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贪污罪专题整理(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研究总整理文库)
QQ咨询:
有路璐璐:

贪污罪专题整理(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研究总整理文库)

  • 作者:徐留成 王强军
  •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92654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430
  • 定价:¥3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新中国刑法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之后,虽然曾因政治运动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停滞,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复苏,并逐步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尤其是晚近20多年来,刑法学研究更是突飞猛进,成果迭出,成就斐然,从而成为公认的我国法学领域*为发达的主要学科之一。在新中国刑法学创建以来的近60年间,共出版著作近3000部,发表论文数万篇。面对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总结其成就,反思其得失,从而为刑法学的进一步开拓发展提供导向,显得异常迫切。这就需要加强对数十年来刑法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将体现刑法学发展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从发表在数以百计的报刊和文集上的浩如烟海的论文中精选出来按照专题汇集成册,从而为今人的研究、学习提供便利,也为后人保留有代表性的研究资料。
    文章节选
    上编 研究述评
    一、贪污罪研究概况
    (一)贪污罪的立法沿革
    在我国,对贪污罪的规定已经有悠久的历史,贪污罪不仅严重败坏**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损害党和政府在社会上的威信,而且严重侵害公共财产所有权,在中外历史上和当前社会都是较为严重的腐败犯罪之一,��到了各个**的重视。贪污罪是几千年“官本位”、“权本位”社会的痼疾。官吏贪污贿赂犯罪为历代统治**打击的**,因此有关的刑事立法已经相当完备。我国古代没有贪污罪的罪名,称此等犯罪为“贪墨”或“犯赃”或“贪赃枉法”。中国对贪污罪的规定*早可追溯至距今约4000年的夏朝。《左传·昭公十四年》引夏书:“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早见诸文献的反贪立法是在商朝。《尚书·伊训》中记载,为了维护统治**的整体利益,商朝制定了官刑,为打击预防统治**集团内部的职务犯罪规定了“三风十愆”罪。西周时期,根据《尚书·吕刑》的记载,《吕刑》规定了“五过之疵”,其中“惟来”就是有关贪污贿赂罪的规定。
    根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的记载,为吏之道需要“五善”。秦代法律中有“府中公**私贷用之与盗同法”,这实际是关于封建官吏“监守自盗”的贪污犯罪的规定。此外,《汉律》中有“主守之盗,值十金弃市”之罪,即有关贪污罪的规定。
    ……
    目录
    上编 研究述评
    一、贪污罪研究概况
    (一)贪污罪的立法沿革
    (二)贪污罪的研究概况
    二、贪污罪研究综述
    (一)贪污罪的概念
    (二)贪污罪的构成特征
    三、贪污罪研究状况整体评价
    下编 代表性论文精选
    贪污罪主体的重构
    论贪污罪
    贪污罪论要——兼论刑法第394条之适用
    论新刑法关于贪污罪主体范围之界定
    论贪污、挪用公款犯罪行为的财务特征
    关于贪污罪的若干问题探讨
    贪污罪犯罪对象研究
    贪污罪主体认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
    从侵犯的客体看贪污罪主体的认定
    《唐律》中之贪污贿赂犯罪初探
    贪污罪立法缺陷探微
    非特殊身份人员能否构成贪污罪的共犯
    贪污罪定义辨析
    贪污罪对象范围新认识
    贪污罪对象认定中的争议问题研究
    论“受委托”型贪污罪主体
    关于贪污案件赃款去向的几个问题
    刍议降低贪污罪量刑数额标准
    论“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
    略论贪污罪与近似职务犯罪的界限
    贪污罪侵害客体问题评析
    贪污罪概念重构
    论贪污罪的犯罪对象
    贪污共犯中主从犯的认定问题探讨
    贪污罪数额认定的两个问题
    贪污罪的混合共犯及共犯数额
    驳赃款去向决定论
    贪污罪中需加以细析的几个问题
    挪用公款罪转化为贪污罪的条件
    贪污罪既遂与未遂若干问题研究
    贪污罪构成要件相关问题研究
    贪污罪和侵占罪的界限
    也论贪污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非公有经济的刑法平等保护
    论企业改制中贪污罪的司法认定
    利用职务之便骗取耕地补偿款的行为定性
    对“扣除法”应区别对待
    附录 论著索引
    一、著作
    二、博士论文
    三、硕士论文
    四、期刊文章
    五、重要报纸文章
    六、重要会议论文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