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认识与存在--唯识三十论解析/戒幢佛学论丛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认识与存在--唯识三十论解析/戒幢佛学论丛

  • 作者:济群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44714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382
  • 定价:¥3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32544714
    • 作者
    • 页数
      382
    •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01日
    • 定价
      ¥3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唯识三十论》正是解决认识与存在的关系。世界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认识”与“存在”两个方面。那么,认识是什么?存在是什么?认识与存在的关系为何?是各自独立,还是相互隶属?本论“三能变”部分,用大量篇幅,**探讨了人类认识的奥秘——八识五十一心所。三性三无性,揭示存在的各种形态及实质。而诸法唯识理论的成立,则论证了认识与存在的相互依托关系。唯识学考察认识与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唯识的中道正见,然后落实于空性禅修,完成生命品质的转化。
    文章节选
    **章 唯识总论
    唯识学理论情深,体系严密,以致许多人对之望而生畏。学习《唯识三十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对唯识宗有概括性的认识。以往,我们对唯识的学习多侧重于“唯识见”,即唯识理论的成立。这就容易使唯识学习导入哲学式思辩,与修行严重脱离。我认为,对于一个宗派的学习,不仅要重视它的“见”,更应结合“行”。以下所谈的九个问题,不少是以往在弘扬唯识中忽略的,如菩提心、菩萨戒、瑜伽止观等。对于这些问题,将结合我近阶段对佛法思考向大家进行介绍。
    一、菩提心
    任何一位菩萨者的修行,皆须以菩提心为起点;任何一个乘法门的修学,亦须以菩提心为基础。
    何谓菩提心?《瑜伽师地论·发心品》云:“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可见,发心是一种意愿,一种希望自己“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并“能作有情一切义利”的强大意愿。这种意愿和常人意愿的*大不同,在于所缘境的差别,即以上菩提及有情义利为所缘。当心中生起这种伟大希求时,便是菩提心的表现。
    菩提心又分愿菩提心与行菩萨心两类:愿菩提心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强大意愿;行菩提心则是将意愿落实于自利利他的行为中,如六度、四摄等。……
    目录
    自序
    认识与存在——《唯识三十论》解析
    **章 唯识总论
    一、菩提心
    二、三性三无性
    三、八识
    四、唯识
    五、种子,种性
    六、菩萨行
    七、瑜伽止观
    八、转依
    九、因明
    第二章 关于本论
    一、作者
    二、本论的撰作目的
    三、本论的组织结构
    四、本论的注释及流传
    第三章 正论
    **节 标宗
    第二节 初能变——阿赖耶识
    一、赖耶的自相
    二、赖耶的果相
    三、赖耶的因相
    四、赖耶的行相
    五、赖耶的所缘
    六、赖耶的相应心所
    七、赖耶的情感
    八、赖耶的伦理属性
    九、相应心所与阿赖耶识的差别
    十、赖耶的特征
    十一、赖耶的伏断位次
    第三节 第二能变——末那识
    一、举体出**
    二、末那的所依
    三、末那的所缘
    四、末那的行相
    五、末那的相应心所
    六、末那的伦理属性
    七、末那在三界的活动情况
    八、末那的伏断位次
    ……
    附录 论文八篇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