样看来,似乎人们天生就对愤怒这种感情抱有反感,因而如果不知道发怒的原因,大概都会持反对态度。
    但是,对别人产生深切的同情还是需要基于对他人的悲伤或快乐的缘由的了解,否则的话即使我们受到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基于常识,我们都知道痛哭流涕是受难者内心痛苦的表现,但是在知道当事人悲痛的原因之前,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首先会问:发生了什么事?他的悲伤只是会让我们产生刨根问底的好奇心,或至多是某种同情的愿望,而不是与他一同悲伤。因而这样的情绪,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同情。在弄清楚事情的原因之前,虽然我们会有点于心不安——因为隐约感觉到他的不幸,但更多的是费尽心机去揣测他的遭遇究竟是什么。
    因此,与其说我们对别人产生同情是受到对方激情的感染,不如说是由产生这种激情的环境引起的。我们有时会从别人的行为里感受到一种激情,而当事人却浑然不觉。因为当我们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处境时,有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可能当事人并没有感觉到的感情。常见的例子是,看到别人不合礼数的行为,我们自己会感到羞隗,虽然他自己可能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而在想象中,我们会觉得,假如做出了这种可耻的举动,我们自己肯定会感到无地自容。
    在人类可能面对的种种不幸之中,丧失理智可能是*为可怕的一种。对于那些敏感又善良的人来说,他们比别人更害怕这种深重灾难的降临。因为他们看到,那些身处其中的可怜人对自己的悲剧浑然不觉,还有说有笑地唱唱跳跳。他们因为目睹此情此景痛心疾首,而当事人自己却浑然不觉。他们一面想象着假如自己落入同样的不幸境遇,同时又能用正常的理智和判断力去思考,那该是多么、的痛苦,因此他也对丧失理智的人产生了同情,但是事实上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一个贴切的例子是,婴儿由于还不会说话,因此生病了只能“咿咿呀呀”地呻吟,却没有办法清楚地表达他哪里不舒服,而孩子的母亲因此备受煎熬。她心疼孩子小小年纪还不能开口说自己的不适,又害怕孩子的病会治不好,这些担忧的联想让她忧心忡忡,愁肠百结。可实际上婴儿所感受到的只是暂时的不适,他不久就会康复。婴儿不会想得那么多、那么远,正因如此,他们反而得以免除恐惧和忧虑。而他的母亲却因为心疼她心爱的宝贝遭受折磨——这真是人类的不幸,即使是理性和哲理也无法抗御笼罩着成人心灵的巨大痛苦。
    甚至联想到死者死后的可怕遭遇也会引起我们的同情。使我们产生惊恐与同情的主要是死者将要安眠的令人恐惧的环境——我们想象着他们即将安眠的地方是多么的可怕:不见天日,与世隔绝,躺在冰冷的墓穴里腐朽生蛆,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甚至亲朋好友也不再记得,多么悲惨啊!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对遭遇如此可怕不幸的人应该报以*大的同情。其实对于死者来说,那根本就不是问题。我们忽视了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充满未知的来世。只要想到他们可能被世人遗忘,我们的心情更是加倍地沉重。出于同情心和一时的感伤,或者还有对我们自己将来也不可避免的境遇的担忧,我们努力保持着对他们的回忆。可是我们的同情非但不能安慰死者,反而使他们的不幸看上去更为不幸。到头来,一切都无济于事。尽管我们竭力宽慰死者的亲友,减轻他们内心的眷恋、愧疚和伤痛,但是这些都与死者无关,只能平添我们自己的忧伤。死者已然长眠于地下,不再理会世事的纷扰。我们觉得死者永远处于阴森恐怖之中,这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感觉和他们的环境联系在一起。恕我直言,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让我们将自己鲜活的生命注入死者僵硬的尸体,导致恐惧之情油然而生。这种对于死亡的幻象让我们如此恐惧,因而尽管我们死后不会有任何痛苦,但是生前却为此备受折磨。对死亡的恐惧,成为人性中*根本的一项原则。它一方面破坏着人的幸福,另一方面还人类以公平;它一方面让个人痛苦不堪,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捍卫了社会。
