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美国人何以如此郁闷(进步的悖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美国人何以如此郁闷(进步的悖论)

  • 作者:(美)格雷戈·伊斯特布鲁克 者
  • 出版社:中国商务出版社
  • ISBN:9787801813282
  •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01日
  • 页数:232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为何生活富足的美国人却缺乏幸福感?作者试图用30余年的研究与分析,抨击这一“进步的悖论”。他认为,美国(包括西方各国)社会和生活的进步已今非昔比,而当今大多数的美国人之所以没有感觉到比上辈人幸福,问题出在他们自己的社会定位和对生活的认知上。
    本书分3部分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对当今物质生活的分析,对众多郁闷者的调查以及**这一社会顽疾的**。针对“幸福人口的比例.50年来一直停滞不前,抑郁症患者上升了9倍”的观点,本书列举了大量调查数据证明,尽管“9·11”对美国社会的破坏性冲击未消,但客观地说,几乎当今的每一个美国人都比他们的父母们生活得更好。作者认为,美国人的幸福感之所以没有提升,可能反映出他们对父辈的生活环境过于罗曼蒂克的想象,同时也说明财富不可能取代生命中那份精神上的感觉,如爱、友谊、尊重、家庭、名誉和快乐,因为这些是无法定价的,也不可能在市场上出售的。作者还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寻求幸福感的社会根源,希望人们多些感恩、宽恕和爱心。
    这是一本有趣的读物,体现着当今社会学者的思考方式与论证角度。在抑郁与压力日益蔓延的今天,读一读颇感神经舒缓。
    文章节选
    书摘
    **生活的背后
    建议欧美人从采纳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发现更幸福的生活,在某种程度
    上,就好比建议人们去**一样。不管桌上堆积了多少科学研究向你证明减
    肥几磅会使你更健康,但有多少人能抵制再吃一块糖的欲望,同样,也有一
    堆科学研究证明宽容、感激或乐观的精神对你有益,但是,许多人仍然陷于
    不满。或许,这种消极的思想如同糖果一样“廉价”并如此容易获得。
    宽容、感激、乐观以及相关的精神状态都是需要努力才能达到的,并非
    与生俱来。相反,要获得抱怨的人生观却轻而易举。如果寻求幸福,你可能
    徒劳而返;如果寻求不满,你肯定如愿以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愤懑不平
    的生活态度容易使人感到满足和舒适。因此,有这样一些人,如果他们心存
    的不满奇迹般地消失了,他们反而会感到很不自在,甚至愤怒。
    当今西方文化怂恿不满,积聚怨恨,阻碍积极情绪本应带给人们更高质
    量的生活,其结果导致人们难以获得幸福感。似乎人类的进化已经让我们习
    惯于往*坏的方面想——尽管其本意是为了在适者生存的竞争中轻易屈服—
    —以至于社会现在潜意识地形成一种反作用力;鼓励抱怨,扼杀任何幸福感
    的苗头。适者生存的原则,并非仅仅是史前的一种进化优势在今天甚至都可
    能是有意义的。例如,恐怖主义者就发现,时刻警觉着并容易激怒的美国就
    比一个逍遥自在的**更有可能成为对阵的敌人。
    然而,获得富裕生活却又对其不满,就如现代家庭,拼命去工作,却把
    钱耗费在闲置物品上一样,对于我们乃至整个社会来说,就如人体超重一样
    糟糕。我们的身体本可以比现在更健壮。我们的大脑和精神应该比现在更加
    健康。
    现代社会的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止的,还是能够改变的?改变的方法将不
    仅仅是规劝,而是对社会问的价值观进行整合,给西方**那些受到恩惠但
    却不满足的人们,重新拥有其实并不缺乏的满足感。
    改变的可能性之一,是西方**目前正处于沉溺于财富和不满情绪的阶
    段,而此阶段将会由于自身的原因而终止。正如罗伯特·莱恩(Robert
    Lane)所指出的,现代工业社会“或许需要经历一个极度的个人主义和物质
    主义阶段去达到必要的富足水平之后,他们才能再一次发现家庭和朋友的好
    处。”
    从19世纪西方**在开始制定现代的经济政策以来,一直注重于*大化
    地提高产量和消费。这在当
    ……
    目录
    前 言 假若先父们再现今世/1
    **章 普通百姓的富足生活/1
    第二章 几乎一切都在变好/29
    第三章 好消息反而令人惧怕/62
    第四章 精致的宠物沙发梯/92
    第五章 唯独缺少的是幸福/121
    ……
    编辑推荐语
    为何生活富足的美国人却缺乏幸福感?作者试图用30余年的研究与分析,抨击这一“进步的悖论”。他认为,美国(包括西方各国)社会和生活的进步已今非昔比,而当今大多数的美国人之所以没有感觉到比上辈人幸福,问题出在他们自己的社会定位和对生活的认知上。
    本书分3部分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对当今物质生活的分析,对众多郁闷者的调查以及**这一社会顽疾的**。针对“幸福人口的比例.50年来一直停滞不前,抑郁症患者上升了9倍”的观点,本书列举了大量调查数据证明,尽管“9·11”对美国社会的破坏性冲击未消,但客观地说,几乎当今的每一个美国人都比他们的父母们生活得更好。作者认为,美国人的幸福感之所以没有提升,可能反映出他们对父辈的生活环境过于罗曼蒂克的想象,同时也说明财富不可能取代生命中那份精神上的感觉,如爱、友谊、尊重、家庭、名誉和快乐,因为这些是无法定价的,也不可能在市场上出售的。作者还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寻求幸福感的社会根源,希望人们多些感恩、宽恕和爱心。
    这是一本有趣的读物,体现着当今社会学者的思考方式与论证角度。在抑郁与压力日益蔓延的今天,读一读颇感神经舒缓。 书评
    伊斯特布鲁克是一位严肃的作家,作品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观点。
    《纽约时报》(TheNew YorkTimes)
    作品精彩之处令人拍案叫绝。
    ——《芝加哥论坛》(Chicago Tribune)
    伊斯特布鲁克应称为美国*出色的大众科学作家。
    ——《福布斯》(Forbes)
    作品以鲜明的时代感,探讨生命意义这一永恒的主题。
    ——乔治·威尔(George Will)
    作者引用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方面的资料,并结合大量学术研究和报
    告,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观点,而这或许是一个作者所能得到
    的*高赞誉。
    ——《商业周刊》(BusinessWeek)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