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戏曲音乐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戏曲音乐

  • 作者:姚艺君
  •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103032510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589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一、《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戏曲音乐》分为三大部分:综述、论文、著作。
    二、本综录收录的文献时限为1901年至2000年。
    三、本综录所收文献是在全国主要报刊上已发表的文章及已出版的书籍;有价值的雕版及抄本,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未正式出版的油印本和手抄本等重要的珍贵资料,本综录都按正式文论收入。
    四、本综录的编排:
    1.综述部分概要论述本学术领域的简要历史,20世纪的发展、成就和新课题。
    2.论文部分含论文目录、论文提要、论文选登三项内容。
    3.论文目录以发表时间为序。基本格式:著者.题(篇)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次。
    4.个别文章多处刊载者,本目录不全部列出,只著录刊物之一。
    5.对部分重要论文附论文提要,根据内容需要,字数多少不限。
    6.选登部分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原文,仍按时间顺序排列。
    7.著作目录基本格式: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其余分项、目录排序、提要写法等均与论文同。
    五、本册由姚艺君同志主编,刘正维、杨雪英、陈爽、黄琼、黄钰等同志承担了大量的具体工作。
    文章节选
    第二,依人选曲和依情选曲的曲牌联缀体,长于抒情性和歌唱性,却逊于叙述性与戏剧性。不利于对戏剧性强的情节给以戏剧性的音乐表现,从而妨碍了戏曲��乐的全面发展。以上既是它们珍贵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也是它们难以逾越的艺术局限与历史局限。这一历史实际必然呼唤能够弥补这些局限的后来者,从而引发了17世纪明末清初梆子腔以及后来的皮黄腔。
    梆子腔与皮黄腔在继承先辈的艺术长处的基础上,弥补了先辈的艺术局限,实现了如下五大变革:**大变革是梆子腔与皮黄腔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我国戏曲音乐已由专业性的文人音乐(创作)时代走向了广泛的业余性民间音乐(创作)的时代。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在音乐方面的审美好尚,增强了戏曲音乐与群众的密切关系,**地加速了戏曲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在仅仅一两百年的时间内就传遍了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第二大变革是发展了依情变曲和依人变曲的板式变化体,增强了音乐的叙述性与戏剧性功能,在表现戏剧性情节的功能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解决了音乐方面统一性与对比性的辩证关系,符合我们民族“在统一的前提下求对比”的“和”的审美意识。第三大变革是发展了文场(管弦)过门,不但增强了音乐的表现手段——器乐的表现空间与表现功能,而且使戏曲音乐有了能辨别什么剧种、什么声腔甚至什么板式的音乐“主题”。第四大变革是皮黄腔在梆子腔的单腔系统板式变化体之后,发展了拥有西皮腔、二黄腔等多腔系统的板式变化体,使音乐表现能在更多和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艺术功能。第五大变革是皮黄腔划时代地实现了男女与行当分腔,从而解放了戏曲舞台上长期在音乐方面被压抑的男性角色、男性唱腔、男声演唱半边天,大大提高与推动了戏曲音乐的性格化发展。以上五方面**的历史突破,形成了戏曲音乐历史发展的第三个发展时期,即梆子腔、皮黄腔盛行的时期,标志着戏曲音乐的**重大变革。
    目录
    综述
    一、戏曲音乐史的回眸
    二、20世纪戏曲音乐的**发展
    (一)20世纪上半叶戏曲流派的发展
    (二)20世纪上半叶新的戏曲声腔系统崛起
    1.打锣腔声腔系统
    2.梁山调声腔系统
    3.调子腔声腔系统
    4.滩黄调系统
    5.鼓腔系统
    6.弦索腔系统
    (三)新中国成立后戏曲音乐的飞速发展.
    1.1949年一1966年的发展
    2.1966年一1976年的发展
    3.1976年一2000年的发展
    三、戏曲音乐史论研究的金秋
    (一)1900年一1949年的史论研究
    (二)1949年一1966年的史论研究
    1.介绍论述各地剧种
    2.讨论戏曲音乐及伴奏乐器应该如何改革发展
    3.探讨有关音乐美学方面的问题
    4.关于戏曲音乐本质特性问题的论述
    5.关于戏曲音乐形态学的研究
    (三)1966年一1976年的史论研究
    (四)1976年_2000年的史论研究
    1.戏曲音乐的多视角研究
    2.戏曲音乐研究的“五态”、“四径”、“三线
    3.剧种音乐研究
    4.声腔源流研究
    5.声腔系统与声腔分类研究
    6.戏曲音乐形态学的研究

    论文
    一、论文目录
    二、论文提要
    京剧《红灯记》的音乐创作
    论戏曲音乐的历史分期(上、中、下)
    从唐宋诗词到元曲的演变
    流丽悠远,刚劲雄健——昆曲南北曲牌选介
    读《豫剧唱腔音乐概论》
    论板腔体戏曲音乐的板式
    论板腔体戏曲音乐的结构原则
    豫剧音乐的里程碑——谈豫剧《朝阳沟》音乐改革的经验
    京剧曲牌《夜深沉》
    句读分明抒情达意——对昆曲传统唱法的一些探讨
    戏曲音乐“现代化”微探
    黄梅戏音乐改革漫记
    黄梅戏女声真假声的运用
    婺剧乱弹音乐初探
    戏曲音乐中的音阶、调性变化
    试论戏曲音乐的民族特点
    论京剧唱腔中的行腔、甩腔手法
    京剧《玉堂春》音乐分析
    扬调与屈调
    关于西皮腔的起源与发展
    戏曲现代戏音乐问题
    论戏曲声腔兴衰的历史经验
    戏曲现代戏的音乐创新与乐队建设
    论当代戏曲音乐发展的总体趋势
    京剧锣鼓牌子研究
    论戏曲原核音调→腔句→基本板式的运动法则
    京剧器乐音乐的发展
    论汉族调式的平衡原则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沉:戏曲音乐的程式化
    戏曲音乐的民族性
    傩腔管窥——“傩应一方”与傩腔之次生特征
    戏曲音乐创作也应该做到“这个
    “采茶戏腔系”质疑——评《戏曲音乐史概述》相关内容
    南北曲形成的文化生态
    戏曲吐字的语音学分析
    中国戏曲音乐“创变”谈
    秦腔唱腔字调处理的基本规律
    二人台音乐的旋律发展方法
    二人台音乐的均、宫、调系统
    弦板腔唱腔音乐特色初探
    析江西采茶戏声腔分类的误区——兼谈江西各路采茶戏声腔的形式
    完整纯美地呈现传统戏曲音乐一戏曲作曲理论研究
    戏曲音乐形态的民族性
    论苦音音阶
    伴奏乐器与戏曲声腔的发展探微
    豫剧的声腔体制和基本曲调
    评剧音乐之源辨(上、下)
    戏曲声腔腔名由来小考
    古代戏曲音乐教育活动与理论
    辰河戏《目连》高腔探源
    论“扩板”是板腔体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法——侧重对秦腔“扩板”的研究
    汉调面世与皮黄腔的个性
    豫剧演唱艺术中的字、气、声、情、味
    论戏曲乐队定弦
    从谭腔看汉腔的划时代贡献
    略论评剧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戏曲声腔的传播
    京剧抒情性唱腔句幅变化的统计学研究
    本土腔论——戏曲声腔分类的新思考
    皮黄腔的流布与影响
    ……
    著作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