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
QQ咨询:
有路璐璐:

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

  • 作者:谢静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46281
  •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01日
  • 页数:184
  • 定价:¥1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309046281
    • 作者
    • 页数
      184
    • 出版时间
      2005年01月01日
    • 定价
      ¥15.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是从批评叙事与新闻专业的关系角度,系统解读美国新闻媒介批评的专著。
    论述从三方向展开:上篇着重分析了媒介批评的叙事性和道德性;中篇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探讨媒介批评在美国新闻专业权威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与反作用;下篇则梳理了美国新闻媒介批评与专业规范之间的关系。
    《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论证严密,资料翔实,很有见地。对中国媒介批评的建设也颇多启发。
    文章节选
    利奥塔(1996)认为,在讲述者、聆听者和指涉物之间存在一种特定的关系:讲述者处于“知者”或“智者”的地位,因而具有相对的权威性;聆听者的角色定位只是表示赞同或反对,当讲述者的权威性不容置疑时,聆听者无需参与讨论或证实;而指涉物则以独特的定义方式来回应。比如,当有人批评说:这一新闻报道是不客观的,批评者显示了自己对这一报道和报道的客观性要求的知识,他对指涉物——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即体现在他对指涉物的界定和判断上。事实上,他已经宣布了指涉物的性质:不客观。在如此宣布的同时,他被赋予了一种权威。而对于聆听者来说,对叙事(批评)的赞成与否实质上即对这一权威的认同与否。
    不过,在叙事的过程中,讲述者有时在场,有时不在场。当讲述者在场时,他有时以客体的形式讲述他人的故事,有时则充当叙事中的角色,甚至还参与对话。当叙事者的身份可以辨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判断出他的角色和立场。但是,不少叙事是以“客观”形式表述的,叙事者隐藏在��本的背后,直接将权威加诸指涉物上,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定义了指涉物。在这种情形下,对叙事的赞成与否似乎只是对指涉物性质的赞成与否。比如上述批评,如果宣布新闻报道不客观的批评者藏而不露,“不客观”的新闻报道似乎在自我表达,聆听者的表态则建立在作为个体对新闻报道的认知与评价的基础上,但是聆听者的认知和评价基础可能与批评者完全不同。这就是为何有时批评和反批评往往是自说自话,而非对话。当讲述者的身份清晰可辨时,对叙事的评估则转而成为对讲述者权威的评估。如果批评者是一个新闻学专家,人们可能会认为,他是专家,他的批评一定是正确的。 当谢静嘱我作序时,《纽约时报》造假丑闻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这虽是一个偶然事件,倒让我们对美国的媒介批评有了具体感受,同时谢静论文的现实意义也因此得以进一步凸现。
    我曾在不同场合讲过,若从社会的角度透视新闻业,至少具有三个视点:**,新闻业和社会诸系统,比如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等等的关系;第二,新闻业本体,包括其起源、演变、社会定位以及职业特征等;第三,新闻业和受众。当然,三个层面是互有关联,不能一刀截断。然而也不能否认,站在不同的点上,对新闻业面貌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如果回到媒介批评上来,像《纽约时报》这样的造假事件,也就成为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评判和解读的文本。比如:资产**新闻事业的虚假性;新闻职业道德的败坏;商业性报纸的利欲熏心;报纸领导层的敢于承担责任;《纽约时报》新闻生产程序的缺失;报纸老板以“挥泪斩马谡”的手法欺骗视听等等。所以,谢静对美国新闻媒介的批评不是按时间的顺序或者概念到概念的演变进行梳理,而是把它纳入到叙事的框架,从叙事主体、叙述对象和指涉物的三角关系中来展开,由此让人们明了在任何批评的背后,都具有批评者的价值判断或道德关怀,也就是说,批评者必然有一个自己的立足点。
    目录
    前言
    上篇 媒介批评:叙事与道德
    **章 媒介批评:也是一种叙事
    一、 媒介批评与叙事
    二、 作为叙事的媒介批评与科学研究的区别
    三、 作为叙事的媒介批评与科学研究的联系
    四、 叙事与媒介批评研究

    第二章 媒介批评:道德的载体
    一、 媒介批评与道德评价
    二、 媒介批评的道德标准
    三、 媒介批评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第三章 媒介批评:社会角色的对话空间
    一、 媒介批评的话语主体
    二、 媒介批评的空间

    中篇 媒介批评:建构权威
    第四章 媒介批评:制度化的尝试与困境
    一、 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自律
    二、 媒介批评与专业协会
    三、 媒介批评与新闻评议会
    四、 媒介批评与新闻督察员
    五、 媒介批评与专业批评期刊

    第五章 媒介批评:专业权威的建构策略
    一、 新闻业与专业权威
    二、 媒介批评的合法性与新闻专业主义
    三、 媒介自我批评:一种象征性仪式
    四、 媒介批评与专业身份建构

    第六章 媒介批评:专业叙事的组织模式
    一、 新闻业:媒介批评中浮现的社会组织
    二、 媒介批评与客观性规范
    三、 媒介批评与“热点时刻”

    下篇 媒介批评:协商规范
    第七章 专业主义:对抗商业主义
    一、 走向成熟的媒介批评:反对煽情主义和商业主义
    二、 批评者的建议:捐赠基金报纸与政府管制
    三、 妥协与折中:新闻专业主义
    四、 专业管理模式之争

    第八章 客观性原则:专业范式的建构
    一、 客观性理念的起源
    二、 客观性理念的完善
    三、 客观性理想的挑战
    四、 客观性意识形态批判

    第九章 社会责任论:规范的修补
    一、 媒介批评与责任概念
    二、 哈钦斯委员会的批评与建议(一):自由与责任
    三、 哈钦斯委员会的批评与建议(二):媒介批评
    四、 对哈钦斯报告与社会责任论的批评

    第十章 公共新闻学:规范的补充
    一、 媒介批评与公共新闻学运动的兴起
    二、 公共新闻学的社会与思想基础
    三、 公共新闻学的专业定位:与社会责任论、调查性新闻、公共服务媒介的联系与区别
    四、 公共新闻学面临的批评与困境

    结语 媒介批评:共识与歧见
    一、 商谈伦理原则
    二、 共识与歧见
    参考文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