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
QQ咨询:
有路璐璐:

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

  • 作者:丁钢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382699
  •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01日
  • 页数:200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对中国教育的历史内涵重新做了一次梳理。这次重新梳理沿着以下两条线索进行:一是从文化的角度理解中国教育传统的精神内涵、教学机制、表现形式与社会谱系等结构性内容;二是分析中国教育传统在20世纪初期发生的诸多重构事件及其所属的社会文化语境,而这些梳理揭示了如下方面:中国教育(包括道德教育)传统内在的文化精神与生命情怀,中国教育传统的社会心理积淀及其表现,中国教育传统的自然、人文与社会谱系,中国教育文化向社会生活渗透后形成的一系列“非正式”教育形式,与国际教育发展相呼应的民族化和国际化的种种努力,等等。
    文章节选
    **章 中国教育传统结构及其现代性
    **节 传统、传统教育与教育传统
    一、什么是传统
    对于传统,无论中外都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理解及诠释。在我们一般的直观感觉中,传统往往是与现代相对立的,是作为现代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其实不然。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在西方文化中,“传统”一词源于拉丁文traditum,意为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后来英语tradition直接继承了这一含义。美国学者希尔斯教授在其经过25年潜心研究而撰成的专著《论传统》中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希尔斯,1991)。他认为传统作为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以表意象征的方式使人类的代与代之间、历史阶段和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连续性和同一性,构���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
    ……
    目录
    序论
    **章 中国教育传统结构及其现代性
    **节 传统、传统教育与教育传统
    一 什么是传统
    二 传统教育与教育传统
    三 对中国教育传统的既有认识及其批判
    第二节 中国教育传统结构的人文生态分析
    一 中国教育传统形成的社会存在生态
    二 中国教育传统形成的文化精神生态
    三 中国教育传统的主体结构生态
    第三节 现代性语境中的教育传统
    一 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二 西方教育现代性的探讨
    三 中国教育传统的现代性问题
    第二章 中国道德教育传统的理论建构与现代意义
    **节 中国道德教育传统形成时的文化精神状况
    一 功利主义的膨胀
    二 道德理想的失落
    第二节 精神重建的双重路向:中国道德教育传统的理论建构
    一 儒家道德教育传统的理论建构
    二 道家道德教育传统的理论建构
    第三节 中国道德教育传统的现代意义及其转化
    一 传统道德精神的现代表现
    二 “五四”反传统与新儒家的转化
    三 理解与传统道德精神的转化
    第三章 中国民间社会的教育心理传统
    **节 教育传统与民间社会的教育心理
    一 中国教育传统的性质
    二 多个科学、三种视角、两种路向的研究
    三 从文献分析看中国教育的心理传统
    四 民间教育心理与深化中国教育传统研究
    第二节 中国民问社会教育心理的文化表现
    一 民间儿童读物与正规教育传统
    二 从谚语和成语看中国民间社会的教育心理传统
    第三节 教育现状与民间教育心理传统的转变
    一 刻苦学习与德本观念的弱化
    二 教师形象与教育价值观念的转变
    三 自我评价的转向与权威知识观的消解
    四 几点理论总结
    第四章 中国教育传统的非正式制度
    **节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民俗教化传统
    一 人文社会学界的“非正式制度”转向
    二 非正式制度与民俗教化传统
    第二节 民俗教化传统的结构、功能与特征
    一 祭祀中的祖先崇拜教育
    二 民间文艺教化活动
    三 民间宗教活动
    四 农业生产习俗教育
    五 作为伦理教化的宗族制度
    第三节 民俗教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及其现代命运
    一 民俗教化与学校教育
    二 民俗教化传统的现代命运
    第五章 中国传统教育的解构与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节 中国传统教育及其在近代的思想松动
    一 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高峰、内在结构与基本特征
    二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松动
    第二节 制度领域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尝试
    一 “中体西用”与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启动
    二 制度变革下的教育现代化求索
    第三节 中国现代教育变革的文化转向
    一 观念心理变革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深层思考
    二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与再创造
    第四节 中国现代教育的历史选择与理论特征
    一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入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选择
    二 中国近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 民族化与国际化:中国教育的世纪转捩
    **节 教育民族化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 中国现代大学的建构
    二 现代学制的创立
    三 平民教育与白话运动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构
    一 教育变革:动因与实践
    二 当代教育体制的演进
    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