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博士文库[第七辑]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博士文库[第七辑]

  • 作者:周红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48230
  •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01日
  • 页数:457
  • 定价:¥2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309048230
    • 作者
    • 页数
      457
    • 出版时间
      2005年12月01日
    • 定价
      ¥2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致使是一个重要的语言范畴,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以往的致使研究多是从形式到意义,比较零散,还没有从“范畴”角度进行研究。本书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基于图式的范畴化理论为框架,在对致使的本质及普遍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致使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旨在探讨现代汉语的致使范畴。
    全书共分为六章。**章绪论;第二章致使范畴的建构及其理论探讨;第三章致使的语言层面———致使词和参与词的语义分析及句法要求;第四章至第五章是致使次范畴的具体分析;第六章是结语。具体内容如下。
    **章: 绪论。
    简要介绍以往研究的情况和目前研究的不足,说明本书的选题价值、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致使范畴的建构: 从意象图式、语义结构到句法结构。
    首先介绍全书的理论和方法依据,指出:
    1. 本书基于认知的语言观,更注重从认知、功能和语用因素上对语言结构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解释。
    2. 本书基于图式的范畴化理论。本书比较了两种范畴化理论: 基于原型的范畴化理论和基于图式的范畴化理论,探讨了它们的特征及其*适用的范畴,论证了致使范畴(语义关系范畴)适合运用基于图式的
    目录
    **章 绪论
    1 致使问题研究概况
    2 目前致使研究的不足
    3 选题价值
    4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5 本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6 本书深入研究的内容
    7 本书的语料来源
    第二章 致使范畴的建构: 从意象图式、语义结构到句法结构
    **节 理论概述
    1 语言研究的认知观
    2 基于图式的范畴化研究
    3 研究方法: 从意象图式、语义结构到句法结构
    第二节 致使的意象图式
    1 理论说明: 意象图式和隐喻
    2 致使源于驱动图式
    3 驱动图式的结构成分和逻辑关系
    4 驱动图式的隐喻扩展
    5 小结: 驱动图式的内涵
    第三节 致使的语义结构
    1 相关概念介绍: 情景、实体、事件
    2 致使概念的构成及其特征
    3 致使概念的核心———致使力
    4 致使构成要素的语义组合关系
    5 小结: 致使的内涵
    第四节 致使句式
    1 相关概念介绍: 意象、常量与变量
    2 致使句式的变量
    3 致使的基本句式与派生句式
    4 致使表达的层次性
    5 小结
    第五节 致使范畴的内涵
    1 致使是一个语义关系范畴
    2 致使范畴与自然致使、因果范畴的关系
    3 致使范畴的判定与再分类
    第三章 致使的语言层面: 致使词、参与词及其句法要求
    **节 动词的语义类型与汉语的基本句子
    1 汉语动词的语义类型
    2 汉语的基本句子: 致使句和非致使句
    3 小结
    第二节 致使动词
    引言
    1 本身带有致使义的致使动词
    2 本身不带有致使义的致使动词——谈动词的语义变化
    3 致使动词的表达分类
    4 小结
    第三节 致使形容词
    引言
    1 致使形容词的产生及其含义
    2 致使形容词的特征及其再分类
    3 致使形容词能够进入的致使框架
    4 小结
    第四节 参与名词的特征和分类
    引言
    1 参与者的语义特征和语法表现
    2 参与名词的特征
    3 参与名词的分类
    4 小结
    第四章 主观变量与致使句式
    **节 正向致使和反向致使
    1 何谓正向致使和反向致使
    2 正向致使———以“把”字句为例
    3 反向致使
    4 正向致使和反向致使之间的差别——“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比较
    5 小结
    第二节 次第致使和组元致使
    引言
    1 次第扫描和组元扫描的心理学依据
    2 次第致使———递系句式
    3 组元致使
    4 小结
    第三节 主体归因、客体归因和事件归因
    引言
    1 客体归因句的发现及其问题
    2 客体归因句的语义特征及其语法表现
    3 客体归因句的产生机制
    4 客体归因句的语用功能
    5 小结
    第五章 客观变量与致使句式
    **节 有意致使和无意致使
    1 何谓有意致使与无意致使
    2 有意致使和无意致使的制约因素
    3 有意致使和无意致使的句法表现
    4 有意致使和无意致使的下位分类———预期致使和非预期致使
    5 小结
    第二节 外向致使和返身致使
    1 何谓外向致使和返身致使
    2 外向致使
    3 返身致使
    4 返身致使与外向致使之间的转换———“N1+V1得+(N2)+V2”与“V1得+N1+(N2)+V2”比较分析
    5 小结
    第三节 积**使和消**使
    1 何谓积**使和消**使
    2 积**使和消**使的语义制约因素
    3 积**使和消**使的句法表现及其比较
    4 积**使和消**使的再分类———已然致使和未然致使
    5 小结
    第四节 泛力致使与非泛力致使———兼谈“使”字句和“把”字句的联系与差别
    引言
    1 泛力致使的语法表现及其特征
    2 泛力致使与非泛力致使比较———试比较“使”字句与“把”字句的联系与差别
    3 小结
    第五节 致使度
    1 致使度的含义及其语义制约因素
    2 致使度与语法形式
    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1 本书的主要观点
    2 本书的主要特色
    3 须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 本书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录1 汉语致使研究综述
    引言
    1 致使的内涵
    2 致使的语义类型和语法类别
    3 致使句式的句法、语义和功能分析
    4 致使的多角度研究
    5 致使的历时和共时研究
    附录2 Vb1类致使动词和Vb2类致使动词
    附录3 致使形容词
    附录4 术语索引
    附录5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