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三味学术文丛)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三味学术文丛)

  • 作者:徐妍 者 谭五昌 张景
  •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649210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419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样的文字更适合于文学批评,而不特别适合于学术研究。但是,我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学术研究中的情感因素:学术研究一定要摈弃性灵文字吗?性灵文字在语言层面的美感,在思维层面上的直觉判断力,有时恰恰可以为学术研究带来敏锐的发现。
    文章节选
    **章两个“凡是”的双重标准:再解读茅盾对“神化鲁迅"的质疑--以茅盾的《答(鲁迅研究年刊)记者的访问》为**
    新时期伊始,对于教条主义惯性思维的突围与固守,1979年发生在思想界、鲁研界的关于鲁迅研究是否也有“两个凡是”问题的论争具有普遍性。
    事件的直接导火线是1979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和同年出版的《鲁迅研究年刊》创刊号上发表了茅盾的一篇文章《答记者的访问》。其中,两段话语非常尖锐。茅盾指出:“鲁迅研究中有不少形而上学,把鲁迅神化了,把真正的鲁迅歪曲了。鲁迅*反对别人神化他。鲁迅也想不到他死了以后,人家把他歪曲成这个样子。”“鲁迅研究中也有‘两个凡是’的问题。比如说有人认为凡是鲁迅骂过的人就一定糟糕,凡是鲁迅赏识的就好到底。我看并非如此。这类事情要实事求是。”①这篇文章在当时的思想界、鲁研界激起了轩然大波。反对者和支持者各执一词,争论得非常激烈。特别是论战双方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作家、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茅盾和**鲁迅研究专家、时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的李何林,更别具意味。
    对于这场���争的价值判断,多少年过后,研究者大多持有公允的评价。鲁迅研究史料家陈漱渝这样评价道:“在反对现代迷信的历史大背景下,提出反对神化历史人物的意见,无论涉及何人,无论所举的例证是否妥当,都具有不容抹杀的积极意义。鲁迅生前就撰文反对神化任何个人,并亲手撕毁了别人强加于他的一顶纸糊的假冠。反对神化鲁迅,有利于冲破长期以来教条主义对鲁迅研究的无形束缚,有利于挣脱僵化单一的政治解读模式,创造出一种自由探讨、平等切磋的宽松的人文环境。”①近年来,对新时期历史颇有研究的学者徐庆全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现今再读茅公的文章,已没有什么新鲜的。但在当年,在‘两个凡是,阴影露布的当年,要触动在这个阴影下被戴上光环而‘神化’的鲁迅,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④
    这些观点表明:在时间的流逝中,研究者已经祛除情绪化的因素,对这场论争进行客观、全面的评述。类似价值判断的观点,不再赘述。本书关注的**不是如何评判这场论争,而是试图回到当时论争的现场,辨析论争双方从意识形态话语中突围的努力和限度。或者说,回溯这场论争,是为了叙述并分析论争双方如何一面突围,一面秉持批评的双重标准。当然,由于这场论争关涉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诸多复杂的历史问题、个人问题,即便时间过去多年,作为这场论争
    …… 这些年每年都要指导博士生、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写作,我会常常陷入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期待学生们写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性灵文字;另一方面又对他们强调学位论文的规范性、科学性。不过,二者冲突时,还是需要向学生申明我的立场:对于学位论文而言,规范性、科学性是重要的。毕竟,按照学位论文的标准,严谨的学理性比作者的才情更为重要。
    这种冲突,在指导我的博士生徐妍的博士学位论文时,再一次相遇。
    徐妍是一位以性灵文字见长的学生。写作中,往往根据自己的情感倾向选择研究对象,并以自己的情感世界、心灵世界对研究对象进行体察。虽然经过三年读博阶段的专业规训,徐妍还是没有能够祛除学术研究中的情感因素。客观地说,这样的文字更适合于文学批评,而不特别适合于学术研究。但是,我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学术研究中的情感因素:学术研究一定要摈弃性灵文字吗?性灵文字在语言层面的美感,在思维层面上的直觉判断力,有时恰恰可以为学术研究带来敏锐的发现。
    目录
    序言
    绪论
    上篇集体性鲁迅
    **章两个“凡是”的双重标准:再解读茅盾对“神化鲁
    迅”的质疑--以茅盾的《答记者的访问》为**
    第二章鲁迅诞辰100周年背后话语的认同与裂隙
    **节以仪式的形式悬搁记忆
    第二节周扬的报告:由“代言”到错位
    第三节1981年的中国知识群体:战栗的启蒙者之梦
    第三章精神文化视角下的鲁迅:主体性回返的恒与变
    **节重审《杂文报》《青海湖》风波:主体意识的纷纭投影
    第二节转型的“镜子”:“实践性主体”的文化想象
    第三节转折的“探寻”:“精神性主体”的自我隐喻

    下篇个体性鲁迅
    第四章个体生命的复杂性探索
    **节鲁迅诞辰110周年:梦幻期的终结与分化
    第二节现代知识者鲁迅与悖论的“自我”--以汪晖的“概念清理”为**
    第五章个体生命的多样性读解
    **节神圣与世俗:两种理想主义的对峙
    第二节退居书斋的学人思路:“学者”鲁迅被重构的逻辑与悖论
    第三节叙述学和细读的升温与冷却:形式本体鲁迅的探索
    第六章反思、理解与对话:“后启蒙”知识分子鲁迅重构的演变
    **节从“被同化”到反思:“精神性主体”的深化
    第二节从想象到理解:“实践性主体”的低调转换
    第三节从反思到体悟:张梦阳对鲁迅“人学”思想的阐释言路
    第四节从独白到对话:“后启蒙”年轻知识分子对鲁迅原质的解读--以孙郁的鲁迅重构为个案
    第七章世纪之交越界的解构和重建学理新秩序
    **节《收获》风波:新意识形态下的解构行动
    第二节鲁迅诞辰120周年:新意识形态下的低调整合
    第三节鲁迅研究的学理思路与鲁迅学的建构--以2004年“鲁迅研究二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为**
    第四节跨文化视阈下对“东亚鲁迅”的阐释--以2006年纪念鲁迅诞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