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插图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插图本)

  • 作者:马国亮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15242
  •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01日
  • 页数:300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良友》画报和马国亮先生

    ■陈子善

    从坊间捧回《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漏夜展读,不禁悲喜交集。喜的是这部重要的文学回忆录在写成十五年之后终于问世,而且是以如此精美的图文互动的形式与读者见面;悲的是作者马国亮先生已在大洋彼岸谢世,生前未能见到此书的出版。我想他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

    马国亮先生的名字,在一般的中国现代文学辞典上是找不到的。文学史家似乎已把他遗忘了。他是广东顺德人,1908年生于广州,家境并不宽裕,中学未毕业就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先学美术,后经同学、当时已在主编《良友》画报的梁得所介绍进入良友图书公司工作,从此开始了他有声有色的文学生涯。他在文学创作上作过多方面的尝试,散文、杂文、小说、电影剧本都有一手。三十年代就出版过散文集《昨夜之歌》、《给女人们》、《偷闲小品》和长篇小说《露露》等,《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就曾收入他的多篇散文佳作。但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史更大的贡献是1933年8月接替梁得所主编《良友》,成为继梁得所、赵家璧之后的“良友”三大名编之一。

    诚如马国亮先生在《良友忆旧》开场白中所说,《良友》是二十世纪
    文章节选
    听他讲述 美妙往事
    —为马国亮《良友忆旧》而作
    这是一本关于刊物的回忆。这是用人物和故事串起来的历史。在中国,似乎还没有别的刊物被这样回忆过,被这样描述过。
    《良友》值得这样做。消失多年,被人忽略,这是它的委屈。一旦人们有机会重新翻阅��,便会发现它的美妙。这美妙不会因时间久远而淡去,相反,当浪漫的文化怀旧四处弥漫时,也就自然而然走到了前台,有了以图文并茂的精美方式与读者见面的可能。
    **次见到《良友》是在二十年前开始现代语言学研究时。它,以及因它而衍生的“良友文库”,紧紧地与许多作家的名字相伴随。与其他杂志不同,它吸引人的是开本,是图文并茂的形式,是涉猎广泛的领域。后来才知道,当年在世界出版界,它堪称领图像刊物风气之先的佼佼者。它创刊于1926年,早于美国《生活》画报十年。《生活》创刊时所明示的宗旨:“大型的、以图片为主的、大众化的、便宜的刊物”,倒不妨看作对《良友》形式的*好阐释。抗战爆发前的十年间,《良友》俨然已是中国*为重要、*有影响力的画报。天下的风风雨雨、世态万象都在上面留下了生动、形象的影子。
    《良友》关注时事,有着灵敏的反应,而这种现实的感应能力,又是以历史感为支撑的。它所编辑出版的《孙中山纪念特刊》、《北伐画史》、《日本侵略东北》等,今天来看,无疑是极为珍贵的历史照片荟萃。至于当年的政治风云人物,从宋庆齡到宋美齡、从蒋介石到冯玉祥、张学良等都在上面一一亮相。新闻虽早已变为陈迹,照片却日显其新。这便是画报的,而《良友》更将之发挥到**。
    环顾当时种种报刊,新闻时政当然并非《良友》**拥有的特色。日报自不待言,其他如《国闻周报》、英文《密勒氏评论报》等,都有其独到之处。《良友》的风格更在于它在官方与民间、政治与文化、文字与图片、高雅与流行这间找到了巧妙的契合点。战火前线的现场目击,并不影响好莱坞明星的中国之行、西北妇女的服饰与民俗等相继登场。漂亮的封面女郎一期期款款走来,突然间百岁老人、教育家马相伯也成了封面人物,确有别出心裁忽发奇想之妙。政界人物纷纷亮相时,文坛名家们的频频出场,显然增加了刊物的文化品味与分量。像极少愿意公开发表照片的鲁迅,破例答应《良友》第三任主编梁得所为他拍摄了《鲁迅在书房》的照片发表。由《良友》策划的“名人生活回忆录”系列,广揽政界、文化界等各界名人加盟,恐怕是**次打出了名人的牌子,自创一类新文
    ……
    目录
    听他讲述美妙往事
    真正的***
    街头叫卖·传遍天下
    五花八门·丰富庞杂
    失败的《良友》·成功的《良友》
    第二任主编
    第三任主编
    独具慧眼·知人善任
    梁得所的文才
    语**长·言简意赅
    《中山特刊》·《北伐画史》
    定期刊物·一再推出
    东南亚与美国之行
    好莱坞之行
    田汉·郁达夫
    从司徒乔到鲁迅
    良友的良友
    赵家璧
    良友遍天下
    一本万利的图片和歌曲
    自谝先进的图片分类
    我开始在《良友》工作
    日本和两位导游者
    《中国大观》
    善意的告诫
    沪战的影响
    揭开国际之谜
    举国瞩目的盛事
    叶恭绰语**长
    艰苦的旅程·丰硕的成果
    《中华景象》
    骡车难熬·汽车风险
    烧饼·梨子·臭虫·跳蚤
    孔子的后代
    “长城何恃”
    谣传与真实
    鳄鱼的眼泪
    首先要有苹果
    两则启示
    不甘于只当保姆
    ……
    复苏
    结束语
    编辑推荐语
    这是一本关于刊物的回忆,是用人物和故事串起来的历史。在中国,似乎还没有别的刊物被这样回忆过,被这样描述过。
    《良友》值得这样做。消失多年,这是它的委屈。一旦人们有机会重新翻阅它,便会发现它的美妙。这美妙不会因时间久远而淡去,相反,当浪漫的文化怀旧四处弥漫时,当图文互动的书刊忽然间成为出版时尚时,关于《良友》的回忆,也就自然而然走到了前台,有了以图文并茂的精美方式与读者见面的可能。

