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米尔顿·弗里德曼传
QQ咨询:
有路璐璐:

米尔顿·弗里德曼传

  • 作者:(美)埃布斯泰因 刘云鹏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ISBN:9787508614540
  •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01日
  • 页数:214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的主角是21世纪后半期*伟大的自由主义大师,也是1976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作者兰尼·埃本斯坦是一位经济学家,也是一位共和党人。2006年底,弗里德曼与世长辞,本书刚好完成。在出版《两个幸运的人》之后,弗里德曼也没太多新的活动,也就不需要新的传记。因此,作者把书定位在“聚焦于弗里德曼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与他倡议自由至上主义概念及政府改革的立场”。本书不能严格定义为一本传记,因为它是理解弗里德曼的经济和自由主义思想的一本指引,是一部人生和思想的缩影,如果你想一窥大师的生活与思想发展轨迹,本书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文章节选
    第1章 早年生活
    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12年7月31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是家中第四个和*小的孩子,也是**的儿子。关于家族史,弗里德曼知之甚少。父亲杰诺·索尔·弗里德曼生于1878年,母亲萨拉·埃塞尔·兰多·弗里德曼生于1881年,父母都来自奥匈帝国匈牙利部分位于卡帕托一鲁斯尼亚(Car-patho-Ruthenia)的伯里格沙兹(Beregszasz)。当时,伯里格沙兹拥有大约1万人口,其中四分之一是犹太人,可算作中等城镇。
    卡帕托一鲁斯尼亚位于奥匈帝国的东北边陲,邻近俄罗斯和现今属于波兰的地方。这里几乎是欧洲的地理**。
    在匈牙利有一个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的犹太社区,但并不清楚它是何以历经黑暗时代而延续下来的。从11世纪开始,在几百年里发生过��次犹太人移民匈牙利的热潮,大规模的移民一直络绎不绝。犹太移民总体上从南欧和西南欧(*初从西班牙)迁往东北欧。斗转星移,像匈牙利这样的中部地区汇集了来自四方的移民。几乎所有匈牙利犹太人,包括弗里德曼家族,都是德裔犹太人。
    在年幼的时候,杰诺离开伯里格沙兹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跟一个比他大得多的同母异父哥哥一起生活。杰诺的哥哥姓弗里德曼,由于总被称为“弗里德曼的弟弟”,不久杰诺也以弗里德曼为姓了。米尔顿·弗里德曼已经记不清他父亲的本姓了,不过相信可能是格林伯格、格林斯坦之类的。
    关于他母亲在匈牙利的背景,弗里德曼知道得就更少了。萨拉也是家中的幼女,在她于1895年14岁移民美国之前,她的三个姐姐都已经去了美国。杰诺于1894年移民美国,当时16岁。杰诺和萨拉都是未成年就去了美国,而他们的父母终生没有离开匈牙利,所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也没有见过祖父母。除了家人外,杰诺到达美国的时候举目无亲。
    杰诺和萨拉在匈牙利上过学,来到美国的时候,他们的匈牙利语和意第绪语都很流利,不久也熟练掌握了英语。此外,杰诺还懂点德语。米尔顿·弗里德曼说伯里格沙兹是个“比较进步和有生气的地方”,显然拥有良好的教育体系。
    杰诺和萨拉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移民潮的一分子。他们把过去完全抛在脑后,被同化成了美国人。在他们看来,美国是充满希望的地方,并把这种态度传给了孩子们;就如同自由女神像(来美国的时候他们想必经过它了)基座上镌刻的埃玛·拉扎勒斯的诗词——“来吧,那些疲乏、贫困的人们,来吧,那些渴望呼吸自由空气的人们”——是为他们写就的。
    一到美国,还是少年的杰诺和萨拉就去工作。萨拉在一家制衣店当女工;对这段经历,米尔顿·弗里德曼赞赏地说,他从未听到母亲抱怨过。事实上,谈起母亲这段经历时,他颇感欣慰:“在那遥远的福利**以前的岁月里,除去可能从亲戚和慈善机构得到的帮助,移民们全靠自力更生。”在纽约与匈牙利和伯里格沙兹有渊源的犹太人社区中,杰诺和萨拉相识了。他们在20世纪初结婚,他们的三个女儿蒂丽、海伦和露丝以及小儿子米尔顿在1908—1912年间陆续出生。生下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时候,杰诺34岁,萨拉31岁。
    弗里德曼长得像母亲,继承了她娇好的容貌。在他5岁时拍的家庭合影上,父亲身材很矮,稍显粗壮,深色皮肤、深色头发,留着修剪精致的胡子。与父亲相比母亲更高、更漂亮,也更苗条,尽管她自己也不高。这家人看似过着艰苦的生活,但对自身的身份和来历还是蛮自豪的。弗里德曼的两个姐姐头上系着蝴蝶结,穿着水手服。时年9岁的大姐蒂丽几乎跟父亲一般高了。
    弗里德曼记得自己一家人很亲密。他评论道:“像当时那么多移民一样,父母很穷。依当今的标准,我们的家庭收入从没有超过贫困线。”与此同时,“有足够的食物,家庭气氛既温暖又充满相互鼓励与支持”。尽管接近代的标准来看,这家人很穷,但相对而言他们还不属于*贫穷的同代人之列。
    弗里德曼一家在家中说英语。他们偶尔去看望萨拉住在布鲁克林的姐姐,但大部分时间分别在各自的圈子里活动。米尔顿·弗里德曼在感情上与姐姐露丝*亲近,两人的年龄也*接近。
    在弗里德曼1岁的时候,他家从布鲁克林搬到了新泽西的拉维。拉维是距离纽约市大约20英里的一个小乘车站和轻工业城镇,当时拥有大约15 000人,全都是低收入和劳工**。
