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流浪的君子
QQ咨询:
有路璐璐:

流浪的君子

  • 作者:王健文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29638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 页数:112
  • 定价:¥1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孔子七十三岁去世,在古代算是高寿,但是在他生命的*后二十年中,周游列国,处处碰壁,大概只能用“挫败”、“流离”、“焦虑”、“伤怀”来形容。因为“不合时宜”,所以他的努力注定是失败的,而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让他一生的故事更增添了无可排遣的悲剧意味。
    对孔子来说,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结局,但是幸而如此,才成就了历史上永恒的圣者图像。
    文章节选
    流离
    于是选择齐国城中女子美好者八十人,都穿着华丽而擅乐舞.再加上文马三十驷,馈赠给鲁君。陈列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再三前往观看,准备要接受这项厚礼,于是假借请鲁君在周边道路行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说:“夫子,可以走了罢?”孔子说:“鲁国今年的郊祭将至,如果郊祭后鲁君能致送膰肉给大夫,那么我还可以留下来。”季桓子终于接受了齐国的女乐,三日不听政;郊祭,又不致胳俎于大夫。孔子于是离去……
    (孔子在卫国)待了没多久,有人在卫灵公跟前说孔子的坏话。灵公差遣公孙余假以兵仗出入胁迫。孔子恐怕获罪于灵公,待了十个月后,离开卫国。……
    在卫国待了一个多月,有一回,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一同出游。却使孔子为次乘(第二辆车),招摇路过市集。孔子说:“我从来没见过爱好贤德如同爱好美色一般的人啊!”因此看不起卫君,离开卫国,路过曹国(往宋国去)。
    孔子离开曹国到了宋国,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想杀孔子,拔去大树。孔子离去。
    孔子在陈国待了三年,正逢晋楚争强,交相攻伐陈国。后来再加上吴国也来侵扰陈国,陈国屡遭兵灾。孔子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年轻人志大而才疏,但乐观进取,��忘其初衷。”于是孔子离开陈国……
    灵公年老,怠于政事,不能用孔子。孔子喟然兴叹:“如有国君能用我为政,一年小可,三年可以有所成就。”孔子行……
    又**,卫灵公问军阵行列的道理,孔子说:“行礼如仪,我倒是懂得的,军旅之事,却从来没学过。”第二天,卫灵公与孔子谈话,仰视空中飞雁,心不在焉。于是孔子离去,又到了陈国。……
    (卫国大夫)孔文子将要攻打大叔,向孔子询问策略。仲尼推辞以为不知。退出后,即命门人预备车驾而行。孔子说:“飞鸟能选择栖止的树木,树木岂能选择飞鸟?”文子坚持阻止。正好季康子驱逐公华、公宾、公林,以财礼币请迎孔子,孔子乃归鲁。《(史记·孔子世家》)
    儿时初闻“孔子周游列国”的说法,心中想到的是“环游世界八十天”那般的浪漫旅行故事。那时只知道孔子是圣人、是万世师表,受世人景仰,所到之处,自然是备受礼遇,风光至极。童稚的心灵,自然也无法想象,那是一趟集悲切、焦虑、困顿、危殆、时不我予的心情与遭遇于一身的漫长旅程。这次漫长而毫不浪漫的旅行,启程时,孔子五十五岁;归鲁,孔子已是六十八岁的垂垂老者!长路漫漫,甚至到孔子归鲁,仍然望不到终点。齐国陈恒弑简公,孔子时年七十一岁,仍奋力作出*后一击,却难堪地只看见自己孤独的身影,连一同行走十四载的弟子,这时都站在自己的对面。这趟孔子及其弟子的信仰之旅,到头来,从政弟子却与孔子分道扬镳,孔子晚年的落寞心情,可以想见。
