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论信望爱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论信望爱

  • 作者:(古罗马)奥古斯丁 许一新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32232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1日
  • 页数:323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包含了奥古斯丁论述基督教教义及“信、望、爱”三大神学德行的重要论著。作者以简明而全面的方式阐述了基督教*基本的教义:罪、恩典、预定。奥古斯丁对这些教义的阐述对后世的基督教思想家,如马丁·路德、加尔文、巴特等*重要的神学家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书是了解奥古斯丁思想、古代基督教,乃至基督教思想史的一把钥匙。
    文章节选
    正文
    **章——作者愿上帝赐劳伦修真智慧。
    亲爱的爱子劳伦修,我不知如何形容你在知识上取得的进步为我带来何等的快慰,同样难以形容的是我对你成为智慧人的殷切期望,不是作“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上帝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这段经句中指的那种人,而是作“智慧人众多,世界才有救”一句中的那种人,正如使徒保罗寄希望于众圣徒的:“我愿意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既然没有人因自己而生存,也就没有人因自己而得智慧;人得智慧唯有靠上帝的启示,正如圣经论上帝所言:“一切智慧皆来自耶和华。”
    第二章——敬畏上帝是人的真智慧。
    人类真正的智慧就是敬虔。你从《约伯记》中可看到这一点,其中我们读到智慧本身对人说:“敬畏主就是智慧。”你若进而问到这里的“敬畏”的含义是什么,只消看到“敬畏”一词在希腊文中更**的表达“theosebebeia”,便可明白,其含义是‘对上帝的崇拜”。希腊人有时也用“eusebeia”一词表示“敬虔”,其意为“合宜的崇拜”,当然特指的是对上帝的崇拜。人们若想赋予“人的真智慧”一个定义,*恰当不过的就是用来表达对上帝“敬畏”的词汇了。你让我用寥寥数语阐明如此庞大的命题,难道还有什么说法比这更简明扼要的吗?也许你要我做的是概要地解释这一表达本身,并在一篇简短的论述中解说对上帝崇拜的适切方式。
    第三章——要以信、望、爱敬拜上帝。
    如果我答复说,上帝要我们以信、望、爱敬拜他,你会说这样的解答过于简单,并要求我概要地说明这三种恩赐各自的对象若何,即我们当信的是什么,所望的是什么,当爱的又是什么。在我讲解之后,你信中的问题就都有了答案。假若你存有来信的副本,不妨找出来一读;即或没有副本也无妨,在我重提这些问题时,你就不难记起信中的内容了。
    第四章——劳伦修所提的问题。
    你在信中希望我为你写一本袖珍手册,以便随身携带,其中含有对你所提问题的解答。这些问题是:人生的主要目的应是什么?在诸异端面前,人应防范的主要是什么?宗教在何种程度上得到理性的专持?理性在哪些方面无法支持信仰,信仰因此只能遗世独立?宗教的起点和目标是什么?基督教教义的总体如何概括?什么才是公教信仰之坚实而正确的根基?毫无疑问的是,你若能透彻了解信、望、爱的正确对象,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因为这些不仅必须是人在宗教中寻求的主要对象,而且粤是**的对象,反对这些对象的不是全然不认识基督之名的人,就是异端。这些对象是要用理性捍卫的,理性必既有肉体感官的来源,也有心智本能的来源。而对于感官未曾经历,心智也未能领悟的事,人就必须相信圣经作者所做的见证。这些作者借助上帝的帮助,或通过感官,或通过领悟,得以见到或预见到我们所谈论的事。
    第五章——对上述问题的简要解答。
    人的内心若被上帝灌输了**要素,即“使人**仁爱的信心,就会追求靠生活圣洁去获得那可以眼见的景象,内心圣洁、完全的人熟悉那不可言喻之美,得见其全景更是****的幸福。以下就是对你“何为宗教的起点和目标”这一问题的回答:我们自信心出发,因眼见而得完全。这也是对教义总体的概括。但公教信仰之坚实、合宜的根基乃是基督。使徒保罗曾经说:“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不要因我们在这一点上看似与某些异端无异,就否认这是公教信仰的正确根基。你若认真思考关于基督的事,就会发现那些自称为“基督徒”的异端只是徒有其名而已,基督其实并不在他们中间。不过说明这一点所需的篇幅过长,必须将所有过去的、现存的、将来可能产生的异端逐一审视一番,并证明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徒有基督徒之名,如此论述即令多卷著述也难竟其工。
    第六章——辩论非这样一本手册可为。
    你有求于我的是一本袖珍手册,而不是载满书架的长篇论著。阐明何为上述三种恩赐——即我们借以崇拜上帝的信、望、爱——的真正合宜对象并不难,而若想在反对者的攻击面前为此符合真道的教义作辩护,则需要既全面又详尽得多的讲解。若想得到这样的解答,就不是一本小册子在手可以解决问题的了,唯有在心中燃起寻求上帝的极大热情方可。
    第七章——《使徒信经》和“主祷文”都要求信徒操练信、望、爱。
