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公路工程
QQ咨询:
有路璐璐:

公路工程

  • 作者:尤晓暐 张青喜 者 尤晓(日韦) 张青喜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33438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18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公路工程》共分9章,主要包括路线设计、路基设计与施工、路面设计与施工等三部分内容。阐述了公路工程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施工方法及材料要求。《公路工程》着重基本概念的阐述,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主。
    《公路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公路工程、城市道路工程、桥梁隧道工程等专业的教材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及交通部门有关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文章节选
    5.3.2直接定线
    1.直接定线的工作步骤
    直接定线就是设计人员直接在现场定线,定线的指导原则与纸上定线一样。如山岭区路线仍须从安排纵坡人手,只是定线条件变了,工作步骤应作相应的改变,现仍以山区越岭线为例,阐明工作步骤如下。
    (1)分段安排路线
    在路线布局定下的主要控制点之间,沿拟定方向用试坡方法粗定出沿线应穿应避的一系列中间控制点,拟定路线轮廓方案。
    (2)放坡与定导向线
    放坡是要解决控制点间纵坡合理安排问题,实质上就是现场设计纵坡。纵坡安排和选择坡值应考虑以下几点。
    ①纵坡线形要符合《标准》要求(如坡���限制、设置缓坡、合成坡度等),并力求两控制点间坡度均匀(缓变、少变),避免设反坡。
    ②要结合地形选用坡度,尽可能不用极限坡,但也不应太缓,一般以接近控制点间平均坡度为宜,地形整齐地段可稍大,曲折多处宜稍缓。
    放坡从受限较严的控制点开始,一人用带角手水准,对好与选用坡度相当的角度,立于控制高程处指挥另一持花杆的人在山嘴、山坳等地形变化处、计划变坡处及顺直山坡上每隔一定距离定点,做好标记。如果一边放坡一边插线,必须先放完一定长度(一般不应少于4~5条导线边长)的坡度点之后,定线人员再利用返程进行下一步工作。
    照上述方法定出的这些坡度点的连线如图5.21中的A0、A1、A2、…,相当于纸上定线的修正导向线,也起指引路线方向的作用,称为导向线。
    放坡时要估计平曲线的大概位置和半径,以便考虑坡度折减。对计划要跨的山沟和要穿的山嘴或山脊,放坡时应“跳”过去,计划绕行时,坡度要放缓,距离要折扣。
    (3)修正导向线
    坡度点就是概略的路基设计高程,由于各点的坡度陡缓不一,线位放上放下对路基的稳定和填挖工程量影响很大,故应根据路基设计的要求,在各坡度点的横断方向上选定*合适的中线位置,插上标志。如图5-21中的B0、B1、B2、…,这些点的连线即为修正导向线(相当于纸上定线的二次修正导向线)。 公路工程是高等院校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及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必修课。该课程涉及内容广泛,与工程实践联系密切,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工程性较强的课程,讲授本课程除了系统的课堂教学之外,应配合组织实地参观、实物鉴别、课程作业、施工实习等辅助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系统的接受能力。
    本书力求反映本领域*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吸收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成熟的理论与方法,并且以我国*新出版的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叙述公路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本书是根据高等院校路桥专业教材编写大纲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做到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叙述清楚。若需要引用更新的内容,授课时,可以在保证主干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补充加强。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作者自始至终贯彻创新、实用的编写思路,以“新”为主线,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和有机联系,同时也注意了教材在使用过程中的内容更新和吸收相关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特别是涉及土木工程规范的内容全部采用**颁布的*新的有关规范。
    全书由尤晓日韦、张青喜主编,梁小光主审。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9章由尤晓日韦编写;第7章、第8章由张青喜编写;第5章、第6章由时云飞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部分兄弟院校、工程界同行的热情帮助,谨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正,以便及时修改和完善。
    目录
    第1章总论
    1.1公路运输的特点和我国公路发展概况
    1.1.1公路运输的特点
    1.1.2我国公路发展概况
    1.2公路的分类.分级与技术标准
    1.2.1公路的分类
    1.2.2公路的分级
    1.3公路的基本组成
    1.3.1线形组成
    1.3.2结构组成
    1.3.3沿线附属结构
    1.4汽车交通
    1.4.1汽车交通带来的问题
    1.4.2**问题
    1.4.3计算行车速度
    1.4.4交通量

    第2章公路平面设计
    2.1公路平面设计概述
    2.1.1路线
    2.1.2汽车行驶轨迹
    2.1.3平面线形要素
    2.2直线
    2.2.1直线的特点
    2.2.2直线的运用
    2.2.3直线的*小长度
    2.3圆曲线
    2.3.1圆曲线的几何要素
    2.3.2圆曲线的特点
    2.3.3圆曲线半径
    2.4缓和曲线
    2.4.1缓和曲线的作用与性质
    2.4.2缓和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2.4.3缓和曲线的长度及参数
    2.4.4缓和曲线的省略
    2.5平曲线上路面的加宽
    2.5.1加宽值的计算
    2.5.2加宽设计
    2.5.3加宽缓和段长度
    2.6平曲线上路面的超高
    2.6.1超高横坡度的计算确定
    2.6.2超高的过渡方式
    2.6.3超高缓和段长度的确定
    2.6.4超高值的计算
    2.7行车视距
    2.7.1停车视距
    2.7.2超车视距
    2.7.3平面视距的保证
    2.8平面线形设计
    2.8.1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2.8.2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
    2.9平面设计成果
    2.9.1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2.9.2逐桩坐标表
    2.9.3路线平面设计图

