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张振勋与晚清铁路
QQ咨询:
有路璐璐:

张振勋与晚清铁路

  • 作者:魏明枢
  •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331162
  •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1日
  • 页数:308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专著从张振勋参与晚清铁路建设的角度,大量发拙原始史料,并作了大量严谨细致的历史学考证工作,重新展现了张振勋几乎“被遗忘”的铁路建设史。本书还以铁路建设为线索,力图重现张振勋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以揭示他崇高的救国理想和伟大的创业精神。
    文章节选
    **章 学术史与本课题的任务、方法
    对张振勋的研究从他去世后便已经开始,但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未能深入,尽管在许多有关的研究中都会提及他。查到进入21世纪后,对他的研究才开始升温。当前,对张振勋的研究首先必须在材料的收集、整理与论证的基础上,理清他的人生线索,将他从传奇人物转变为历史人物。本章首先回顾有关张振勋研究特别是有关他参与晚清铁路建设的研究情况,进而对于张振勋研究及其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一、研究历程:正处于升温过程中
    张振勋去世不久,作为他的“旧交”、“兰谊”和“道侣”,郑官应撰写了《张弼士君生平事略》一文,这篇简略的传记可说是对于张振勋的*初研究。此文叙述了张振勋一生的事功,突出强调了他的经济成就:“外国商报论中国实业大家有毅力而成绩昭著者独推张君焉。”后来的张振勋研究者大多引用此文,但此文对于张振勋参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记载不多,仅仅提到:“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即西历一八九六年,奉故大学士李文忠公委办大清银行。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即西历一八九九年奉调回华随办商务,明年辛丑奉委督办顺直赈捐。壬寅兼办河南郑工赈捐,复委总办佛山铁路。”
    ……
    目录
    **章 学术史与本课题的任务、方法
    一、研究历程:正处于升温过程中
    二、研究思路:材料的收集与整理、论证
    第二章 张振勋与芦汉铁路的筹建
    一、初步介入芦汉铁路
    二、筹筑芦汉铁路的“悲观论调”
    三、南洋招股的旗帜
    第三章 粤汉铁路的**任总办
    一、粤汉铁路的筹筑
    二、粤汉铁路**任总办的任命
    三、粤汉铁路筹办期间的购地与筹款
    四、修筑“省河堤岸”工程
    五、离任及其评价
    第四章 从京卿到督办闽广农工路矿大臣
    一、步人京卿行列
    二、促成商部的成立
    三、受商部的重视和重用
    四、特殊的商务官员
    五、商人本质
    第五章 张振勋商办铁路的思想与实践
    一、《商务条议》促进了晚清商办铁路热潮
    二、广厦铁路方案的提出及立案
    三、广厦铁路规划的施行及其失败
    四、时代悲剧:关于广厦铁路规划失败的思考
    第六章 张振勋与清末铁路权收回运动
    一、粤汉铁路的废约运动
    二、领导广澳铁路废约自办活动
    第七章 清末粤路风潮对张振勋的影响
    一、官绅冲突的实质及其对张振勋的影响
    二、绅商冲突及其对张振勋的影响
    第八章 张振勋“权理”粤汉铁路事
    一、周馥督粤与粤路风潮的加剧
    二、张振勋与伍廷芳“权理”粤路事
    三、竞选商办粤汉铁路总理
    四、大名气下的烦恼与困扰
    结语:侨商参与中国铁路建设的先驱
    一、招商旗帜
    二、商战救国
    三、开创精神
    附录一:芦汉铁路筹资原则的形成及其演变
    一、“拨部款二百万筑路”原则
    二、“官督商办”政策的形成及其筹款困境
    三、“官创商因”与“洋款归宿”原则
    结语:对于晚清铁路商办与借外债政策的思考
    附录二:晚清中葡关于广澳铁路权的交涉(1902—1904)
    一、学术史与选题意义
    二、修筑广澳铁路符合当时粤澳居民意愿
    三、《广澳铁路合同》的签订
    附录三:粤路风潮与晚清政局
    一、唐绍仪:粤路风潮中的核心人物
    二、清末政界对铁路利权的争夺
    三、邮传部与粤路风潮及其历史启示
    四、粤绅、港商的联合去岑
    结语
    附录四:张振勋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