    这是一段漫长且奇异的旅程,旅途的起点与终点不以空间范围来界定,而是在追寻一个永远的梦想。所以说是“永远”的追寻,一则因为那样的梦想是恒久颠扑不破的,二则因为那样的梦想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不是世俗世界可以落实的。
    因为要追逐一个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梦想,旅行家没有一个可以停驻的居所,只有不断地追寻、离开,再追寻、再离开……。两千五百年前孔子那长达十四年的壮游,事实上就是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去鲁,时年五十五。这不是孔子**次流亡国外,早在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政变,郈昭伯与执政大夫季平子结怨,说服定公出兵攻打季氏。但季孙意如(平子)反而纠集孟孙氏与叔孙氏,三家共攻鲁君。昭公不敌,出奔齐国,为齐景公收留于郓,从此开始长达八年的流亡生涯,*后抑郁而死,终身不得归返故国。
    孟僖子死于政变前一年,临终遗命二子仲孙何忌(懿子)和南宫敬叔从学于孔子。而政变发生时,仲孙何忌才十五岁,主导参与政变的当是孟氏家宰。但是两年后,仲孙何忌十七岁,与阳虎共同伐郓(昭公流亡地),大概不能说不是出自其自由意志了。后世儒者以仲孙何忌身为圣人弟子,竞如此大逆不道,愤怒而且不解。当然,我们不确知十七岁的仲孙何忌是否已师事孔子?我们也许也可猜测,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孔子出仕为中都宰,当时正值壮年(三十一岁)的何忌扮演了某种角色,但是如果认为身为孔子弟子,在政治实务上也不违夫子,那恐怕是对真实而复杂的历史太天真的想象了。
    昭公图谋除去权臣不成,反遭驱逐,*终死于流亡晋国时的乾侯。昭公卒,晋国执政大夫赵简子好奇地问史墨:“季氏大夫逐出他的主君,而人民顺服,诸侯友善对待,国君死于境外,却没有人怪罪于他,这是为什么呢?”史墨则以为:“天生季氏,与鲁侯并立如同两君,已经有很长的时日了。人民顺服季氏,岂非理所当然!鲁君世代失政,季氏世代勤政,人民早就遗忘了国君。虽然死于国境之外,又有谁会矜怜他呢?”《(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昭公流亡于齐、晋之间,齐、晋两国尝试纳昭公于鲁失败,而鲁国内部除了臧昭伯从行,叔孙昭子事变后返国,斥责季平子,并自行祈死外,似乎不起波澜,平静无事。昭公屡次试图返国复辟,无功而退。季氏依然坐稳执政地位,八年之中,国内无君,鲁国也未见如何动荡。赵简子与史墨的对话,当是实录。但是在曾经批评季孙意如“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致力维护封建礼乐秩序的孔子来说,臣逐其君,当然是比起“八佾舞于庭”更加“不可忍”的事变。因此,三十四岁的孔子开始了他一生中的**次流离,到了齐国。(相传孔子在适齐之前,曾与南宫敬叔同赴周问礼于老子,历代学者聚讼纷纭,意见不一,我以为此事可能性不高,当为战国道家者虚构的故事。)
    孔子适齐,是为了避乱?还是“义不臣季氏”?其实我们不是很清楚,但显然他不是跟随着鲁昭公的流亡小政府,而是到了齐国都城。孔子的行止去取,也许可以单纯解释:只因为孔子此时尚未出仕,没有可以追随鲁君的身份。但是,观孔子一生,尽管无时或忘批判违礼僭越的世卿权臣,大声疾呼倡议要恢复封建秩序,但是却从来不曾对哪位国君歌功颂德,效其私忠。因此,更合理的解释,应该说是孔子捍卫的是秩序本身,而非其中的任何一个特定角色。
