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让·艾什诺兹(实验艺术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让·艾什诺兹(实验艺术丛书)

  • 作者:(法国)勒布伦 邹琰
  •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619976
  •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01日
  • 页数:114
  • 定价:¥1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实验艺术丛书》着眼于20世纪以来(特别是1960年之后)世界艺术中普遍存在的探索、实验和革新的精神,通过出版作品、论著、评论、传记、访谈录等,分别展示美术、文学、电影、戏剧、音乐、建筑、摄影等各项领域中的实验成果,并呈现产生这一成果的社会思想和文化背景。本丛书自1992年起陆续出版,旨在为中国当代艺术工作提供文本参考和理论研究的机会。
    文章节选
    人类学家和他的收藏
    在让·艾什诺兹的每本书中,他都像是从一次人类学巡回考察之后回来,像一个被抛到世纪末的城市和郊区地带的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样,带回一些日常用品或不可思议的东西,来证明一种文明。稍有不同的是,他的土著人不是巴西中部的印第安人,而是发达工业社会的公民,他们崇拜的物品不是葫芦、图腾或面具,而是绿色盆景植物、半导体、矮茶几、折叠沙发床、硬币、刮胡刀、暖气片、双层玻璃、汽车收音机、烟灰缸、汽车、电话……对这些东西,人们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它们全都过于普通,不显眼,以致不再吸引人的视线,甚至是小说家的视线。但在让,艾什诺兹的书中,相反,它们播放一种当代背景音乐,就像《湖》的这一段,多么说明问题啊:
    “将近十点她坐在这个办公桌前,就是两个铁支架承住一块大的厚玻璃,玻璃上放着一些也是透明的东西——砖形玻璃烟灰缸,一升装塑料瓶里的矿泉水——和别的更不透明的东西:白纸、黑机器和红收音机,杰里·马里肯现在正从收音机里���唱出清新的曲调。”
    还有这本书的另外一段,是关于“地上微微抖动的轻盈物体”的:
    “各种各样的票据,皱巴巴的包装,前**的报纸,理发店前脱了色的发绺,从远处而来停住的落叶。”
    这些物体像我们现在的习惯和生活方式明显的泡沫一样,就这样在每本书的表面浮动。为了找到出路,他的叙述不停地让人觉得必须在这些物体之间踉跄前进,就像个人在消费的城市社会的历程,屈服于惟利是图的日常生活压力,而这种惟利是图会使个人放弃那些与生命意义有关联的真正问题。这个小说世界要存在就得需要坐标,把它毫不含糊地固定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和空间。于是人们就会明白这并非他*微不足道的反常之处。
    于是,让·艾什诺兹以和人类学家同样贪婪的热情,占有所有这些物体,给它们定位,列举它们的一个或几个特点,抛弃它们之后又回到它们身边,转动,再转动,在各种背景和不同的功能之中试验它们。似乎,在每个叙述中,他都得找到存在其中的真实成分的确切位置和影响力。似乎写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四处搜罗。除了各种型号、各种色泽、各种品牌的汽车,他还喜欢小东西,这些小东西陪伴并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张床,一个写字台或别的某件家具会适时地碰上他的目光,使其驻留片刻。当然,他所展示的一系列东西像是为了陈列在某个家俱柜的搁板上似的,今天这些家具柜一成不变地占据着标准公寓里必有的起居室的一面墙。
    目录
    导言

    **部分物体与声音
    人类学家和他的收藏
    恋物癖者
    拉雷多特的
    商品一览表
    万花筒里的碎片
    碎片状的现实
    浮现的细节
    影像和名称
    当代之声
    从声音到
    运动
    极少的言语
    说话和沉默的方式
    日常生
    活的琴键

    第二部分叙述和形象
    参考
    借鉴和挪用
    偏离
    距离和颠覆
    文学的
    琴键
    碎片和点滴
    迅速和停车
    交迭
    低速摄
    影的瞬间和印象
    片段形象
    视界
    结论盈虚之小说家
    附录(一)
    艾什诺兹作品和评论目录
    附录(二)
    艾什诺兹作品和评论目录(法文版影印)
    编后记
    ……
    编辑推荐语
    让·艾什诺兹已经在法国的文学风景里打上了自己深深的印记,这也许是因为他的作品比别人的作品向我们讲述得更好、更有力。也因为他以某种方式占有我们的时代,用他的语言和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新的文化实践和他自己的想象,用成为时代认知符号的戏拟精神和虚假的漫不经心。*后,还有在冒充微不足道的小事件上捕捉住意义的碎片的艺术。
    在他的作品深处,任何相遇都是可能的:儒尔·凡尔纳和让-吕克·戈达尔,热纳·斯特劳斯和布莱希特,查理·帕克和让-帕特里克·芒谢特……小说在这变成了各种类型各个时代的各种美学实践的令人开心的博物馆,*终总是构建出某种意义。
    让-克洛德·勒布伦是教授,在《人道报》上主持文学专栏,已出版过《新小说领域》。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