    第3章纵断面设计
    3.1概述
    3.2纵坡设计
    3.2.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3.2.2*大纵坡
    3.2.3高原纵坡折减
    3.2.4*小纵坡
    3.2.5平均纵坡
    3.2.6合成坡度
    3.2.7坡长限制
    3.2.8缓和坡段
    3.3竖曲线设计
    3.3.1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3.3.2竖曲线的*小半径
    3.4爬坡车道和变速车道
    3.4.1爬坡车道
    3.4.2变速车道
    3.5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3.5.1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3.5.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设计
    3.5.3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设计
    3.5.4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
    3.6公路纵断面设计
    3.6.1纵断面设计要点
    3.6.2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及注意问题
    3.6.3纵断面设计图的绘制

    第4章横断面设计
    4.1公路横断面组成
    4.1.1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
    4.1.2路幅的构成和布置形式
    4.2行车道宽度
    4.2.1一般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4.2.2有**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4.3路肩、中间带、边坡和边沟
    4.3.1路肩
    4.3.2中间带
    4.3.3边沟
    4.3.4边坡
    4.4路拱
    4.5横断面设计
    4.5.1公路横断面设计要求
    4.5.2路基标准横断面
    4.5.3横断面设计方法
    4.5.4路基设计表
    4.6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4.6.1横断面面积计算
    4.6.2土石方数量计算
    4.6.3路基土石方调配

    第5章选线与定线
    5.1方案选择
    5.1.1自然条件对公路路线的影响
    5.1.2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5.1.3选线的方法和步骤
    5.1.4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5.1.5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5.2选线要点和路线布局
    5.2.1平原区选线
    5.2.2山岭区选线
    5.3定线
    5.3.1纸上定线
    5.3.2直接定线

    第6章路基设计
    6.1概述
    6.1.1路基工程的特点
    6.1.2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6.1.3路基土的分类
    6.1.4公路自然区划
    6.1.5路基干湿类型
    6.1.6土基的受力与强度
    6.1.7路基的变形.破坏及**
    6.2一般路基设计
    6.2.1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6.2.2路基设计
    6.2.3路基附属设施
    6.3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
    6.3.1边坡滑动面形状
    6.3.2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计算参数
    6.3.3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6.3.4陡坡路堤稳定性
    6.3.5浸水路堤稳定性
    6.4路基防护与加固
    6.4.1防护与加固的目的和分类
    6.4.2坡面防护
    6.4.3冲刷防护
    6.4.4地基加固
    6.5挡土墙设计
    6.5.1挡土墙的定义
    6.5.2挡土墙的类型
    6.5.3挡土墙设计
    6.5.4挡土墙计算
    6.5.5挡土墙验算
    6.5.6增加挡土墙稳定性的措施

    第7章路基施工
    7.1概述
    7.1.1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7.1.2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
    7.1.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7.2土质路基施工
    7.2.1基本要求
    7.2.2填挖方案
    7.2.3机械化施工
    7.2.4路基压实
    7.3石质路基施工
    7.3.1爆破作用原理
    7.3.2药包用药量计算
    7.3.3爆破设计参数
    7.3.4炸药的性质和分类
    7.3.5起爆器材与起爆方法
    7.3.6常用的爆破方法

    第8章路面设计
    8.1概述
    8.1.1路面的功能及对路面的要求
    8.1.2路面的结构及组成
    8.1.3路面面层类型的适应范围与分类
    8.1.4行车荷载
    8.2路面基(垫)层
    8.2.1路面基(垫)层的分类及特点
    8.2.2碎(砾)石基(垫)层
    8.2.3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
    8.3沥青类路面设计
    8.3.1沥青类路面
    8.3.2沥青路面破坏状态与设计标准
    8.3.3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8.3.4新建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
    8.3.5沥青路面改建设计
    8.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8.4.1水泥混凝土路面
    8.4.2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第9章路面施工
    9.1路面基层施工
    9.1.1石灰土基层的施工
    9.1.2水泥土基层的施工
    9.1.3二灰土基层的施工
    9.1.4级配碎(砾)石基层的施工
    9.1.5填隙碎石基层的施工
    9.1.6二灰稳定粒料基层的施工
    9.2沥青路面施工
    9.2.1沥青表面处治的施工
    9.2.2沥青贯入式面层的施工
    9.2.3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
    9.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9.3.1施工准备工作
    9.3.2混凝土板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