    孔子在齐国待了多久?没有很确切的资料,钱穆以为就只一年,待鲁国乱事稍定后即返鲁。孔子在齐,曾与景公论政,告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但是孔子在齐国有没有出仕的机缘?或者说,孔子在齐,是否主动寻求出仕的可能?《论语‘微子》篇曰:“齐景公斟酌对待孔子的规格,他说:‘如果要比照季氏在鲁国的地位,那是办不到的;也许可以介于季氏与孟氏之间吧?’后来又说:‘我年纪大了,没法再重用你了。’孔子于是离去。”《史记·孔子世家》甚至有齐景公欲以尼谿田封孔子,而晏婴沮之之说。晏婴沮孔子之说,崔述辨之已详,认为绝不可信。而齐景公是否曾经想重用孔子,后来为何又借口年迈而断念呢?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孔子三十岁时,齐景公与晏子适鲁,孔子曾与景公见面,景公问秦穆公得霸缘由,孔子答以秦国小志大,处僻行正,又能起百里奚于累绁之中而用,“虽王可也,其霸小矣”。五年后,由于昭公奔齐,孔子也到了齐国,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果然与景公论政说礼,深得景公赏识,有意重用。之后才有晏婴沮之,齐大夫害之,以致孔子失去了在齐国鹰扬的机会。
    这样的叙述是启人疑窦的。鲁昭公二十年,《左传》中的确有关于孔子与景公的记载,那是孔子批评琴张(孔子弟子?)吊祭宗鲁的不当;以及齐景公染上皮肤病,期年而未愈,欲诛祝、史以谢鬼神,晏婴阻止此事,并劝景公修德,庶几免于亿兆人之诅咒;还有当年十二月时,景公田猎于沛,违礼而招虞人以弓,孔子闻之而称道虞人“守道不如守官”;景公返,晏婴由饮食引申至政治,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谠论。
    孔子当时年方三十,景公是邻近鲁国的大国之君,晏婴是齐国的元老重臣,正直君子。两人相偕入鲁问礼于孔子,是不可思议的事。《春秋》经传只提到景公田猎于沛,这是景公当年**离开齐国都城的记录,晏婴亦未从行。孔子论虞人守官之事,显系风闻而评论,并非亲见其事。青年时期的孔子,仍未到知天命之年那样有着“岁不我与”的急切心情,是否会对这么一位平庸的国君有所期待,是值得怀疑的。
    如果孔子对齐君无所期待,那么,去鲁适齐,既不是追随鲁君,效其私忠;也不是寻求在齐国的出仕机会;而只是单纯的避乱,或者再加上是对季氏的抗议吧!待得鲁国情势稍定,孔子即返鲁,其中未必有齐国大夫忌才、景公许而未用之事。孟子说:“孔子离开齐国,连洗好的米都等不及炊煮,匆匆用手接了,就急着动身。”(《孟子·万章下》)告别齐国,毫无留恋之情,应是对孔子当时心境的**描写。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胳俎于大夫。孔子遂行。
    孔子去齐之后十六年,在过了知天命之年后,有点惊奇地,天命似乎转向,给了孔子他一生中**的机会,不清楚究竟为什么,孔子似乎得到了定公和季桓子两人的信赖与重用,从中都宰到大司寇,进行了三年的新政。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
    后来鲁定公以孔子担任中都宰,一年,四方来取法。孔子由中都宰升迁为司空,又由司空升迁为大司寇。……定公十三年夏天,孔子向鲁定公建言:“为人臣者,不应私藏甲胄,大夫不得营建广达三百丈的城邑。”孔子遣仲由(子路)任季氏家宰,展开堕毁三大违制城邑的行动。《左传》和《公羊传》在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也都提到了关乎孔子政治生命的关键事件——“堕三都”:
    仲由(子路)为季氏家宰,将堕三都。(《左传》)
    季孙斯、仲孙何忌,率军堕毁费城。何以要率军堕毁郈城?率军堕毁费城?孔子当时深得季氏大夫重用,三月之内,言听计从。孔子说:“私家不藏甲胄,城邑不得广达三百丈。”于是率军堕邱,率军堕费。(《公羊传》)
    《孔子世家》将“堕三都”的启动,系于鲁定公十三年夏,由《左传》校订,显然是错误的。这件春秋历史上的大事,应当始于鲁定公十二年夏,终结于冬十二月,鲁定公围成弗克,无功而返。
    孔子汲汲于行道,恢复封建礼乐秩序,**的机会就是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的“堕三都”。这是整个春秋时代仅见的由国君和强宗世卿联手,打击“大都耦国”、“陪臣执国政”的僭礼现象。春秋以来封建秩序一路倾颓败坏,这也是**次力挽狂澜的壮举。
