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科大校友文库 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科大校友文库 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

  • 作者:蔡祖聪 徐华 马静
  •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22593
  •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01日
  • 页数:375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水稻在特定的生长阶段需要淹水,水稻生产也成为大气温室气体CH4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此过程还排放另一种重要的大气温室气体——N2O。本书结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过去16年对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8章,分别介绍了全球变化的*新研究进展,稻田土壤中CH4和N2O产生、转化和传输的基本过程,稻田CH4和N20排放的研究方法,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因素,水稻生长过程中CH4和N20排放基本过程的变化规律,排放量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宏观尺度的排放量估算以及减排措施。
    本书可供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该领域研究生、涉及全球变化的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者等参考。本书有助于关注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变化问题的读者了解水稻生产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文章节选
    第1章 全球气候变化
    水稻生产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之一,也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利用方式(Greenland,1998)。考古发现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千年(丁金龙,2OO4)。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2O世纪8O年代初,研究发现稻田生态系统是大气温室气体CH4的重要来源,由此引发了在世界范围内对稻田生态系统CH4排放的研究。随后发现,稻田���态系统也是大气温室气体N2O的重要排放源(Cai et al.,l997)。所以,在讨论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之前,首先概要地介绍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成因、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及人类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
    1.1 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由土地、空气、水和动植物组成的自然世界,这个世界在人类出现前几十亿年就已经存在了,人类出现以后也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个是人类用双手建立起来社会结构和物质文明的世界。在后一个世界里,人类用自己制造的工具机器、自己的科学发明以及自己的设想,来创造一个符合人类理想和意愿的环境(芭芭拉·沃德,1997)。
    ……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全球气候变化
    1.1 全球气候变暖
    1.1.1 气候变化
    1.1.2 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
    1.1.3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1.4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2 温室气体
    1.2.1 温室效应
    1.2.2 温室气体
    1.2.3 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
    1.2.4 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
    1.2.5 《京都议定书》
    1.3 大气CO2、CH4以及N2O的源和汇
    1.3.1 大气COz收支
    1.3.2 大气CH4的源和汇
    1.3.3 大气N2O的源和汇
    第2章 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的基本过程
    2.1 稻田生态系统CH4排放的基本过程
    2.1.1 CH4的产生过程
    2.1.2 CH4的氧化过程
    2.1.3 CH4的传输过程
    2.2 稻田生态系统NzO排放的基本过程
    2.2.1 N2O的产生过程
    2.2.2 N2O的转化过程
    第3章 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的研究方法
    3.1 稻田CH4和N2O排放通量测定方法
    3.1.1 箱法
    3.1.2 微气象学方法
    3.1.3 土壤空气浓度分析法
    3.2 稻田CH4生成能力测定方法
    3.2.1 N2连续冲洗法
    3.2.2 抽真空法
    3.3 稻田CH4产生途径相对贡献研究方法
    3.3.1 碳同位素示踪技术
    3.3.2 甲烷产生途径**剂方法
    3.3.3 稳定性碳同位素法
    3.4 稻田CH4氧化率研究方法
    3.4.1 甲烷产生一排放差值法
    3.4.2 甲烷氧化**剂法
    3.4.3 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方法
    3.5 土壤反硝化势和硝化势的测定方法
    3.5.1 反硝化势的测定方法
    3.5.2 硝化势的测定方法
    3.6 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对N2O排放相对贡献的研究方法
    3.6.1 硝化和反硝化**剂法
    3.6.2 15N示踪法
    3.6.3 气压过程区分方法
    3.7 稻田CH4和N2O传输途径研究方法
    3.7.1 植株通气组织排放CH4和N2O的测定方法
    3.7.2 气泡途径CH4和N2O排放量的测定方法
    ……
    第4章 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因素
    第5章 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基本过程的变化规律
    第6章 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的时空变化
    第7章 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量估算
    第8章 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的减缓对策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