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套装上下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套装上下册)

  • 作者:杨耕 袁贵仁 丛书 袁贵仁 杨耕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4523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598
  • 定价:¥10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的理论主题、思维方式和社会功能发生了根本转换,其思想之深刻、方法之科学、影响之广泛都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150多年来,追随者有之,赞同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梅林、考茨基、伯恩施坦、拉布里奥拉、普列汉诺夫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过深刻论述,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新的探索,罗素、杜威、萨特、海德格尔、福科、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人也直接或间接地研究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不乏深刻的见解。在这个论述、探索过程中,许多观点不很一致,甚至很不一致,争论持久而激烈。
    文章节选
    吴晓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的哲学存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等。著有《萨特其人及其人学》(合著)、《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合著)、《科学与社会》、《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存在论新境域的开启》(合著)、《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学术任职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
    吴晓明早年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特别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由于哲学史的研究*终不可避免地牵涉哲学本身的基础问题,所以他又转而对这些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此他专门研究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不同阐释路向,特别是第二国际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的对立立场。这一研究的*初结果表明:所谓“梅林一普列汉诺夫正统”的阐释路向与卢卡奇、柯尔施等人的阐释路向正面地对立着,而这种对立实际上局限于现代形而上学的框架和建制中,并且是彼此补充的。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对立是分裂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基础的必然后果,它的一端表现为无批判的实证主义,它的另一端则*终倾向于主观主义的批判主义。
    1997年,吴晓明把继续深入地研究“基础”问题与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联系起来,并把研究的任务明确地提示为阐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质与当代意义。其主要的观点包括:必须就我们的时代境况非常突出地提出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当代意义的任务;这个任务*终当由存在论(ontology)的根基处入手作出彻底的和内在巩固的阐明;通达此种阐明的路径乃是广义的批判性“对话”,亦即经由文本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的理论主题、思维方式和社会功能发生了根本转换,其思想之深刻、方法之科学、影响之广泛都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150多年来,追随者有之,赞同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梅林、考茨基、伯恩施坦、拉布里奥拉、普列汉诺夫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过深刻论述,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新的探索,罗素、杜威、萨特、海德格尔、福科、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人也直接或间接地研究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不乏深刻的见解。在这个论述、探索过程中,许多观点不很一致,甚至很不一致,争论持久而激烈。
    目录
    王南浞\1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4
    现代唯物主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的统一\16
    马克思实践论的辩证法\25
    王东\53
    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列宁计划”\56
    丰子义\111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114
    叶汝贤\142
    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45
    衣俊卿\161
    “哲学的终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165
    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177
    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189
    孙正聿\200
    面向新千年的马克思哲学\203
    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216
    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231
    孙伯揆\249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252
    存在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265
    邢贲思\277
    唯物主义的自然观\280
    任平\303
    马克思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306
    刘放桐\323
    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327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341
    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356
    肖前\368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唯物主义\371
    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376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382
    陈先达\38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特色和历史地位\392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两次转折\413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把握\430
    陈晏清\444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地位\446
    马克思基于实践论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458
    陈志良\466
    主体性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469
    实践本体论及其革命意义\48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反映论的革命\485
    杨春贵\494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49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503
    杨耕\515
    历史唯物主义:一种批判的世界观\518
    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种新解读\537
    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观念及其特征\554
    李景源\570
    马克思的主体一客体理论\573
    认识·图式·客观性:关于理解和解释问题的探讨\585

    下册目录
    张奎良\1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起点\4
    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历史地位14
    张异宾\48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52
    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似自然性的特设规定\67
    列宁“伯尔尼笔记”研究\84
    张曙光\97
    马克思的哲学生存论思想\l00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历史\126
    吴晓明\144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147
    内在性之瓦解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境域\158
    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172
    欧阳康\19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199
    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209
    俞吾金\225
    马克思与黑格尔\228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245
    重新理解马克思\254
    赵家祥\271
    马克思的一般历史哲学理论\274
    高清海\28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286
    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转变\302
    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意义\315
    夏甄陶\329
    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合理形态”的辩证法\332
    陶德麟\345
    马克思与唯物主义\348
    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35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前提\370
    袁贵仁\38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主体性原则\385
    人的问题是当代哲学的**问题\392
    马克思主义价值学研究构想\402
    黄楠森\414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体系\417
    马克思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468
    韩庆祥\485
    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489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502
    面对“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516
    后记\527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