    如同滔滔洪流中的砥石激起的巨浪般,大江东流既是一代气运所钟,浪花跌落也只空留向慕旧秩序的保守者以万分惆怅。“堕三都”之所以看似颇成气候,只是因缘凑合,历史意外地走上潮流之外的歧路,昙花一现的,迅即回到原来的轨道。孔子时为大司寇,子路为季氏宰,师生二人深受定公与执政大夫季桓子的重用。正值前几年,费宰公山不狃等不得志于季氏,与阳虎共谋去三桓,季桓子还曾经在鲁定公五年(前505年)为阳虎所执;而鲁定公十年(前500年)叔孙氏家臣侯犯以邱叛。因此季孙、叔孙二家都深感于家臣势凌大夫的危机,孔子与子路在此时所提出的“堕三都”正好合乎了各方的意图(尽管各方意图的方向可能是不一致的):孔子要端正封建秩序,季氏、叔孙氏要对付坐大的家臣,鲁君也可借此伸张自己的权势。
    所以“堕三都”事件,并不是单纯在“行道”的意图上的实践,甚至可以说,这个因素在政治权力场上,只是*微弱的声音。等到孟孙氏开始抗拒时(因为堕成并不符合他的利益,孟懿子仲孙何忌还是孔子的学生呢),堕三都之事乃功败垂成。一般认为,孔子也因此事件的急转直下,黯然下台,终至于国不再给他任何机会,只有往外寻找新的可能。但是,历史的潮流,时代的主流价值,对照着孔子的“不合时宜”,孔子再也没有第二次的机会了。
    《孔子世家》对孔子之去鲁,归诸齐国因惧怕孔子得志于鲁,鲁国国势必盛,故而从中破坏,赠女乐于鲁,鲁君和季桓子因而荒废政事,孔子有志难伸,不得已而去鲁。这样的说法恐怕是后世儒家刻意夸张孔子在现实政治上的**成就,与当时的历史实情不合。
    孔子政绩的“神话”,如《孔子世家》中记载:
    定公十年春天,鲁国与齐国重修旧好。夏天,齐国大夫黎钮向齐景公进言:“鲁国重用孔丘,势必危及齐国。”景公于是遣使者邀约鲁国在夹谷进行和平会谈。……景公惧怕,知道自己在道义上不如对方,归国后感到惶恐,告诉身边臣子:“鲁国大臣以君子之道辅佐其君,而你却以夷狄之道教导寡人,使我得罪于鲁君,怎么办呢?”官员进而应对:“君子犯了过错,则以具体的物事谢罪;小人犯了过错,则以虚伪的文辞谢罪。国君如果真心要补过,那么得有实质的表示。”于是齐侯归还过去侵夺鲁国的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孔子)于是诛杀乱政的鲁国大夫少正卵。孔子与闻国政三个月,卖羔豚的小贩不乱开价;男女在道路上分别行走;路不拾遗;四方行旅来到鲁国,不必担心找不到相关官吏,如同在自己家乡一般亲切。齐人听说了鲁国的情形而感到惧怕,说:“孔子为政必然使鲁国称霸,鲁国称霸而我国就在邻近,恐怕会首先遭到兼并。不如先赠地给鲁国吧?”黎钮说:“还是先尝试破坏鲁君对孔丘的信任;不成再赠地也不算迟!”
    **段中说的是孔子在夹谷之会中的表现,义正辞严,让齐景公感到羞愧,故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第二段则亟言孔子三月之中,几乎在鲁国创造了大同世界,齐人惧而欲先割地以避祸。
    我们不妨来看看《左传》怎么记录夹谷之会中齐鲁双方的外交析冲:
    将要盟誓。齐人在盟约的“载书”上写着:“齐国军队出境,鲁国若不以甲车三百乘追随从命,依盟约而惩处。”孔丘遣兹无还作揖而对:“齐国若不归还我国汶阳之田,我国听命于齐国的事,也比照办理。”
    孔子基本上是以归还齐国侵鲁所得汶阳之田,作为齐、鲁两国订定盟约,鲁国承诺成为齐国附从国的交换条件。齐国归鲁田邑,纯粹只是外交筹码,怎能是因齐君道德上的羞愧而拱手奉上?
    ……
    目录
    寻找红气球——代序
    楔子
    流离
    我待贾者也
    旷野的声音
    问津
    *后的挫败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伤逝
    孔子的两个世界
    尾声
    如果君子不再流浪——三联版后记
    参考书目
    图片出处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