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传统节日饮食习俗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传统节日饮食习俗

  • 作者:孟勇
  • 出版社:中国物质出版社
  • ISBN:9787504729118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334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4729118
    • 作者
    • 页数
      334
    •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01日
    • 定价
      ¥39.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肩负着传承传统文明使命与责任的应时之作。本书按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序列,逐一介绍各个节日的来历、故事、庆祝活动、节日诗词、节日饮食,对各个节日的传统食品进行了较全面的考证和记述。本书注重民俗,突出食俗,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读者能够感受传统文化,赋闲可以雅舍谈吃,繁忙可以按图索骥,不忘生活。因此,本书既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追忆,又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教科书,是走进传统中国、走进文化中国的有效参考。
    文章节选
    一、忆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个,它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22℃的时段。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但“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于全国各地。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的**候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将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却有些过早。
    汉族古代还有“立春日贴宜春字于门”(见唐·孙思邈《千金玉令》)以祈吉迎祥的习俗。春贴子又称“春贴”、“宜春贴”。早期春贴以彩绸剪贴而成,后来有剪纸和书写的做法。书写春贴字数多寡不等,但大都为与福禄寿禧有关的对偶句。唐宋时,文臣有立春日向皇帝进春贴诗、词以贺春的惯例。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民间认为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难遇岁朝春”的民谚。
    ……
    目录
    立春
    一、忆立春
    二、迎春接福求吉瑞,鞭打土牛话立春
    (一)迎春
    (二)打春牛
    (三)抬春、探春、采春、戴春
    (四)立春的禁忌
    三、春日春风动,食俗庆立春
    (一)咬春迎新祝春福
    (二)一物三名说尝春——春盘、春饼和春卷
    四、佳气山川秀,和风咏立春
    五、年年春日莫然忘,备下青韭尝春盘——品立春
    (一)蒸春饼、烙春饼
    (二)备春盘
    (三)春饼的吃法
    (四)饮春酒
    元宵节
    一、忆元宵
    (一)名称来历
    (二)历史演变
    二、灯树干光照,花焰七枝开——话元宵
    (一)神鸟引灯来,团聚为“元宵”
    (二)民间传说“照田蚕”
    (三)文帝登基平吕乱,与民同乐惜盛世
    (四)天官赐福与佛祖降魔——道教和佛教对灯节的解释
    (五)彩虹为桥去扬州,璀璨花灯引鹤来
    (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七)开创民国为民主,千年元宵预“袁消”
    三、天官赐福禄,灯节庆元宵
    (一)祈福祭祖、求子问情
    (二)百戏狂欢庆元宵
    (三)富足闲情捏生肖
    (四)天涯共此时,团圆事事同——台湾的元宵节
    (五)逐渐淡去的元宵习俗
    四、民谣墨客多描述,吹落星雨咏元宵
    五、桂花香馅裹胡桃,试灯风里品元宵
    (一)元宵的分类与命名
    (二)汤圆名品
    (三)如何“煮”汤圆
    春龙节
    一、忆二月二
    ……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冬至
    腊八
    小年
    除夕
    春节
    二十四节气及相应食俗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