    马国亮先生的这部《良友忆旧》虽然是关于《良友》画报的个人回忆,但作为**健在的“良友老人”,他以清新的笔触,平实的叙述,娓娓道出他所亲历的《良友》创办始末,披露鲜为人知的众多文坛故实,生动地再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化风貌,写出了一部独特的“《良友》画报史”,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异见]上海的怀旧·徐冲
    有一册书,它的**节这么写道:
    “1936年11月,美国的《生活》杂志创刊。他们吹嘘说,‘1936年以前……从来没有过一本大型的、以图片为主的、大众化而又便宜的刊物。’《生活》的出版人若不是坐井观天,便是缺乏调查研究。事实上,早在他们自以为是大型综合性画报的始创者的前十年,即1926年,在太平洋的彼岸,已经有一本这样性质的大型画报出现。这个画报诞生在中国上海,其名为《良友》。”

    涉及中国20世纪出版史的材料,少有如此扬眉吐气的。这册名为《良友忆旧》的回忆录,以一家画报串起了一个时代。

    而这个时代,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上海,近期似乎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在《良友忆旧》边上,我们还能看到:

    李欧梵:《上海摩登》;

    郭建英:《摩登上海》;

    陈丹燕:《上海色拉》;

    王安忆:《寻找上海》;

    ……

    上海真的很热闹,尤其是上世纪二三十代的上海,即《良友》时代的上海。在怀旧的名义下,寻找着复制的可能。然而,我在找着别样的上海,譬如这一种:《上海:1949》。哪怕在上海书城,那里的显眼位置有一块是留给与上海有关的读物的,也没有这一种书。上海,或关于上海的记忆中,眼下我们只看重了一个时期或时代的上海,我们有意无意之间,以为上海就是那样的了。

    于是,上海就简单地蜕变成了法国梧桐荫影下的衡山路。于是,只要有了一册类似《良友》这样的刊物,我们就找到了上海的感觉,而且还是摩登的上海。我们总是回忆着我们愿意回忆或希望回忆的场景,其它的,我们任由它淡去,退出我们的记忆,且不管是否能够遗忘。

    在《良友》和“摩登”之外,仍然需要“寻找上海”。

    寻找是为了不能忘却。

    即使在上个世纪的百年中,上海能够被我们回忆的,绝不止《良友》时代。凭空想去,上海也不像只留下一份打着30年代标记的色拉。

    上海一直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若是说到**风尚,20世纪的上海几乎就不曾卸过妆。面对一大堆《摩登上海》或《上海摩登》,固然觉得很好,这些图书终于让那时上海的摩登变得触手可及,自然而然地与前面摘录的那一段有关《良友》的感叹产生共鸣。然后,更多的不满足涌了出来,上海除了那一段的摩登,还有呢?

    《良友》之前的上海呢?

    《良友》之后的上海呢?

    于是,从书架上找出那部旧书,出版于9年前的《上海:1949》。对于一个旧时代的大崩溃,它给了一种说法,一种解释。在类似的作品中,《上海:1949》对于城市的关注要多于对于战争、战役的叙述。这一时期的上海,留给我们的记忆在同样的背景之下,仍是特殊的。摩登与崩溃之间,发生的那一切看来也只为上海所有了。

    上海值得我们琢磨的,肯定不止一个30年代,肯定不止摩登二字,肯定不止一册《良友》。那么,我们还能读些什么?即使是怀旧,能否让我们有多种的选择?

