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逻辑学读本(哲学元典选读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逻辑学读本(哲学元典选读丛书)

  • 作者:陈波 陈波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01255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433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逻辑学读本》从中外逻辑史上选取具有原创性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原始文献,勾画出逻辑学发展的大致轮廓,是一部用原始文献“写”成的逻辑学史。这些文献并没有死去,其深刻的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并能够激发出我们新的创造。《逻辑学读本》是逻辑学领域的爱好者、大学生和研宄生、教师和研宄人员的**书。
    文章节选
    君子的言论,深入而**,切近而有条理,内容参差,而道理归一。矫正名实关系,运用恰当词句,为了清楚表达自己思想。名称词句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足以沟通思想就够。转弯抹角,标新立异,是邪说奸言。名称足以指称实际,词句足以表达关节就够。超过这个界限,是故意为难,君子一定要抛弃,蠢人却拾来当宝贝。蠢人的言论,无根据又粗疏,争吵不休,没有条理,叽叽喳喳,乱说一通。搬弄好听的名称,炫耀好听的辞句,思想内容一无可取。假借名称,搬弄词句,无休无止,劳苦而无功,贪求而无名。聪明人的言论,考虑容易了解,实行容易办到,成功则一定会达到预期目的,而不会遭遇失误。蠢人的言论恰恰相反。《诗经》说:“是鬼是怪,我自然看不透。你俨然是有脸有眼的人,就永远会受人注视,没有穷极,终究会被人看穿。我写这首好诗,是为尽情揭穿反复无常之徒。”说的就是这种蠢人。
    凡是讲求治国之道,而要靠着人们除去欲望的人,就是没有办法用礼义来引导欲望走向正路,却被有欲望难住了的人。凡是讲求治国之道,而要靠着人们减少欲望的人,就是没有办法节制人们的欲望,却被欲望太多难住��的人。有欲望与没有欲望是不同类的,这是有生物和无生物的不同,而不是**治乱的关键。欲望的多少,也是不同类的,是情欲多寡不同的问题,而不是**治乱的关键。人并不等待有达到欲望的可能,才发生欲望,但是追求欲望的满足,却总是从所可能求得的方面去努力。欲望不等待有达到的可能才发生,这是人从天然禀受到的本性。寻求达到欲望的人,常常从可能求得的方面去努力,这是从内心接受来的思想。天生比较单纯的欲望,和受着内心多方面考虑所节制的欲望,是不相类似的。人所欲望的,莫过于生。人所厌恶的,莫过于死。然而人有从生走向死的,这并不是他们不愿意生,而愿意死,而是由于他们内心考虑到,在当时情况下生是不对的,而死是对的。欲望很强烈,但行动却跟不上,这是由于心节制的缘故。心所认为对的事情,如果是合理的,那么欲望虽多,对于**的治理,又有什么妨害呢?欲望不强烈,但行动却很积极,这是由于内心的驱使。心认为对的事情,如果不合理,那么欲望虽少,对于**的扰乱,又怎么阻止得了呢?因此治乱的关键在于,思想所认为对的合理不合理,而不在于欲望的多少。不从关键所在的地方去寻求治乱的原因,却从没有关系的地方去寻求,虽然自以为已认识到问题的关键,其实是把问题看错了。 每当我走人大书店时,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新出版物,面对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装帧考究的新书,我常常会产生一种挫折感和压迫感。作为一名作者,我的书可能默默无闻地躺在某个角落里,也许没有多少读者光顾它,也许没有多少读者购买它,即使购买了,也许没有多少读者认真地阅读它。作为一名作者,虽然写过那么几本书,却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相反,倒是有理由生出某种惶惑、谦卑和敬畏的心情。作为一名读者,“其生也有涯”,面对这浩如烟海的出版物,其“读”也无涯,即使一辈子全用来读书,也读不了多少书。怎么办?我想到了《红楼梦》中贾宝玉所说的话:“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问题是取哪一“瓢”?我以为,*保险的办法是:面向经典,面向大师,与大师一起去感受和思考。这就是构想此套丛书的思想背景。
    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邀请,我与该社李艳辉女士一起策划、主持了这套“哲学元典选读丛书”,以作为先前出版的“国外经典哲学教材译丛”的补充。因为如“国外经典哲学教材译丛”总序所言,当时就想在引进一本西方哲学教材时,同时引进一本与之配套的“读本”(readings)。例如,若引进一本《知识论》,就同时引进一本《知识论读本》,前者着重阐发该分支的基本理论,后者则选编从古至今在知识论方面有影响的论著,由此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阅读经典,并与哲学大师一起去思考。由于在联系版权等方面遇到困难,我们决定,干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编选“读本”系列,并加人中国哲学的本土资源。
    目录
    亚里士多德 矛盾律和排中律
    亚里士多德 论三段论
    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残篇
    公孙龙 白马论
    墨家 小取
    荀子 正名篇
    波菲利 《范畴篇》导论
    波爱修 假言三段论
    阿尔-法拉比 论概念
    彼得·阿贝拉德 逻辑的各个部分
    彼得·西斯班 指代和周延
    威廉·奥卡姆 论推理运算
    约翰·布里丹 诡辩论题11—20
    安托万·阿尔诺、皮埃尔·尼古拉 《逻辑或思考的艺术》序言
    弗兰西斯·培根 论归纳程序、三表法和排斥法
    李之藻 《名理探》序
    莱布尼茨 通向一种普遍文字及其他
    大卫·休谟 归纳问题
    康德 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
    布尔 论三段论、逻辑演算
    密尔 论归纳法的根据
    弗雷格 函数和概念
    皮尔士 外展与归纳
    布劳威尔 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
    罗素 摹状词
    希尔伯特 数学的基础
    哥德尔 论《数学原理》及相关系统中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Ⅰ
    拉姆齐 相信度和一致性逻辑
    塔斯基 逻辑后承的概念
    蒯因 指称和模态
    古德曼 新归纳之谜
    冯·赖特 《模态逻辑》西班牙文版序言
    克里普克 模态逻辑的完全性定理
    金岳霖 归纳原则与先验性
    王浩 斯柯伦与哥德尔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