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走向后实践美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走向后实践美学

  • 作者:杨春时
  •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651299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 页数:391
  • 定价:¥34.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作为这场论争的理论总结,收录了作者从1993年至今的主要美学研究成果,包括他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商榷文章。 这些成果的时间跨度长达十几年之久,清晰地展现了作者的美学思想历程。
    文章节选
    走向后实践美学
    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文革”前的“前实践美学”阶段、新时期的“实践美学”阶段和“后新时期”的“后实践美学”阶段。“后实践美学”是中国美学超越“实践美学”、走向世界、走向现代的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当代美学刚刚起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解放前传入中国的西方美学与后来传入中国的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发生碰撞,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批判朱光潜先生的“唯心主义美学”为起因的美学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崛起了两个主要学派,一个是以蔡仪先生为代表的“自然派”(主张美是客观的自然属性,审美是其反映);一个是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社会派”(主张美是客观的社会属性,美是人创造的)。这个时期美学研究还集中在美的主客观属性问题,各派均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自然派”与“社会派”也势均力敌,尚未形成主流学派。但是,这场论争为以后的美学发展建构了基本的格局:李泽厚一派已经具有了实践美学思想的萌芽,在新时期发展为完整的“实践美学”体系;蔡仪一派的“自然属性”说也在新时期发展为“反映论美学”体系。
    20世纪80年代美学的大发展是以实践美学兴起并成为主流学派为标志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的重新翻译出版,使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迅速兴起,并对苏联传入的现行哲学体系构成重大冲击。李泽厚先生代表的“社会派”找到了实践哲学这个坚实的哲学基础,突出并发展了美学思想中的实践观,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实践美学体系。蔡仪一派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突出了反映论原则,建立了更系统化的反映论美学。在两种美学思想的论争中,实践美学具有无可争议的理论优势,因而成为普遍接受的美学理论。
    ……
    目录
    上篇 主体性实践美学批判
    一 走向后实践美学
    二 再论超越实践美学——答朱立元先生
    三 审美的超实践性与超理性——与刘纲纪先生商榷
    四 对“后实践美学质疑”的质疑——答彭富春先生
    五 乌托邦的建构与个体存在的迷失——李泽厚《第四提纲》质疑
    六 “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
    七 实践乌托邦批判——兼与邓晓芒先生商榷
    八 实践乌托邦再批判——答张玉能先生
    九 实践美学是抬高实践而贬低自由的美学——与徐碧辉研究员商榷
    十 关于《美学》的答辩——与张法对话
    十一 “情感乌托”邦批判
    下篇 建设主体间性的超越美学
    十二 从实践本体论到生存本体论
    十三 世俗的美学与超越的美学
    十四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十五 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
    十六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
    十七 自然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
    十八 信仰主义与审美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
    十九 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
    二十 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
    二十一 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
    二十二 审美同情与审美理解:中西美学主体间性的互补
    二十三 超越意识美学与身体美学的对立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