    据弗里德曼描述,作为小商人和零杂工,父亲从事着多种工作,也就是自己找活干。作为交易商,父亲从制造商那里购买商品,然后卖给零售商,从中赚取差价,有时候做点小的投机生意。弗里德曼回忆说: “他从没有发财。”
    弗里德曼一家在拉维拥有自己的产业,以典型的移民者的方式生活。他们家的**层是商店,由母亲经营,而父亲每天去纽约工作。一家人住在二楼。据弗里德曼回忆,他小时候曾上阁楼探查,发现了用蜡烛的烟写出来的字迹,这让他相信这房子在南北战争前曾经被充当逃亡奴隶的中转站,距离当时已经大约过去55年了。
    他否认自己之所以在家里一枝独秀是因为早熟,弗里德曼曾经做过一个类似自传性的评论:“拥有超常数学能力的人很早就受人尊敬,并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展出很大自信。”8无论他怎么说,仅仅由于口齿伶俐,他就必定与众不同。不过据他看来,他在家里一枝独秀只是由于他是**的男孩。
    在他5岁的时候,也就是1917年,弗里德曼提前一年上了小学一年级(他没上过幼儿园)。尽管他说“我相信这在当时很普遍”,9但5岁上学可并非常情,这无疑反映了他的智力早熟。他上学早这件事尤其值得注意,因为他生在7月末,在他的年级中怎么说都是小的。
    在青少年时期,弗里德曼是个求知若渴的读者和**的学生。在由安德鲁·卡内基创建的拉维公共图书馆中,他读了大量的书。在口头和文字表达方面,他总是极其流畅、清晰和快速。在六年级中段,他跳级到七年级,这使他比同学们小了两岁。他回忆说,在课堂上他讲话声音很大,真的,几乎是在吼,因而当在课上学到谚语“Still water runs deep”(静水长流)时,同学们给他起了“Shallow”(浅水)的绰号。
    他的青少年时代以家庭、学校和信仰为**,尽管在拉维只有一个由大约100户家庭组成的小犹太社区。他父母并非特别虔诚的人,尽管按当今的标准他们算得上保守派(相对于正统派和改革派)犹太教徒,在当时可算是相当进步的。在常规学校放学后,他和其他男孩们要上希伯来语学校为成年式学习希伯来语。
    弗里德曼回忆说,他经历了一个宗教狂热的阶段,一直到他大约12岁为止。当时,他迷上了童子军。起初那里只有一个基督教的童子军团体,直到他和其他一些人发起组织了一个犹太团队。他想起在基督教军营的一次事件,当时那里供给热狗吃。“跑掉吧,跑回家,否则我就要吃不洁的食物了。”
    少年时代他经历过宗教狂热阶段,这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反映了他心智的天生特点——事物必须是一致的,必须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他倾向于从理智上理解一切,在宇宙万象中寻求秩序与和谐。当通过逻辑性地观察正统犹太教徒在饮食和其他戒律方面的所有细节而不能获得这种理智状态时,他就彻底放弃了宗教。他是天生的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而在宗教中看不到任何道理。在他13岁的成年式上,他已经接受了“彻底不可知论”的立场。
    另外得注意的是,还是孩子的时候,他就扮演了组织童子军的角色。这显示了其人格的另一侧面,即具有领导才能以及吸引追随者的能力。他总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他还记得少年时代“多年的快乐童子军生活”。在其他课外活动中,他从小就学习小提琴,不过一无所成,不论当时还是以后。他几乎完全不通音律,这在他身上可能很不寻常,因为音乐才能经常与**的数学才能联系在一起。
    1924年9月,在他12岁的时候,弗里德曼提前两年上了高中。当他进入拉维高中时,想必真的与众不同:个子矮小(他在壮年时期只有5英尺3英寸,相当于160厘米,12岁时就更矮了),是*聪明的孩子之一,说话滔滔不绝,大嗓门,很滑稽。他参加通常的活动,包括象棋队,还做棒球队的助理管理员。他还参加了由《纽约时报》赞助的关于宪法的全国演讲比赛,结果他赢得了奖牌,名字**被登上报纸。
    ……
    目录
    序言
    引论
    **篇 1912~1946年
    第1章 早年生活
    第2章 大学年代
    第3章 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第4章 罗斯
    第5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章 重返学界
    第二篇 1946~1976年
    第7章 经济系
    第8章 “实证经济学”
    第9章 家庭
    第10章 教授
    第11章 消费函数理论
    第12章 凯恩斯
    第13章 美国货币史
    第14章 经济学的芝加哥学派
    第15章 资本主义与自由
    第16章 旅行与戈德华特
    第17章 同事
    第18章 公共知识分子和政策建议
    第19章 尼克松和诺贝尔奖
    第三篇 1977~2006年
    第20章 《自由选择》
    第21章 里根和在知识界的影响
    第22章 哈耶克和观念的作用
    第23章 教育券和社会问题
    第24章 弗里德曼奖
    尾声
    附录
    注释
    编辑推荐语
    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20世纪*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自由经济理论的一代宗师,货币主义理论的伟大创始人。
    经济学巨匠的人生缩影,侧重大师的思想发展脉络。
    经典理论的生命是持久的,当我们今天再度遇到危机和萧条时,从大师这里总能寻找到答案。
    本书有助于指引我们更好地理解弗里德曼的经济学和政治哲学思想,帮助我们用更深刻的眼光看待当下的困境。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