    第二章 论相濡以沫的快乐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别人发自内心的同情总让我们感到温暖;相反,那些对我们的不幸无动于衷的人则毫无疑问地让我们感到失望甚至生气。因此,有些自觉了解人性的人,开始用他们的原则去揣度人类的这种情感。根据他们的说法,人们在感到软弱无助的时候,别人的同情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获得帮助,因而感到欣慰;而别人的冷漠则会加剧他们的挫折感,从而使他们更加沮丧。但是,这些自负的人忽略了,人们的喜怒之情转瞬即逝,常常来得莫名其妙,并且往往不是刻意为之。一个人使尽浑身解数去逗他的同伴开心,到*后却发现除了自己没人觉得他的笑话好笑,他当然会对此感到非常沮丧。反之,如果大家都被他的笑话逗得捧腹大笑,他会从中感受到朋友对他的认同,觉得获得了*大的奖赏。
    他人的同情可以为快乐锦上添花,而无人回应也会让我们尝到失望的痛苦。或许我们已经对一本反复阅读过多次的书或一首诗感到毫无新意,但是当我们为朋友朗读的时候仍然会劲头十足。因为朋友觉得它很新鲜,即便我们自己已经不再感到新奇和有趣,却仍然能够从朋友的角度去体味其中的意蕴,并且为一种如获知己的感觉而兴奋不已。相反,如果朋友对此毫无兴趣,我们会马上兴致全无,无心继续朗读下去。这又一次证明,同伴们的认同无疑是我们快乐的源泉,而他们的冷漠定然会令我们失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们情绪高涨或者低落的原因,却不是**的源头。心有灵犀让我们快乐,知音难求使我们痛苦。当我高兴的时候,朋友的同感会锦上添花;但是当我陷人忧伤的时候,朋友的同情如果不能雪中送炭,却有可能加剧我的悲伤。然而通常情况下,同情总能另辟蹊径,增添快乐,又能温暖人心,减轻痛苦。所以说,与高兴的时候相比,我们在不高兴的时候更希望找个人一吐为快,此时出现的同情如同救急的粮草,比平时更能安抚我们不安的心灵。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能让不幸的人感到宽慰的事情莫过于找到一个愿意倾听他们不幸的对象。因为他人的同情使不幸者卸下了心头的部分重担,分担了他们内心的一部分痛苦,他们的痛苦与焦灼在某种程度上得以缓解。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和他们一样感受到痛苦,而且与他们共同承担痛苦,从而减轻了他们心灵的重负。在倾诉的过程中,那些恼人的忧伤在头脑中重演,唤醒了过去的伤心事,情绪得以宣泄,他因此涕泪横流,沉浸在悲痛之中,然而,他也从倾听者那里得到了安慰,重新唤起的悲痛在别人的同情中获得了更大的补偿,因此悲痛过后他们如释重负;与此相对的是,对不幸的人*大的侮辱莫过于轻视他们的不幸,对他们的不幸充耳不闻,由此激发起来的怨恨与恼怒,在一般人看来不可理解,但确是万分真实的。因此,如果你们不与朋友一起分享快乐也就仅仅被看作是缺乏礼貌,但是倘若你们不能神情庄重地倾听他们的苦恼,那就真的是不近人情了。
    爱给人带来愉悦,恨则让人产生不快,独享快乐应该得到理解,独自承受不快却显然是艰难的。因此,虽然我们希望朋友分享我们的快乐,但更渴望他们理解自己的不幸。当我们身处顺境时,即使朋友很少关心我们,我们也往往不会太计较。但是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如果朋友们表现得无动于衷,我们就难免愤愤不平。即使朋友没有与我们分享快乐,但是身处顺境我们可能并不太在意这些。而假如当我们身处逆境中时,朋友们对我们的不幸不闻不问则会让我们怒火中烧。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我们对朋友的朋友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是对那些与我们的对头接近的人却很容易心怀敌意。那是因为即使我们对朋友的朋友抱有成见,也能保持礼貌的克制。但是对跟我们的对头友好相处的人就用不着那么客气了。如果说爱和快乐总是令人惬意,让人们内心满足,别无他求,那么悲痛和愤懑则总是让人耿耿于怀,它强烈地需要别人的同情来抚慰。
    对于同情心的施予者来说,得知自己所表达的关心会使得他人得到极大的安慰,那么我们是会非常乐于献出自己的爱心的,并且会在无法提供同情的时候感到自责。……
    目录
    **卷 论行为的适当
    **篇 适当感
    **章 论同情
    第二章 论相濡以沫的快乐
    第三章 论我们的感情与别人是否一致并帮助我们判断其恰当性
    第四章 续前章
    第五章 论和蔼可亲和可敬的美德
    第二篇 合适得体的各类激情
    **章 论源于身体的种种激情
    第二章 论源于思维定式的激情
    第三章 论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 论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 论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论顺境和逆境对人们行为正当性判断的影响,兼论为什么情况不同会造成同情心的差异
    **章 虽然我们同情悲伤一般要强于同情快乐,但它仍然远逊于当事人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 论野心的起源及社会等级的区分
