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 作者:侯光明 李存金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111798
  •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01日
  • 页数:576
  • 定价:¥31.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管理激励与约束是现代管理的核心职能,对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不仅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代管理组织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环境变化挑战的要求。
    本书针对社会需要和管理实践要求,综合运用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给出了实证分析。本书探讨了现代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的基本理论,研究了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体系及其基本设计理论,提出了管理博弈机制式表述等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方法,归纳出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的四类基本问题,并针对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问题设计了一系列具体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全书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套较为系统的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本书是管理经济专业理论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参考书,同时也是管理经济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重要参考教材。
    文章节选
    第1章 概论
    1.1 问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已经迈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曙光已经升起,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增长点,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发展模式。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对中国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我们必须注视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进展和趋势,把握机遇,采取正确的决策、措施,紧跟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从而在未来使东方巨龙腾飞为世界的强龙。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在经济上越来越多地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这种经济生活国际化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另一方面是由于资本无限增殖和扩张的本性要求冲破国内市场的狭隘界限,进而走向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整个世界将被视为无国界,人员、货物、资金等可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将对当代产业和消费者体系形成重大冲击,使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并引发社会经济组织内部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如技术变革与创新、组织变革与创新、管理变革与创新、制度变革与创新、需求变革与创新,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经营性组织都必须通过加强自己的经营实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去赢得生存与发展的机遇,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归根到底是由组织内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的。因此,选拔与培育人才,科学使用人才,强化职工队伍建设,实施以人为**的管理,*佳利用组织管理资源使人力资本的功能得到*大程度的发挥,就成为管理组织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激励与约束是调动组织员工积极性的基本手段,故实施以人为**的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建立起一套适合组织(企业)需要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当今世界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知识化正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它预示着人类的生产体系由提供物质产品为主要目标正在和将要转向以提供文化知识等精神或非物质产品为主
    要目标。
    ……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激励与约束理论发展沿革
    1.3 研究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实意义
    1.4 本书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1.5 小结
    第2章 现代组织管理及其发展趋势
    2.1 传统组织管理面临挑战
    2.2 重新认识组织的管理激励与约束职能
    2.3 现代组织管理模式的变化趋势
    2.4 小结
    第3章 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理论
    3.1 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
    3.2 管理激励与约束的定义
    3.3 管理激励与约束的基本内容
    3.4 管理激励与约束的基本形式
    3.5 管理激励与约束因素
    3.6 管理激励与约束的方法
    3.7 小结
    第4章 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理论
    4.1 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4.2 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理论概述
    4.3 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问题分类
    4.4 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原理
    4.5 管理博弈机制式表述
    4.6 小结
    第5章 个体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5.1 个体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概述
    5.2 个体管理问题的管理合作博弈机制式表述
    5.3 个体管理问题的管理非合作博弈机制式表述
    5.4 基于企业综合管理模式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5.5 基于不同管理模式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5.6 知识员工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5.7 个体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定性设计
    5.8 小结
    第6章 群体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6.1 群体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概述
    6.2 群体管理问题的管理合作博弈机制式表述
    6.3 群体管理问题的管理非合作博弈机制式表述
    6.4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团队工作绩效测评及其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6.5 具有知识与能力互补效应的团队工作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6.6 基于二级委托一代理的团队工作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6.7 多阶段动态博弈团队工作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6.8 基于知识共享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6.9 群体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定性设计
    6.10 小结
    第7章 隐蔽违规行为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7.1 隐蔽违规行为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概况
    7.2 隐蔽违规管理问题的管理博弈机制式表述
    7.3 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7.4 “打假”工作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7.5 隐蔽违规行为的显性约束机制设计
    7.6 隐蔽违规行为的隐性约束机制设计
    7.7 隐蔽违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定性设计
    7.8 小结
    第8章 公共资源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8.1 公共资源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概述
    8.2 公共资源问题的管理博弈机制式表述
    8.3 草原退化分析与草原资源保护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8.4 牲畜品种结构优化及草原资源保护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8.5 草原综合治理及其科学利用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8.6 公共资源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定性设计
    8.7 小结
    第9章 内蒙古草原资源利用及其保护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证研究
    9.1 内蒙古经济资源及经济发展状况
    9.2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资源状况
    9.3 内蒙古草原退化状况
    9.4 过度放牧行为的模拟分析

    ……
    第10章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建设的管理激励
    后记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