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科技价值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科技价值论

  • 作者:郑文范
  •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545013
  •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01日
  • 页数:145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但因其建立在机器大工业时代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必然不可能充分反映科技进步在商品的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在当前新的历史形势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待于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按照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要求,发展了的劳动价值论应该是建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并且是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就为依据,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与邓小平的科技**生产力论的统一。
    《科技价值论》主要从价值体、价值量和价值形式等方面分析科技发展对劳动价值论的影响和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关于价值体的分析
    二、关于价值量的分析
    三、关于价值形式的分析
    四、对西方经济学家价值理论的再认识
    文章节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生产的物质条件相同为典型条件的。马克思在论述商品的价值时,并未忽略生产的物质条件,他只是假定这些物质条件是完全一样的,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他指出,决定各种商品的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的需要的劳动时间。”①既然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是由劳动和客观的物质条件两个要素构成的,而客观的物质条件是完全一样的,显然,各种商品的价值(即“两种不同的物里面……的共同的东西”)的大小就只取决于劳动量的多少。所以。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但是,假如生产的物质条件是不同的。情况又会怎样呢?
    我们先来看客观事实。采用先进机器设备的工业企业,在投入同���的劳动量的情况下肯定比机器设备落后的同类工业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显然,物质条件较好的生产者和物质条件较差的生产者,投入同样的劳动,他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即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数量是不同的,前者的单个商品中凝结的有形劳动量较少。后者的单个商品中凝结的有形劳动量较多。
    那么,我们能否说,前者单个商品的价值低,后者单个商品的价值高呢?不能。因为价值量是以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衡量的,这是问题的关键。商品的价值是按社会尺度衡量的,排除供求关系因素,同一商品总是具有同一价值。所以,更多的商品不仅代表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且也代表更多的价值。
    可是,由此也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较少的个别劳动能够同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相等?为什么较少的劳动创造了较多的价值?它们之间的差额是从哪里来的呢?
    如果我们把劳动量仅**定为劳动者个人体力和智力的支出,那么,就应该说,劳动者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不增加劳动的总量,但却可以提高劳动的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目录
    **章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1.2.1 关于价值体的分析
    1.2.2 关于价值量的分析
    1.2.3 关于价值形式的分析
    1.3 新技术革命与劳动价值论的新问题
    1.3.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内部的问题
    1.3.2 价值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1.3.3 价值理论创新的一些思路

    第二章 科技进步和价值体的形成
    2.1 形成价值体的条件
    2.2 科技劳动形成价值体
    2.2.1 科技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一种形式
    2.2.2 科技劳动的目的性——改变商品的自然与属性为使用价值
    2.3 科技劳动的凝结方式——象化凝结
    2.3.1 学习转化——通过人力资本对无形价值的吸收
    2.3.2 有形转化——通过有形资产对无形价值的吸收
    2.3.3 无形转化——通过无形资产对无形价值的吸收
    2.4 无形价值体理论的应用——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分析

    第三章 科技进步和价值量的决定
    3.1 劳动力价值度量
    3.1.1 以消耗时间的形式来度量劳动量
    3.1.2 投入通约性
    3.1.3 产出通约性
    3.2 物化资本吸收无形价值度量
    3.2.1 劳动生产力和价值量决定的关系
    3.2.2 转形问题分析
    3.3 无形资产吸收的无形价值度量
    3.3.1 技术类的无形资产对无形价值吸收的度量
    3.3.2 协作吸收的无形价值度量
    3.3.3 商品交换吸收的无形价值度量
    3.3.4 分工吸收的无形价值度量
    3.3.5 制度类的无形资产对无形价值吸收的度量——制度收益和成本分析
    3.4 衡量经济增第中技术进步作用的指标分析
    3.4.1 问题的提出
    3.4.2 统计分析的方法
    3.4.3 生产函数法

    第四章 科技进步和价值形式的新发展
    4.1 价值的生成转移
    4.1.1 科技成果创建阶段的价值形式分析
    4.1.2 科技成果成长阶段的价值形式分析
    4.1.3 科技成果扩展阶段的价值形式分析
    4.1.4 科技成果成熟阶段的价值形式分析
    4.2 价值的扩散转移和追赶陷阱分析
    4.2.1 价值的扩散转移及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
    4.2.2 追赶陷阱问题分析
    4.3 价值的现实转移和泡沫经济分析
    4.3.1 价值的现实转移和经济的虚拟化
    4.3.2 价值的现实转移和泡沫经济分析
    4.3.3 泡沫经济危机处理

    第五章 对西方经济学家价值理论的再认识
    5.1 配第的价值论
    5.2 重农学派的价值论
    5.3 斯密的价值论
    5.4 李嘉图的价值论
    5.5 萨伊的价值理论
    5.6 詹姆斯·穆勒的价值论
    5.7 麦克库洛赫的价值论
    5.8 凯里的价值论
    5.9 罗雪尔的价值论
    5.10 熊彼特的价值论
    5.11 马克卢普的价值论
    5.12 奈特的价值论
    结论
    参考文献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