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后现代交锋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后现代交锋丛书

  • 作者:[英]伊丽莎白·赖特 王文华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084878
  • 出版日期:2005年03月01日
  • 页数:128
  • 定价:¥12.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雅克·拉康,世称“法国的弗洛伊德”,后现代心理分析的关键人物,批评界对他的评价颇有分岐,褒贬不一,有的对其大加挞伐,有的则对其推崇备至,称其为弗洛伊德之后*具**性的心理分析理论家。“后女性主义”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术语,其意义既可以指大众媒体对传统女性主义争取女性平等的斗争所做的一种回击,也可以指另外一个完全不同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即女性主义针对顽固的男权主义以及女性被边缘化这一倾向对自身所做的重要定位。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均常被人误解,但除此之外它们二者之间还有什么共通之处呢?
    这个问题的**议题即是“身份”问题。拉康首当其冲极力反对把性别身份归结为生物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性别身份具有“相互作用”(transaction)的性质,完全不受生物本性的影响。因此关键就要看女性主义如何能够充分利用肯定性(affirmative)身份。在这个问题上拉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因为他不仅为女性确立了一个无懈可击的位置,而且在批评肯定性性别身份的同时,他并没有完全消除或者说解构肯定性性别身份本身。本书作者伊里莎白 赖特就是希望在拉康思想的指引下对此过程作一清晰阐述。
    目录
    王岳川序
    汉译前言
    导读 走近接康
    引言 后结构主义与后女性主义
    政治雷区
    为什么采用精神分��
    后弗洛伊德战争
    性差异
    性身份定位:拉康的贡献
    拉康关于性身份定位的符号逻辑
    性别争执:面具,表演和引用
    真实
    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影视批评
    “女性并不存在”
    参考文献
    关键术语
    其他常见概念及翻译
    编辑推荐语
    什么是女人,这个问题永远不会只有一个答案:女人不是一个固定的现实,女人的身体是她不断追求可能性的场所。“成为一个女人”并不意味着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对立,而是在于女性利用其自由的方式。
    拉康的女性思想是女性主义思想的高峰,但同时也是女性主义的终结。女性主义向何处去,目前似乎仍然是一个谜。从另一个角度看,拉康的观点,完全是从男权**的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的。所以,一切危机,其实是男权**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危机。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