    陈丹燕的《上海的红颜逸事》与《上海的风花雪月》其实是两码事,前者叙述的背景早已有了大转换,但我们容易凭着感觉,将它与看上去差不多的作品混为一谈,以为又多一份风花雪月。错觉的产生并不困难,《良友》读多了,那一时期的上海也就是一个世纪的上海了。

    也难怪,毕竟我们没有读到足够多的东西。所不满的,老是让我读那一段的上海,老是读不到不同时代的上海。纵然怀旧,30年代有旧可怀,90年代想必也不例外。我不太相信上海就那么一条衡山路了。

    《浙江日报》2002-4-26

    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
    文/郑勇

    总以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意义非凡似乎是人类常犯的错误之一。这种错觉一半出于自我**主义的过度膨胀,一半则缘于对历史的无知或健忘。譬如上个世纪90年代的所谓的“读图时代”就是例证之一。

    未及看到自己在92岁高龄撰写的回忆录出版就匆匆辞世的“良友老人”马国亮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良友忆旧》,**次为曾经风光无限的《良友》画报(1926-1945)拂拭去漫长岁月层积的尘埃,一方面呈现了《良友》从横空出世到发展、繁荣以至衰落的历史,一方面又为世人复原了《良友》所记录和反映的时代氛围和历史情境,正如这本书的副题——“一家画报与一时代”所揭示的那样。《点石斋画报》和《良友》画报分别构成晚清和民国这两个时代与社会的“画史”。《良友》是中国画报进入黄金时代的标志,以摄影照片为主,兼有绘画、漫画等艺术作品,版式编排**苦心匠意,毫不逊色于现代画报。尘封其间的许多珍贵历史和人物照片足以让人如入宝山,这也正是我在翻阅已经泛黄发脆的全套《良友》画报的感受。有人把它和美国的《生活周刊》相提并论,而马国亮先生却刻意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良友》画报才是“大型综合性画报”的真正***,因为它比1936年创刊的《生活》杂志整整早了十年。

    当我们说《良友》可以看做民国时代的“画史”之名时,我们强调的是它报道时事新闻的敏锐、快捷与客观、全面,这可以从它的“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以及及时大量报道西安事变、淞沪会战、延安生活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等重大历史事件见出;不仅如此,《良友》画报还显示出国际化的开阔视野,对欧洲和美国等地的新闻事件予以关注和报道,这有斯大林画传、罗斯福画传、希特勒画传这样的重头专题为证。

    当然,《良友》画报无疑更有兴趣在都市风景线上寻觅、撷取现代生活或闲适、或绮靡、或耸人听闻的一面,借以传递出都市,尤其是上海这样一个东方“地狱边缘的天堂”所特有的吉光片羽与暗香浮影,并以此满足市民**的口味和偏嗜。《良友》以大量篇幅介绍好莱坞的明星和影片、从创刊到终刊都在追捧胡蝶、徐来、金焰等中国名角,而阮玲玉香消玉陨之日,《良友》给了她与鲁迅葬礼同样大篇幅的跨栏图文报道。其实,只要看看其“表面文章”——每期的封面女郎,就可以把握这份画报的口味:现代时髦的烫发、描眉、粉脸、涂唇,加上传统的明眸流转、巧笑滟滟,无怪乎像李欧梵这样的批评大师可以从这些封面女郎的坐姿和服装上读解出媚惑与勾诱等丰富内涵,进而引发出“身体政治”等精妙分析(《上海摩登》)。**地摊杂志不约而同地借美女在封面搔首弄姿以广招徕,可说正是步当年《良友》的后尘。

    但如果据此而认定《良友》画报一味迎合市民口味或小资情调,却也不符合事实。《良友》画报固然在女性的衣香鬓影里大做文章,蒋介石、宋子文、蔡元培、胡适、何应钦、孔祥熙等当时的党、政、军、学界名流纷纷为它题名,老舍、郁达夫、茅盾、丰子恺、曹聚仁、洪深等新文艺作家都乐意为之撰稿,这*能说明其号召力和影响远远超出市民**。作为“综合性画报”,《良友》在兼顾时事新闻报道和满足现代市民阅读期待、图片与文字的互补并重、开掘名人资源与坚持自家办刊宗旨这些方面,为后来者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还有一点应该提及,却绝非无关紧要的是,《良友忆旧》精选了近四百幅能代表《良友》画报不同侧面特点的图片,从封面装帧到内页设计都力图再现当年画报神韵,这些努力使得马先生的这部回忆录具有了某种穿越时光隧道、仿佛回到民国时代的神奇体验。这或许多少可以告慰与《良友》一样随风飘逝的“良友老人”。

