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利益分享经济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利益分享经济学

  • 作者:李炳炎 主笔
  •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807671503
  •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 页数:476
  • 定价:¥6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本书研究怎样通过利益分享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终实现共同富裕。
    文章节选
    上编 扬弃与借鉴:西方分享经济实践与理论考察
    **章 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及其启示
    自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茨曼提出用分享经济制度取代工资制经济,用来解决资本主义世界面临“滞胀”等难题而企图使资本主义摆脱困境、继续发展以来,西方分享经济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为了对西方分享经济进行借鉴和扬弃,吸收其合理的成分和对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建设适用的东西,我们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批判地吸收的精神,对西方经济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作了前沿跟踪研究。本章较为全面地归纳了西方分享经济的各种主要实践形式,并对其参考价值作了适应性分析。可以看到,西方分享经济的实践形式比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当年归纳的分享经济的各种形式又有了新的拓展。
    一、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情况
    (一)利润分享制
    利润分享制是指企业所有者和职工共同分享企业利润的一种企业纯收入分配模式。一般而言,企业职工只参加企业的利润分享,不承担企业的亏损和风险,企业根据盈利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利润分享。利润分享制度是相对传统的固定工资制度而言的。分享制度是与工人的工资和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的指数相联系的。这里的“厂商经营的指数”主要是指“厂商的收入或利润”。这样,工人和雇主在劳动力市场上达成的就不再是规定每小时��少工资的合同,而是工人与雇主在企业收入中各占多少分享比例的协议。对于雇员来说,无论是固定工资制度还是利润分享制度,其分配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两种制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却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意味着,威茨曼提出“利润分享”的本意,并非真正让工人去分享利润,而是作为治理滞胀的**。因此,利润分享制度对通货膨胀和就业的影响是其核心内容和优势。
    ……
    目录
    序言
    自序
    导论:中西方分享经济理论代表性观点比较评析
    上编 扬弃与借鉴:西方分享经济实践与理论考察
    **章 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及其启示
    第二章 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第三章 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中编 经济观变革:从利益独占转到利益分享
    第四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与理论公式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范畴体系
    第八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制度的典型形式
    第九章 分享制能够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运用净收入分成制于初次分配的案例分析
    第十章 确立劳动者对劳动的所有权制度实现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分享
    第十一章 股份合作制经济的两种发展趋势与利益分享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的特殊功能与现实社会制度基础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的宏观经济效应探析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
    下编 新路径开拓:通过利益分享实现共同富裕
    第十五章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现状分析
    第十六章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来源与本质内涵
    第十八章 社会公平、社会和谐与利益分享
    第十九章 以利益分享为主线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第二十章 加快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共同富裕进程
    第二十一章 探索工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途径
    第二十二章 构建以利益分享为轴心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第二十三章 中国特色企业制度创新与利益分享
    第二十四章 开拓从利益分享走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第二十五章 通过利益分享推进共同富裕实现进程的对策大思路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