    第三章 论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风气对道德情操的败坏
    第二卷 论优点和缺点,或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篇 论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
    **章 奖赏任何理应受到感谢的行为,惩罚任何理应得到怨恨的行为
    第二章 论合乎情理的感激或怨恨的对象
    第三章 如果我们不赞成行善者的义举,就难以同情受益者的感激。反之,如果我们同意施暴者的动机,就根本不会同情受害者的愤怒
    第四章 简要回顾前几章的内容
    第五章 试析人们对优点和缺点的判断力
    第二篇 正义与仁慈
    **章 两种美德的比较
    第二章 论对正义和悔恨的感觉以及客观的自我情感评价
    第三章 论天赋社会结构的效用
    第三篇 就行为的优点,论命运对人类情感所产生的影响
    **章 论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二章 论命运影响所及的范围
    第三章 论情感变化无常的根本原因
    第三卷 个体评判自身情感及行为的标准,兼论责任感
    **章 论自我赞同和不赞同的原则
    第二章 论尊崇值得赞扬的品质,摒弃该受谴责的品质
    第三章 论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第四章 论自欺欺人的天性及普遍原则的起源和作用
    第五章 论上帝的法则:道德普遍原则的影响和权威
    第六章 论如何诠释责任感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动机
    第四卷 效用性对赞许感的意义
    **章 论效用的意义以及广泛影响
    第二章 论效用性表现赋予人的品质和行为的美,以及这一种美在何种程度上被看成原初的赞同原则
    第五卷 论习惯和风气对我们的影响
    **章 习惯和风气对我们关于美和丑的看法的影响
    第二章 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卷 有关美德的品质
    **篇 个人的品质对自身幸福的影响,兼论审慎
    第二篇 论个人的品质可能对别人的幸福产生的影响
    **章 我们的天性根据何种次序来关注个人
    第二章 我们的天性和善心对社群的关注次序
    第三章 兼济天下万物的善行
    第三篇 论自我克制
    第七卷 关于道德哲学的体系
    **篇 论在道德情感理论中需要讨论的问题
    第二篇 关于美德本质的解说
    **章 试论将美德置于合宜性之中的道德学说体系
    第二章 试论将美德置于谨慎之中的哲学体系
    第三章 试论将美德置于仁慈之中的体系
    第四章 试论将美德等同于放荡不羁的哲学道德体系
    第三篇 对赞同原则的三种不同解释
    **章 论从自爱推断出赞同原则的那些体系
    第二章 论把理性视为赞同原则的根源的那些体系
    第三章 论把情感视为赞同原则的根源的那些体系
    第四篇 论不同的作者据以论述道德实践准则的方式
    编辑推荐语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方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美)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米尔顿•弗里德曼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只看到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重视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强调“自利”,却相对忽略了其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重视的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从而曲解、误读了亚当•斯密学说。
    ——(英)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马蒂亚•森
    我们目睹了**欲爆发之后的种种罪恶,会感到斯密称《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更基本的含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经济学家 梁小民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