    你手中有《使徒信经》和“主祷文”,有什么能比这两者听来、读来更言简意赅的呢?有什么能比这两者更容易记诵的呢?早在人类因罪的缘故还在痛苦的重压下呻吟,亟需上帝悲悯的时候,一位先知就预言说,上帝恩典的时代即将来临,他宣告:“到那时候,凡求告耶和华名的就必得救。”于是便有了“主祷文”。而使徒保罗为了突显这信的恩赐,则在引用先知的见证后随即补充道:“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于是就有了《使徒信经》。“主祷文”和《使徒信经》示范出信、望、爱这三种恩赐究竟是什么:信是相信上帝,望和爱则是向上帝祈求。若没有信,望与爱又焉存?因此可以说,信也是祈求。正因如此,经上才这样写着:“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
    第八章——信与望之间的区别,以及信、望、爱的相互依存关系。
    那么,不是信心对象的事物是否可能为人所望呢?不是盼望对象的事物确实可能为人所信。比如,真正的基督徒都相信恶者将要受罚,但惩罚并非他们之所望。相信惩罚将临到自己的人更是因此而恐惧,所以说他们“惧怕惩罚”比说他们“盼望惩罚”更贴切。一位罗马诗人对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状况谨慎地加以区分,他写道:“让那惧怕者产生盼望。”另一位通常比他高明得多的诗人却错用了“盼望”一词,他写道:“我若当初盼望如此的悲哀……”有文法学者将此当作措辞不当的一个范例,说“他将‘惧怕’(timere)错用成‘盼望’(sperare)了”。同样,相信的对象既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因为善的与恶的事物都有人相信,而信者的信心不是恶的,却是善的。而且,信心涉及过去、现在和将来。比如,我们相信基督曾经死去——这是信过去的事;相信他正坐在天父的右边——这是信当前的事;也信他要再来,审判活人、死人——这是信将来的事。同时,信既适用于自己的环境,也适用于他人的环境。举例而言,人人都相信自己的存在有起点,而不是自有永有的,也相信其他人和事亦然。我们对许多有关宗教之事的信念,不仅涉及其他人,还涉及天使。然而,盼望的对象却总是好的,只关乎未来,只影响及盼望者。因此缘故,信必须与望加以区分,两者不仅是词语不同,且在本质上有差异。信与望**的共同点在于人们所信、所望的都是未见之事。以《希伯来书》为例,它将“信”定义为“未见之事的确据”(大公信仰的主要捍卫者均以此定义为准)。有人若说自己基于信心而相信,依据的是自己感知的直接证据,不是别人的话,不是别人的见证,也不凭借思辨,尽管如此,‘他也不该被指责为,“你是有所见,而不是有所信”。所以信心的对象不见得是不可见的。但我们*好仍以圣经教导的方式使用“信”这个字,将它用在未见之事上。论到望,使徒保罗又说道:“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于是,当我们相信好事将要来临的时候,就无异于盼望它了。至于爱,我又当如何解释呢?没有爱,信则于人无益;没有爱,望也无以存在。使徒雅各说:“鬼魔也信,只是战惊。”那是因为魔鬼既没有盼望也没有爱,只是相信我们所爱、所望之事即将来临,所以战惊。正因如此,使徒保罗才赞扬那“使人**仁爱的信心”;若没有盼望,这样的信心自然不会存在。所以,世上没有不存盼望的爱,没有不存爱的盼望,也没有不存信心的爱与盼望。
    第九章——我们当信的是什么。就自然界而言,基督徒只须知道造物主的仁慈是万物之源。
    就宗教而言,若有人问我们所信的是什么,我们不必像希腊所谓的“自然科学家”那样探究万物的性质,也不必唯恐基督徒不懂得自然的能量和数量——诸如天体的运行、秩序、圆缺;天空的形态;动植物、石、泉、山川的种类与特性;有关时间与空间的事;风暴将临的预兆;还有哲学家们了解到或自认为了解到的其他诸种事物。那些人被赋予极高的天分,火一般的热忱,足够的闲暇,借助人类的思辨能力,借助历史,经验探索各样事物,尽管如此,他们也只是管中窥豹。即便是他们自诩的“发现”,也多属猜测而非确知。作为基督徒,我们只须相信以下几件事:无论天上的还是世间的,无论是可见的还是不可见的,一切被造之物的起源都是**真神造物主的仁慈;除上帝自身之外,没有一样事物的存在不源自于上帝;这位上帝是三位一体的真神——即圣父、圣父所生的圣子以及由同一位父而来的圣灵,这圣灵又同为圣父、圣子之灵。
    第十章——至善的造物主所造万物皆性善。
    万物都是至善、同善而恒善的三一真神上帝所造。它们虽不具有上帝的至善、同善与恒善,但仍然是善的,甚至个别来看,也是如此。就总体而言,受造界甚为美好,由它构成了奇妙而瑰丽的宇宙。
    第十一章——宇宙中所谓的恶,只是善之亏缺而已。
    在宇宙之中,即令所谓的恶,若校准其性质并还原其本位,也只能使我们更加爱慕善,因为在将善与恶做对比的同时,我们就会更加欣赏、珍视善。连异教徒也承认,全能的上帝对万物拥有至高的权柄,上帝自己就是至善。若不是他如此的全能、至善,以至能让恶事也结出善果来,他就绝不会容许恶存在于自己的作品之中。我们所谓的“恶”究竟是什么?……
    目录
    中译本导言
    论信望爱手册:致劳伦修
    英译本导读
    英译编者序言
    原版本导言
    正文
    论向初学者传授教义
    英译编者序言
    正文
    论信仰与信经
    英译本导读
    英译编者序言
    美国编者补序
    正文
    论信经
    给初信预备受洗者的一篇讲道
    信之功用
    英译本导读
    英译编者序言
    正文
    论信那未见之事
    英译本导读
    正文
    译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