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
QQ咨询:
有路璐璐:

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

  • 作者:张文勋 国别 中国大陆
  •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2042438
  •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01日
  • 页数:425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我国古代文化的发源,从现代考古所获得的资料看来,不仅仅只是黄河
    流域的三代文化。其实,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和沿海的广大地区,在很古
    的时代,亦已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古代所说的荆楚、百越,包括南方的广大
    地域和居住在那里的土著居民。虽然,周秦以后,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和长
    江以南的“荆蛮”各族逐渐融合为汉族,但仍保留有各自地方特色的文化,
    如楚文化,就是一个很大的文化系统。上述种种现象表明,由于自然地理条
    件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是自然的现
    象。自然条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影响*大的,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首先是地理形势的影响,在我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高
    原、平原、丘陵、盆地等等各种不同的地理形势。这些不同的地理形势,具
    有悬殊很大的不同自然条件,使得各地区的人民生活存在极大的差异,形成
    不同地域人民的不同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以至于生理上、个性气质上的
    差异,从而带来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差异。一般说来,高原地带、高寒山区,
    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发展水平低下,文化也比较落后;而平原地带,自然条
    件较好,人们依靠那里的土壤、水利、气候各种有利条件,在远
    目录
    自序
    原序
    引言
    **章儒道佛美学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
    **节中华文化的地域差异
    一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响
    二地域文化的差异
    三地域文化的交流
    第二节中华文化是多种文化思想的融合
    一三代文化思想的形成
    二诸子百家文化学说思想的大发展
    三由“大一统”到多极发展的汉魏六朝文化思想
    四唐宋以来文化思想的融合与发展
    第三节中华文化与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
    一人文意识的渗透
    二**民族意识的高扬
    三主体意识的强化
    四超越意识的升华
    第二章儒家美学思想
    **节以“政教”为**的先秦儒家美学思想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政教为**的功利主义美学
    二“尽美”与“尽善”——以“善”为主的审美判断
    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德行”为先的审美标准
    第二节孔子的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一文学的地位和作用
    二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三关于“道统”与“文统”
    第三节孟子和荀子美学思想之比较
    一审美主体人格的修养
    二审美感情的社会属性
    三审美判断的主客观标准
    第四节《乐记》论“中和之美”
    一中和之美的提出
    二中和之美的特色
    三中和之美的政治作用
    第三章道家美学思想
    **节老庄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一“虚无”与“虚静”——审美境界
    二“忽恍”与“意致”——审美心理
    三“原天地之美”——审美趣味
    第二节老庄美学思想中的“有”和“无”的辩证法
    一“有无相生”——艺术创作的辩证法
    二“课虚无以责有”——从无形到有形的创作过程
    三“无声胜有声”——从有形到无形的审美过程
    第三节《淮南鸿烈》中的几个美学理论命题
    一“有无”和“虚静”
    二“神形”与“质文”
    三“自然”与“和谐”
    第四章佛家美学思想
    **节佛学对我国古代美学的影响
    一“神思”和“妙悟”
    二“意境”和“境界”
    三“现量”和“比量”
    第二节从佛学的“六根”“六境”说看艺术“境界”的审美心理
    一佛学中的“境界”和王国维的“境界”说
    二从“六根”“六境”说看“境界”的主客观条件
    三从“六根互用”看“境界”的审美心理功能
    第三节从《华严金师子章》看佛教哲学的美学意义
    一缘起说——形相的本体
    二六相说——形象的构成
    三无碍说——形象的直觉
    第五章儒道佛美学思想的融合
    **节儒道佛美学思想之比较
    一审美观念
    二美感经验
    三审美趣味
    第二节古代美学中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心物感应的审美基础
    二情志合一的审美判断
    三兴到神会的审美活动
    第三节古代审美观念中的时空意识
    一文学艺术中的时间意识
    二文学艺术中的空间意识
    三时空意识与“力量”的显示
    第四节意境理论是儒道佛美学思想融合的产物
    一意境理论的形成
    二意境的主客观因素
    三意境的多层次结构
    四意境的审美形态
    第六章儒道佛美学思想的综合影响
    **节儒道佛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一儒学文化思想的影响
    二道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三佛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四刘勰的美学理论建树
    第二节释子皎然及其诗论
    一皎然其人及其诗论著作
    二皎然的诗论
    三皎然诗中的禅理禅趣
    第三节胡应麟的神韵说
    一神韵的构成要素
    二神韵的审美形态
    三胡应麟神韵说的历史渊源
    第四节从儒道互补看金圣叹的《水浒》评点
    一儒道互补
    二宋江之伪
    三任性天真
    第五节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文化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二意境理论的总结和发展
    三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