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催化剂表征(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教学用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催化剂表征(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教学用书)

  • 作者:王幸宜 者 王幸宜
  •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824220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22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催化剂表征》以大量的应用实例为根基详细介绍催化剂常用的表征技术。《催化剂表征》共12章,第1章概括性地从催化剂的宏观性质与性能和微观性质与性能两个方面介绍了催化剂表征中所采用的各种传统的、经典的以及近代的技术和方法,其中对于催化剂微观性质与性能的表征又分为表面性质和体相性质两方面。在此章中,对各种表征技术和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以及缺点作了详细的总结与归纳,同时也对同类表征技术作了详细的比较。第2章至第11章对各种具体的表征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此部分主要以基础理论为辅、以实例为主向读者传达各种表征方法可以用来获取催化剂的何种性质。第12章介绍了目前催化剂表征技术中被认为*有发展前途的原位技术。
    《催化剂表征》可供从事催化研究的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催化专业的教师阅读、参考。《催化剂表征》尤其适合催化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将其作为教材及参考书来使用。
    文章节选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后,决定组织编写并出版一套“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相关教学用丛书,多位在各自领域学有所长并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参加编写。
    对于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决定,我非常赞同。我本人是研究生毕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一直在指导研究生,包括授课及指导论文,我的主要工作都与研究生培养有关。加上报刊杂志的报道中多认为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尚显不足,我也经常在思考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对此常感到有些话想说,只是没有适当的场合去说而已。因此当出版社的编辑们要我为丛书作序时,我便欣然从命,以便借此说上几句。
    1.关于教学用书(简称教材)
    教材对研究生教学是重要的,好的教材显然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并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此外还可以作为学生在学完课程后的案头参考书。
    也有一些非常**的教授在教学过程中不规定使用固定教材,他们在课堂上主要讲授思想和方法,或即使使用教材,讲课时也完全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自学、习题、讨论、找材料、做笔记等多种形式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一部分学习主动、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十分有利,但也许会使另一些学生感到困难,甚至抱怨连连。关键是看这些学生是否有克服困难,通过努力争取学习主动的决心。 2.关于例题和习题 例题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理论知识。正确的方法应是有目的地讲解例题:一个例题解决一类问题,引导多方面的思路,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习题的作用,使学生巩固、掌握知识和运用学到的方法只是起码的要求,习题的功能应被看作是对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应有的心理准备。这里说的当然不是指我们常见的这些只需稍稍复习就可以依样画瓢式的习题,而是指学生初看不知如何下手的那一类。当学生要做这类习题时他们不得不去认真复习和思考,相互讨论,查找文献,才能解答。他们会认为这些习题很“难”,但也就是这种“难”,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们不是经常在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么?显然,单靠说是不够的。创新应成为一种习惯,它只可能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养成。做“难”题确实要克服不少困难,但这正好是一种对今后工作中创新能力的磨炼,也必会形成一种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心理准备。
    目录
    第l章催化剂表征
    1.1催化剂宏观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1.1.1催化剂密度
    1.1.2催化剂颗粒尺寸
    1.1.3比表面测试
    1.1.4孔结构
    1.1.5机械强度
    1.2催化剂微观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1.2.1表面性质表征
    1.2.2体相性质表征
    参考文献
    习题

    第2章低温物理吸附技术
    2.1表面积和孔结构表征
    2.2 N2物理吸附法
    2.2.1N物理吸附法可以获得催化剂的信息
    2.2.2吸附等温线
    2.2.3 Langmuir比表面积
    2.2.4 BET比表面积
    2.2.5 BJH方法
    2.2.6t-plot
    2.3介孔分子筛孔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2.4其他表征方法
    2.4.1压汞法
    2.4.2其他方法
    参考文献
    习题

    第3章电镜技术
    3.1透射电子显微镜
    3.1.1成像原理
    3.1.2透射电镜构造
    3.1.3样品制备
    3.1.4TEM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3.2扫描电子显微镜
    3.2.1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3.2.2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特点
    3.2.3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构造
    3.2.4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主要性能
    3.2.5样品制备
    3.2.6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3.2.7TEM/SEM发展趋势
    3.3分析电子显微镜
    3.3.1 EDS基础
    3.3.2 AEM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3.4其他电镜技术
    3.4.1扫描透射电镜(STEM)
    3.4.2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
    3.4.3扫描探针显微镜(SPM)
    3.4.4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3.4.5扫描电声显微镜(SEAM)
    参考文献
    习题

    第4章热分析技术
    4.1热分析基础
    4.1.1热分析定义
    4.1.2热分析存在的客观物质基础
    4.1.3热分析的起源及发展
    4.1.4热分析分类
    4.1.5热分析技术的特点
    4.2热重法(TG)
    4.2.1热重法定义
    4.2.2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
    4.3微分热重法(DTG)
    4.4差热分析法(DTA)
    4.4.1差热分析的定义及原理
    4.4.2差热曲线
    4.4.3差热分析定性或定量依据
    4.4.4物理或化学变化的热效应
    4.4.5 DTA数据处理
    4.4.6影响DTA曲线的因素
    4.5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4.5.1差示扫描量热曲线
    4.5.2影响DSC曲线的因素
    4.6热分析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4.6.1催化剂制备条件的选择
    4.6.2催化剂组成确定
    4.6.3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4.6.4催化剂中毒和老化的研究
    4.6.5催化剂积炭行为的研究
    4.6.6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的表征
    4.6.7分子筛稳定性的研究
    4.7热分析联用技术
    4.7.1热显微镜法(Thermomicroscopy)
    4.7.2 X射线衍射DSC
    4.7.3逸出气分析(EGA)
    4.7.4 DTA/DSC-EGD联用技术
    4.7.5TG-DTA-GC在线联用技术
    4.7.6 TG-DTA-MS联用技术
    4.7.7TG-FTIR联用技术
    4.7.8 DTA-NDIR联用技术
    4.7.9TG-DTA-TGT联用技术
    参考文献
    习题

    第5章程序升温分析技术
    5.1程序升温脱附(TPD)
    5.1.1TPD技术的基本原理
    5.1.2 TPD实验装置及操作
    5.1.3TPD所能提供的信息
    5.1.4TPD技术的优点
    5.1.5TPD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局限性
    5.1.6 TPD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5.2程序升温还原(TPR)
    5.2.1TPR技术理论基础
    5.2.2TPR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5.3程序升温氧化(TPO)
    5.3.1催化剂积炭的研究
    5.3.2催化剂氧化性能的研究
    5.4程序升温硫化(TPs)
    5.4.1 17PS装置及操作
    5.4.2 TPS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5.5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
    5.5.1TPSR技术
    5..5.2TPSR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6章多晶x射线衍射技术
    6.1多晶x射线衍射
    6.2多晶X射线衍射特点及原理
    6.3粉末衍射图的获取
    6.3.1照相法
    6.3.2衍射仪法
    6.4粉末X射线衍射的应用
    6.4.1物相分析
    6.4.2衍射图的指标化
    6.4.3晶粒大小的测定
    6.5多晶x射线衍射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6.5.1 XRD在分子筛中的应用
    6.5.2 XRD在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的应用
    6.6展望
    参考文献
    习题
    第7章电子能谱法
    第8章分子光谱技术
    第9章紫外漫反射光谱技术
    第10章核磁共振技术
    第11章电子顺磁共振技术
    第12章原位技术
    参考文献
    习题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