    《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马国亮著/三联书店,2002年1月出版/定价58.00元

    来源:《北京青年报》

    听“良友”讲那过去的故事
    现如今发达的资讯,已使现代人很难只钟情于某种传媒。五花八门的期刊更让人眼花缭乱,大同小异的八卦内容,同样精美的图片包装,人们对它也只有偶尔浏览的心情,全没有了收藏的欲望。要是提起某刊的历史和影响力,想必圈内的人都说不利索,就甭提一般读者了。*近有一本《良友忆旧》的书却要讲清楚一个画报与一个时代的故事。它是一本关于刊物的回忆。这是用人物和故事串起来的历史。

    《良友》是20世纪初在中国出版的定期画报,也可叫做图像刊物,虽然它的封面多以美女亮相,但《良友》的创办历史、内容、经营理念,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

    《良友》创刊于1926年,据考证,它早于美国《生活》画报10年,《生活》创刊时所明示的宗旨:“大型的、以图片为主的、大众化的、便宜的刊物”,也可以看作是对《良友》形式的*好阐释。抗战爆发前的十年间,《良友》俨然已是中国*为重要、*有影响力的画报。天下的风风雨雨、世态万象都在它上面留下了生动、形象的影子。

    《良友》是由街头叫卖起家的。20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文化的**,是各种出版机构云集的地方。所有的出版物,无论是报纸、期刊、各类书籍,一经出版,立刻由代售的单位,发送到全市、全国、甚至国外。《良友》画报出版,却没有这么好的福气。它是一家印刷所印出来的,印刷所平日只承接印件,从来没和任何书店或报摊有来往。画报印出来了,既无代理,也没代售处。怎么办?急中生智,临时叫了印刷所的几个学徒,在印刷所邻近的一个叫奥迪安电影院的门口叫卖。这本闯开了中国甚至全世界综合画报的大道,并且后来风行全国,销遍五大洲的画报,它的**期便是这样和读者初次见面的。

    当时新出版的《良友》画报是九开本,道林纸铜版印刷。封面是一幅套色照片——一个手持鲜花、笑靥迎人的美女,那就是后来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创刊号初版3000份,几乎在两三天内全部销光。随着广州、港、澳等地的书店也争先恐后订购,再版2000份,不足,又再版2000份。在当时��这已是个不小的数字了。两年后《良友》发行3万份,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华人世界,它都是影响*广泛的文化杂志。

    正像李辉先生为此书作序中所说的,《良友》关注时事,有着灵敏的反应,而这种对现实的感应能力,又是以历史感为支撑的。新闻时政当然并非《良友》**拥有的特色,《良友》的风格在于它在官方与民间、政治与文化、文字与图片、高雅与流行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契合点。战火前线的现场目击,并不影响好莱坞明星的中国之行、西北妇女的服饰与民俗等相继登场。

    尽管《良友》封面多以美女作为招牌,但是它的内容却浓缩了中国20~40年代的社会状况和风尚,政界人物、文坛名家们的参与,不断地增加了这本刊物的文化品位与分量。由《良友》策划的“名人生活回忆录”系列,广揽政界、文化界等各界名人加盟,自创一类新文体。自述与图片相得益彰,为后人留下了那些名人的生动故事。“上海地方生活素描”系列,则是约请文学家写上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曹聚仁写风行一时的回力球及其赌球、茅盾写证券交易所、穆木天写弄堂、郁达夫写茶楼、洪深写大饭店……每篇妙文因有照片相配,使五光十色的上海生活,更显得生动而形象。

    说到《良友》的成功,自然要提到它的创办者,伍联德—— 一位放弃了去美国留学的机会,对出版事业发生了极大兴趣的年轻人。《良友》画报从创刊直至第四期,都是伍联德自己主编的。他胸怀大志,不满足于只出版一个画报,良友公司一个规模不算大的出版机构,在以后的十多年中,出版了许多期刊和大小画册书籍。他是一位有创业激情、才华、精明头脑的人。他独具慧眼,广纳人才,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经典的青年创业的案例。

    本书的作者马国亮先生今年已有92岁了,他是《良友》第四任主编,从1933年接任,一直主持着刊物,亲历了《良友》几十年的兴衰。随着他的娓娓叙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久远的但是色彩斑斓的世界。他所叙述的人物和场景业已远去,但是你会发现它的美妙。这美妙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淡去,它让我们从历史中反思一些事情。文/刘畅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